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陵守护彼岸的诉说
2014-08-01李青
李青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 Desert)地区有个美丽的西班牙语名称“Cerro Ballena”,意思是“鲸鱼陵”。之所以取了这个听起来有些凄美的名字,是因为过去在这里常会发现鲸鱼化石。
2010年,正在附近泛美高速公路紧张施工的建筑工人报告当地的博物馆,说他们挖出了几块巨大的骨头。于是,考古学家们赶到现场继续挖掘,发现是一具庞大的鲸鱼骨骼化石。接着往深里挖,他们居然发现了更多的鲸鱼骨骼化石!就这样,他们在四个不同的古砂岩层里挖出了40具交错堆叠的须鲸、抹香鲸和海象鲸的骨骼化石,另外还挖出了其他的海洋哺乳类动物,如海豹、海豚的化石,以及体格比较大的剑鱼、旗鱼、马林鱼和已经灭绝的水栖树懒等海洋脊椎动物的化石,不同岩层的地质年代跨度超过一万年以上。据推测,这些海洋动物曾生活在晚中新世,即距今600万~900万年。
分布这么密集、保存这么完好、物种这么丰富的鲸鱼化石群,在世界考古史上还是首次发现。人们不禁会想,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会让游过太平洋的鲸鱼们在漫漫岁月中前赴后继漂泊到这里,形成了今天的鲸鱼墓地呢?美国史密森自然历史国家博物馆(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古生物学家尼古拉斯·佩尔森(Nicholas Pyenson)带领着由智利、巴西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科考团队,经过两年的研究,为我们揭开了这个秘密。
墓地的形成
这片鲸鱼墓地是怎样形成的呢?
近些年,我们常从各种渠道看到或者听说世界某个国家的某某海边出现了十几头鲸鱼或者海豚集体搁浅而很快死亡的新闻。而这批出土的远古海洋动物化石,都堆积在高出海平面40米、长240米、宽20米的沙漠里。看上去,它们当时死亡的情形似乎也是这样。不过,科学家们经过仔细考察和分析却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
因为高速公路要继续施工,佩尔森的团队无法仔仔细细地在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采集到尽可能多的数据,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然后尽快把这些化石运回华盛顿特区的实验室。在搬动化石之前,他们利用激光影像技术,为整个考古现场绘制出了一张三维立体地图;对墓地里的每一具化石进行扫描、制作出了三维图像;还采集了各种各样的岩层和化石样本。紧张忙碌了两个月之后,考古学家们终于兴奋地回到了实验室,他们利用电子显微镜、电子能谱、X射线光谱检测仪等精密设备对样本进行了成像和地球化学分析,完整地构建出远古鲸鱼的虚拟模型,还原了当时“鲸鱼陵”的原始状态。
考古学家们推断,虽然鲸鱼墓地的位置在沙漠里,但鲸鱼并非死在这个地方,而是另有其地,很可能是在南美洲海岸的附近突然死亡,然后被海浪冲到了智利北部“鲸鱼陵”附近的同一个海岸上。随着潮涨潮落,这些鲸鱼的尸体渐渐被淤泥覆盖,后来被埋入地下。经过数百万年的沉积,这些尸体便慢慢演变成了化石,而包裹着化石的泥沙经过常年累月的堆积就形成了现在这个40米高的丘陵。为什么认为鲸鱼死亡的地点是在别处呢?佩尔森给出的进一步解释是,这次挖掘发现的大量须鲸化石的体位都是肚皮朝上,而这种情形只会发生在死后的鲸鱼漂泊上岸这一种可能。所以,这个地点是鲸鱼墓地,而不是被“谋杀”的现场。
鲸鱼之死
谋杀现场到底是哪里呢?又是什么原因造成大批海洋动物同时死亡的?
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分析了“鲸鱼陵”的地层剖面和沉积构造,检测了鲸鱼、水栖树懒、旗鱼及其他海洋动物化石的样本,发现有铁锈红、类似藻类的生长痕迹,还在化石上看到橘红的色斑,很像海藻垫的遗迹。虽然没有找到明显的海藻细胞碎片,但这都是铁元素存在的证据。科学家们推测,从安第斯山脉(Andes)流失的铁矿沿着南美洲西部海岸进入海洋,增加了海洋的铁含量,这正好为海洋中浮游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营养,但同时也助长了赤潮生物比如蓝藻或甲藻的异常繁殖。也就是说,远古时期这里很可能出现过大面积的赤潮。鲸鱼就是接触了赤潮的有害生物即有毒海藻而中毒身亡的。
由于赤潮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广泛性,所以才有可能造成大规模多物种海洋动物的同时死亡。可以想象,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里,海洋发生过不止一次的赤潮现象,每一次赤潮都有大量的海洋脊椎动物中毒死亡,这恰恰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鲸鱼陵”的四个不同地质年代的砂岩层里都挖出了大量的海洋脊椎动物化石。从“鲸鱼陵”的化石形成中可以推断出,每批海洋动物从中毒到死亡通常仅需要几个小时到几天的时间,它们分布在不同的海域,而且数量很大。其实,当今因为赤潮造成海洋动物大批死亡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某些大范围聚集的海藻能产生致命的毒素,大剂量的毒素可以杀死很多海洋食草类动物;有些海洋食草类动物的体格比较大,吃了有毒海藻后毒素会在体内不断地积累,当它们成为更大的食肉海洋动物的口中餐时,这些大型海洋脊椎动物也会随之中毒死亡。
漂往“鲸鱼陵”
揭开了鲸鱼之死的秘密,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大量鲸鱼都集中漂泊到了智利的“鲸鱼陵”这个地方呢?
考古学家认为这和当时“鲸鱼陵”海岸的地理环境有关。智利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西濒太平洋。在地质年代的晚中新世时期,也就是距今约500万年前,“鲸鱼陵”所在的阿塔卡马沙漠地带已经形成,迎来的是东西方向的海风。大批中毒身亡或者奄奄一息的海洋脊椎动物随着太平洋东西方向的海浪漂到“鲸鱼陵”附近的入海口。接着,被入海口产生的北向大浪冲上了一般潮水无法抵达的潮上坪,鲸鱼的死尸也在这里被淤泥慢慢地掩埋。地层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鲸鱼陵”一共有四个砂岩层,每层都有大批海洋脊椎动物的化石,说明这里大批死鲸漂流的活动一共发生过四次。科学家们还认为,在世界有类似地理环境的地区,同样会发生类似的大批海洋动物尸体漂泊的现象,而且也会重复出现几次。
这次“鲸鱼陵”出土了40多具物种丰富的海洋脊椎动物化石,轰动了世界。科学家们估计,在那条高速公路的两边,仍然有成百上千具骨骼化石正安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人们继续去探索。
赤潮,又叫红潮,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有人为因素造成的,是海洋灾害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海洋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和聚集,从而引发一定范围和一段时间内水体变色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的名词,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的数量、种类不同,海洋水体可能呈现红色、黄色、绿色或者褐色。有些赤潮生物会产生毒素,如果被海洋中的某些生物摄入,会使其中毒甚至死亡,从而导致海洋生物链发生局部中断。而且,有些赤潮生物极其微小,但生长密度很大,它们一旦覆盖或黏附在海洋动物的呼吸器官上,还会导致它们呼吸困难,严重的会窒息而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