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贸区建设:温州需提速对接和谋划

2014-08-02郭建东

浙江经济 2014年11期
关键词:保税区港区温州

郭建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务院及全国各地对自贸区建设高度重视,并把它作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工作内容全力推进。温州曾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如何在新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分一杯羹”并抢占先机、再创新辉煌,已成为当前温州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

自贸区建设动向

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批复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同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有专家认为,国务院已经“批复”了三个自贸区,分别是天津滨海新区东疆港自由贸易园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自由贸易港区和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依据是:2008年国务院批复的《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已经提及东疆保税港区要在“条件成熟时,进行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改革探索”。2013年1月国务院批复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中,同样提及了在“条件成熟时探索建立自由贸易园区和自由港区”的目标。根据规划,舟山群岛新区发展分三步走,最后一步就是自由贸易港区。但这只是概念意义上获批的“自贸区”,真正开始实施的自贸区还是获得国务院批复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截至2013年11月中旬,已经有13个地方有意申报自贸区。但目前各地自贸区具体审批并没有获得实质性进展。多数专家认为,中央应该会在上海试点取得一定经验后才会推广到其他地方,短期内自贸区扩容的可能性不大。部分地区已经拥有了类似于自贸区的优惠政策,但要成为真正的自贸区尚待时日。

目前在推进自贸区建设方面有几点启示:一是国家战略区是本轮自贸区申请热点区域,例如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舟山群岛新区等。二是较强腹地支撑是各地自贸区申请共同特征,例如湖北的武汉、陕西的西安、江西的南昌、山东的青岛。三是良好海关特殊监管区运营实践经验是各地自贸区申请重要条件。目前申报几个主要城市,均有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多年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运营管理经验。四是区域资源整合发展成为各地自贸区申报趋势,例如广东申请将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和广州南沙合并申报,福建将泉州与厦门、金门合建申报等。五是体现差异性成为各地申报自贸区特色,例如天津的主要落脚点在实体经济、广东主打二次开放和粤港澳一体化、重庆则重点强调建设西南大陆桥、舟山自贸区的倾向于以粮油为主的大宗商品加工贸易区等。

上海自贸区对温州的影响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园区范畴。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采取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接轨的有关措施,便利企业的经营发展;其核心是“开放实验”,即在上海自贸区这样一个特殊区域,进行试验,积累经验,从而推动建立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区。目前,上海自贸区与综合保税区相比,增加了离岸金融、离岸贸易和离岸服务外包功能,国家对其给予了极大的政策优化。上海方面已经出台了三大举措,包括第一张负面清单、取消审批制实行备案制和公布并落实服务业六个领域的开放。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将深刻改变我国东部沿海区域的战略格局,深刻影响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和城市体系,深刻影响高端要素流动趋向。对于温州来讲,重点把握四大机遇:一是有利于借力对接国际金融资本和服务。由于上海自贸区将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服务、人才等高端要素集聚,为此将有利于温州依托便捷交通条件推进区域内企业国际化进程、资本全球化运作、金融实验区等国家战略的国际化思路。二是助推企业“扬帆出海”,上海贸易转型、通关便利化、降低物流成本和口岸能级提升,对温州企业进出口构成较大利好,特别是对温州拥有40多万在外华侨回归发展,创造了条件。三是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唇齿相依,上海自贸区建设提升了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功能,同时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提供宽阔市场和转型升级动力。四是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体制机制变革,将倒逼各大城市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全方位的呼应和跟进,有利于“温州模式”深化和创新。

把握温州自贸区建设机遇

加强与上海自贸区对接。以全球化的视野认识自贸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密切关注、跟踪、对接我国自贸区建设动向。一是设立温州驻上海自贸区办事机构,建立对接上海自贸区的网络平台,加强对自贸区内企业的招商。二是在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等一批重大产业平台上,积极谋划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服务贸易基地、出口加工园区等产业平台,承接上海自贸区产业溢出。三是积极对接上海自贸区的海关监管服务模式创新,参与浙江与上海口岸之间大通关体系建设,不断简化相关通关手续,享受自贸区开放的政策红利溢出。

参与浙江未来自贸区谋划。目前浙江在未来自贸区谋划上,宁波、舟山等地具有很强优势,其中“以宁波-舟山港核心区为主要依托,联合申报自由贸易园区”是方案中的一种。建议温州加强与省级有关部门衔接,将温州纳入宁波-舟山港联合申报范围,一并申报。

提速温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是自贸区建设重要前提和条件。加快温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刻不容缓。一是加快温州保税中心(B型)建设,争取早日获批,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打下基础、提供经验。二是加快综合保税区申报进度。当前综合保税区是开放型政策创新试点重要基地,是向自贸区建设迈进的战略平台。更为现实的是,三年实验期满后,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极有可能率先在发展水平较高的综保税区内复制、推广。温州如果想在国家自贸区建设方面分到一杯羹,必须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申报进度。三是谋划一批进出口基地。依托温州产业优势,加快建设温州一批特色出口基地,着力拓展国际市场;鼓励扩大进口,加快推进国际葡萄酒和时尚消费品集散基地建设,打造区域性时尚消费核心区。

做大做强温州海空港。温州海空港是温州产业提升重要基地、开放型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做大做强温州海空港是温州参与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基础。一是巩固温州港作为国家重要枢纽港地位,突出煤矿、铁矿、粮食、液体化工等货种优势,加快状元岙港区正式对外开放,启动乐清湾港区、大小门岛港区对外开放,探索融入宁波—舟山港合作开发。二是统筹规划建设现代化航空港,引进设立基地航空公司,大力培育国际客运航线,扶持发展温州至台湾等重点客运航线,全面发展货运航线,争取更大程度的低空空域开放,建设通用航空服务基地,鼓励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加快航空口岸建设,争取国际航权开放。三是争取将温州纳入“港澳自由行”和“台湾个人行”城市。

加快温州都市区建设。深入研究自贸区建设对区域城市功能影响,密切跟踪周边地区,尤其是宁波、舟山、厦门在自贸区建设方面的动向,积极谋划温州都市区发展战略。一是以环大罗山的温瑞平原为主中心,加快“一主两副三极多点”都市区空间构筑,不断巩固和提升温州作为全省第三大都市区的地位。二是以交通为突破口、以产业合作为纽带,加强台州、丽水、宁德等周边地区合作,着力建设温州大都市圈,提升温州都市区辐射能级。三是积极实施“东引台资”战略,争取设立国家级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提升温州开放水平。

猜你喜欢

保税区港区温州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港区文化牌
港区故事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简介
昆明综合保税区今年底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