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钢6kV鼓风机站电源优化

2014-08-04张晓娜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5期
关键词:配电室

张晓娜

摘 要:本文对宣钢6kV鼓风机站电源优化项目进行了分析,对制定的优化对策、措施进行研究,对其实施过程,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对优化后的效益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源优化;内部电网;配电室

中图分类号:TN86 文献标识码:B

1 项目背景

宣钢动力厂是公司电力能源供应中心,电力能源的安全、合理、稳定供给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我厂及二级厂矿效益及生产能源负荷平衡,直接影响生产。动力厂4#高炉35kV变电站坐落在炼铁厂1800m3高炉西侧,炼钢厂25吨转炉浴池东侧,变电站进线电源由东2#110kV变电站361#、362#线路供给。站内两台主变分列运行,担负着宣钢主要生产单位1800m3高炉的供电任务, 9#、10#馈出柜为动力厂鼓风机站提供电源。4#发电机于2006年并网发电,装机容量12000kW;5#发电机建于2009年并网发电,装机容量12000kW,两个发电机通过电力电缆并接于动力厂4#高炉35kV变电站的11#、28#柜。

原锅炉6kV鼓风机配电室于2011年5月划归供电车间管理,进线电源由4#高炉35kV变电站提供。主要为高炉配套的引、送风机及循环水配电室提供电能。6kV鼓风机配电室总负荷约7000kVA,,所以为增加系统运行可靠性,同时可以满足4#、5#发电机增加的发电量就近消耗。两段母线上各增加一路不同路由的进线,新增进线必须能带全站负荷,考虑到4#、5#发电机容量完全可以满足6kV鼓风机配电室全站负荷,利于发电机满负荷发电,对目前6kV鼓风机配电室电源进行优化改造工程。

2 制定对策、措施及实施过程

2.1 技术方案

6kV鼓风机配电室原有的来自4#高炉35kV变电站的1#、2#进线改为3#、4#进线,在日常运行中处于热备状态;6kV鼓风机配电室新增两路来自4#、5#发电机的进线电源,分别为该配电室的1#、2#电源进线,这两路进线负责6kV鼓风机配电室日常的供电。4#母线606#柜作为2#进线,电源取自5#发电机并网配电室。5#母线609#柜作为1#进线,电源取自4#发电机并网配电室。这种方式下,如需停2#进线,则1#进线可以带全站负荷,如需停2#、3#、4#进线,则仍由1#进线带全站负荷。同理,2#进线也可以带全站负荷。4#、5#发电机不发电情况下,6kV鼓风机配电室由3#、4#进线供电。解决两路进线均来自同一路由,一旦该路由上的上级变电站发生事故,可能影响下级配电室电力供应的系统问题。

2.1.1 电缆敷设,根据供电负荷情况及电缆敷设方式,电缆用ZR- YJV22-10 3*240电力电缆;根据实地测量的长度,两台发电机到6kV鼓风机配电室单根共计500米,共需三条,即1500米。

5#发电机电缆路由选择如下:电缆沿6kV鼓风机配电室朝东,在3#进线电缆沟南侧新建电缆沟,行至进4#发电机低压室向北拐弯,直行至5#发电机配电室东侧,打通室内电缆沟,将5#发电机联络高速开关柜底板拆除,电缆采用直埋。敷设6kV鼓风机配电室606#柜至5#发电机并网联络柜,并制作两侧电缆终端头,一端接在606#柜下隔离开关上,另一端接在5#发电机联络高速开关下侧母线上。

4#发电机电缆路由选择如下:电缆沿6kV鼓风机配电室朝东,在3#进线电缆沟南侧新建电缆沟,行至进4#发电机低压室,打通室内电缆沟,将4#发电机联络高速开关柜4N8底板拆除,电缆采用直埋。敷设6kV鼓风机配电室609#柜至4#发电机并网联络柜,并制作两侧电缆终端头,一端接在609#柜下隔离开关上,另一端接在4#发电机联络高速开关4N8下侧母线上。

2.1.2 两面进线柜的改造

6kV鼓风机配电室4#、5#母线新增进线开关柜使用606#、609#柜,需要两面开关柜进行如下改造:1)拆除原有的上、下隔离刀闸,换为GN19-1250A上、下隔离刀闸。2)将606#、609#柜原有的630A的真空断路器更换为1250A。3)将两柜中200/5电流互感器更换为LA-1000/5电流互感器并重新敷设电流互感器到该柜接线端子的二次线,同时更换该柜的电流表为1000/5。4)配接母线,调整更换后断路器行程及三相同期性能,确保换后断路器的开、断电流性能达到行业要求。

2.1.3 重新核定4#高炉35kV变电站4#、5#发电机联络柜保护定值并做传动试验。核定6kV鼓风机配电室两面进线柜的保护定值并做传动试验。

3 实施效果对比

3.1 通过上述改造,鼓风机站新增两路路进线,该两路进线能实现一路进线带全站负荷要求,有效解决了鼓风机配电室原二路进线来自同一路由,该路由一旦发生故障导致全站失压的问题。

3.2 通过此次改造,加深技术人员对所属作业环境,生产工艺的了解,使变(配)电站系统稳定性及可靠性大幅提高,使得电力资源配置更合理;降低技术人员日常维护量,降低维护成本和劳动强度。

3.3 加强技术人员对现有电力系统的研究与思考,结合实际情况对全厂电力网进行必要的改进,保证电力供应安全可靠,为公司生产组织提供有效安全保证。

4 效益分析

1)本项目有效解决了该配电室两路进线均来自同一路由,一旦该路由上的上级变电站发生事故,可能影响下级配电室的电力供应的系统问题。2)长远看,本项目合理安排发电机的并网点,优化各变配电站供电方式,使得电力系统资源配置更合理和稳定,确保公司顺利生产和安全运行。3)合理安排发电机电能输出,有效进行就近消耗,使发电机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达到最经济的运行状态,对公司节能降耗及能源合理调配提供有效保证。4)电能输出的合理配置,有效降低电能在电力电缆、架空线路上的损耗,同时降低电力线路的满负荷工作状态时产生的不安全隐患,保证工作可靠及安全,降低维护成本及维护人员劳动强度。

结语

本项目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提出的,有效地利用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用于自身生产,减少了从大电网中购买的电能,同时该工程的圆满完成也对今后其他发电机及变(配)电站的电源优化等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煤气站鼓风机变频改造.中国科技博览,2013(20).endprint

猜你喜欢

配电室
新建住宅小区供电配套工程电气部分设计
10kV变配电室的电气安装施工管理以及质量管控策略
10kV配电室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分析
试述变配电室降温方式
浅谈10kV配电室设计在项目前期咨询阶段的设计要点
关于配电室UPS的应用
超高层变配电室位置选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