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面包的申遗重任
2014-08-01郑丽娟
郑丽娟
对于飘荡在外地的德国人来说,面包不仅仅是一种好吃的食物,更蕴藏着一种思乡情结。每一位曾经到地中海、中东或者美洲拜访过朋友或亲属的德国人都知道,这些人最希望带给他们的小礼物,是一个新鲜的全谷类面包。著名的德国戏剧家贝托尔特1941年流亡美国时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哀叹道:“美国没有真正的面包,我喜欢吃家乡的面包。”
德国位于欧洲的心脏位置,也是小麦和黑麦种植地的交汇处。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造就了德国面包的多样性。按照不同的小麦和黑麦面粉配比,就可以衍生出丰富的面包品种,再加上面包中的配料、烘烤面包的时间和方式,可以衍生出三百多种丰富的面包品类。如果算上小面包大约有1200种。德国面包分两大类:面包和小面包。平时所说的面包是我们概念中的大面包,比如吐司。小面包到底有多小并没有限制,但不能超过半斤,凡是超过半斤的都列入面包的范畴。
德国的面包外皮松脆,内里深色或者呈浅色,抑或呈颗粒状。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当之无愧于“德国面包是世界之王”的称号。德国人平均每年要吃掉172斤的面包,也就是一天要吃一片面包和四个小面包。面包房也是德国的一道亮丽风景,每条街道、每个地区都有面包房,想要寻到面包房,空气中弥漫的面包香气便是最好的指示牌。
“没有耐心,就没有好面包”,这是德国古老的烘培规则。用足够的耐心给面包以时间,将混合好的面团放置至少一小时,最好是一夜,美味就渐渐渗透了出来,这就是德国面包美味的秘诀。当然,面包烘培时所要求的温度和湿度也不能忽视。
由于德国人吃面包已经有几个世纪的历史了,所以德国的面包文化也历久弥香。德国面包文化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家面包博物馆,这座建立在乌尔姆的场馆距今已经有60年的历史,面积为1150平方米,收集了约1.8万件展品。它致力于收集、保存、展示一切有关于德国面包的历史纪录,《从谷物到面包》和《人与面包》是它长期展览的两个内容,讲述了面包的故事,从农耕时期到谷物农业生产,以及介绍了面包对人类的重要性。
迄今为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还没有德国的产品。但德国很快将推出自己的候选项目,而德国面包有幸担当了这个重任。2014年4月,德国烘焙行业协会正在积极准备让面包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果成功的话,预计德国面包将最早在2017年被列入,而且将成为该名录上的首个德国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