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峪村之由来
2014-08-04撰文姚放
撰文/姚放
郭峪村之由来
撰文/姚放
明朝末年,几乎席卷全国的“流寇之乱”摧毁了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富庶的山西省阳城却因此崛起了一大批城堡式建筑。历经300余年的风雨沧桑之后,目前保存基本完好的,还有皇城相府、郭峪村、砥洎城三座。三者中就历史而言,早在唐代即有建制的郭峪村更加久远,也更为显赫。
郭峪村,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流镇与号称“皇城相府”的陈氏皇城村仅数百米之遥,两村原为一村,为郭氏家族所建,以姓氏命村名。“峪”即“谷”,二字古来通用,可知村落处于谷地,所以郭峪又曾名金裹谷。根据相关记载,郭峪建村当在唐代以前。明朝时,郭峪为里,到了清朝,又称镇(清时有集市贸易的大村称镇)。山西省于民国六年(1917年)实行编村制,郭峪里改为郭峪村。
明清两代,该村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一共走出了18位举人和15位进士;加之商贸发达,民居修建成一时之盛。现仍有保存完好的明代民居40院、1100余间。院落门楼多呈高挑牌标式,斗拱层叠,样式华丽,等级很高。民居多为四合院,为北方典型的“四大八小”格式。该村民风淳朴,居民生活中仍有用纺花车、织布机、碾磨、车驾、犁耙等物者。一些居民至今还保留着烧香拜佛、求神祭祖的习俗。村内曾建有大小寺庙20余座,保存最为完好的是汤帝庙,为九开间大殿,庙内飞檐挑角的元代戏台高达20多米,气势恢宏,全国少有。
崇祯五年,陈氏家族迁出郭峪村,修建了城堡式的家园——“斗筑居”(也就是现在的皇城相府)。这一年,郭峪村却数次被流寇蹂躏,乡人惨遭屠杀,死伤十之八九。劫后的郭峪村民痛定思痛,决心要造城自保。崇祯十一年,郭峪村的大姓家族联合发起筑城。牵头组织的富商王重新自捐白银7000两,其他村民有钱出钱,无钱的以役代捐。群策群力,终于修建成了郭峪城。
用于防御的郭峪城墙为全国罕见的蜂窝城墙。城墙高20米,宽5米,周长1400米,城内面积近18万平方米,开设东、北、西城门三座,水门一座,城上还有敌楼10座、每个转角均有木亭。城墙上设有炮台,城内有地道直通城外。位于城内中央的“豫楼”,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是王重新独资修建的。和城墙一样,同为防御性军事建筑。该楼长15米,宽7.5米,高30米,共7层。门额上镶有泽州痒生王珩于明崇祯十三年所题“豫楼”二字,豫楼之“豫”,即周易豫卦之“豫”,楼以“豫”命名,含有三重意思:一是“备豫”,即知变应变,事先要有应变的准备;二是“顺以动”,即顺应民情,动不违众;三是“逸豫”,即与众和乐。城墙内,还开凿有三层六百余眼窑洞,既能居住,又兼守城,郭峪城墙因而也被称为“蜂窝城墙”,郭峪城又被称为“蜂窝城”。此外,城内外修建和整缮了20多处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庙观寺塔、护村城墙,使郭峪“如化城蜃楼,人间仙境”。这种建造法,一来方便居住,二来方便防守,这不仅让屯兵有了营房,储物有了仓库,也展现了郭峪古人在建筑史上的创举。这座城规模宏大,在山西村镇城墙的建筑中极为罕见。
郭峪城是乱世的产物,比起福建的碉楼来,工程要浩大得多。城墙建成后,还有几次流寇来犯,因为有了城防,村民竟安然渡过难关。远远看去,城堡依山傍水,城墙雄伟壮观,城头雉堞林立。城内豫楼高耸、古庙森严、官宅豪华、民居典雅,是中国乡村独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具有“山上山、庙中庙”的奇特景观。
上世纪末,全国著名文物专家罗哲文先生曾为郭峪亲笔题词:“中国民居之瑰宝,雉堞高城郭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