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料离析效应和菱形堆料工艺

2014-08-04刘红力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5期

刘红力等

摘 要:本文阐述了预均化料场物料产生离析效应的原因以及消除离析效应的菱形堆料工艺。

关键词:物料产生;离析效应;菱形堆料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原料预均化系统是一个现代化水泥厂、钢厂生产达到优质,高产、低耗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一套完整的均化链中,原料预均化系统是基础。而在原料预均化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堆料工艺和不同的物料特性,会产生物料离析效应,离析效应不仅会使预均化效果变差,同时会对取料设备产生破坏。而菱形堆料工艺可以消除这种物料的离析效应。

1 山西通才项目实例分析

山西通才项目原料场采用一台HDB800/20.5回转堆料机配两台桥式取料机,回转堆料机可回转±100°达到两侧均可堆料。回转堆料机采用“人”字形堆料方式,人字形堆料法是将堆料点设定在矩形料堆的纵向中心线上,堆料机只要沿着堆场的纵长方向,在两端之间连续往复行走,就可以使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料堆呈规律性地放大。由于每层物料的横截面都呈“人”字形,所以被称为“人”字形堆料。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物料产生了严重的离析效应(如图1所示)。

2 原料在均化时产生离析效应的因素

2.1 原料的粒度:原料破碎后的颗粒总是有差别的。堆料时,物料从料堆顶部沿着自然休止角滚落(“人”字形),较大的颗粒总是滚到料堆的底部两边,而细料则留在上半部。

2.2 原料的成分:原料在进入堆场时是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混合物料通过堆料机进行预均化时,由于不同物料本身的物理特性不同,物料的自然休止角也不同,导致在堆料的过程中物料分层现象。

2.3 物料含水率、堆料点的落料高度差等都回影响到物料的离析效应。

3 离析效应产生的现场问题

3.1 物料的离析效应导致料堆横断面上成分的波动,混匀效果差。

3.2 由于离析效应使得较大的颗粒总是滚到料堆的底部两边,导致取料机在取料的过程中,取料装置在料堆不同部位受力不均匀,越往料堆两边受到的冲击力越大,取料装置的磨损越严重,现场出现了严重变形的现象。

3.3 物料的不均匀对受料皮带机冲击比较严重,托辊损坏严重。

4 解决离析效应的方案

4.1 将回转堆料机的堆料臂架加长;

4.2 堆料工艺由“人”字形改为菱形堆料。

5 菱形堆料工艺

5.1 菱形堆料工艺料堆截面图5.2 菱形堆料工艺步骤:

5.2.1 第一层的第一堆:首先堆料机行走至一料场的开始堆料点,将臂架下俯到预定最低角度12°,悬臂与轨道夹角为21°堆料机开始堆料,此时为小“人”字形堆料,沿着预定的方向往复从料堆一端行走至另一端,当料位计探测到物料后,即堆完第一层的第一堆的堆料过程。

5.2.2 第一层的第二堆:悬臂架开始向料场方向旋转一角度,臂架下俯的角度不变,堆料机大车后退(逆着来料胶带机)行走一距离,使落料点距第一条物料有个距离,开始堆料即堆第一层的第二堆5.2.3 第一层的第n堆: 重复以上步骤,完成第一层的第三堆、第四堆……第n堆,直到臂架与轨道垂直,此时堆料端面成波峰波谷状(如图5所示)。

5.2.4 第二层的第一堆:重新调整堆料机位置,将悬臂胶带机伸到第一层的第一堆和第一层的第二堆中间处(如图6所示),重复堆第一层的步骤即堆完第二层(如图7所示)。

5.2.5 如此往复第一、第二层的步骤,直至臂架升至预定最高角度时悬臂胶带机伸长至一合适位置,使落料点对准料堆中心线,这时堆料胶带机不再回转,将料堆区域堆满为止6 改造后实际效果

6.1 改造后物料的离析效应明显削弱,预均化效果显著。

6.2 取料机的取料装置受冲击力变形消失。

6.3 菱形堆料方式比“人”字形堆料方式控制复杂,设备采用自动控制时相差不大,但是如果采用人工手动控制,菱形堆料工艺更加需要操作工人技术的娴熟程度。

7 结论

7.1 “人”字形堆料方式容易产生物料的离析效应。

7.2 回转堆料机可以完成不同堆料工艺要求。

7.3 菱形堆料工艺可以大大消除物料的离析效应,提高均化比。

参考文献

[1]陈书起,安宝军,刘良富,孙素贞.水泥原料预均化方式的综合评述[J].中国建材科技,2001(05).

[2]雷鸣,刘志强.原料预均化的选择和应用[J].水泥技术,2004(02).

[3]戴忠鑫.堆取料机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J].水泥技术,2001(06).endprint

摘 要:本文阐述了预均化料场物料产生离析效应的原因以及消除离析效应的菱形堆料工艺。

关键词:物料产生;离析效应;菱形堆料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原料预均化系统是一个现代化水泥厂、钢厂生产达到优质,高产、低耗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一套完整的均化链中,原料预均化系统是基础。而在原料预均化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堆料工艺和不同的物料特性,会产生物料离析效应,离析效应不仅会使预均化效果变差,同时会对取料设备产生破坏。而菱形堆料工艺可以消除这种物料的离析效应。

1 山西通才项目实例分析

山西通才项目原料场采用一台HDB800/20.5回转堆料机配两台桥式取料机,回转堆料机可回转±100°达到两侧均可堆料。回转堆料机采用“人”字形堆料方式,人字形堆料法是将堆料点设定在矩形料堆的纵向中心线上,堆料机只要沿着堆场的纵长方向,在两端之间连续往复行走,就可以使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料堆呈规律性地放大。由于每层物料的横截面都呈“人”字形,所以被称为“人”字形堆料。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物料产生了严重的离析效应(如图1所示)。

2 原料在均化时产生离析效应的因素

2.1 原料的粒度:原料破碎后的颗粒总是有差别的。堆料时,物料从料堆顶部沿着自然休止角滚落(“人”字形),较大的颗粒总是滚到料堆的底部两边,而细料则留在上半部。

2.2 原料的成分:原料在进入堆场时是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混合物料通过堆料机进行预均化时,由于不同物料本身的物理特性不同,物料的自然休止角也不同,导致在堆料的过程中物料分层现象。

2.3 物料含水率、堆料点的落料高度差等都回影响到物料的离析效应。

3 离析效应产生的现场问题

3.1 物料的离析效应导致料堆横断面上成分的波动,混匀效果差。

3.2 由于离析效应使得较大的颗粒总是滚到料堆的底部两边,导致取料机在取料的过程中,取料装置在料堆不同部位受力不均匀,越往料堆两边受到的冲击力越大,取料装置的磨损越严重,现场出现了严重变形的现象。

3.3 物料的不均匀对受料皮带机冲击比较严重,托辊损坏严重。

4 解决离析效应的方案

4.1 将回转堆料机的堆料臂架加长;

4.2 堆料工艺由“人”字形改为菱形堆料。

5 菱形堆料工艺

5.1 菱形堆料工艺料堆截面图5.2 菱形堆料工艺步骤:

5.2.1 第一层的第一堆:首先堆料机行走至一料场的开始堆料点,将臂架下俯到预定最低角度12°,悬臂与轨道夹角为21°堆料机开始堆料,此时为小“人”字形堆料,沿着预定的方向往复从料堆一端行走至另一端,当料位计探测到物料后,即堆完第一层的第一堆的堆料过程。

5.2.2 第一层的第二堆:悬臂架开始向料场方向旋转一角度,臂架下俯的角度不变,堆料机大车后退(逆着来料胶带机)行走一距离,使落料点距第一条物料有个距离,开始堆料即堆第一层的第二堆5.2.3 第一层的第n堆: 重复以上步骤,完成第一层的第三堆、第四堆……第n堆,直到臂架与轨道垂直,此时堆料端面成波峰波谷状(如图5所示)。

5.2.4 第二层的第一堆:重新调整堆料机位置,将悬臂胶带机伸到第一层的第一堆和第一层的第二堆中间处(如图6所示),重复堆第一层的步骤即堆完第二层(如图7所示)。

5.2.5 如此往复第一、第二层的步骤,直至臂架升至预定最高角度时悬臂胶带机伸长至一合适位置,使落料点对准料堆中心线,这时堆料胶带机不再回转,将料堆区域堆满为止6 改造后实际效果

6.1 改造后物料的离析效应明显削弱,预均化效果显著。

6.2 取料机的取料装置受冲击力变形消失。

6.3 菱形堆料方式比“人”字形堆料方式控制复杂,设备采用自动控制时相差不大,但是如果采用人工手动控制,菱形堆料工艺更加需要操作工人技术的娴熟程度。

7 结论

7.1 “人”字形堆料方式容易产生物料的离析效应。

7.2 回转堆料机可以完成不同堆料工艺要求。

7.3 菱形堆料工艺可以大大消除物料的离析效应,提高均化比。

参考文献

[1]陈书起,安宝军,刘良富,孙素贞.水泥原料预均化方式的综合评述[J].中国建材科技,2001(05).

[2]雷鸣,刘志强.原料预均化的选择和应用[J].水泥技术,2004(02).

[3]戴忠鑫.堆取料机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J].水泥技术,2001(06).endprint

摘 要:本文阐述了预均化料场物料产生离析效应的原因以及消除离析效应的菱形堆料工艺。

关键词:物料产生;离析效应;菱形堆料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原料预均化系统是一个现代化水泥厂、钢厂生产达到优质,高产、低耗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一套完整的均化链中,原料预均化系统是基础。而在原料预均化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堆料工艺和不同的物料特性,会产生物料离析效应,离析效应不仅会使预均化效果变差,同时会对取料设备产生破坏。而菱形堆料工艺可以消除这种物料的离析效应。

1 山西通才项目实例分析

山西通才项目原料场采用一台HDB800/20.5回转堆料机配两台桥式取料机,回转堆料机可回转±100°达到两侧均可堆料。回转堆料机采用“人”字形堆料方式,人字形堆料法是将堆料点设定在矩形料堆的纵向中心线上,堆料机只要沿着堆场的纵长方向,在两端之间连续往复行走,就可以使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料堆呈规律性地放大。由于每层物料的横截面都呈“人”字形,所以被称为“人”字形堆料。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物料产生了严重的离析效应(如图1所示)。

2 原料在均化时产生离析效应的因素

2.1 原料的粒度:原料破碎后的颗粒总是有差别的。堆料时,物料从料堆顶部沿着自然休止角滚落(“人”字形),较大的颗粒总是滚到料堆的底部两边,而细料则留在上半部。

2.2 原料的成分:原料在进入堆场时是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混合物料通过堆料机进行预均化时,由于不同物料本身的物理特性不同,物料的自然休止角也不同,导致在堆料的过程中物料分层现象。

2.3 物料含水率、堆料点的落料高度差等都回影响到物料的离析效应。

3 离析效应产生的现场问题

3.1 物料的离析效应导致料堆横断面上成分的波动,混匀效果差。

3.2 由于离析效应使得较大的颗粒总是滚到料堆的底部两边,导致取料机在取料的过程中,取料装置在料堆不同部位受力不均匀,越往料堆两边受到的冲击力越大,取料装置的磨损越严重,现场出现了严重变形的现象。

3.3 物料的不均匀对受料皮带机冲击比较严重,托辊损坏严重。

4 解决离析效应的方案

4.1 将回转堆料机的堆料臂架加长;

4.2 堆料工艺由“人”字形改为菱形堆料。

5 菱形堆料工艺

5.1 菱形堆料工艺料堆截面图5.2 菱形堆料工艺步骤:

5.2.1 第一层的第一堆:首先堆料机行走至一料场的开始堆料点,将臂架下俯到预定最低角度12°,悬臂与轨道夹角为21°堆料机开始堆料,此时为小“人”字形堆料,沿着预定的方向往复从料堆一端行走至另一端,当料位计探测到物料后,即堆完第一层的第一堆的堆料过程。

5.2.2 第一层的第二堆:悬臂架开始向料场方向旋转一角度,臂架下俯的角度不变,堆料机大车后退(逆着来料胶带机)行走一距离,使落料点距第一条物料有个距离,开始堆料即堆第一层的第二堆5.2.3 第一层的第n堆: 重复以上步骤,完成第一层的第三堆、第四堆……第n堆,直到臂架与轨道垂直,此时堆料端面成波峰波谷状(如图5所示)。

5.2.4 第二层的第一堆:重新调整堆料机位置,将悬臂胶带机伸到第一层的第一堆和第一层的第二堆中间处(如图6所示),重复堆第一层的步骤即堆完第二层(如图7所示)。

5.2.5 如此往复第一、第二层的步骤,直至臂架升至预定最高角度时悬臂胶带机伸长至一合适位置,使落料点对准料堆中心线,这时堆料胶带机不再回转,将料堆区域堆满为止6 改造后实际效果

6.1 改造后物料的离析效应明显削弱,预均化效果显著。

6.2 取料机的取料装置受冲击力变形消失。

6.3 菱形堆料方式比“人”字形堆料方式控制复杂,设备采用自动控制时相差不大,但是如果采用人工手动控制,菱形堆料工艺更加需要操作工人技术的娴熟程度。

7 结论

7.1 “人”字形堆料方式容易产生物料的离析效应。

7.2 回转堆料机可以完成不同堆料工艺要求。

7.3 菱形堆料工艺可以大大消除物料的离析效应,提高均化比。

参考文献

[1]陈书起,安宝军,刘良富,孙素贞.水泥原料预均化方式的综合评述[J].中国建材科技,2001(05).

[2]雷鸣,刘志强.原料预均化的选择和应用[J].水泥技术,2004(02).

[3]戴忠鑫.堆取料机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J].水泥技术,200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