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声乐教学反思

2014-08-02李冰

艺术评鉴 2014年11期
关键词:反思声乐教学

李冰

摘要: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从教学过程的规训化、民主化、生活化三个阶段来对自己从教的头十年进行反思概述,以此来实现真正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声乐 教学 反思

时光如梭,从第一天教学直至现在,我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在这十年里,我体会过成功的喜悦及失败的痛苦,这一切的感悟都成为了我成长中深刻的记忆。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声乐教师,我以我自身的教学经历为出发点,对这十年的声乐教学进行反思性总结,在让我清醒的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的同时,也让我对声乐教学充满着力量,充满着希望。

什么是反思?杜威将“反思”描述为:“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反思的思考一旦开始,它便具有自觉的和有意的努力,在证据和合理性的坚实基础上,形成信念。” 反思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对话。基于此,下面我就以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来反思我和学生们在“教”和“学”的互动实践中所发生的那些真实的经历。

第一阶段:教学过程的规训化——新手上路

2003年大学本科留校工作的我身兼两职,除了在校团委担任文体部长一职外,还在培养了我大学四年的音乐学院担任兼职声乐教师。由于刚留校工作,年龄比较小,好多学生由于复读等原因,年龄和我差不多大,有极个别的学生甚至年龄比我大一、两岁,再有就是我只是兼职老师,平时不常待在音乐学院,我对于好多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以至于在双选——学生选老师时,选我的学生都不多。基于此,我担心我管不住学生,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所以,为了树立威严,我总是把自己伪装成很严肃的样子,上课更是没有一丝笑容,总希望以此来“镇”住学生,正因为如此,我错失了很多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也使得学生一直和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教学的初始阶段,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对于怎样上好一堂声乐课,我一直是摸索着前进。当时,所有的学生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他们的共性远远大于他们的个性,我想对他们“一视同仁”,让他们的声音都“规范”起来,所以,我就一直扮演着“知识搬运工”的角色,我怎么从我的老师那学的,就怎么教给我的学生。那时的教学思想就是,学生跟着老师走,老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老师为主体。为了让学生对我有一种信服和崇拜感,一堂课下来,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我在说,学生在听,除了想让学生尽可能多掌握一些演唱的知识外,同时也想给学生展示一下我自身的知识水平,所以我就在自己身上下很多功夫,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知识一下全部都灌输给学生,我一直是认认真真的教,学生也是本本分分的学,可是学生进步的空间不大,这让我很是郁闷,开始质疑我的教学方法。原因在于,课堂上,我一直在不停的给学生灌输我所学的知识,基本没有注意到学生吸收了多少,适不适合其所学,也就是说,对于教学,我做了很多无用功,我对课堂的控制与规约的权威抑制了教学的教育意义。我和学生的形象就是训导者和听话者,双方都处在抑制当中,教学过程有点沉闷,课堂的控制和规约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

试想一下,其实学生更愿意和自己年龄接近的老师做思想上的沟通,因为共同的成长经历让师生间更像朋友,有什么说什么,直言不讳,学习、交流起来会更轻松,没有负担,可惜,由于我的“多心”,扼杀了学生亲近我的“倾心”,一心想让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的心理正是我自己对教学畏惧的表现。

第二阶段:教学过程的民主化—一以人为本

教育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材料等,对于我来说,在这三个要素里面,除了教育者——我本身是不变的,受教育者、教育材料一直都是可变的要素。由于每年都会有新的学生加入到我的教学队伍里来,我和这一批批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也越来越大,没有了年龄的顾虑,伪装严肃、树立威严的面具就自然脱落了,我渐渐找回了自我,找回了轻松,课堂上没有了训导者,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了,学生和老师之间对于学习内容的交流与切磋,也使学生感受到民主的气氛,成功的喜悦。

随着院里每年招生人数的增多,分到我这的学生人数也在大幅度增加,由于声乐是必修课,所以很多非声乐专业的学生也加入到我的教学队伍中来,因此,演唱水平的差距还是拉得很大的。由于学生人数太多,每个年级一人一节课不现实,所以就会排小组课,一节课2-4人不等,小组课基本上是按年级、班级来安排的,声乐专业与非声乐专业的学生尽可能的分开来排课,但是偶尔也避免不了一节小组课会有声乐专业和非声乐专业的学生同时在一起上课的可能。由于之前教学经验的教训,使我认识到,面对这种教学情况,课堂上就不能“一视同仁”,要明确教育目的,不同的学生培养的方向不同,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不光把学生当做受教育者来看,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当做“人”来看,关注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性。

先天条件与高考前学习的基础是造成学生演唱水平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曾经有过一组学生,一个是钢琴专业,高考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声乐演唱;一个是声乐专业,高一就开始学习声乐演唱,已有3年的演唱经验。在第一堂课的时候,我为了了解一下两位学生的嗓音条件及音乐感觉,分别让两位学生各自演唱一首自己熟悉的歌曲。声乐专业的学生先是唱了一首《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之后,钢琴专业的学生以没有准备为由拒绝演唱。我想,她是意识到自己的演唱与这位声乐专业的学生相比有着太大的差距,所以,想躲过这次的演唱,任凭我怎么说,她都不愿意开唱,由于她的态度很坚决,我就没有再强求。为了缓和一下课堂气氛,接下来的课堂时间,我就对两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做了简单的交流。突然转换的话题,让那位钢琴专业学生放松了很多,话也变得多了起来,三人在一起聊的很是投机,第一堂课,这对我来说,也算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课后,我开始思考,作为学生,她俩是平等的,她们都是受教育者,没有谁强、谁弱,不能让对比、竞争性文化在一个人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很深的影响和烙印。从第一节课的情况来看,与学生多沟通,彼此间建立起信任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刚开始,为了让钢琴专业的学生敢唱、敢张嘴,我把她俩分开来上课,在课堂上互不见面,没有了直面的对比,压力就会减少很多,这样一来,她逐渐开始尝试着发声,并带领她树立了正确的声音观念,每次上课,我都会给她适当的鼓励,让她对自己的演唱充满信心。一学期下来,她已建立了良好的演唱心理。我想,是时候让她俩合在一起上课了,由钢琴专业的学生先上课,声乐专业的学生后上课,这样一前一后安排,是想让钢琴专业的学生演唱不会有太大压力,能较正常的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同时,声乐专业的学生也不能闲着,边听边做笔记,帮助钢琴专业的学生记录课上的重点和难点,课下两人再一起交流、学习,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双方自身的演唱水平,对于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说,聆听初学者的演唱情境及课堂教学无疑是积累教学经验的好方法。就这样,一学期下来,两位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都从对方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其演唱水平也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且学生是一个持续可变的,庞大的群体,挖掘学生学习的天性,释放学生的能量,追求学生的本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这才是教学中真正的以人为本。

第三阶段: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教育意义

教育理念的更新,会引导你的教学实践过程。由于小课的特殊教学方式,师生关系会比一般课程之间的师生关系更为亲密一些,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依然和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身为老师的他们,会经常和我探讨有关声乐演唱与教学方面的问题,就像他们在校学习时的感觉一样,这种特殊的教学交流方式已成了我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只不过,没有了固定的教学地点,交流方式也由互联网代替了原来课堂上的面对面。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为身在异地的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此时,教学不再是教师为学生所独设的情境,而是师生共同营造的具有生命意义的生活世界。

通过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果来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更为理性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找答案,这比灌输式的学习方式效率高多了。对于我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问题,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我总是灌输式的讲解给学生听,可是这样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经常是在下一节课上,如遇到相同的问题,多数的学生还是回答不上来,要么记忆很浅,要么根本没有记忆,这样上课的效率是很低的。之后,针对这样的问题,我想了一个办法,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学生回答不出来,就让学生带着问题课下自己去寻找答案,下节课把答案讲给我听。刚想用此办法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立刻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好多学生是把答案抄在谱子上或者是写在纸条上,念着给我听,也就意味着对于问题的答案没有印在脑子里,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点。基于此,我要求所有的学生在找到问题的答案之后,要用自己的语言“脱稿”讲解出来,这个办法很有效,对于问题的记忆和理解已经深深印在大脑里了,并且由此知识面拓展到另一个知识面,形成一个知识的链接,至此,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教育的意义在于实现和扩大学生可能性的发展,而这种可能性的发展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其一就是教师的教,负责规范和引导学生的发展,其二就是学生的学,自身的能动性迸发出来的自我塑造,自我创造的发展。在这双方面的作用下,才能使学生的可能性实现和扩大,不断走向完善。

其实在声乐这个极其个性化的教学中,没有统一、标准的教学模式,一个老师一个教学方法,恰恰就是这种教师灵活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刚开始教学过程的规训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我俨然已由专业浅显的教书匠转型到“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工作者,当今世界知识变化快,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随着人类整体知识的更新和教师知识的不断输出,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学科知识的补充和拓宽,才能胜任当前的教学工作。在此期间,我提高了自我学习的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创新、适应等能力,学会了学习的同时也学会了教学。

10年的声乐教学经历使我一直在改变着我自己——由知识型教育向发展型教育转变,在教育价值的取向上也让我更加重视教育的内在价值——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10年的声乐教学历程只是完成了作为一名教师成长的初级阶段,以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学生们,是他们成就了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参考文献:

[1][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吴跃华.音乐教育自传——找寻过去的意义[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反思声乐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声乐诊疗室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