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村落系列之二]山水间的乡愁
——山路十八见河湾

2014-08-04撰文周媛

中华民居 2014年4期
关键词:水河酉阳河湾

撰文/周媛

[中国传统村落系列之二]山水间的乡愁
——山路十八见河湾

撰文/周媛

天下奇观,看我酉阳。大山苍翠,吊楼飞檐,群山逶迤,雄伟壮丽。河流浩瀚,帆影橹声,山奇峰险,峡谷幽深,古往今来,迷多少墨客骚人吟唱出篇篇绝妙诗文。观猴三黛沟,世外休闲“桃花源”,酉水民族风情游,阿蓬江里去漂流,龙潭看峡谷,清清泉水潺潺流,红色旅游世炎故居南腰界,原始森林大坂营……仙景走一走,多有十年寿。

——酉水河镇退休教师 彭开福

我们对一个地方有深深的眷恋和归宿感,大约是因为这里曾经有着我们的喜怒哀愁,有着我们曾经爱过的人。这份牵绊,或许是前世,或许是今生。

于是,总有一些地方,不经意间会让人觉得心生依赖。这里,可能是曾经的故土,亦可能是内心深处的一抹情愫。就像遇到一个人,素未谋面,却总是觉得安心;也有一个地方,从未去过,却一见如故。

山水之间,本来便是关于家的记忆。那份眷念,或许是源于远古,在记忆中深深地埋下了种子。从此,无论命运如何兜兜转转,无论身心如何颠沛流离,到了那个地方,你便觉得是到了家。

这种情感,便叫做乡愁吧。

而这次,要说的地方,有个很接地气的名字——河湾村。

觅得一处桃花源

从重庆主城到河湾村,大概需要六个小时的车程。到了酉阳县酉水河镇后,还需要搭乘小船才能到达河湾村。

对于神州大地来说,酉阳并不是什么显赫的地名,而河湾村更是一处小小土地,鲜有人知晓。但是在那附近,有一处景区叫做“桃花源景区”,取的便是五柳先生笔下“桃花源”之意境。

河湾村的老人告诉我,就在河湾村还有处地方,需乘船过一个山洞才能“豁然开朗”,最妙的是当地还有20来户陶姓的武陵人家,犹如“桃花源”的真实再现。

陶渊明笔下一句“心远地自偏”流传到现在,深得人心。不过在这愈发浮躁的社会里,或许应该改做“地远,心自安”更得人心。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跋山涉水,觅得一处桃花源,求得一丝宽慰。

那的确是一片能够让人宁静下来的土地。舟车劳顿,见了那片山水便觉得心安——被河水滋润拥抱的山寨,这本来就是一种诗意的存在。

在酉水河镇土生土长的退休教师彭开福是个健谈的老者,关于这里的故事,他信手拈来。

河湾村,靠着的便是一条名为“酉水河”的水源。酉水河位于酉阳县东部,发源于湖北省宣恩县,由酉阳大溪、酉酬、后溪(现改名酉水河镇)三镇经重庆市秀山县辗转注入沅江,最后流入洞庭湖。如今因筑坝而十分平静的水面,曾经是72道险滩。用当地人的话来说,这里激荡起的每一朵浪花都可以说出一段故事。

或许,可以拈起一袭浪花,说一段和酒有关的故事。

相传大约三千年前,古寨上住着一个聪明能干名叫惹巴冲的小伙子,他从吃剩的糯米饭团发酵后散发出的阵阵清香中得到了启迪。随后,他多次到后山采集花草,经反复试验终于制成了曲药,并将糯米煮熟发酵后酿成了糯米酒。由于彼时糯米较少,于是他开始逐步用大米、玉米、高粱酿造醇香美酒。

惹巴冲将酒酿成后的一段时间里,没有给酒取名。由于酒是用纯清的酉水酿造的,酉水流域的土家先民就将其称之为酉水。酿酒技术传至华夏大地以后,汉字就以酉水为酒字。篆字体的三点水,就是河水的象征。古人读字从右至左,酉水就是酒。所以酒起源于酉水,而在酉水河流域从古到今也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天下第一造酒公,

名字就叫惹巴冲。

武陵酉水酿美酒,

酒客喜乐成醉翁。

不管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如今酉阳境内的土家后裔们仍继承着先祖传下来的手艺,而酉水河沿岸也有千百个土法酿酒作坊。他们用玉米、高粱为原料,用纯清的酉水酿造出清香醇正的“包谷烧”。这味道,让尝过的中外游客都赞不绝口。

有青山,有绿水,有清冽的好酒,有质朴的村民,又无丝竹之乱耳,也算配得上桃花源之名了。

一叶小舟停在河中间,一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竟脱口而出了。虽语境不符,但就是这样,美丽的句子和眼前景色不期而遇了。

河湾深处有人家

从重庆主城,大约六个小时的车程抵达酉水河镇的码头。酉水河镇,也就是原来的后溪镇,为了发展旅游,当地政府将其改名为“酉水河镇”。

要去往河湾村,则还需要搭乘船只才行。

摇摇晃晃几分钟后,便真正进入藏在山水之中的山寨。被一湾河水拥抱的河湾村,本来是由三个山寨组成,而河湾山寨则是离酉水河最近的这一抹颜色,用诗意来形容那里的生活,丝毫不为过。

去的那几日,恰逢烟雨濛濛之际。在薄雾轻雨的早上,有村民划着小舟到对岸办事,一小会便匿在白纱之后。望着若隐若现的山顶,不自觉地哼起邓丽君的《微风细雨》。

一叶小舟停在河中间,一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竟脱口而出了。虽语境不符,但就是这样,美丽的句子和眼前景色不期而遇了。

时间似乎在这个村落行走得慢了些。这个始建于明洪武3年(1370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山寨,虽然已经很多新鲜的元素加入其中,但仍保持很传统的宗族习俗——比如,以往一个山寨都是同一姓氏的人家,而彭开福则介绍道,整个河湾村都是白姓人家。果然,在这儿若是喊一声“白师傅”,所有的人都会放下手里的活儿,答你一声“啊,啥子事?”

我喜欢这样地道而传统的生活味儿。这群人,从一生下来便熟识,直至岁月的尾端。

整个村里没有满街的“羊肉串”,也没有遍地的“旅游纪念品”,但每家每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欢迎您”。路过一家村民,主人家探出头来说“这么冷,进来烤烤火嘛”;而坐在门口绣十字绣的农妇口中说着,“不要拍我嘛,怪不好意思的”,却还是笑哈哈地看着镜头;村里的小孩子们则好奇地冲着镜头做出各种表情,着实的可爱。

比起去过的很多地方,河湾村里的年轻人很多。“搞旅游了嘛,所以大家都回来了”,当地人是这样解释的。于是,这里与平日里去的一些古镇不同,这儿的生活气息依然很浓。没有刻意为之的苍老和凋敝,不喧哗亦不落寞。

或许这里的大多数人并不拥有显赫的学历,但他们那种自然而然的质朴智慧,的确让人艳羡。比如,与人为善,心地自宽,自有深意。

地远,心自安

面对那山水,心地也不自觉地变得开阔起来,大有一种天高地阔,心平气和的气势。

经过几小时的颠簸,终见得这山水之村后,再烦乱的心也会逐渐平静。泛舟河面,眼前是清澈的河水与挺拔之山,倒让人联想起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只是这酉水河的山水来得更爽朗一些,没有那般精致。

要看山寨的全景,得步行爬上河对面的山顶才行。当地人如履平地的山路,对于如我这般穿惯高跟鞋在办公楼里的人来说显得有些艰难。下过雨,路变得更加泥泞和难缠,但好在摇摇晃晃到了山顶之后,眼前之景不负众望。忽然想到,或许那些古老的智慧便是来自于这亦步亦趋的行走,比如“再难的路,都有尽头”、比如“若不坚持,你不会知道你将看到多美的风景。”

于是,或许这里的大多数人并不拥有显赫的学历,但他们那种自然而然的质朴智慧,的确让人艳羡。比如,与人为善,心地自宽,自有深意。

村里有棵风水树,当地人称它“和睦树”,也有人更直接地叫它“夫妻树”。这颗造型奇怪的树,是几百年前的头人种下,由一颗野漆树和枸檀树组合而成。相传,在它的庇佑下,这个村落里几百年都鲜有争执。更妙的是,几百年来,从未听说过村落里哪对夫妻闹过离婚。忙不迭地在树下许愿,庇佑内心安宁,家庭安康。

古老的人们总是相信一方土地若是有神灵的庇佑,定会福祉千秋。于是,在河湾村的一座叫金龙山的高山之巅,曾有一座吊脚楼式的寺庙。香客们为了祈福,就一定要走过崎岖的山路方能显示内心的虔诚。据说,当年修建这座寺庙时,因为地势太过险峻,工匠们只敢在雾天工作,生怕看清了脚下,慌了神。如今,这寺庙已经被拆,但当地人还是习惯站在山下默默祈福。

一杯浓郁的苞谷酒就着一碗当地的面条便成了晚餐。虽无满天繁星的浪漫,但如此静怡的夜晚也足够令人醉了。

此处,比不得丽江的小资,亦没有周庄的调性。有的,不过是迢迢千里之外的茶米油盐和山水相拥的安静。

清晨,当地人划舟打捞河面的垃圾,晃晃悠悠的一个上午就这么过去。而这,便是生活的味道。

旅游小贴士:

[线路指南]

1.从重庆主城出发,搭乘到酉阳的火车,历时5个半小时候到达酉阳火车站。

2.酉阳火车站换乘中巴到达后溪,历时1个小时。

3.后溪码头乘船到河湾村,历时10分钟左右。

[地理坐标]

河湾山寨地处重庆市酉阳自治县酉水河镇东南部,距县城91公里,位于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腹心,洪武三年(1370年)建寨,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全寨共有342户、1392人,吊脚楼171幢,以土家族白姓为主,为全国首批传统村落。

猜你喜欢

水河酉阳河湾
鉴水河之歌
河湾春夕
大地彩画 古朴村庄 宜良县河湾村
项链
绿色高质高效典型案例专题——酉阳篇
驯服酉阳河
湖南蓼水河石
河湾之夜
三水河特大桥桩基泥浆净化器的运用
三水河特大桥主桥墩液压爬模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