简评房龙《宽容》
2014-08-04王治田
王治田
“宽容”是一个不稀见的词。习惯了应酬文化中浸润的人们,偶尔还常常把那句话挂在嘴边:“大人不记小人过!”有时候自己是那个“大人”,这时仿佛就占据了一种人格上的优越感,好像阿Q的“我也姓赵”一样;也有时候,自己是那个“小人”,则似乎露出一脸的乞怜相,好像一经这样的自降身份,一切的罪过便能烟消云散……
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而,对于那些没有原则,依顺趋势的人,称之为“乡愿”,德之贼也!可见,如何做到宽容,也是一门学问。
而要理解“宽容”的涵义,便首先要认识“不宽容”。房龙说,把在现代社会的不寬容分为三种:懒惰造成的不宽容,无知造成的不宽容,私利造成的不宽容(第八章“好奇的人)。其实,三种不宽容又往往纠结在一起:时常的,懒惰导致无知,越无知的人越是懒惰,而这种坐吃山空又往往导致人们守着眼前的那点利害不放,好像井里的那片星空就是整个世界。
如果我们翻开房龙的这本书,会发现,里面讲的大多是“不宽容”的故事,第一章便是“无知的暴政”,可见房龙论述的重点所在。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从雅典神庙的毁灭,到宗教裁判所的禁锢,再到革命的不宽容……在房龙看来,仅仅是个人的不宽容还无大妨害,而“官方的不宽容”才是害莫大焉。
然而,从这种种的不宽容中,我们却能依稀看到希望的影子,不论是苏格拉底的申辩,还是人文主义者的著述,还是启蒙思想家们的论战,一直都有人在不断向“不宽容”开战。而他们斗争的方式便是,极大地解放人类的智慧,使人类免于无知。
用房龙自己的话说,“知道一切就是了解一切。”今天的社会,依然充满着种种的矛盾,不管是因为经济差距,还是由于政治见解,或者是因为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恐怖主义……当人们遇到这些矛盾时,总是习惯于义愤填膺,而惰于思考,懒于“理解”,“不对话,不原谅……”
我们似乎更加情愿自处在“无知”的境界中,以更大的“不宽容”来抵制邪恶。
每当这个时候,让我们翻起房龙的这本小书,或许也不无受益。
社会性动物
作者: Elliot Aronson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第九版)
译者: 邢占军
出版年: 2007-12
《社会性动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本书从1972年出版第一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畅销数千万册,是社会心理学领域内最具影响的著作。
精彩书摘:许多人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如果我们无意中听到某人背后说我们的好话就会喜欢这个人,在其他条件都相等的情况下,这一点是无疑的。
社会心理学
作者: [美] 戴维·迈尔斯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副标题: (第8版)
译者: 张智勇、乐国安、侯玉波等
出版年: 2006-1
《社会心理学》这本书被美国700多所大学或学院的心理系所采用,是这一领域的主导教材,已经成为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
精彩书摘:什么是从众?从众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其中的两种表现方式为顺从和接纳。顺从:靠外在力量而表现出的从众行为叫顺从;接纳:真诚,内在的从众行为叫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