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星星”热背后
2014-08-04艾莉
艾莉
近来,一部火遍亚洲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令文化产业界人士再次深刻感受到来自“韩流”的影响力和压力。这大风一刮就是二十多年,文化“圈”钱的市场越来越大,深根于服装、音乐、化妆品、首饰,乃至电子产品等领域,甚至是旅游产业的增长也不得不提韩剧。
上世纪末,韩国的H.O.T组合席卷中国,“韩流”一词在同年开始频频见诸报端。
“韩流”带动多产业经济
“韩流”的追捧者主要是就读于中学校的青少年,他们学韩国明星的穿衣、吐词、发型、电子产品等等,韩国企业很快嗅到了中国市场的走向,各种以韩剧人气明星代言的商品开始强势进入中国,包括三星电子产品、索尼、松下等。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当文化转化为经济,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时,它的影响力就已经无法估量了。
伴随着“韩流”的在华风靡,韩国服装饰品企业也不断积极进军中国市场。上世纪90年代第一毛织、迪可、衣恋公司等就已经开始进入中国,都取得了很好的业绩。比如,专注于互联网运营的品牌韩都衣舍在去年的双十一的促销活动中,战果累累,销售额近亿元。
一部《蓝色生死恋》,致使观众蜂拥而至拍摄地济州岛,寻找“恩熙和俊熙”的教堂;《情定大饭店》的拍摄地华克山庄已成为外国游客必到的旅游景点;《大长今》的热播则使韩国美食风行世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喜欢韩国流行音乐而开始学习韩语……
据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统计,在韩流的强劲带动下,2013年韩国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达到91.53万亿韩元(约合855亿美元),同比增长4.9%。其中出口额50.9亿美元,同比增长10.6%。
政府是强大推手
火爆全球的韩剧中似乎没有任何国有企业或国有资本的身影,就这么轻易获得了成功,一切看上去甚至有些偶然。
但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这背后不仅仅是视觉经济的猛烈势头,还有长久以来以“文化立国”为国家政策的政府大工程。1998年,时任韩国总统的金大中一上任便提出了“21世纪韩国的立国之本是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的经济发展思路。在1999年,韩国就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逐步放松管制进程,鼓励民间资本和企业发展文化产业。
从2008年到2012年的5年间,韩国文化创意产业创下了高達18.5%的出口年均增长率,因而被西方学者称为韩国的“新经济力量”。朴槿惠上台后,进一步确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在其“创造经济”施政理念中的重要地位,继续大力推动韩流文化的输出。
“文化产业不是一味的追随和抄袭”
从《蓝色生死恋》到《大长今》,一部部电视剧就像深坑里的炸弹,从里到外地影响了中国,在大众文娱产业如此不费力地施展自身能量,这也说明了中国文娱市场之空虚,内需之干涸。
为何本土文化创意产业跟不上韩流的脚步?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盛大(成都)产品总监Terry。
《中国西部》:《来自星星的你》这部电视剧近日热播,隔岸观“火”的中国粉丝一度成了星星狂粉,“全智贤配搭”成为时尚风向标,啤酒配炸鸡成为时尚美食,在大众文化领域为何如此轻松地影响中国?
Terry:韩剧剧情新颖,场景和情节都可以激发人对美好的向往;而大陆的题材老套,要么是宫廷斗争剧,要么是现实蜗居版,或者是落后的乡村生活。
《中国西部》:您认为,以上这种现象说明了中国文化娱乐市场什么样的问题?
Terry:中国的文化娱乐市场过于市场化和浮躁,韩剧的场景、服装等道具设计花费了高昂成本和心血,不像国内大部分都是明星的出场费。
《中国西部》:相比国内追星,追韩星的成本更高,包括来去韩国的交通费、时装、饮食,一部韩剧带动各方经济效应,文化“圈”钱不是稀罕事,您认为为什么韩国可以做到这样极致?
Terry:从整体上来看,一系列的包装和营销策划都做得比大陆好。譬如,明星的服装就设计得非常到位,这也增加了民众的追星消费。
《中国西部》:今天的韩流早已不再局限于韩剧、音乐的范畴,而是发展成为出版、漫画、卡通、音乐、游戏、影视、广告、人物形象等在内的大韩国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力超越了其本身,成为了一个国家的代名词,您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哪些地方还需要亟待改进?或者说我们要学习的是哪些方面?
Terry:韩流确实很猛,在各个领域都远超中国,特别是游戏行业,在全球目前都领先。而纵观韩国发展,在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文化产业是需要政府、媒体和民众一起推崇并不断提升而找到较快发展的路径,而不是一味的追随和抄袭。同时,希望政府不要过于注重GDP,希望媒体能更多地展示公益性的一面。
《中国西部》:中国作为传统文化大国和全球第二大经济大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无需赘言,您能谈谈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应该如何利用文化产业推动其他产业“走出去”?
Terry:首先是希望政府、媒体、社会大众更重视文化产业,强调文化产品的创新和不断的积累沉淀;第二,设立一些文化创新基金,从资本层面来推动文化的发展;第三,教育层面更注重文化产品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第四,从工作和就业方面,希望有更多的文化人的参与,从而使得文化产业先在国内做强做大,再逐渐“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