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2014-08-01翟小荣
翟小荣
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翟小荣
目的 分析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医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以来收治的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的各项生存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生存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PDCA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CA循环护理;慢性乙型肝炎;护理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为乙肝,是指检测出乙肝病毒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者发病日期不明确,同时有慢性肝炎表现的患者。在临床中有轻度、中度及重度之分,轻度患者表现恶心、腹胀及畏食,病情较重患者伴随有肝掌、脾大及肝功能持续异常的表现[1]。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还需要全面的护理,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此,本研究特选取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医院收治的4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给予PDCA护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以来收治的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家属同意且自愿参与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40±19)岁,病程0.5~2.5年,平均病程(1±1.5)年;观察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43±20)岁,病程1.5~2年,平均病程(1.75±0.25)年。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PDCA循环护理模式,其循环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2.1 计划阶段 分析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恢复因素,有患者自身因素、护士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其中患者自身因素主要是心理误区,对疾病认识存在误区,对疾病治疗缺乏信心,进而出现不良心理反应,如焦虑、抑郁、恐惧等。护士因素指护士未能够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全面及个性化评估,未实施个性化护理,加重了患者对疾病认识的误区。社会因素指慢性乙肝患者受到了各种歧视,加重了患者的心理问题,影响病情恢复[2]。
1.2.2 实施阶段 首先,给予心理干预:由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召集起来,进行健康宣教,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同时,对该疾病知识进行全面讲解,使其走出误区。同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列举治疗成功患者的病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消除内心焦虑及其抑郁等不良心理,充分调动战胜疾病的积极性。其次,强调个性化评估:护士长召开护理研讨会,强调护理评估的重要性,同时每一位护理人员配备评估手册,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技能,并对其进行定期考核,确保知识更新,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3-4]。其次,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耐心回答每一位患者的疑问,同时以身作则,平等对待患者及其家属,消除护患之间隔阂,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最后,寻求社会支持:制定宣传手册,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寻求更多的社会支持者,消除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孤立。
1.2.3 检查阶段 对实施阶段的情况及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定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评估,并通过实际病情反应实际效果;对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应在研讨会上提出来,并给予总结及解答,客观评价实施效果,为接下来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2.4 处理阶段 针对检查结果进行客观处理,若出现一些问题,应分析其原因,并给与纠正;对于护理过程中较好的方法及时总结,可在下一轮的护理工作中循环使用,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1.3 评价方法 制定生存质量评定量表,主要包括患者躯体、角色、情绪、社会及其总体生存质量,观察并记录评分,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状态越好,即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的各项生存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生存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情况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一旦确诊后需要长期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出现不良心理,且受到社会人员的歧视,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及其恢复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完善的护理干预,通过完善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5-6]。
PDCA护理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研制的,是一套标准化及科学化的循环护理模式。主要包括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及处理阶段,是制定质量计划、组织实现的过程,可周而复始的运转,不断优化改造,及时纠错及处理[7-8]。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PDCA循环护理模式。首先,对全体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情况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逐步改善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况;其次,对实施阶段进行客观评价、查找、纠正及改进,对护理工作进行不断完善,形成一套完整及系统化的护理方法;最后,通过对检查的错误寻找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形成良性循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王迎秋,王霖.肝组织G 1~G 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13(2):137-138.
[2] 胡祎,刘忆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护理[J].上海护理,2009,9(4):22-24.
[3] 钱明.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49-50.
[4] 翟清华,郑蔚,张利霞,等.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0):3422-3424.
[5] 陈桂凤,李静娣,莫艳芬,等.应用PDCA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1): 1005-1007.
[6] 李迎华,马列清,杨建昆,等.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人文护理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4):141-142.
[7] 杨彩霞.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与健康教育[J].当代医学,2012,18 (20):139-140.
[8] 梁雪梅,赖观好.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教育指导[J].当代医学,2011,17(17):130-131.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3.078
陕西 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医院(翟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