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又唱浏阳河》、《浏阳河2008》之比较研究
2014-08-02刘光练
刘光练
湖南是一个地域与人文背景独具特色的省份,境内生活着50个少数民族,所以湖南也有着非常浓郁的民族音乐文化。由于各个民族的差异与文化地域性的差异,使得湖南民歌各式各样,产生了不同民族不同方言的民歌,《浏阳河》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由于传唱的广泛与其影响使得《浏阳河》不仅传唱于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也使得《浏阳河》的旋律深入人心。一曲《浏阳河》唱响了全国,它的成功也催生了“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以及R&B《浏阳河2008》。此后诞生的两首歌曲的体裁也由民歌走向“新民歌”以及广受年轻大众喜爱的R&B歌曲,这三首歌曲风别以李谷一、宋祖英、周笔畅的演唱为代表,在演唱的风格上都有各自的独特魅力。三首歌曲也同样处在三个不同社会阶段,背后的故事也各有不同。
一、《浏阳河》、《又唱浏阳河》、《浏阳河2008》的创作背景
(一)《浏阳河》的创作背景
《浏阳河》一曲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创作历程颇为曲折。优秀的作品总是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1950年9月份,湖南土改运动开始,湖南湘江文工团土改队来到位于浏阳河畔的黎托乡。在湖南省委宣传部“深入群众,创作出反应百姓生活的作品”的号召下,文工团土改队一边参加土改分田,一边努力创作反应土改生活的新作品。十九岁的徐叔华就是土改队中的一员,徐叔华有着一副好嗓子,喜欢唱歌,也善于创作。他先后参演过《哑巴劳军》、《白毛女》、《兄妹开荒》、《女社员》等名剧。来到文工团后他一直从事编剧工作,歌舞剧《双送粮》便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其处女作。《双送粮》讲述了一个精彩而又贴近生活的送粮故事,也成就了后来的传世之作《浏阳河》。《双送粮》共分为三段,《浏阳河》便源自第三段。然而,《浏阳河》诞生的故事并不是这么简单,《双送粮》由于节奏鲜明、活泼欢快很快有了机会走向全国。但第三段的曲调安排中,当时文化局的负责人觉得不太合适,要求负责编排的同志换曲。由于徐叔华自己并没有参加演出,领队的储声虹将换曲的任务交给了当时的乐队指挥兼鼓手朱立奇。时间紧迫,关键时刻朱立奇灵机一动,回想起自己早年演过的花鼓戏《田寡妇看瓜》中的一段《送瓜调》,这是湖南祁阳的一个小调。[2]符合与前两段承接的要求,于是这样就诞生了《浏阳河》的曲。又由于《送瓜调》的曲作者是唐璧光,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我们在《浏阳河》的歌谱中看到作词徐叔华,原曲唐璧光,朱立奇、齐芝田等集体编配的原因。
(二)《又唱浏阳河》的创作背景
相对于《浏阳河》来说,《又唱浏阳河》的创作背景就显得顺畅多了。1996年,词作家郭天柱先后十余次来到革命老区浏阳,耳闻目睹了浏阳河畔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切感受到了老区人民发扬优良革命传统、锐意创新的满腔热情。于是,在他的脑海中便萌芽了这样一句歌词“家乡有支歌,一支流蜜的歌,你也唱过我也唱过”这便是歌曲《又唱浏阳河》(原名《一支流蜜的歌》)的第一句词。亲切的开头,以及熟悉的自然景物,以及由小渐大,由远及近的层次感,将浏阳河层层渲染、逐次退出。当然,这首歌的创作也并非那么一帆风顺,起初词作家郭天柱的这首《一支流蜜的歌》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曲作家邓东源在不经意之间看到了这首作品,他被这首词的所透露出亲切、质朴的乡情深深打动了,一股灵动的思绪涌上了他的心头,不到半个小时就将这首歌完整谱曲。同时又将歌词的第一句进行了略微的改动,最后又将歌名《一支流蜜的歌》改为《又唱浏阳河》。1996年,《又唱浏阳河》经过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的完美演绎之后,传遍了大江南北。
(三)《浏阳河2008》的创作背景
与前两首歌曲不同的是,《浏阳河2008》来自于流行乐这一类别,是朱敬然,李焯雄两位流行乐的词曲作者为周笔畅量身打造得一首R&B歌曲。这首歌以民歌《浏阳河》为蓝本,演唱者周笔畅当时正在美国进修,浓浓的思绪使其想起了家乡的这首《浏阳河》。随着“浏阳河”的广泛流传,俨然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湖湘文化的符号。这首歌以 “弯过了九道弯”的浏阳河为基本创作元素。演唱方面也是由周笔畅和“浏阳河”的原唱、全国著名的歌唱家李谷一老师联合录制。为了更好的演绎这首歌曲,在歌曲的创作初期周笔畅就曾向李谷一老师请教这首歌的情感处理。这使得整首歌能够更加完美,李谷一老师如同天籁般的清唱牵引出周笔畅婉转悠扬的全歌部分。在R&B曲风的主导下、融合传统民歌曲调的优美旋律。再现了浏阳河的经典,同时也是一次跨界的大胆尝试。这也使得这首歌成为了2008年广为传唱的流行金曲。
二、《浏阳河》、《又唱浏阳河》、《浏阳河2008》之异同
(一)音乐风格的异同
《浏阳河》是湖南民歌的典型代表,具有清新脱俗的曲调,简单质朴的歌词,尤其是歌词中“咿呀咿子哟”衬词的运用使整首歌曲在烘托气氛、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等方面表达更加透彻。
《又唱浏阳河》属于“新民歌”,在创作上《又唱浏阳河》保留了湖南民歌的特点,延续了《浏阳河》的质朴与细腻,同时,面对革命老区的新变化,词作者又赋予了其新的血液“歌声飞遍全中国…… ”预示着老区的蓬勃发展,也预示着新时代的春风。
《浏阳河2008》虽然在创作上运用了歌曲《浏阳河》的唱段,但其采用了R&B的新曲风,将传统民歌大胆创新,与R&B相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音乐风格。这一歌曲意在表达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梦想的大胆追求,在这一点上,有“经过你那些的经过”,但“也用于不同”。透露出新时代的不同气息。
(二)歌曲结构的异同
从曲式结构上看,《浏阳河》属于(4+4+4+5)的不规整结构,与此相同的是在《又唱浏阳河》中采用(2+2+2+3)+(2+2+2+4+3)的形式,也属于不规整结构。而《浏阳河2008》从引子八小节的原声引入到自由行走的R&B曲风,整个结构也属于不规整结构。所以在整体的曲式布局上来看,三首曲子有着相似之处。
(三)演唱形式的变化
《浏阳河》根据其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可以得知其属于对唱形式的传统民歌。如第一部分“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的水路到湘江?……”第二部分答道“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五十里的水路到湘江。……”这种对答呼应的形式,使整首歌曲气氛热烈而欢快。虽然这首歌曲最早演唱的是龚业珩,但真正让大家记住《浏阳河》这首歌曲的却是李谷一与蒋大为的对唱。《又唱浏阳河》属于“新民歌”,是一首独唱歌曲。由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而走进千家万户。正如歌词“流入湘江奔大海,歌声飞遍全中国……”。《浏阳河2008》是一首流行曲风的歌曲,周笔畅运用自己熟知的R&B风格与传统民歌相结合,加之歌唱家李谷一的原声演唱,使歌曲有了“传统遇上现代”的感觉。这种嫁接的方式加上流行的演唱方式也颇具新意。
三、从《浏阳河》到《又唱浏阳河》、《浏阳河2008》
值得一提的是,《又唱浏阳河》、《浏阳河2008》这两首歌曲中都或多或少的引用了《浏阳河》的片段。《又唱浏阳河》通过回忆“家乡有支歌,一支流蜜的歌。”再到“染绿”、“映红”处使用连续切分,以及上行的旋律进行,为情绪的升华奠定了基础。到“歌声飞遍全中国。”将歌曲推向高潮,在高潮处将“浏阳河”引出,并在第二句“浏阳河”处加以改编,使情感得以升华,也唱出了新时期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浏阳河2008》则是在引子部分引用了《浏阳河》中完整的两个乐句加以拼接,在歌曲的发展中也以回忆的形式引出浏阳河的经典唱段,当思绪发展到高潮的时候用“听你唱过……”,再次引出《浏阳河》,之后又加以发散性展开与发展。这样的表达方式唱出了歌手的无限思绪,也让人在经典的民歌中回味无穷,同时,又彰显了年轻一代的大胆创新。
一曲《浏阳河》经过了几代歌唱家与歌手的演绎,不同时期演绎有着不同的时代印记,也正是这些时代的印记诠释了时代的特色,也折射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论是民歌《浏阳河》,还是后来再创作的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以及R&B的《浏阳河2008》这些旋律之所以能够走进人们的心中,正是得益于其扎根传统文化与不断发展的音乐沃土之中。真如《浏阳河》的创作背景是响应“创作反映人民生活的作品”的号召,笔者认为真正能够广泛流传的音乐,一定是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的作品,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钱江.《浏阳河》湾过几道弯[J].党史博览,2004,(10).
[2]刘云波,袁忠民,李斌.神州有支永恒的歌《浏阳河》[J].湘潮,2010,(03).
[3]叶倩,李朝.《浏阳河》与《又唱浏阳河》艺术特色的比较[J].韶关学院学报,2012,(11).
[4]陈昌文,施咏.中国当代歌曲创作中“歌中歌”现象研究[J].音乐与表演(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