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狮文化中镇兽狮的演化发展
2014-08-02李丹解基程
李丹 解基程
摘 要:中国镇兽狮文化始于汉,最早出现在汉代帝王官僚陵墓中,并由此继袭,经南朝、唐、宋、明、清各代不同的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其形象逐步发展变化,且逐渐进入宫殿、府邸,直至普通百姓的宅院。在这一过程中,统治阶级意志、宗教信仰感染、人民生活风气影响等等都对镇兽狮的演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因而镇兽狮不仅是艺术领域的绮丽瑰宝,更是可以深入了解华夏民族精神内涵的重要媒介。
关键词:镇兽狮 演化 社会 陵墓 宫府 民宅
“狮”文化在我国有相当悠久的历史。纵观“狮”的历史,狮的形象以各种形式出现于陵墓、祠堂、宫殿、府邸、寺院、庙宇等场合——有置于门前较大雕塑,也有安放在墙头较小的砖雕、木雕……狮形象在充当不同角色的同时,在不同时期还演绎出不同的意义。华夏“狮”作为我国传统的文化符号,传达出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社会意义。
一、镇兽狮的起源
现有资料可证明狮形象作为镇兽始于东汉时期,它们出现于祠堂和陵墓。真实狮子形象的传入给镇兽狮带来了多大影响还有待深入考究,但可以肯定狮在东汉时的传入为狮子成为镇守之兽提供了更加令人信服的理由。狮子之所以会被人们作为镇守之兽,首先从社会背景的角度来看,汉武帝时国富民强,物质财富丰盈,之前就已经盛行起来的厚葬习俗在这时得到了更大发展,使得陵墓数量不断增多。这为镇墓狮的发展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除此之外,狮子形象作为镇兽得益于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人们有寄托理想愿望于灵物的行为习惯。这源于原始人类的图腾崇拜,原始社会里先民对自然世界无法进行科学的认识,他们经常把自然界中的事物当作能够帮助实现理想和愿望的神灵,先民通过把神灵图形化的手段使心中的“神灵”脱离自然界事物的原型,可以更加方便地在各种环境中使用。第二,狮子有雄壮威猛的外形和至尊无敌的个性。狮子体型硕大、身姿威武;用如雷的吼叫声显示威风和王者般的霸气。这些特点被上层统治者发现,狮子成为王者的象征物,并把它的形象用于镇守陵墓的场合。第三,两汉之际佛教因素的影响。狮子是佛教圣物,被视作释迦牟尼的化身。在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阿育王石柱顶部刻有3头狮子,表示佛的威慑力。佛经将释迦牟尼比作“人中狮子”。这样一来,就更把狮子神化起来, 强化了其护法避邪作用。
二、镇兽狮的演化发展
1.镇墓之狮
(1)东汉
四川省雅安县高颐墓、芦山姜公祠前的杨君墓前狮雕是东汉有影响力的镇墓狮。高颐墓的石狮形状似虎头狮身,并掺入了神瑞化的造型特征,头上无角,背生双翅,呈昂首疾走状。石狮曲背翘臀,夸张了狮子粗壮有力的四肢,形成一种运动中的波浪状线条,显得气韵生动,矫健威武,动态协调。①杨君(即杨统,蜀郡属国都尉府都尉)墓前石狮一对,造型方中有圆,四肢粗壮凝重,体态雄健浑厚,作昂首张口、挺胸翘尾状,气宇轩昂,静中有动,柔中带刚,饱含着充沛的生命力。②
东汉的镇墓狮是中国镇兽狮的源头。这时的镇墓狮并不求写实而求神似,重在表现狮子的气势。狮子基本呈站立姿势,有强烈的运动感。这时的镇墓狮都带有羽翼,看起来颇有灵兽的气息。那时的人们认为只要能乘上带有羽翼的兽,死后就可以升天成仙。在属于狮子艺术形象开端的一段时期里,统治者还未对其进行干涉和要求,当时的艺术家可以不受政府旨意而较为随意地表达狮子形象,因此也就体现出了当时大多数阶层的意志。
(2)南朝
关于南朝镇墓兽是否称作“狮子”这一话题历来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这里姑且按照“狮子说”把这一阶段也纳入镇墓狮的发展之中。南朝以梁代的镇墓狮最有影响。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石狮昂首挺胸,像是在仰天长吼。它的颈部、躯体较短,且四肢粗短、脊背平直。整个身姿呈明显的S形,呈现出比较稳定的静止状态。
南朝时期的镇墓狮重点表现狮子的威武豪迈。一方面继承了汉代镇墓狮形象,强调狮子的态势和体量;另一方面又呈现出自己的特色,使之看起来更加浑厚圆实,并且少了强烈的运动感。这时期的陵墓狮开始由站立式向蹲踞式转化,气魄宏大而富有生机。尽管南北朝是一个重大的变革时期,但南朝整体上经济、政治发展都比较不错,也是文化中心。此外,厚葬仍被崇尚,这为镇墓狮的盛行以及镇墓狮形象的继续发展演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3)唐代
唐代帝王陵墓中的石狮造型可称得上是我国镇墓狮雕中的精品典范。乾陵前列置的镇墓石狮是一对蹲狮。狮身肌肉发达,前肢直伸,呈蹲坐的姿势。它的双眼圆睁着怒视前方,张嘴露牙,好像正在发出吼声。顺陵东走狮是一对处于行走状态的镇兽狮雕,强劲的力量感通过狮子的壮实的四肢以及臀部发达的肌肉显现出来。它巡视并漫步着,显示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其头部微微上扬,依旧张口瞪目,似乎在听来自周围某处的声音。
唐代镇墓狮重在体现狮子的精神气质和非凡的气魄。此时期的镇墓狮既有蹲坐式也有行走式。其形象风格以写实为主,狮雕比例更加准确、体形更加高大。五官特征突出,基本均为双目圆睁、张口怒吼。镇墓狮的艺术形象明显地表现出唐王朝统治阶级雄心勃勃、自以为天下之尊的精神面貌以及盛唐时期从容奋发的时代风貌。在国势强盛、版图广大的唐代,由于南北文化交融、中外文化交流,这时的文化气质有较强的兼容性,镇墓狮形象也随之繁荣发展,出现了以往没有的繁盛和成熟。
(4)宋代
宋永裕陵石狮是宋代镇墓狮的代表。它扭头望向远处,表现出大声吼叫的样子。其四肢上粗下细,身体敦厚。头部的毛发呈卷状一直垂至背颈。造型总体虽然雄健,但似乎少了些许敏捷迅速的本领。这时的镇墓狮多了不少精细纹饰,细部刻画非常深入;同时脖颈上多了一条悬挂的项铃。总之永裕陵镇墓狮有较强的装饰意味。
宋代开始,镇墓狮雕逐渐下滑发展。宋代镇墓狮形象沿袭唐代,但其昂扬宏浑的气势却不如唐代了。头部比唐时期压低了,四肢又缺少了尖利的感觉。两宋时期社会阶级结构有所改变,市民阶层发展壮大,新阶层的审美观念成熟起来,市民文化的兴起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鉴于此,狮子形象的“王者”之相逐渐过渡到和蔼可亲的平民势态,狮子造型的人间性、民族性得到加强和深化。与此同时狮子艺术形象的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宫廷、庙宇、寺观等其他一些类别的建筑也开始出现了狮雕。镇兽狮逐渐由镇守陵墓向镇守宫府过渡。
2.镇宫府之狮
明清两代,镇兽狮脱离开仅仅作为镇墓狮的单一功能,开始应用到其他一些建筑门前。也有记载说从宋开始了狮子镇守宫府的发展阶段,但在明清时期狮子镇兽宫府才得到较大范围的普及。
北京天安门前的两对石狮是明代镇守宫府狮子的精品。它们的形象威严,却又不像前代狮形象那般凶猛而令人生畏。右侧狮子脚踩绣球,左侧狮子脚抚幼狮,无论神态还是动作,都可谓栩栩如生。带着项铃蹲坐在台面上,毛发呈漩涡形,头微低,嘴微张,好像在凝视着什么。
明清时期镇守宫府的狮子基本形成了现今常见的形制——雄雌二狮成双成对。到清代,镇守宫府的坐狮已经非常广泛地流行,以至形成了一种风气,几乎所有宫殿、寺庙、文衙、馆所的大门外,都置有坐狮作为守卫,这种发展和狮子形象的权威象征性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有很大关系。
3.镇宅之狮
明清时期,狮子作为镇兽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展,在镇守宫府的同时,也开始逐步进入百姓的生活,民宅院落中的狮子形象逐渐增多了。受华夏文化影响,狮子形象自开始起就被当作瑞兽灵物,不断被人们赋予神秘的色彩,成为人们祈求安详的精神产物。百姓大多都把狮子形象当作吉祥的象征和重要的精神寄托,而镇守民宅则是狮形象走入民间后多种用途之中的较为重要的一种形式。
山西省沁水西文兴村“司马第”、“河东世泽”两座民居院落的大门两边门枕石上共有大小狮子六只。狮子的神态被描绘得极为生动。狮雕整体造型生动活泼,表面打磨光滑,艺术手法高超,是明清镇守民宅狮雕的精品。
镇宅狮在明清民居中很常见,人们看重它镇宅避凶的作用,认为狮子的形象可以护佑生活平安,寓意吉祥安康。明清时期,包括之后的民国初期,由于受封建等级制的约束,统治阶级对狮雕在民宅中的列置有较严格的限制。但在一些富裕大户人家的大门口、屋顶上、高墙头都能看到镇宅狮的踪迹。至此,狮子艺术形象已经进入到百姓的生活,完成了镇兽狮第三个发展阶段——镇民宅。
四、结语
中国镇兽狮的形象和功用是中华民族依据本国特有的审美观和思想意识形态而进行文化创造的结果,其形象的发展基本呈现出神异、写实和世俗三个显著的阶段性特征,而功用基本上经历了镇兽陵墓、镇兽宫府和镇兽民宅三个主要的阶段,这是根据狮形象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为适应各个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特殊的民族心理需求而不断演化发展的结果。就更深层次的意义而言,镇兽狮的形象是其当时所处的大文化背景的反映。镇兽狮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造型风格是各个历史朝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审美时尚、风俗习惯的外表反映,它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了背后厚重的历史。在研究镇兽狮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意识状态,有助于深刻体会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厚重与深远。
注释:
①②引自网络资源:新榜网——四川省雅安市与历史相关的景点排行榜。
参考文献:
[1]朱尽晖. 陕西炕头狮艺术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2]郑琦. 石狮艺术赏析[J]. 广东园林, 2009.
[3]张淮水. 河东明清石狮文化浅谈[J]. 美术研究, 2009.
[4]陈祥云. 中国石狮造型艺术的嬗变及其美学品格[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5]齐凤山. 中国石狮的历代演变[N]. 中国档案报, 2003.
[6]朱玥. 石狮艺术形象特征流变初探[D]. 长春: 长春工业大学, 2011.
[7]徐华档. 雄强博大的唐代石狮[J]. 古建园林技术, 1994.
[8]徐华档. 中国石狮艺术的先河——矫健质朴的东汉石狮[J]. 古建园林技术, 1996.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