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南叙大铁路沿线岩溶区伏流、暗河对比分析

2014-08-02范辰辰夏雪萍

水土保持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水系岩溶高程

范辰辰,许 模,王 梅,赵 瑞,叶 咸,夏雪萍

(1.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2.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成都610000)

伏流与暗河是岩溶地区的重要水资源。地表河潜入地下后的形态一般被称为伏流,常形成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河床纵坡降较大的地方,在深切峡谷两岸及河谷的上源伏流分布尤为显著[1]。暗河是由地下水汇集而成的地下河道,具有一定范围的汇水区域,虽有出口,但无明显入口[2]。通常我们将伏流和暗河均视为相同的岩溶形态,但事实上,他们的差异性是不容忽视的,与我们生产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尽相同。本文依托地方铁路——叙大线,对沿线四川盆地的岩溶地下暗河和伏流进行对比分析。

1 工程概况与区域地质背景

叙大线铁路起于叙永,止于古蔺县大村镇,是一条地方运输铁路线。位于古蔺河南岸,沿线通过碳酸盐岩地段长约32.79km,占线路总长的38.40%。涉及到众多岩溶形态和丰富的岩溶地下水,沿线共发现暗河24条,伏流14条,总长度超过120km,集水面积达480km2,总流量超过7 300L/s,影响铁路工程设计与施工安全。同时,线路的施工也会打破该地区地下水生态环境平衡。线路隶属川南重镇泸州市的叙永、古蔺县境内,全长85.39km。线路涉及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两县年平均气温17.8℃,降雨量集中在5—9月。本区主要为低中山地貌,总体北低南东高,山体多东西走向,与构造线基本一致,高差悬殊,海拔高程350~2 000m,相对高差200~700m[3]。区内水系较发育,以古蔺县箭竹坪一带为分水岭,箭竹坪以西为永宁河水系,以东为赤水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南门河、东门河、冷水河、古蔺河等。溪沟发育,呈树枝状展布,地下暗河与地表水相互贯通,河床纵坡陡,水流湍急。本区地层除第三系、石炭系、泥盆系缺失外,从侏罗系沙溪庙至奥陶系湄潭组均有出露。构造上属川南山字型构造影响范围,主要格局为以古蔺复式背斜为总体,呈近东西展布、向南突出的弧形褶皱。

2 岩溶水文地质条件

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山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4]。区内可溶岩层位众多,其中茅口组灰岩岩溶最发育,嘉陵江组、栖霞组次之,雷口坡组、奥陶系中上统稍弱。在大片裸露的质纯、层厚的碳酸盐岩地区,岩溶发育强烈,有利于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5]。岩溶水运动与循环受构造条件和水文网的控制,多分布在横切河溪地区,以纵向径流为主,横向径流为辅。隧址区北西部为岩溶槽型宽谷地貌,南东部则以岩溶山地为主。谷深坡陡,灰岩地区岩溶地貌显著,表面溶蚀严重,多石林、石柱等典型灰岩地貌特征,且溶蚀洼地,溶洞较多,水体交替循环加剧后,多形成较大规模的岩溶大泉及地下管道[6]。明流、暗流交替出现,彼此相依共存,向河谷岸边及低洼地汇集,集中排泄(图1)。

图1 研究区地下河分布平面图

3 研究区内伏流、暗河对比分析

伏流与暗河同为地下暗流,但实质上两者具有显著差别。我们将河流由地表转入地下,从地下又复出地表的独特形态定义为伏流。通常包含进出口、伏流洞及上覆山体(天生桥)3个部分[7],如图2所示;而暗河是由地下水文网汇集而成的地下河道,它具有一定范围的地下汇水流域,即是说,暗河虽有出口,但无入口[8-10],如图3所示。

图2 伏流示意图

图3 暗河示意图

在此,从两者发育的高程、地质条件、水系、水化学特征、空间展布5个方面对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11],详细论述伏流和暗河的区别。

3.1 出口高程

伏流和暗河两者出口高程值的差异性,以及与地表水系之间的垂直高程差的差异性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河流下切与地壳抬升速度关系等。在此,首先对本地区两者的出口高程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该地区伏流出口高程均值507.6m,其中最大值为696m,最小值为404m;暗河出口高程均值705m,其中最大值为1 116m,最小值为398m。两者均分布于河流两岸附近,伏流出口高程距离最近的地表主水体的平均高程为221.6m,暗河139.4m。由此可见,该地区伏流出口位置高程值较一致,且远离地表水体,而暗河则分布不均,高程分布范围更广,更贴近地表水体。从统计结果看来,两者出口高程主要集中在三个范围值,分别为520m,730m,950m,这和该地区挽近构造运动大面积上升的同时,间有短暂间歇紧密相关。

3.2 地质条件

地质构造与岩溶的发育强度及方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地层的展布、产状,断裂的发育程度、方向、充填程度等控制了地下水的运动方向和地下水动态,从而也就决定了岩溶发育的强度、方向、规模大小及岩溶形态等[12]。研究区内发育可溶岩的层位较多且面积广泛,但伏流和暗河均只发育于三叠系嘉陵江、雷口坡和二叠系阳新组中。据统计,在该地区两者主要分布于P1y地层中,其次为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内不发育,这也与该地区岩溶发育状况程度相吻合。但也由此可见,古叙地区地层岩性对伏流、暗河发育的影响程度大致相同,两者无显著差别(图4)。

作为排泄点的伏流、暗河,出口常发育在靠近排泄基准面附近,是在一个相对较长的地壳稳定时期由于岩溶作用形成的。区域地质构造控制了碳酸盐岩的分布和岩溶发育的强度及方向,从而控制地下河的发育分布情况。不同的构造形态将产生构造裂隙,这类裂隙是地下水活动的场所,是地下河发育的原始通道,控制地下河展布、径流方向[13]。地质构造对地下河的控制包括以下四类:背斜、向斜、断裂及单斜地层。据本次调查,地下河系统集中分布在梯子岩背斜和柏杨林背斜附近,其余部位均较为分散。统计结果显示,影响伏流、暗河发育的主导因素均为背斜,其余依次为向斜、断层和单斜构造。但相比之下,伏流受背斜控制的影响作用更明显,有半数发育于背斜核部,而暗河受各构造因素影响程度较为平均,且从发育总数看来,远大于伏流。由此推测,伏流发育的构造条件相比暗河更为苛刻,裂隙管道发育不充分的地方不利于伏流的出现,但暗河却更容易成为可溶岩地区的一种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故构造作用对伏流、暗河的发育展布起到了较为显著的作用,见图4。

图4 伏流、暗河数量与地层、构造关系

3.3 水 系

各类水体经下渗成为地下水后通常会汇聚并集中排泄,从而形成了伏流和暗河,其排泄口通常都发育在区域最低排泄基准面附近,故水系也是影响伏流暗河出露的重要因素。在此选择以二、三级水系为基准,探讨伏流和暗河的异同。据此次调查,南门河水系内无地下河发育,而主要集中于东门河、古蔺河以及丹桂河水系中。但由于研究区范围内不同水系涵盖的可溶岩范围相差甚远,故在此选用地下河发育密度指标(s)为衡量标准,分析两者在不同水系中的分布情况。其定义是,碳酸盐岩单位面积上地下河发育的条数,为便于计算采用10km2的碳酸盐岩出露面积为标准[14],公式如下:

式中:S——某一地区地下河总条数(条);A——碳酸盐岩出露面积(10km2)。

经计算,丹桂河水系中伏流发育密度最大,占绝对优势。而暗河在三个水系中所占比例相当,东门河内的密度略大于其余两条水系。分析认为,由于不同地形地貌直接控制着地下水的水动力特征,制约着岩溶作用的强度,使其在不同的地形部位形成不同的岩溶形态。而丹桂河水系的侵蚀基准面最低,其范围内地形高差大,坡度陡,推测该地区河流下切速度较快,地表水主要顺沟渠排泄,后沿洞穴通道及溶蚀裂隙进入地下,集中溶蚀显著,故伏流发育更充分。而其他区域地形低洼,坡度平缓,地下水以水平运动为主,面状溶蚀占主导地位,故暗河发育充分[15]。具体发育密度见表1。

表1 伏流、暗河发育所处水系统计

3.4 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

由伏流和暗河的定义可知,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暗河为面状补给,无明显的进水口,伏流则为沟渠集中补给,有明显的线状补给端。不同的补给方式也决定了伏流和暗河的水化学特征的不同。故在此选取了该地区7组暗河,5组伏流进行水化学简分析;另选2组暗河,4组伏流进行2H(D)、18O同位素分析测试。具体测试结果分析如下:

整体看来,测试水样中,伏流和暗河的阳离子均主要以Ca2+为主,Na+、Mg2+次之,K+最少。但阴离子组成方面,伏流主要以HCO-3和SO2-4为主,Cl-最少;暗河主要以HCO-3为主,仅一组水样呈SO4-Ca型。但该点矿化度为所有水样中最大,达722mg/l,pH=4.5也为所有水样中最低。故推测该点出现SO2-4含量偏高,较低pH值和较高矿化度值是受到附近璜厂排放出含SO2-4离子废水的影响。综上分析,该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Ca型水,为典型的岩溶地区地下水类型。图5反映出研究区域内地下水的循环交替条件较好,得到大气降水补给的同时也得到其它水源的混合补给,地下水径流途径较长,岩石介质对于地下水化学类型的改造作用较为明显,矿化程度普遍较高。

图5 伏流、暗河水化学分区

4组伏流出口的水化学数据分析显示,U05、U15、U36的SIC、SID和SIG值均小于0,可见其径流途径通畅,水岩作用不充分。唯一存在U31的SIC、SID和SIG值大于0,但分析此伏流入口补给水源U38的化学成分可知,虽然U31的溶解度几乎达到饱和,但完全是因为补给伏流的水源本身就已达到饱和,且出入口的数据极其接近,也可说明伏流本身的水岩作用时间不长,物质成分交替程度不够,水体基本保持了入口端原有的化学性质。

7组暗河水化学结果则一致表明,大多数暗河出口处水体的溶解度都已达到饱和状态,且矿化度基本为250~400mg/L,可见其径流途径一般通畅,水岩作用时间较长。由此可见,伏流相较暗河而言,更多地保持了补给水源的性质,径流途中与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径流途径更加通畅、迅速,如表2所示。

表2 研究区地下水水样饱和指数表

3.5 空间展布特征

地下河空间展布与区域环境有关,是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系、气温及降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现场调查及分析,虽然古叙地区伏流和暗河的平面展布情况类似,但纵向发育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通过对6条伏流、11条暗河的发育长度和进出口高差计算后可知,研究区内伏流的地下径流管道的平均斜率仅为0.078,相较暗河0.134的斜率而言其值仅为暗河的2/3[16]。由此说明该地区伏流在地下的展布,相比暗河纵坡降更小,水流更平缓,如表3所示。

4 结论

川南古叙岩溶地区伏流所处高程较集中,对比暗河,出口位置相对于地表水体也更高,而暗河出口高程分布散乱,距离地表水体更近;地下暗流主要分布在二叠系茅口组灰岩中,与该地区地层岩溶发育程度基本一致;从构造的角度可知,伏流分布更为集中,而暗河则相对均匀,且数量更多,由此推测伏流发育的条件更加严格;水系方面,伏流发育的地区山体较为陡峭,地表水主要以沟渠形式排泄,而暗河所属地区山体更平缓,水体以面状下渗溶蚀为主;又经水化学和同位素检测,伏流径流通道更通畅,水岩作用不如暗河充分;最后通过计算两者垂向发育斜率,推测该地区伏流的地下管道更为平缓,纵坡降小于暗河。

川南古叙地区岩溶水资源相当丰富,对于该地区出现的暗河和伏流,附近村民多是放任自流,排入河中,未加利用,远未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价值[17-20]。若能在掌握二者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充分应用继而开展专水专用,将能更有效地提高岩溶水资源的利用率。

[1]杨益才,徐守平,杨昌辉,等.喀斯特伏流河段建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J].地球与环境,2005,33(3):83-89.

[2]GB12329-90.岩溶地质术语[S].1990.

[3]李孝颐,张忠举,王正中,等.四川省筠连幅 H-48-(33)叙永幅 H-48-(34)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M].四川省地质局二0八地质队,1980:27-28.

[4]陈叙伦,刘世青.川南喀斯特发育史探讨[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4(2):44-52.

[5]李扬红,邓英尔,于静,等.五指山隧道岩溶发育及涌水的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9,16(2):138-141.

[6]王中美,廖义玲,李明琴,等.贵阳市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1):226-233.

[7]杨益才,徐守平,杨昌辉,等.喀斯特伏流河段建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J].地球与环境,2005,33(3):83-89.

[8]王迪,许模,漆继红,等.滇东南丘北区峰丛—洼地地貌形态特征分析[J].中国岩溶,2010,29(3):239-245.

[9]漆继红,许模,杨华云,等.川东铜锣山背斜-南温泉背斜温泉水力联系分析[J].人民长江,2011,42(11):5-9.

[10]许模,王迪,漆继红.基于分形理论的喀斯特地貌形态分析[J].人民长江,2011,38(3):5-9.

[11]曹嘉一弘.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地下河发育分布规律统计分析[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3.

[12]刘卫华,刘际国,杨家松,等.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洞西端岩溶发育特征研究[C]∥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2009:485-492.

[13]王锡魁,王德.现代地貌学[Z].2009:126-127.

[14]蒲俊兵,袁道先,蒋勇军.重庆市地下河的空间分布及水资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2):34-39.

[15]刘细元,马振兴,杨永革,等.宜春—新余一带岩溶基本特征及发育规律分析[J].华东理工学院学报,2006,29(2):127-132.

[16]黄琨,武亚遵,万军伟.落马洞暗河发育特征及其洪涝成因分析[J].中国岩溶,2010,29(4):385-388.

[17]尹辉,蒋忠诚,罗为群,等.西南岩溶区水土流失与石漠化动态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1):66-70.

[18]孙晋玉,张强,许模,等.通海隧道施工涌突水灾害与环境影响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4):69-73.

[19]刘建,刘丹.岩溶隧道建设引起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研究:以铜锣山隧道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9,16(3):268-271.

[20]陈旭,许模,杜宇本等.保山隧道暗河管道系统及其对隧道影响研究[J].人民长江,2011,42(5):22-25.

猜你喜欢

水系岩溶高程
覆盖型岩溶注浆路基施工技术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场景高程对任意构型双基SAR成像的影响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开阳县三口河水库(岩溶地区)溶洞处理
花博园水系整治工程中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
8848.86m珠峰新高程
岩溶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研究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神兮 魂兮——感怀于许昌水系建设和曹魏古城修复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