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好新闻的采写
2014-08-02王广厚
王广厚
如何才能采写出一篇好新闻来,可能大家各有各的方法。但是,作为一位在新闻战线工作25年的“老兵”,笔者共计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东方今报》《河南经济报》《济源日报》《焦作日报》《老年报》《教育时报》及河南电台等新闻媒体刊播新闻稿件1000余篇。笔者从亲身感受出发,谈一谈如何采写好新闻。
深入采访是前提。一篇好的新闻作品,离开了深入采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笔者原来采写的长篇通讯《泥土无言——记民办教师赵玉新的先进事迹》,在济源电台播发之后,又参加了当年焦作广播电视学会的优秀广播节目评奖展播,获得三等奖。还有,笔者采写的长篇通讯《栲栳女子嫁接队“嫁”遍全省》,在《济源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之后,又参加了当年全国地市报好新闻评奖活动,获得了二等奖。这些获奖新闻,无一不是深入采访的结晶。就拿《泥土无言——记民办教师赵玉新的先进事迹》一文来说,笔者多次到赵玉新老师所在的学校见校长、见老师、见学生,到他所在的村和相关村见家属、见亲戚、见朋友,每一位被采访者说起赵老师的动人事迹来,都是滔滔不绝,甚至痛哭流涕。通过深入采访,笔者被赵老师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打动和感染了,才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新闻。《栲栳女子嫁接队“嫁”遍全省》这篇新闻也是如此。济源市承留镇栲栳村地处丘陵,漫山遍野全是红果,共有2000多亩红果,有“中国红果之乡”的美誉。河南省豫剧三团在这里体验生活之后,创作排练了现代豫剧《红果红了》,一时被传为佳话。更为难得的是,红果的兴盛俏销,为这个村子造就了一批能够搞果树嫁接的女子嫁接队,她们从村里干起,然后到全镇、全市发展,后来与省果树研究所密切合作,路子越来越宽,足迹遍布了全省的各个地市,成长为一支果树嫁接的行家里手,叫响了“栲栳女子果树嫁接队”的金字招牌。笔者通过20余天的跟踪采访,写出了《栲栳女子嫁接队“嫁”遍全省》这篇新闻。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按照中宣部“走转改”和“三贴近”的总要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采访,只有跳进“深水”,才能捉到“活鱼”,才能写出一篇篇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来。
带着深情搞写作。在多年的写作体会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新闻作品要想感动读者和受众,首先必须感动自己。要想让读者看了我们的新闻作品,感动得热泪盈眶或哈哈大笑,那么,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必须泪如雨下或哈哈大笑。笔者在写作《泥土无言——记民办教师赵玉新的先进事迹》时,就是流着泪写完的,一气呵成,共写了2000余字。结果把这篇长篇通讯投到济源电台时,编辑们都感动得哭了。有一年,河南电台进行征文比赛,笔者撰写的《河南电台,我的良师益友》获得了优秀奖。回想河南电台多年来对一位通讯员的厚爱,笔者夜不能寐,在与编辑素不相识的情况下,笔者把自己花费了大量心血的许多新闻作品投到河南电台,在编辑的细心修改下,笔者撰写的《追“财神”》《话说广告满天飞》等50余篇新闻作品在河南电台播发,所以《河南电台,我的良师益友》可谓是情动于中、信笔拈来。
巧妙迂回出佳作。有一年,承留镇农技站站长张景炜获得了一项全国的先进荣誉,时任省委书记马忠臣亲自为他颁奖,这个新闻事件很有分量。但是,当我们采访他时,他总是三言两语了事,笔者当时特别着急。正在无计可施之际,笔者忽然灵机一动,何不找他爱人一探究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笔者只好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有一天,笔者吃完晚饭就专程找到张景炜家里,他还在外忙碌没有回去。当笔者说明来意,他爱人很是热情,说起丈夫为工作不顾家的事情来,她滔滔不绝,痛哭流涕,把一肚子的苦水全倒了出来,他爱人的情绪也深深地打动了笔者。随后,笔者又采访了张景炜的领导和同事们,终于写成了《追“财神”——记济源市承留镇农校总顾问、镇农技站站长张景炜的先进事迹》,稿子被河南电台、省级杂志《农村成人教育》和《济源日报》、济源电台刊播,产生了较大反响。
如何创作出一篇好新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仅为一家之言,希望能为初学新闻写作者,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