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第二人称代词句法、语义、语用的历时嬗变(1750—1950)
2014-08-01曹炜,刘薇
曹 炜,刘 薇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6)
第二人称代词是指称听话人一方的人称代词。现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系统极为简约,只有“你”、“你们”和“您”等3个。但是,在汉语史上,第二人称代词曾经是个庞大的家族,鼎盛时期家族成员多达10多个。而1750年至1850年的这个一百年间便处于这个鼎盛时段的末期。而自1850年至1950年间的这个一百年,北京话第二人称代词系统就规模而言便开始式微,主要表现为家族成员锐减,由之前的10多个减缩为三四个。这在分处于三个时点的典型北京话文本《红楼梦》(下简称《红》)、《儿女英雄传》(下简称《儿》)、《正红旗下》(下简称《正》)等中也得到了比较清晰的反映。创作于1750年前后的《红》中第二人称代词有“你”、“你们”、“你等”、“汝”、“尔”、“尔等”、“伊”、“君”、“卿”、“子”等10个;创作于1850年前后的《儿》中第二人称代词则有:“你”、“你们”、“汝”、“尔”、“尔等”、“而”、“君”、“公”、“卿”、“子”、“吾子”等11个;而到了创作于1950年前后的《正》中第二人称代词竟只有“你”、“你们”、“您”等3个。*关于“君”、“卿”、“子”、“公”、“吾子”等是否应看做为第二人称代词,学界存在分歧。 太田辰夫不赞成将它们看做是第二人称代词。他认为:“上古汉语的人称代名词中没有尊称。因此,是借‘子’、‘君’、‘公’、‘卿’、‘先生’等名词在第二人称的情况下使用。像这样的把名词作为第二人称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如‘先生’、‘老哥’、‘老兄’、‘阁下’、‘诸君’、‘各位’等等有不少。但它们和‘您’不同,不能看成代名词。”详见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104页。吴福祥虽然没有明说,但他在《〈朱子语类辑略〉语法研究》一书中,将“贤”与“你”并列为第二人称代词,“贤”最初也是由名词借为第二人称代词使用的,与“君”、“卿”、“子”、“公”、“吾子”等并无二致。参见吴福祥《〈朱子语类辑略〉语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页。我们这里暂且将“君”、“卿”、“子”、“公”、“吾子”等视作为第二人称代词加以讨论。此外,本文写作的部分数据由我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蒋晨彧同志提供,特致谢忱。它们具体的分布情况详见下表:
词目作品用例占所在系统百分比 你红461386.55% 儿402389.20%正14263.11% 你们红67512.66%儿4489.93%正177.56% 你等红20.04%儿00正00 汝红80.15%儿30.07%正00 尔红10.02%儿100.22%正00 尔等红10.02%儿10.02%正00 您红00 儿00 正6629.33% 君红130.24%儿90.20%正00 伊红10.02%儿00正00 而红00 儿50.11% 正00
续表:
词目作品用例占所在系统百分比 足下红00儿140.31%正00 卿红40.08%儿60.13%正00 子红10.02%儿30.07%正00 吾子红00儿10.02%正00 公红00儿10.02%正00
至于同一个第二人称代词在不同的小系统中所呈现出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则是更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予以揭示的。
一、北京话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你等”句法、语义、语用的历时嬗变
关于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来历,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指出:“《通雅》说:‘爾、汝、而、若,乃一声之转,爾又为尔,尔又作伱,俗书作你。’这个语源的解释是正确的。”[1]吕叔湘则说得更直接:“第二身代词‘你’就是古代的‘爾’, 汉晋以来,草书里久已把‘爾’写作‘尔’ ……我们可以相信,南北朝人写这个字已经现代的情形相似,除必须工整的场所作‘爾’外,通常就写‘尔’。至于什么时候又在左边加上‘亻’旁,那一定是在‘爾’的语音跟读音已经分歧之后,借这个来分别一下。”[2]
“你”的普遍使用是在唐五代以后,到了元明时期则一枝独秀,成为最为常见的第二人称代词。我们可以来看几个数据:《敦煌变文集》中“你”有 113 个用例,到了《全相平话五种》中则有 309 个用例,而到了明初的《水浒传》中用例竟多达 3585 个。
《红》中“你”的用例多达 4613个,占该书全部第二人称代词的86.55%。“你”在句法层面已经完全成熟,可以充当代词能够充当的所有句法成分,常作主语、宾语、定语,也可充当兼语。如:
(1)长了这么大,你那里知道那“奴才”两字是怎么写的!(红·45回)
(2)可见老太太疼你了,这样疼宝玉,也没给他穿。(红·49回)
(3)你婆婆才打发人封了这个给我瞧,说是前日从傻大姐手里得的,把我气了个死。(红·74 回)
(4)若妹子在世,断不肯令你进来,即进来时,亦不容他这样。(红·69回)
《红》中的“你”主要表单数,但也有表复数的用例。如:
(5)若说我不忍叫你娘儿们受人委曲还犹可。(红·25回)
(6)你姊妹们别笑话,留着赏丫头们罢。(红·71回)
(7)如今老太太都已早散了,满园的人想俱已睡熟了,你两个的丫头还不知在那里找呢。(红·76回)
“你”的这种用法是从元明时期传承下来的,*《水浒传》中就有“你“表复数的用例,《金瓶梅词话》中也有”你“表复数的用例。参见曹炜等《〈水浒传〉虚词计量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3、2144页;曹炜《〈金瓶梅词话〉虚词计量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4页。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例(4)、(5)、(6)中的“你”若在现代汉语中均将换做“你们”。
《红》中的“你”还可与第一人称代词“我”对举使用,表示泛指。仅见两例:
(8)如此亲朋你来我去,也不能胜数。(红·13回)
(9)众人见问,都你看我我看你.,都想不起来。(红·37回)
“你”的意义可以更虚,不指称任何人,用在“管(凭)……什么”格式中,表虚指,这种用法保留在了现代汉语中。仅见两例:
(10)管你什么金什么玉的呢!(红·28回)
(11)凭你甚么好人,入了这一行,都弄坏了。(红·58回)
到了一百年之后的《儿》中,第二人称代词“你”共有 4023 个用例,占该书所有第二人称代词用例的89.2%,“你”在句法层面几乎没有变化,常作主语、定语、宾语,也可作兼语。如:
(12)你在这院上当巡捕也不是一年咧,大凡到工的官儿们送礼,谁不是缂绣、呢羽、绸缎、皮张,还有玉玩、金器、朝珠、洋表的,怎么这位爷送起这个来了?(儿·2回)
(13)等大师傅回来,你瞧我给你告诉不给你告诉!告诉了,要不了你的小命儿,我见不得你!(儿·7回)
值得关注的是,在《儿》中依然有“你”表复数的用例。如:
(14)我这妹子的性命保住了,身子保住了,你二位老人家可保无事了。我虽然句句的露尾藏头,被你二人层层的寻根觅究,话也大概说明白了。(儿·8回)
(15)如今你们为难的事是都结了,我此刻却有件为难的事要求你诸位。(儿·9回)
《儿》中的“你”也可与第一人称代词“我”对举,表示泛指。如:
(16)只因何玉凤、张金凤彼此性情相照,患难相扶,那种你怜我爱的光景,不同寻常姊妹。(儿·31 回)
也可进一步虚化,用在“任(凭)……”格式中,表虚指。如:
(17)上面坐的那位须发苍然的都老爷,却只带着个眼镜儿,拿着枝红笔,接着那册子,点一名,叫一人,放一本。任你吵得地暗天昏,他只我行我法。(儿·34回)
(18)我除了给他送些薪水之外,凭你送他甚么,一概不收。(儿·16回)
发展到老舍时代,《正》中“你”共有142个用例,除了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及兼语外,还有一种新用法——“你”+“呀”,独立成小句,表戏谑、嘲讽之意。这种句子非常口语化,在现代汉语中很是常见。但“你”的这种用法在200年前的《红》中及100年前的《儿》中均不曾出现过。如:
(19)“你呀,老二,不怪你妈妈叫你二鬼子!”姑母无可如何地笑了。
(20)你呀,先念“四福音书”吧,等到功夫深了再看“启示录”!
值得关注的是,《正》中已没有“你两个”、“你娘儿们”等“你”表复数的用例。可见,“你”的这种用法的消失当在1850年至1950年的这一百年间。
但“你”与第一人称代词“我”对举表示泛指的用例,《正》中依然存在。如:
(21)这种声音引起多少低卑的央求,或你死我活的吵闹,夹杂着妇女与孩子们的哭叫。(正)
“你”的这种用法一直保留在了现代汉语中。
如果说,200年间,“你”在句法、语义、语用上还存在一些变化的话,那么“你们”却是另一番景象:无论是句法特点还是语义特点等,均没有多少变化。也就是说,《红》中的“你们”所呈现出的全部句法的、语义的特点全部保留在了现代汉语中。其实,如果我们上溯到16世纪的《金瓶梅词话》中,其中的“你每(们)”的句法语义特点就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了。“你等”曾经也是宋元明时期常见的表复数的第二人称代词,到了18世纪中叶的《红》时期还有余绪,《红》中“你等”尚有2个用例:
(1)你等不知原委……(红·5回)
(2)你等唱什么?刚才八出《八义》闹得我头疼,咱们清淡些好。(红·54回)
例(1)中的“你等”指的是众姊妹,出自警幻之口;例(2)中的“你等”指的是梨香院文官等十二个戏子,出自贾母之口。两例中的“你等”均作主语。到文康时期,《儿》中已见不到“你等”的用例。到了老舍时代,无论是《正》中还是《龙须沟》、《茶馆》等作品中均未见到“你等”用例。
二、北京话第二人称代词“您”的产生和发展
“您”在现代汉语中是“你”的敬称,或叫礼貌式。这个“您”是怎么产生的、什么时候产生的,目前尚未有确解。宋元时期有一个表复数的“您”。吕叔湘明确指出:“这个‘您’字(炜案:指的是表敬称的“您”)跟金元时期用为复数的‘您’字是一个写法,可不是一个语词。……假如认为前后两个‘您’字一脉相承,这是很难解释的。”[3]但太田辰夫则指出:“‘您’是宋代‘您懑’或‘你门’的简缩形式,所以本是复数。……‘您’又写作‘恁’……‘您’是复数,但在宋代早就有用作单数的例子,因而有再在它后面加上复数的情况。……到元代更多。而且和亲属称谓相配合的例子屡次能见到……。”[4]
《红》中“您”有4个用例:
(1)您看那风起玉尘沙。(红·63回)
(2)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红·63回)
(3)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留恨碧桃花。(红·63回)
(4)您与俺眼向云霞。(红·63回)
这4例“您”均出现在同一回中,而且均为芳官唱的《赏花时》中的语句。《赏花时》是明代汤显祖《邯郸记·度世》中的曲子,并不能反映《红楼梦》时代汉语的实际情况。这4例中的“您”并不是表第二人称敬称的“您”。
吕叔湘曾经断言:“《红楼梦》、《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这些书里边没有‘您’字,直到《老残游记》(1906)才第一次著录这个字儿,可是不写做‘您’而写做‘儜’。”[5]吕先生可能是因《红》中的这4个“您”的用例均出自明代汤显祖《邯郸记·度世》,所以也就不承认是《红》中自然语言的例句,因而断言《红》中无“您”的用例。
一百年后的《儿》中倒是没有“您”的用例。较《儿》晚出半个世纪的《老残游记》中有第二人称敬称的用例,但写作“儜”。较《老残游记》晚出半个世纪的《正》中出现了“您”的大量用例,共有66例,其句法特点如下:
(一) 作主语,共有40例,占“您”所有用例的60.61%。如:
(5)云翁,您看我,我安分守己,自幼儿就不懂要完星星,要月亮!(正)
(6)“是!”二哥急忙答应,他知道母亲要说什么。“您放心,全交给我啦……(正)
(二)作宾语,共有9例,占“您”所有用例的13.64%。如:
(7)“吃完饭,我准备好,要赢您四吊钱,买一斤好杂拌儿吃吃!敢来不敢?老太太!”(正)
(8)进了堂屋,二哥给二位长亲请了安,问了好,而后献礼:“没什么孝敬您的,自家园的一点红枣儿!”(正)
(三) 作定语,共有5例,占“您”所有用例的7.58%。如:
(9)“正翁,您的身子骨儿比我结实多了。我呀,连卖半空儿多给,都受不了啊!”(正)
(10)大舅妈表示不肯走,要在这儿陪伴着产妇。二哥又笑了:“奶奶,您算了吧!凭您这全本连台的咳嗽,谁受得了啊!”(正)
(四)作兼语,共有4例,占“您”所有用例的6.06%。如:
(11)“我不知道,所以才来请您帮帮忙!”(正)
(12)定大爷,咱们这一带可就数您德高望重,也只有您肯帮助我们!(正)
(五)与“看、听、看看”等组合后作句中独立语,共有8例,占“您”所有用例的12.12%。如:
(13)您看看,全是凤头的,而且是多么大,多么俊的凤头啊!(正)
(14)对!牛牧师!我去雇一辆车,准保体面!到了定宅,我去喊:‘回事’!您听,我的嗓音儿还象那么一回事吧?” (正)
需要关注的是,在这66例“您”中,并非全用于小辈对长辈,也可用于长辈对小辈:
(15)每逢她骂到满宫满调的时候,父亲便过来,笑着问问:“姐姐,我帮帮您吧!”(正)
更多的是用于平辈之间,多达14例,如:
(16)二哥,不信您马上拍出十两银子来,看我肯让给您不肯!”(正)
(17)二哥,您坐着,我给老爷子找小白梨去!(正)
例(16)、(17)中称“您”的是“我”的大姐夫,被称的是“我”的大哥。是我的大姐夫对我的大哥的称呼。
三、北京话其他第二人称代词句法、语义、语用的历时嬗变
除了前面讨论过的“你”、“你们”、“你等”、“您”之外,《红》、《儿》、《正》三部文献中出现的北京话第二人称代词还有“汝”、“尔”、“尔等”、“而”、“伊”、“君”、“公”、“卿”、“子”、“吾子”等10个。其中“汝”、“尔”、“而”、“君”、“公”、“卿”、“子”、“吾子”等8个是对上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的沿用,在近代汉语白话文献中使用,往往具有特殊的语用价值;“尔等”是中古时期出现的第二人称代词;而“伊”则是宋元时期新产生的近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这10多个第二人称代词,从《红》到《儿》再到《正》,正经历着一个从衰弱到消亡的发展过程。
“汝”作为古代汉语最常见的第二人称代词在秦汉时期用得比较多,在唐代之后就渐趋式微。《红》中的“汝”便是如此。《红》中“汝”仅有8个用例,主要使用者是如海和警幻。“汝”成了一种语言标记,卓尔不凡的标签,有修养有内涵的外化。如:
(1)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红·5回)
(2)……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于汝。(红·5回)
发展到文康时期,《儿》中的“汝”用例更少,总共只有3例:
(3)正看得高兴,只听窗外钩声格格,他姊妹两个携手同归,忙丢下书笑道:“你姊妹两个来得大妙,我这里正有桩要事相商。‘居,吾语汝。’”便让他两个床上坐了。(儿·30 回)
(4)方才他两个在安公子跟前下那番劝勉,是夫妻尔汝相规的势分,也因公子风流过甚,他两个期望过深,才用了个“遣将不如激将”的法子,想把他归入正路,却断料不到弄到如此。(儿·31 回)
例(4)中的“尔”和“汝”都是第二人称代词,“尔汝”指彼此以“尔”和“汝”相称,表示亲昵,不分彼此。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一带有民歌就叫做《尔汝歌》,这是民间少男少女表达情意的艳歌,歌词中每句用“尔”或者“汝”来互相称呼,用以表示彼此之间的怜情爱意。民间有“尔汝之交”之说,用“尔汝”相称可以显示亲友之间不分贵贱尊卑亲密无间的情谊。到了老舍时代,无论是《正》中还是《龙须沟》、《茶馆》等作品中,均已见不到第二人称代词“汝“的用例。可见,在老舍时代,“汝”已退出交际领域走向消亡。
“尔”也是上古汉语中常见的第二人称代词,“尔等”则是由第二人称代词“尔”+复数标记“等”构成,表复数,在中古时期出现。同“汝”一样,“尔”、“尔等”作为第二人称代词在《红》中用例极少,只有12例,仅限于在仙姑、警幻的话语以及一些诗词中出现,成为一种话语标记,是一种高贵身份和极高修养的象征。如:
(1)尔今偶游至此,设如堕落其中,则深负我从前谆谆警戒之语矣。(红·5回)
(2)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红·5回)
(3)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红·27回)
这些用例中的“尔”有的表单数,有的表复数。至于“尔等”《红》中仅见1例:
(4)林四娘得闻凶报,送集聚众女将,发令说道∶“……尔等有愿随者,即时同我前往;有不愿者,亦早各散。”(红·78回)
发展到文康时期,《儿》中的“尔”、“尔等”用例也少,“尔”共有10例,其使用原则更逊于《红》,因为都是引述:其中8例是引述《论语》语句,1例引述《左传》语句,1例构成“尔汝”。如:
(5)当下安老爷见儿媳两旁侍坐,便问道:“你们是怎么个见识?‘盍各言尔志’呢!”(儿·33回)
(6)接着坐次讲话,夫子自应先问子路。只是先生之于弟子,正不必逐位逐位的去向他应酬,想来当日‘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句话,自然是望着大家笼统问的。(儿·39回)
至于“尔等”也仅有1例:
(7)天尊发落道:“尔等此番入世,务要认定自己行藏,莫忘本来面目。可抬头向天人宝镜一照者!”(儿·缘起首回)
由此可见,从《红》到《儿》第二人称代词“尔”、“尔等”进一步衰弱,只是出现在引述古人言语的场合。到了老舍时代,无论是《正》中还是《龙须沟》、《茶馆》等作品中,均未有“尔”、“尔等”的用例,可见,第二人称代词“尔”、“尔等”在老舍时代已经从日常口语中消亡了。
“君”在先秦典籍中一般指各诸侯国国君。汉代以后常用“君”来表示敬称。《红》中“君”共有13个用例,可作主语、宾语、定语及兼语。如:
(8)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红·36回)
(9)妾痴情待君五年矣,不期君果冷心冷面,妾以死报此痴情。(红·66回)
发展到文康时期,《儿》中的“君”共有 9 个用例,在句法层面较之《红》时代没有任何变化。如:
(10)你我话尽于此,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也不往下送了,你老少四位夫妻前途保重,我们就此作别。(儿·10 回)
(11)自兹二十年后,足下年造不吉,时至当早图返辔收帆,移忠作孝,倘有危急,仆当在天台、雁宕间迟君相会也。切记!切记!(儿·18 回)
发展到老舍时代,我们考察了无论是《正》还是《龙须沟》、《茶馆》等作品均没有第二人称代词“君”的用例。可见,这个时期“君”已退出日常交际领域了。
“伊”作为第三人称代词在魏晋时期就已大行其道,《世说新语》中就有很多用例。[6]但是,作为第二人称代词却是宋元时期才出现的,属于旧瓶装新酒。但是,到了明代,无论是作第二人称的“伊”还是作第三人称的“伊”均不太常见。《金瓶梅词话》中只有9个“伊”的用例,全部作“他”解,没有用为第二人称的“伊”。[7]《红楼梦》中“伊”仅出现1例:
(12)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红·22回)
这首词中的“伊”和“你”互文,因此可以断定“伊”字不作“他”解而该作“你”解。为什么用“伊”不用“你”呢?吕叔湘给出的解释是:“利用‘伊’字的平声来协律,因为‘你’字没有一个平声的同义字,不象‘我’字可以利用‘咱’字。”[8]
到了文康时期,《儿》中已见不到“伊”作第二人称代词的用例。到了老舍时代,《正》中也没有“伊”作第二人称代词的用例。可见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第二人称代词“伊”已在北京话话口语中消失了。只是保留在了一些方言中,如今日的吴方言中还有“伊”,但是作第三人称代词,而非第二人称代词。
“而”作为第二人称代词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晚唐五代以降走向式微。元明时期已很少见到用例。《红》中未出现“而”作第二人称代词的用例。《儿》中有 5 例“而”作第二人称代词的用例,但都是出现在古代诗文中,属于引用,而非自然语言中使用。如:
(13)怎生公然说‘我翁即而翁,而欲烹而翁,请分我一杯羹’?幸而项王无谋,被他这几句话牢笼住了,不曾作出来。(儿·缘起首回)
(14) 背到那得意的地方,只听他高声朗诵的念道是:“罔极之深恩未报,而又徒留不肖肢体,遗父母以半生莫殚之愁。百年之岁月几何?而忍吾亲有限之精神,更消磨于生我劬劳之后!……”(儿·4回)
到了老舍时代,无论是《正》中还是《龙须沟》、《茶馆》等作品中均已没有第二人称代词“而”的用例。由此看来,早在十八世纪中叶第二人称代词“而”在北京话中就已销声匿迹了。
“卿”本是官名,秦汉时用作对人的美称,如荀子称荀卿。到南北朝时,“卿”又用作夫妻之间的互称。唐代以后,“卿”一般就只用作君王对臣下的称呼了。[9]宋元以降“卿”也用于普通人之间,同“你”。《红》中“卿”共有4例,全用于青年男女之间。如:
(15)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红·38回)
(16)莫若说“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79回)
《儿》中“卿”共有 6 例,可以用作夫妻之间或普通人之间。如:
(17)一切完毕,正要过去请新郎起来,早见公子笑吟吟过这屋里来,张姑娘便站起来道喜。公子道:“与卿同之。”(儿·28回)
(18)念的过来念不过来,累的着累不着,干卿何事?却要梅香来说勾当!岂不大怪?(儿·33 回)
发展到老舍时代,《正》中以及《龙须沟》、《茶馆》中均无第二人称代词“卿”的用例。
春秋战国时期,“子”多用于第二人称的尊称,有时也用作一般的对称词,不表敬意。《左传》、《论语》中就有不少“子”表尊称的用例,但到了《孟子》中“子”有时用作普通的第二人称代词,用同“汝”。[10]晚唐五代以降的近代汉语中作为第二人称代词的“子”已用例很少。《红》中也仅见1例第二人称代词“子”的用例,且为引述,并非自然语言中:
(19)后面忽见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书云: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红·5回)
到了文康时期,《儿》中也有3例第二人称代词“子”的用例:
(20)《毛诗》有云:“甘与子同梦。”我就作个梦儿,也要与你同意合心,无论何事岂有瞒你的道理?(儿·23回)
(21)至于这回书的文章,没一个字没气力,也没一处不是安龙媒的正传,听到下回,才知这话不谬。苟谓不然,那燕北闲人虽闲,也断不肯浪费这等拖泥带水的闲笔闲墨。“彼有取耳,子姑待之”。(儿·29回)
(22)吾九十近矣,纵百岁归居,亦来日苦少,子为我撰墓志以须乎?(儿·39回)
例(20)、(21)均为引述,非自然语言,例(22)系安老爷为邓九公撰写的墓志铭,属于文言创作。
《儿》中还有1例“吾子”的用例,用同“子”:
(23)某浪迹江湖,交游满天下,求其真知某者无如吾子。(儿·39回)
该例也同样出现在安老爷为邓九公撰写的墓志铭中,属于文言创作。
《儿》中还出现1例“公”用作第二人称代词的用例:
(24)凡此皆不足为公荣,所喜免此万里长征,洵为眼前一大快事!(儿·40回)
该用例出自军机章京陆露峰写给安公子的祝贺信,也属于文言创作。到了老舍时代,就已见不到作为第二人称代词的“子”、“吾子”、“公”的用例了。可见在老舍时代北京话第二人称序列中已经没有“子”、“吾子”和“公”了。
有些语言现象的发展演变,也许在一二百年间就能见到端倪;有些语言现象的发展演变则也许要经历五六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被看清。从《红》到《正》,短短两百年,作为第二人称代词家族,其发展演变并不暧昧,最明显的莫过于家族成员的兴衰替换,而最隐秘的莫过于句法、语义、语用层面的发展演变。如果再往前追溯,我们所看到的景观也许更富有层次和变幻,这正是我们下一步要着手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272.
[2][3][5][6][8] 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江蓝生,补.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3-4,36-37,37,17-18,19.
[4] [日]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第2版)[M].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6-107.
[7] 曹炜.《金瓶梅词话》虚词计量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41-42.
[9] 向熹.简明汉语史(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33-234.
[10]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上(修订本)[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