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园景观重构与地域文化传承

2014-08-01杨雪澜陈齐平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重构景观

杨雪澜,陈齐平

(华东交通大学 1.土木建筑学院;2.机电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城市公园景观重构与地域文化传承

杨雪澜1,陈齐平2

(华东交通大学 1.土木建筑学院;2.机电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城市公园是城市景观的集中体现,是城市生态的恢复空间,能够反映所处城市的文化属性。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园融合一体是景观再生重构的重要途径。地域文化是城市公园景观文化功能重构的关键因素,城市公园景观是地域文化表现的直接载体。现代城市公园景观重构必须充分挖掘和融合地域文化元素,创造更具生命力的新型景观。主要基于地域文化与景观重构的相互关系,以及地域文化在景观重构中的价值维度和作用原理,提出城市公园景观重构建设的地域文化功能提升策略。

地域文化;景观重构;价值维度;作用原理;提升策略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归自然,寻求环境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城市规划越来越注重文化和内涵,是城市景观文化属性的集中体现。生态健康、多样丰富、具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园景观环境彰显出一座城市的独特品味,让人感觉到愉悦、宜人,提高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展现城市风采,体现城市形象。

城市公园的普遍功能是满足市民游、玩、休、憩等需求,对塑造城市景观文化具有重要影响,成功的城市公园景观能够使城市特色得以传承,城市风貌得以重塑[1]。近年,国内外主要通过人们态度、行为和经历的重构[2]、休闲空间[3-4]、生态效益[5-6]、应急避险[7]和景观格局[8]等几个方面对景观重构进行多维度的系统性研究。虽然我国在景观设计研究方面成果颇丰,但对城市公园中存在问题的景观进行重构时存在着诸多误区和矛盾。目前大部分城市中的景观重构设计,重视景观美感和形式多样,忽视内容深度及人性化,强调景观国际化,忽略地域个性化,如深圳嘉旺阅山华府景观,为了配合市场需求,采用的是“精致”的现代东南亚风格,形成了一种奢华的现代亚洲风格,但其景观却与周边建筑和环境格格不入,形成两种相互对立的景观,未能体现我国沿海特有的景观风貌。

因此,在发扬地域文化的背景下,景观建设时须提出一套与时俱进的重构理论,切实结合景观重构中的功能实践,形成表里如一、中西融合的现代城市公园重构景观。理论方面应及时和国际接轨,汲取国际精华,结合国内实情,及时消化再创新出适合国内景观重构的理论,避免直接拿来主义的产生和崇洋媚外的情绪继续延续。在实践方面应该避免国际化景观的审美疲劳,避免出现缺乏长远规划的景观,导致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同时,积极促使公园景观成为文化基因的孕育地和地域文化遗产的展示地。

1 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园景观重构的相互关系

1.1 地域文化是城市公园景观重构提升的关键因素

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是形成地域文化的关键元素,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地球村同一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重构建设中的挖掘和应用。任何景观都包含着文化和历史两大部分,其中城市公园是它们的集中体现者。城市公园景观是物质化的文化精神,它所具备的功能依附于文化观念来实现,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现存只有一堆乱石、一片荒地、几个烂水塘的北京圆明园遗址就能典型地说明文化对人们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影响,这也是圆明园为什么没有进行返修或者复原的原因所在。伊利尔·沙利文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的市民追求的是什么。”这说明景观是城市文化特征的真实反映。在景观重构设计的过程中,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然要遵循自然辨证法[9],积极挖掘和使用地域文化的核心元素,一方面能够积极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城市景观品味的提升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基于文化层次健全城市景观系统体系,增加居民休憩空间的记忆归宿感。因此,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重构设计中的价值实现成为城市公园重构性景观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城市公园景观重构提升的关键因素,能够塑造一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品质。

1.2 城市公园景观重构是地域文化传承的重新诠释

城市公园景观是为城市内部系统提供服务的,这决定了它必须从所具备的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一座城市公园所具有的地域文化内涵是区别于其他区域城市公园的文化特色和景观风貌的重要标志。城市公园景观主要为公园周边的人群服务,运用特定的重构手段,不断挖掘城市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使地域文化得以传承,城市景观品位得以提高。基于“人”这个特殊桥梁和媒介,地域文化基于自身“文化基因”不变的情况下以“螺旋式”的演变轨迹融入到城市公园景观中。城市公园景观的综合属性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城市文脉的继承和延续通过城市公园景观结构、功能和形态等进行传播和展现。

城市公园景观重构对地域文化传承的重新诠释表现在:①城市公园景观传承的主要是地域文化中的民俗风情部分。城市公园景观本身就是一种休闲娱乐文化,它与体育、教育、商业共同构成城市游憩景观系统。民俗风情作为地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被人们当作社会规范加以认定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城市公园景观重构时融入民风民俗文化,就会使得城市公园景观功能表现得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10]。②城市公园景观传承地域文化的延续基因图谱。通过挖掘经典文化元素,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地域文化的核心内涵通过“要素提取→主题演绎→载体设计→体验反馈→重构设计”一系列完整过程,呈现在城市公园重构性景观群落中。其中,地域文化中的心理诉求通过自身的普适性和独特性形成具有活力、精神和灵魂的城市公园新型景观模式,使城市公园景观系统成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精神的有益载体。

1.3 基于地域文化背景中的重构城市公园景观是最佳选择

将地域文化和城市公园景观重构结合既能增加重构性景观的文化内涵,又能传承优秀文脉。①城市公园景观重构性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和嵌入,都将城市所特有的“地域”烙印刻在显现景观中,成为提升城市形象、改变城市面貌的主要路径。而地域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艺术价值、精神价值等会使城市发展个性更加鲜明以及城市混合功能更加有效[11]。②地域文化的传承以城市公园景观为有益载体,寻找文脉继承的有效途径,实为城市文脉延续的内在要求。在重构景观时合理巧妙地挖掘地域文化的特色价值,掌握文化传承的时空性和空间动态性,结合人性价值取向,以社会—经济—自然为主线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特性为依据,建设具有资源保护、历史延续和景观再生三重效果的新型时代景观。此外,景观文化属性是形成城市意象的关键元素,是居民聚会休闲物化空间的客观存在,是“以人为本”的完美体现。因此,增强地域文化内涵和属性的表达是维持城市景观秩序的核心手段。

总之,在以科技为主要竞争力的21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注重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挖掘和运用,如属于地域文化领域内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风俗人情文化、产业文化以及生态文化等的应用,不仅增加了公园重构性景观的文化广度底蕴,也逐步优化了公园重构性景观的地域文化传承结构,如图1。国内外很多历史古城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时都将历史文化依据服务半径理论融入公园景观或街道景观中,体现城市的记忆功能和文化价值,其中参考价值较高的有西安大唐芙蓉园、南昌傩文化公园、法国布洛涅森林园(Bois de Boulogne Park)和美国的布赖恩特公园(Bryant Park)等。

图1 公园重构性景观的地域文化传承结构Fig.1 The structural of reg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in park reconstruction landscape

2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重构中的价值维度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精神文化的载体,能够直接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城市公园景观重构设计是拓展城市游憩休闲空间的重要建设部分,最能体现出城市休闲发展的社会伦理观和价值取向。地域文化是一种带有浓郁区域性和本土人文色彩的人类精神文明结晶,是一种城市形象的基础,包含了许多不同体系不同特色的物质或非物质内容的文化遗产。城市景观服务的主题目标是人,人的环境需求决定着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方向,而现代人的环境需求主要表现为回归自然、重视文化、崇尚享受和情感的多元化、自娱化和个性化[12]。因此,城市景观建设除了注重其经济价值外,还应注重其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地域文化为基点,站在现代人的实际环境需求的角度,探讨城市公园景观重构设计中地域文化传承的非功利性价值。

2.1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重构中的反思价值维度

地域文化的反思价值是指地域文化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应当在弘扬传统文化基础上对历史进行自觉反省的自我批判。传统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合是每座城市文化多样性认同的必要条件,每座城市都蕴含着自己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很多值得深究和纪念的历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人们逐渐忘记和抹去它们在城市中留下的痕迹。一座蕴含城市历史的公园景观能使居民深入了解历史,引发居民理性思考和引起感情共鸣,最终升华为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潜移默化。将地域文化的反思观念渗透到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重构中,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发展观,需要在城市公园景观重构中考虑其空间形态、结构特点等,并继承民俗传统文化,但推崇地域性传统文化景观不意味着闭门造车,还应当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认真思考和借鉴历史文化精神,让其更富有生命力。如图2的成都文化公园的十二烈士墓碑以及具有警示和纪念作用的华盛顿越战纪念碑等公共景观都具有一定的反思价值,见图3。

2.2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重构中的缅怀价值维度

地域文化中的缅怀思想与人本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各种文化景观遗存的背景下,“物质—精神”导向的经济学,朝着“象征—技术”导向的经济学转变。城市公园景观作为一种符号继承着人类的发展史和进化史,高度重视人的因素,能够体现人类对历史的思辨方式和记忆模式。同时,文化所特有的缅怀精神通过现代造景技术符号化后呈现在公园景观实体中,引发环境周边居民的怀念情绪。因此,在重构城市公园景观时应当坚决摒弃那种将城市公园建设作为形象工程的官僚做法,站在人与景观、人与人关系重构基础上,进行历史事件和时代精神的实体化建设,营造“缅怀过去—体验现在—期待未来”的景观缅怀过程,克服将人与景观相割裂的重构建设二元论,避免文化缅怀所影响下的文化功能提升有限、特色缺少、文化主题不明确等问题,需在潜移默化过程中营造“场所依赖”,引发环境缅怀情绪。如南京玄武湖公园和北京的天坛公园。

图2 成都文化公园十二烈士墓碑Fig.2 Tomb of 12 revolutionarymartyrs at Chengdu

图3 华盛顿越战纪念碑Fig.3 Vietnam veteransmemorial in W ashington culture park

2.3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重构中的公益价值维度

地域文化包含了各式各样的文化体系,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民族造就不同的历史文化遗存,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传承性,融合历史和近现代文明,包含了许多不同体系不同特色的物质或非物质内容的文化遗产,是创造具有审美特性的城市景观艺术形象的必备基础[13]。文化公益价值维度主要是指人类在精神层面上的无私奉献,在景观中的体现主要为文化的教育熏陶性、景观的广纳性和景观氛围的无私延续性。因此,在将文化公益价值维度渗透到公园重构性景观中,除了挖掘文化的经济价值外,应注重挖掘其社会价值,立足区域环境,探讨城市景观重构时地域文化所传承的公益性价值取向,为市民提供一种切实的游乐休憩空间,满足市民文化的归属感和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准确诠释人、文化和景观关系的重要环节之一。

2.4 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重构中的人文关怀价值维度

人文关怀是对人精神领域的关怀,是在生态系统中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相互联系,通过形成非物质文化或物质文化等精神文明的历史过程,是文化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渗透的进化过程,主要强调以人为中心,反对以各种经济或精神条件为理由将人的发展引向片面性的形而上学的人类观和发展观。地域文化的人文关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是人改造居住环境时与其它物种的本质区别[14]。在景观中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人文关怀价值维度,需充分挖掘蕴含区域历史文化和市民文化内涵的符号元素,充分展现地域文化特征,融合时代新意和时空特性,通过合理长效的规划和指导,实现人生命质量的提高,发挥地域文化的人文关怀在保持环境机理和维护景观形态中的重要作用。

3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重构中的作用原理

在文化传承理念的基础上探究城市公园景观重构的新型思维模式,以城市公园景观为主要载体,地域文化传承为基础“支点”,地域文化传承与城市公园景观重构双赢共生为“动力”来源,对地域文化传承在景观重构中的功能形式创新进行全面诠释,将城市公园景观重构理念“撬向”更高的平台。

3.1 地域文化的传承基因是城市公园景观重构设计的介质支柱

地域文化的传承基因通过自身的演化功能完成文化“隐性基因”的繁衍遗传,成为城市公园景观重构设计时的核心要素。地域文化的传承基因将有利于系统演化的功能信息通过思维理念模板融入到重构景观中,实现地域文化传承过程的包容性和自我修复性,从而实现城市公园景观重构过程中稳中有变的“自我超越”性,完成城市公园重构景观中文化与时代的适度融合。

3.2 地域文化的自觉自省是城市公园景观重构设计的扩展平台

文化的自觉与自省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与反省,是一种具有高度人文关怀的文化理念。文化的自觉自省功能是城市公园景观重构设计的拓展框架,直接影响重构景观的外在表现和文脉表现。文化自觉自省是公园景观重构设计理念的创新平台,是公园景观重构设计实践的渐次推进因子,是公园景观重构设计发展演进的涨落触发。文化的自觉与自省是景观重构设计时需严肃对待和运用的一种文化调控,是城市公园景观重构设计的拓展舞台。

3.3 地域文化的创新立异是城市公园景观重构设计的提升基地

文化的创新立异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原则,延绵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民族精神。地域文化的创新与变异将成为景观重构设计时的动力源泉,主要表现为公园景观重构设计提供基础开发动力,创造保障机制以及形成系统完整的演变轨迹,则地域文化的发展立异是城市公园景观重构设计的提升基地。

地域文化的传承基因、自觉自省和创新立异三方面是景观重构设计过程中文化价值功能显现的基点,可以充分体现重构景观的文化生命力。但上述三方面也会对保护地域文化呈现出反作用,需根据实际需要避免反作用的出现或对其加以运用,创造一鸣惊人的文化性重构景观。

4 城市公园景观重构中地域文化传承功能的提升策略

在城市景观重构设计中,必须注重地域文化的整合和拓展,把握住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注重文化时空性和时代性规律,有利延续地域文化在景观中的文脉。同时运用现在审美观念,重视景观的实体功能,关注文化景观的社会功能[14]。

4.1 文脉梳理与资源整合

地域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在城市历程中梳理文化脉络,提取特色文化元素,是明确地域文化传承方式和景观形态呈现的核心内容。基于历史发展进程中梳理地域文脉,分类提取文化的景观元素,从本质上能够提高城市景观重构后的文化功能。再从功能需求出发,对城市公园景观各种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围绕城市发展基点以地域文化为主要资源整合坐标点,不断提取文化内涵,深化文化内容。提升文化功能和营造地域文化归宿感可通过文化继承与重构景观的耦合关系,以及重构景观长远规划系统化与城市生态的耦合关系来创造和表现出来。需注意在景观重构时,对地域文脉及其相关元素进行梳理、提取和整合时,应保证与城市形态、城市环境和意象相适应,做到文化传承最优化。

4.2 内涵拓展与文脉传承

基于文脉资源的梳理、提取和整合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为坐标参照,不断拓展和深化城市公园景观文化内涵,通过设计地域文化与居民诉求的耦合关系满足居民的心理诉求需要。城市公园重构景观结构要素多为可见可塑形式部分,不同功能需求设置导致的景观群落的层次和规模各不相同,但都相互映衬。景观中的不可见部分则是由这些景观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且不可见部分的景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文脉梳理、资源整合等基础上提炼出所需地域文化的核心主题,挖掘地域之间的文化关联性是提升重构景观文化功能的重要手段和策略。在重构景观意境组团与打造文化传承链的基础上,一边提升公园景观的文化等级,一边增加地域文化的传承路径。文脉传承路径的寻找与创造和文化意境的塑造与体现是增加公园重构景观文化底蕴传播和表达的有效路径,将地域文化与公园重构景观进行有效结合,形成具有良好文化功能的现代化景观。

4.3 意境塑造与城市生态

在营造城市公园景观中的文化意境时,需立足于地域文化属性,融合物质与精神为一体,以景观实体为主要载体,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城市公园景观,形成独具一格的景观意象形态。意境的塑造能将地域核心文化融入到城市公园重构景观中,经过精辟独到的文化设计将实体景观转化为抽象景观,能实现景观中的人本价值。城市公园景观的生态文化建设是基于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集合文脉资源进行的一种生态文化地图拼接。在景观重构设计时,通过当地区域文化的分布地图,补充、调整公园景观空间文化结构,增强重构景观中地域文化景观感染力,见图4。

图4 重构景观中地域文化景观感染力分析Fig.4 Appeal analysis of regional cultural landscapes in remodeling landscape

5 总结

地域文化在现代城市公园景观重构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是政府和公众等相关人士关注的重要经济命题,在景观功能使用中公众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民生需求与文化诉求。但是,我国城市公园景观重构设计仍面临理论指导不足,整体文化策划水平低等制约,因此,重构景观的文化功能表现性需提高。目前各大城市公园重构性景观依旧存在特色不明确、文化定位不清晰、文化认知感薄弱等现实问题。在地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基础上,统一各区域的生活方式,凝聚核心价值观,使居民坚定执着于民族文化、艺术和信仰之中。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文化功能开发具有实际意义。在地球村同一化的大背景下,需更加尊重民族内部孕育地域文化的传统习惯,找准地域文化与重构景观的最佳耦合度,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构建完善合理的文化功能性重构景观。

[1]宋辉,王小东.保留·重构:再生——新疆喀什老城区的改造与更新[J].城市规划,2013(1):85-89.

[2]田文.城市背面景观的价值实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6):881-884.

[3]GUSTAY VISSER.Exploratory notes on the geography of black gay leisure spaces in Bloem fontein,South Africa[J].Urban Forum, 2008,19(4):413-423.

[4]DUSTIN T DUNCAN,ICHIRO KAWACHI,KELLEE WHITE,et al.The geography of recreational open space:influence of neigh⁃borhood racial composition and neighborhood poverty[J].Journal of Urban Health,2013,90(4):618-631.

[5]梁颢严,肖荣波,廖远涛.基于服务能力的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合理性评价[J].中国园林,2010,26(9):15-19.

[6]张利华,邹波,黄宝荣.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综合评价体系研究的新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4):67-71.

[7]王都伟,高兴春,刘朝阳,等.应急避险系统在城市公园绿地中的建设与应用[J].城市与减灾,2006(5):32-34.

[8]马琳,陆玉麒.南京市主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3):73-76.

[9]李志刚.景观设计要遵循自然辨证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24(3):60-62.

[10]赵磊,吴文智.本土文化传承与城市公园绿地规划[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9):26-31.

[11]邓彦,宋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人的心理需求[J].城市发展研究,2008,15(3):51-54.

[12]李平平,漆跃辉,程谊,等.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设计策略[J].艺海,2011(10):87-89.

[13]王中.城市规划与人文关怀[J].城市问题,2006(7):98-100.

[14]谭少华,赵万民.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功能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29(5):6-10.

Reconstruction of Urban Park Landscape and Reg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Yang Xuelan1,Chen Qiping2
(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2.School ofmechatronic Engineering,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

Urban park is not only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urban landscape,but also the urban ecological re⁃covery space,whichmay reflect the city's cultural attribute.Blending regional culture and urban parks into a unit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landscape regeneration.Regional culture is a key element in cultural function reconstruc⁃tion of urban park landscape and the urban park landscape is the direct carrier for expression of regional culture. In order to create new landscape withmore vitality,modern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 of urban parkmust be fully integrated with regional culture element.Based on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regional culture and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in light of the value dimensions and functional principle of regional culture in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this paper proposes function-enhanced strategies for regional culture in urban park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

regional culture;landscape reconstruction;value dimensions;role principle;improvement strategy

TU986.2

A

2014-06-24

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项目(13TM03);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项目(GJJ14392)

杨雪澜(1987—),女,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景观艺术设计。

1005-0523(2014)06-0119-07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重构景观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景观别墅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公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