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例析

2014-08-04邓家美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工艺

邓家美

摘 要:结合某工程扩建工程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高支模施工工艺,并重点阐述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工艺;模板支撑体系

中图分类号:TU75 文献标识码:A

1高支模模板及支架的设计

高支模施工承受荷载大、施工高度高,一旦施工或处理不好,极容易发生坍塌或坠落事故,故施工高支模前必须对支撑系统进行计算,制定相应方案,并经相关专家评审后方可浇筑砼。故此,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高支模工程的安全性,杜绝出现安全事故,本工程主要先从模板的截面以及布置方面分析。

板底模板次龙骨木方@≤300mm,主龙骨钢管@900mm;板底支架:钏管立杆纵距、横距900mm,步距1600mm。梁底模板次龙骨采@≤250mm,主龙骨@900mm;梁侧次龙骨@≤300mm,主龙骨@900mm;梁底钏管支架:立杆排距、间距900mm,步距1600mm,梁底增设立杆l道、顶部设u型支托。地下三、二层P23~P25/PM~PQ轴梁板模板支设如图1、图2所示。

此外,塔楼门厅高支模模板及支架的设计板底板次龙骨木方@≤300mm主龙骨钢管@900mm;板底支架采用φ48×3.0满堂式脚手钢管排架体系:钢管立杆纵距、横距900mm,步距1500mm。

梁底模板次龙骨木方@≤250mm,主龙骨钢管@900mm;梁侧次龙骨@≤300mm主龙骨@900mm;梁底钏管支架:立杆排距700、间距900mm,步距1600mm。游泳池300×2150大梁,梁底模次龙骨木方沿梁纵向布置@≤200mm、4根,主龙骨双钢管@500mm。梁侧模次龙骨木方沿梁纵向布置@≤300mm,主龙骨采用双钢管0500mm。梁高方向加φ12对拉螺栓外套PVC管,以方便拆卸后重复利用竖向布置,第一道螺杆距梁底200mm,向上间距450+450+500nmm,沿梁纵向@500mm。300×2150梁底φ48×3.0钢管支架,立杆排距350mm、3根,立杆沿梁纵向间距500mm,步距1500mm。立杆下设置槽钢的垫块,长度延伸至两侧梁上。

2 施工工艺

2.1 搭设方法

弹线、立杆定位一安放立杆底部垫板一摆放扫地杆一先竖梁下立杆,再立板下立杆一沿框架粱纵向安装第一步水平杆一安装第一步另一方向水平杆一依次安装上一步水平杆一安装中间水平剪刀撑一安装梁底支撑水平杆一按设计配梁模一安装板底水平杆一按设计配板模。

2.2 构造设置

满堂式钢管脚手架从钏筋混凝土楼面搭起,立杆下设置垫板,纵横向扫地杆距楼地面200mm。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纵横向水平杆。框架梁、次梁下部支架沿梁纵向设置竖向剪刀撑,与楼地面夹角45°~60°,与楼板面顶紧。钢管剪刀撑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小于500nmm,并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剪刀撑两端均与立杆紧扣。

一期地下三、二层P23~P25/PM~PQ轴区域:在一6.65m梁板混凝土施工之前,P24/PM、PN、PP、PQ及P25/PN、PP、PQ轴7根框架柱及换撑梁混凝土浇筑至一9.95m;换撑梁模板及支架不拆除,满堂架与以上7根柱子以及一9.95m换撑梁通过钢管围箍进行加固连接。板底架子端部与该区域内的9根格构柱进行水平连接加固;P2/PM~PQ轴核心筒外框剪力墙混凝土先浇至一6.9m(梁底),高支模架子与其模板支架体系通过斜撑连为一体;高支模架子与北侧外墙、东侧内墙模板支架体系以及西侧负二层梁板模板支架连为一体。塔楼高支模:四层板混凝土浇筑前周边8根矩形钢骨柱混凝土先浇筑至15.6m标高,然后施工四层15.6m标高板混凝土;塔楼五层板混凝土浇筑前周边8根矩形钢骨柱和8根异形钢骨柱混凝土先浇筑至19.6m标高,然后施工五层19.6m标高板混凝土;满堂式钢管脚手架水平钢管外侧与周边已经施工完成外框劲性柱进行水平环抱拉结,上下间距为两个步距;水平钢管里侧搭设时顶在核心筒剪力墙上;满堂式钢管脚手架中部、顶端设置水平剪刀撑。

3 模板及支撑架的拆除

拆除梁板模板及支撑架时,梁侧模应在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伤时方可拆除。承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下列强度后,方可拆除。梁跨度≤8m时,为75%;板跨度2~8m时,为75%;当承重结构跨度>8m时,为100%;悬臂结构为100%。裙房预应力梁应在灌浆完成、浆体强度大于30MPa时,方可拆除梁底模及支撑架。

拆模顺序:梁侧模一楼板模板一梁底模。模板拆除时,按照“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的顺序进行。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然后用木锤轻轻击打模板,依次一块一块拆除,注意不要使其自由下落,应用绳索吊下。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粘结物,修理并涂刷隔离剂,分类整齐堆放备用;拆下的连接件及配件应及时收集,集中统一管理。

模板拆除后,再拆除满堂脚手,先拆除最上一步水平杆,空出工作面,再逐步往下拆除立杆,应注意钢管人工传至地面,不得随意扔下。

高支模支撑系统拆除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应核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浇筑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审批签字手续。高支模支撑系统的拆除作业必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不应人于两层。和周边柱子连接的钢管抱箍随模扳支撑架体逐层拆除。

高支模支撑系统拆除时,严禁将拆卸的杆件向楼面抛掷,应有专人传递至楼面,并按规格分类均匀堆放。高支模支撑系统搭设和拆除过程中,地面应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范围。

4 高支模搭设要求

4.1 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捣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及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4.2 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符合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4.3 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4.4 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4.5 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满足要求,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长期使用已经发生变形的。

4.6 模板支架底部支撑地基的楼层粱板结构能够承受上部传递下来的施工荷载。

结语

金陵饭店扩建工程高支模工期紧、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专项施工方案,统筹规划、精心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与安装要求均符合现行验收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鄢长,武科,于晓野,等.海控国际广场钢筋桁架组合楼承板关键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1(24).

[2]吴能斌,邯泉,郁政华.广州新电视塔钢桁架组合楼板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09(06).

[3]陈世鸣.压型钢板一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承载能力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2(03).

[4]G13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S].

[5]刘世美,陈文虎,吴玉彪.“钢筋桁架自承式楼板”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J].建筑技术升发,2006(05).endprint

摘 要:结合某工程扩建工程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高支模施工工艺,并重点阐述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工艺;模板支撑体系

中图分类号:TU75 文献标识码:A

1高支模模板及支架的设计

高支模施工承受荷载大、施工高度高,一旦施工或处理不好,极容易发生坍塌或坠落事故,故施工高支模前必须对支撑系统进行计算,制定相应方案,并经相关专家评审后方可浇筑砼。故此,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高支模工程的安全性,杜绝出现安全事故,本工程主要先从模板的截面以及布置方面分析。

板底模板次龙骨木方@≤300mm,主龙骨钢管@900mm;板底支架:钏管立杆纵距、横距900mm,步距1600mm。梁底模板次龙骨采@≤250mm,主龙骨@900mm;梁侧次龙骨@≤300mm,主龙骨@900mm;梁底钏管支架:立杆排距、间距900mm,步距1600mm,梁底增设立杆l道、顶部设u型支托。地下三、二层P23~P25/PM~PQ轴梁板模板支设如图1、图2所示。

此外,塔楼门厅高支模模板及支架的设计板底板次龙骨木方@≤300mm主龙骨钢管@900mm;板底支架采用φ48×3.0满堂式脚手钢管排架体系:钢管立杆纵距、横距900mm,步距1500mm。

梁底模板次龙骨木方@≤250mm,主龙骨钢管@900mm;梁侧次龙骨@≤300mm主龙骨@900mm;梁底钏管支架:立杆排距700、间距900mm,步距1600mm。游泳池300×2150大梁,梁底模次龙骨木方沿梁纵向布置@≤200mm、4根,主龙骨双钢管@500mm。梁侧模次龙骨木方沿梁纵向布置@≤300mm,主龙骨采用双钢管0500mm。梁高方向加φ12对拉螺栓外套PVC管,以方便拆卸后重复利用竖向布置,第一道螺杆距梁底200mm,向上间距450+450+500nmm,沿梁纵向@500mm。300×2150梁底φ48×3.0钢管支架,立杆排距350mm、3根,立杆沿梁纵向间距500mm,步距1500mm。立杆下设置槽钢的垫块,长度延伸至两侧梁上。

2 施工工艺

2.1 搭设方法

弹线、立杆定位一安放立杆底部垫板一摆放扫地杆一先竖梁下立杆,再立板下立杆一沿框架粱纵向安装第一步水平杆一安装第一步另一方向水平杆一依次安装上一步水平杆一安装中间水平剪刀撑一安装梁底支撑水平杆一按设计配梁模一安装板底水平杆一按设计配板模。

2.2 构造设置

满堂式钢管脚手架从钏筋混凝土楼面搭起,立杆下设置垫板,纵横向扫地杆距楼地面200mm。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纵横向水平杆。框架梁、次梁下部支架沿梁纵向设置竖向剪刀撑,与楼地面夹角45°~60°,与楼板面顶紧。钢管剪刀撑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小于500nmm,并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剪刀撑两端均与立杆紧扣。

一期地下三、二层P23~P25/PM~PQ轴区域:在一6.65m梁板混凝土施工之前,P24/PM、PN、PP、PQ及P25/PN、PP、PQ轴7根框架柱及换撑梁混凝土浇筑至一9.95m;换撑梁模板及支架不拆除,满堂架与以上7根柱子以及一9.95m换撑梁通过钢管围箍进行加固连接。板底架子端部与该区域内的9根格构柱进行水平连接加固;P2/PM~PQ轴核心筒外框剪力墙混凝土先浇至一6.9m(梁底),高支模架子与其模板支架体系通过斜撑连为一体;高支模架子与北侧外墙、东侧内墙模板支架体系以及西侧负二层梁板模板支架连为一体。塔楼高支模:四层板混凝土浇筑前周边8根矩形钢骨柱混凝土先浇筑至15.6m标高,然后施工四层15.6m标高板混凝土;塔楼五层板混凝土浇筑前周边8根矩形钢骨柱和8根异形钢骨柱混凝土先浇筑至19.6m标高,然后施工五层19.6m标高板混凝土;满堂式钢管脚手架水平钢管外侧与周边已经施工完成外框劲性柱进行水平环抱拉结,上下间距为两个步距;水平钢管里侧搭设时顶在核心筒剪力墙上;满堂式钢管脚手架中部、顶端设置水平剪刀撑。

3 模板及支撑架的拆除

拆除梁板模板及支撑架时,梁侧模应在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伤时方可拆除。承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下列强度后,方可拆除。梁跨度≤8m时,为75%;板跨度2~8m时,为75%;当承重结构跨度>8m时,为100%;悬臂结构为100%。裙房预应力梁应在灌浆完成、浆体强度大于30MPa时,方可拆除梁底模及支撑架。

拆模顺序:梁侧模一楼板模板一梁底模。模板拆除时,按照“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的顺序进行。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然后用木锤轻轻击打模板,依次一块一块拆除,注意不要使其自由下落,应用绳索吊下。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粘结物,修理并涂刷隔离剂,分类整齐堆放备用;拆下的连接件及配件应及时收集,集中统一管理。

模板拆除后,再拆除满堂脚手,先拆除最上一步水平杆,空出工作面,再逐步往下拆除立杆,应注意钢管人工传至地面,不得随意扔下。

高支模支撑系统拆除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应核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浇筑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审批签字手续。高支模支撑系统的拆除作业必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不应人于两层。和周边柱子连接的钢管抱箍随模扳支撑架体逐层拆除。

高支模支撑系统拆除时,严禁将拆卸的杆件向楼面抛掷,应有专人传递至楼面,并按规格分类均匀堆放。高支模支撑系统搭设和拆除过程中,地面应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范围。

4 高支模搭设要求

4.1 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捣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及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4.2 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符合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4.3 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4.4 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4.5 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满足要求,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长期使用已经发生变形的。

4.6 模板支架底部支撑地基的楼层粱板结构能够承受上部传递下来的施工荷载。

结语

金陵饭店扩建工程高支模工期紧、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专项施工方案,统筹规划、精心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与安装要求均符合现行验收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鄢长,武科,于晓野,等.海控国际广场钢筋桁架组合楼承板关键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1(24).

[2]吴能斌,邯泉,郁政华.广州新电视塔钢桁架组合楼板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09(06).

[3]陈世鸣.压型钢板一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承载能力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2(03).

[4]G13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S].

[5]刘世美,陈文虎,吴玉彪.“钢筋桁架自承式楼板”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J].建筑技术升发,2006(05).endprint

摘 要:结合某工程扩建工程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高支模施工工艺,并重点阐述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工艺;模板支撑体系

中图分类号:TU75 文献标识码:A

1高支模模板及支架的设计

高支模施工承受荷载大、施工高度高,一旦施工或处理不好,极容易发生坍塌或坠落事故,故施工高支模前必须对支撑系统进行计算,制定相应方案,并经相关专家评审后方可浇筑砼。故此,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高支模工程的安全性,杜绝出现安全事故,本工程主要先从模板的截面以及布置方面分析。

板底模板次龙骨木方@≤300mm,主龙骨钢管@900mm;板底支架:钏管立杆纵距、横距900mm,步距1600mm。梁底模板次龙骨采@≤250mm,主龙骨@900mm;梁侧次龙骨@≤300mm,主龙骨@900mm;梁底钏管支架:立杆排距、间距900mm,步距1600mm,梁底增设立杆l道、顶部设u型支托。地下三、二层P23~P25/PM~PQ轴梁板模板支设如图1、图2所示。

此外,塔楼门厅高支模模板及支架的设计板底板次龙骨木方@≤300mm主龙骨钢管@900mm;板底支架采用φ48×3.0满堂式脚手钢管排架体系:钢管立杆纵距、横距900mm,步距1500mm。

梁底模板次龙骨木方@≤250mm,主龙骨钢管@900mm;梁侧次龙骨@≤300mm主龙骨@900mm;梁底钏管支架:立杆排距700、间距900mm,步距1600mm。游泳池300×2150大梁,梁底模次龙骨木方沿梁纵向布置@≤200mm、4根,主龙骨双钢管@500mm。梁侧模次龙骨木方沿梁纵向布置@≤300mm,主龙骨采用双钢管0500mm。梁高方向加φ12对拉螺栓外套PVC管,以方便拆卸后重复利用竖向布置,第一道螺杆距梁底200mm,向上间距450+450+500nmm,沿梁纵向@500mm。300×2150梁底φ48×3.0钢管支架,立杆排距350mm、3根,立杆沿梁纵向间距500mm,步距1500mm。立杆下设置槽钢的垫块,长度延伸至两侧梁上。

2 施工工艺

2.1 搭设方法

弹线、立杆定位一安放立杆底部垫板一摆放扫地杆一先竖梁下立杆,再立板下立杆一沿框架粱纵向安装第一步水平杆一安装第一步另一方向水平杆一依次安装上一步水平杆一安装中间水平剪刀撑一安装梁底支撑水平杆一按设计配梁模一安装板底水平杆一按设计配板模。

2.2 构造设置

满堂式钢管脚手架从钏筋混凝土楼面搭起,立杆下设置垫板,纵横向扫地杆距楼地面200mm。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纵横向水平杆。框架梁、次梁下部支架沿梁纵向设置竖向剪刀撑,与楼地面夹角45°~60°,与楼板面顶紧。钢管剪刀撑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小于500nmm,并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剪刀撑两端均与立杆紧扣。

一期地下三、二层P23~P25/PM~PQ轴区域:在一6.65m梁板混凝土施工之前,P24/PM、PN、PP、PQ及P25/PN、PP、PQ轴7根框架柱及换撑梁混凝土浇筑至一9.95m;换撑梁模板及支架不拆除,满堂架与以上7根柱子以及一9.95m换撑梁通过钢管围箍进行加固连接。板底架子端部与该区域内的9根格构柱进行水平连接加固;P2/PM~PQ轴核心筒外框剪力墙混凝土先浇至一6.9m(梁底),高支模架子与其模板支架体系通过斜撑连为一体;高支模架子与北侧外墙、东侧内墙模板支架体系以及西侧负二层梁板模板支架连为一体。塔楼高支模:四层板混凝土浇筑前周边8根矩形钢骨柱混凝土先浇筑至15.6m标高,然后施工四层15.6m标高板混凝土;塔楼五层板混凝土浇筑前周边8根矩形钢骨柱和8根异形钢骨柱混凝土先浇筑至19.6m标高,然后施工五层19.6m标高板混凝土;满堂式钢管脚手架水平钢管外侧与周边已经施工完成外框劲性柱进行水平环抱拉结,上下间距为两个步距;水平钢管里侧搭设时顶在核心筒剪力墙上;满堂式钢管脚手架中部、顶端设置水平剪刀撑。

3 模板及支撑架的拆除

拆除梁板模板及支撑架时,梁侧模应在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伤时方可拆除。承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下列强度后,方可拆除。梁跨度≤8m时,为75%;板跨度2~8m时,为75%;当承重结构跨度>8m时,为100%;悬臂结构为100%。裙房预应力梁应在灌浆完成、浆体强度大于30MPa时,方可拆除梁底模及支撑架。

拆模顺序:梁侧模一楼板模板一梁底模。模板拆除时,按照“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的顺序进行。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然后用木锤轻轻击打模板,依次一块一块拆除,注意不要使其自由下落,应用绳索吊下。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粘结物,修理并涂刷隔离剂,分类整齐堆放备用;拆下的连接件及配件应及时收集,集中统一管理。

模板拆除后,再拆除满堂脚手,先拆除最上一步水平杆,空出工作面,再逐步往下拆除立杆,应注意钢管人工传至地面,不得随意扔下。

高支模支撑系统拆除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应核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浇筑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审批签字手续。高支模支撑系统的拆除作业必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不应人于两层。和周边柱子连接的钢管抱箍随模扳支撑架体逐层拆除。

高支模支撑系统拆除时,严禁将拆卸的杆件向楼面抛掷,应有专人传递至楼面,并按规格分类均匀堆放。高支模支撑系统搭设和拆除过程中,地面应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范围。

4 高支模搭设要求

4.1 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捣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及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4.2 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符合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4.3 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4.4 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4.5 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满足要求,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长期使用已经发生变形的。

4.6 模板支架底部支撑地基的楼层粱板结构能够承受上部传递下来的施工荷载。

结语

金陵饭店扩建工程高支模工期紧、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专项施工方案,统筹规划、精心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与安装要求均符合现行验收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鄢长,武科,于晓野,等.海控国际广场钢筋桁架组合楼承板关键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1(24).

[2]吴能斌,邯泉,郁政华.广州新电视塔钢桁架组合楼板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09(06).

[3]陈世鸣.压型钢板一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承载能力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2(03).

[4]G13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S].

[5]刘世美,陈文虎,吴玉彪.“钢筋桁架自承式楼板”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J].建筑技术升发,2006(05).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支模施工工艺
MSS40移动模架连续后退施工工艺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工艺的探讨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试析高支模现场施工技术
刍议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断层带常用钻进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