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重复对学习者口译能力的影响

2014-08-02赵庆龄

关键词:译员口译学习者

赵庆龄,杜 娟

(兰州商学院 外语学院, 甘肃 兰州 730101)

口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翻译传播行为[1],其过程不仅涉及到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还涉及到多层次的社会、文化、心理和认知因素的参与。对于一名口译学习者来说,熟练操作口译程序、掌握口译能力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因而,从多角度切入对口译过程和译员能力构成进行研究,探讨口译教学的最佳方法,一直是口译研究领域内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任务型教学法在口译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一教学方法使口译教学在课程环节的设计和具体课程内容的实施等方面都更趋于理性化,因而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总体上而言,目前该领域内的研究实践探讨多、理论反思少,宏观描述多、微观分析少[2]。具体而言,这一领域内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对口译教学形式上的探讨[3-4],而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在口译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和应用任务重复这一教学手段的研究数量很少。

一、相关概念

(一)口译相关概念

1. 口译的定义和特点

胡庚申,盛茜将口译定义为:“将口头表达的信息等价地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根本目的在于使交际双方或各方能即席地相互理解[5]。”梅德明[6]指出:“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进而达到完整并及时传递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现代社会跨文化、跨民族交往的一种基本沟通形式。”

从两位学者的定义可知,口译是一项特殊的翻译活动,除了涉及一般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转换活动之外,还特别强调语言转换过程的即席性和即时性。因此,口译除了具有笔译活动的一般特点,如交互性、百科知识性、交际性和跨文化性之外,还由于其发生时所处的复杂和动态的环境而具有不可预知性、环境技术导向性等特点。其次,口译的过程实践性较强,给译员造成的压力大,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应变能力。最后,口译活动直接面对译语接受者,所以对于最终产出的目的译语在准确性、达意性、流利性和得体性等方面的要求也更高。

2.口译过程和步骤

口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语言转换处理活动,其过程涉及到了语言、心理、社会和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参与。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口译的程序和步骤做过探究。GILE[7]的“认知负荷模型”(Effort Model)将口译的过程分成两个阶段:

Phrase I = L+N+M+C

Phrase II = Rem+Read+P。

10月15日下午,正在废品站的徐云天突然接到吴丽藻的电话:“刚才徐河带人打开我的电脑,调看了咱俩的聊天记录。听他口气,好像猜出你是谁。现在他正带人往你那去,说要好好收拾你!”原来,从8月初,徐河几次提出去领结婚证。吴丽藻被网恋搅得举棋不定,每次都找理由婉拒,徐河不禁起疑。当天徐河突然返家,见吴丽藻慌忙关闭QQ,他恼羞成怒地对她一顿暴打,然后逼她重新上网,很快查出她与“英雄”的聊天记录,随后徐河脸色铁青直奔废品站。

即:阶段I=听力(L, Listening)+记录(N, Note-taking)+记忆(M, Memorizing)+协调(C,coordination)

阶段II=记忆(Rem:remembering)+读笔记(Read: reading)+译文生成(P:production).

刘绍龙等[8]在论述口译的神经心理语言学连续传译过程模式时,将口译的过程分成四大模块:言语理解机制、言语系统、中介系统和言语生成机制。孙利[9]从关联理论的视角下对口译构成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听解阶段、意义存储阶段和口语表达阶段。虽然学者们采取的研究角度不同,但对口译过程阶段和步骤上的划分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综合以上各家的观点,口译的程序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大步骤:信息输入阶段、信息存储和处理阶段以及信息输出阶段。口译活动始于信息输入阶段,在此阶段,译员主要使用听辨能力,对输入的信息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用以及意义等各个层面上进行理解和筛选,使有效的信息迅速准确地进入存储和处理阶段。口译活动的第二阶段为信息存储和处理的阶段,这是整个口译活动的核心环节,在这一环节里,译员要使用记录、记忆和协调等技巧,利用语言知识,百科知识对有效信息进行加工和重新的整合,将有效信息处理成符合要求的目的语信息,为最终的语言输出加工存储内容。最后的信息输出阶段是译员将处理过的有用信息呈现出来的过程,是口译活动的“成果展示”阶段,译员需再次使用记忆能力,通过语义初迹、句法合成、词汇合成、内部言语、语音生成[10]等环节最终将译语传递给听众。

(二)译员能力

对口译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口译过程步骤繁多、操作复杂,不仅要求译员运用到各层次的语言知识,还要求他们调动认知、神经、心理、文化、技术等各方面的能力来协作参与其中,才能顺利完成。那么,具体而言,一名合格的译员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能力才能担当口译任务呢?

仲伟合[11]将译员的知识结构划分为“语言知识版块、百科知识版块、技能版块”三个版块。语言知识板块即双语知识版块,百科知识版块也包括译员必须掌握的专题知识;技能版块指职业口译技能——包括记忆、笔记、信息综述与重组、译前准备等;艺术表达技能——即以科学的手段、艺术性完成口译过程的技能,如口译的“应对策略”就属于艺术技能的范畴。根据能力习得的先后顺序和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将翻译能力划分为四大组成部分:双语能力、分析综合抉择能力、语篇处理能力和职业能力[12]。

综上所述,口译的基本能力可以分为三大模块:知识,技能,素质。知识包括口译活动所涉及的两种语言的双语知识,如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和语用等相应知识。当然,仅掌握语言知识还不能称得上一个合格的译员,除了语言知识外,口译人员还应掌握广博的经济、文化、人文、地理等社会知识,这里统称为“百科知识”。技能主要包括两大模块:翻译技巧和交际能力。翻译技巧是每个口译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巧,这也是口译人员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习得的最主要内容。口译活动的形式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活动,但其本质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所以口译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出色的完成口译任务。除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外,口译人员还应具备相应的素质,包括职业素质、心理素质和艺术素养。这里提到的职业素质不同于翻译人员的职业技能,它指从事口译这个职业应具备的一定素养,如较高的职业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口译译文的高度忠实性;还包括口译人员较强的独立性、多面性和灵活性,因为口译环境的即时性要求口译人员必须及时和独立的完成口译工作,无法借助其他辅助工具。同时口译环境的复杂性又要求口译人员必须灵活地处理口译过程中出现的一切意外情况,这对口译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除此之外,口译人员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才能较好地完成口译任务。口译是一门技术,但口译也是一门艺术。正如仲伟合[11]提到的:“口译是一门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艺术。”完成口译任务时,一定的演讲、展示技能是必须具备的,因此,口译人员应该不断加深自己的艺术修养,以便能够艺术性地完成自己的口译任务,让听者在无障碍地接受双语信息的同时,感受跨文化语言沟通所带来的艺术享受。

为了便于下文的探讨,将上述译员应掌握的三大知识模块分为两大类别:知识技能类和素质素养类。前者包括:双语基础知识和翻译基本技能;后者包括百科知识、交际能力、职业素质、心理素质和艺术修养。综上所述,一名口译译员需具备的能力及其各能力模块之间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

二、任务重复对口译能力的影响

面对过程复杂的口译活动,如何培养口译学习者具备相应能力来应对口译的各个环节是目前口译教学应关注的重点问题。当前的口译教学和培训中,教师和学员往往偏重于对具体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的反复操练上,而忽视了从理论上和本质上探讨口译实践,缺乏对口译教学方法的理性反思,因而很难找到一条普遍适用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从根本上改进进口译教学。很多研究者[13]认为,口译教学一定要以译员为中心,以发展译员能力为基础。那么在口译教学中,任务重复对发展口译学习者的口译能力有何积极的影响呢?

(一)任务重复对口译过程的影响

心理语言学家[14]VAN PATTEN、SKEHAN[15]、SKEHAN,FOSTER[16]等人认为:从信息处理的角度而言, 学习者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在时间的压力下, 学习者无法同时把注意力平均分配到口语表达的三个方面。同时,学习者口语产出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之间存在着交替换位(trade-off)效应,在口语产出的过程中,它们会争夺有限的注意力[17]。任务重复对口译人员在处理口译三个环节中的影响便可在此理论框架下进行解释。

1.任务重复对信息输入阶段的影响

在口译过程的第一个步骤即信息输入阶段,译员主要利用听辨能力,对输入的信息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用以及意义等各个层面上进行理解和筛选,使有效的信息迅速准确地进入存储和处理阶段。在这一阶段,口译译员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意义上的理解,并且在形式上处理成便于自己存储和处理的信息单位。根据VAN PATTEN[14]的信息处理原则,当信息接受者第一次接受某种信息时,既要注意意义表达, 又要顾及语言形式, 信息处理负荷最重。根据意义优先于形式的原则, 为了保证意义表达的流畅性, 信息接受者将大部分注意力资源都用在概念形成阶段, 对语言形式的注意相对较少。因此,在此阶段,译员很容易把注意力过多的分配到对输入语言的语音、意义的识别和理解上,而无法兼顾输入语言的句法形式,造成的结果就是输入的信息无法准确、全面、高效地进入存储阶段。

在学习者学习口译的过程中,任务重复能够使他们对口译输入阶段的信息内容和形式更加熟悉,对信息的语音、意义、句法形式和语用语境的合成实现自动化,他们对输入信息提取的组块越来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快,进入存储阶段的信息模块无论在数量和准确性上都大大提高。同时,相同的任务形式为口译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更为稳定的语言环境,使他们接受信息时面临的压力减少,同时,让他们对输入的某些语言项目(如源语中的一些固定搭配、名言警句和诗词歌赋等)的提取实现自动化,从而提高译员在信息输入阶段的信度和效率。

2.任务重复对信息存储、处理阶段的影响

译员完成对信息的接受之后,就进入了翻译活动的核心环节:对有效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的阶段。这一阶段中,译员要使用记录、记忆和协调等技巧,利用语言知识、百科知识对有效信息进行加工和重新的整合,将有效信息处理成符合要求的目的语信息,为最终的语言输出加工存储内容。这是译员面临的最难处理的环节,在这一阶段,他要将有效信息从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还要保证在语言规则上、语境和文化规约上符合目的语的规范,即保证语言既正确又得体,译员在此阶段的失误,往往会影响信息输出阶段,也就是目的语产出阶段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任务重复在此阶段对口译学习者的影响就是能够提高他们存储知识的效率和处理信息的准确程度。口译学习者对同一任务不断进行重复后,对任务的熟悉程度提高,要存储和处理的信息负荷量减轻,更多的注意力资源被释放出来,使他们在处理存储的信息时对词汇的选择、语法规则的应用等方面的效率提高。同时,他们有更多的精力用来调动自身存储的百科知识,使处理过程中的信息更加得体。此外,由于注意力资源的释放,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对处理过的信息进行监控和纠错,从而及时发现和改正更多的错误,提高处理后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任务重复对信息输出阶段的影响

最后的信息输出阶段是译员将处理过的有用信息呈现出来的过程,是他们的“成果展示”阶段,译员需再次使用记忆能力,通过一系列环节最终将译语传递给观众。受前两个环节准备充分程度和目的语不熟悉等因素的影响,译者很容易在此阶段出现如停顿、重复和自我修正等译语非流利现象。

任务重复对信息输出阶段的影响类似于对信息输入阶段的影响。具体而言,对学习者在联系口译构成中的语义初迹、句法合成、词汇合成、内部言语、语音生成等环节的准确性和流利性都有促进作用。对同一任务的重复使译者对任务的形式熟悉程度提高,更多的注意力资源被释放到信息输出的阶段,尤其对于学习者处理目的语的语义、句法合成阶段有帮助,不断的任务重复经历会促进学习者对某些频繁使用的语义、词汇项目内化,句法合成单位扩大,对这些语言单位的合成规则提取趋于自动化,语音生成环节自然会更加流畅和准确。此外,释放出来的注意力资源还可以用于对语言的再次润色上面,让学习者更有暇去兼顾语境、文化方面的信息,使得译语表达更加规范和得体。

(二)任务重复对学习者口译能力的影响

任务重复不仅通过帮助口译学习者释放更多的注意力资源,使他们在处理口译的三个环节上更加游刃有余之外,提高他们在口译三个步骤中信息处理的效率以及准确性、流利性和得体性,还能在平时的口译训练过程中用来锤炼译员的能力。

1.任务重复对学习者知识技能的影响

传统的口译教学单纯强调对学习者语言能力的锻炼和基本翻译技巧的训练,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往往被放置于不断变化的语言环境中,结果他们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被大量地消耗在对不同口译任务的熟悉和适应上,而没有被用来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陈述性知识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无法相应地提高口译能力。

对同一任务的不断重复为口译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固定的语言环境,译员不用花大量的精力疲于应付不同任务的内容和形式,那么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注意力倾注到对能力的锤炼上。对于口译涉及到的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和语用规则等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的掌握会更加精准和到位。同时,不断地重复同一任务能帮助译者将语音和词汇的输入和处理模块化,组句和组篇规则内化,翻译的技巧程序化,从而提高他们在语言处理方面和翻译技能方面的熟练程度。

2.任务重复对学习者素质素养的影响

除了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这些知识和技能能力外,口译人员还应具备更高层次的能力,包括一定的百科知识,交际能力和职业、心理和艺术素质。任务重复对缓解口译人员的心理素质的作用显而易见,对同一任务的熟悉程度让译员有更多的注意力被释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宽裕的时间来进行信息处理,有效地降低他们的紧张情绪,缓解压力。在这种稳定心理状态的良性影响下,久而久之,译员的心理素质、自信心和承受能力会得到增强和提高。译员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的同时,他们对口译这一学科和职业的喜爱程度就会提升,对提高他们学习口译的积极性和从事口译职业的责任心都会大有裨益。

众所周知,百科知识、交际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理论上讲,任务重复对这些知识和素养的培养也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间接地角度讲,如果口译学习者的知识技巧类能力能够通过不断的任务重复而得到锻炼和增强,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积累更多的百科知识,接受更多的交际能力训练,培养更多的艺术素养。从这个角度讲,任务重复对口译学习者的百科知识、交际能力和艺术素质等能力的培养也起到间接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研究在综述口译定义的基础上,对口译活动的一般特点及其过程步骤做了简要分析。然后,研究还对口译译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进行了分类探讨。在此基础上,研究主要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就任务重复对口译过程三个步骤的影响,以及任务重复对培养口译译员能力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

通过上述研究过程发现,在口译教学过程中实施任务重复这一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口译学习者在口译活动三个环节中提高他们输入、存储和处理语言信息的效率和准确度,也能帮助译员在语言输出阶段提高译语的流利性和得体性。同时任务重复能够帮助译员有效地提高语言知识和翻译技能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帮助译员提升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对于口译学习者的百科知识、交际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也起到间接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的发现证实了任务重复对于口译学习者熟练处理口译活动步骤和促进口译能力的提高起到的积极作用,为任务型教学法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撑。同时为口译教学和口译能力的习得也提供了一些启示:在教学中,教师与其花费大量时间设计和搜寻不同类型和内容的口译任务作为教学内容,不如对一些经典的口译实务案例进行反复的操练,这样让学生有机会在熟悉的语言环境中反复训练口译环节,使他们的能力得以巩固发展。而学生在习得口译能力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对同类型、甚至同内容的任务进行不断地重复训练,巩固强化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口译过程中信息处理的效率以及译语产出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得体性。而如何将任务重复灵活、有机地应用于以任务型教学法为理论基础的口译教学实践中,是口译教学研究领域内未来应该关注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43.

[2]刘绍龙,王柳琪.对近十年中国口译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8(1):37-40.

[3]王静.网络环境下任务型口译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0(3):34-37.

[4]马婷.任务型教学法和口译教学[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

[5]胡庚申,盛茜.中国口译研究又十年[J].中国科技翻译,2000(2):39-44.

[6]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GILE D.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house, 1995.

[8]刘绍龙,仲伟合.口译的神经心理语言学研究——连续传译“过程”模式的构建[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4):86-91.

[9]孙利.关联理论视阈下的口译认知过程与口译教学探究[J].外语界,2013(1):79-87.

[10]王德春.神经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1]仲伟合.中国翻译译员的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J].中国翻译,2003(4):63-65.

[12]刘和平.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学法研究[J].中国翻译,2011(1):37-45.

[13]王斌华,穆雷.口译研究的路径与方法——回顾与前瞻[J].中国外语,2008(2):85-90.

[14]VAN PATTEN B. Input Processing and Grammar Instruction: Theory and Research[M]. NJ: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96.

[15]SKEHAN P.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6]SKEHAN P,FOSTER P. Task type and task processing condition as influences on foreign language performance[J].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1997(1): 185-211.

[17]杜娟,张一平.任务重复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口语产出的影响[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8(2):48-55.

猜你喜欢

译员口译学习者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医疗口译中口译人员角色的动态转换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