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氧、硫分段联合浸出新工艺

2014-07-31杜荣珍张军荣

新媒体研究 2014年13期

杜荣珍+张军荣

摘 要 氧、硫分段联合浸出新工艺将锌焙烧矿高温高酸浸出矿浆中的硅和铁的沉淀与氧化锌原矿矿浆的中性浸出合并起来,采用控制pH值自然中和水解,不消耗中和剂,不需要单独的脱硅、沉铁工序,流程简短,硫酸耗量少,生产成本低,工艺灵活,能够适应原料的变化,得到符合净化工序要求的优质中性上清液。

关键词 锌焙烧矿;氧化锌原矿;氧、硫分段联合浸出;新工艺特征

中图分类号:TF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3-0032-01

1 概况

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是一个集采、选、冶一条龙生产的加工企业。公司拥有的兰坪铅锌矿床累计探明金属储量(Pb+Zn)为15330 kt,整个矿区目前保有金属储量12900 kt,占全国总储量的12%,占云南省总储量的44%。目前公司冶炼系统为120 kt/a电锌(一冶炼厂20kt/a,二冶炼厂100 kt/a)和60 kt/a硫酸,并建有相应的综合回收系统回收冶炼渣中的锌、铜、镉等有价金属。

二冶炼厂100 kt/a电锌生产系统最大的特色在于所用的浸出工艺与国内其他锌冶炼厂不同,浸出工艺所采用的炼锌原料也不同。采用的浸出工艺为氧、硫分段联合浸出新工艺,原料主要是公司采矿厂开采的品位较低的氧化锌原矿,以及硫酸系统提供的少量锌焙烧矿。

2 炼锌原料

炼锌的主要原料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硫化锌矿和氧化锌矿。硫化锌矿是目前炼锌的最主要原料,但在常规湿法炼锌过程中,首先需进行氧化焙烧。氧化锌矿就目前来说在世界上的储量不多,其特点是锌品位较低,成分复杂多变,含硅量高,难以用选矿方法加以分离;而用火法直接处理原矿,则需要加入大量脉石,费用高,回收率低;用湿法处理高硅氧化锌矿酸浸时容易产生硅胶,严重影响矿浆的沉降与过滤,甚至会导致生产停滞,因此,硅酸锌矿床国内外一直未能获得有效的开发利用;未经焙烧的氧化锌矿夹带碳酸盐多,直接浸出始酸不能太高,否则产生大量气体造成冒槽使生产无法进行。总之,通常含锌在20%以上的高品位氧化锌矿可以采用直接酸浸湿法炼锌流程;对于低品位氧化锌矿则先采用火法富集再湿法处理,这样能耗较高、污染环境、流程复杂。氧、硫分段联合浸出新工艺用湿法处理低品位氧化锌矿,取得很好的浸出效果,得到优质的中性浸出液。

公司拥有的兰坪铅锌矿床锌资源储量巨大,但矿石性质十分复杂。矿石工业类型有砂岩型、灰岩型;自然类型有氧化矿、硫化矿、混合矿,各种类型的矿石交叉分布。探明储量中大量氧化锌矿的选矿工艺是世界级难题,低品位氧化锌矿的利用是长期以来约束兰坪铅锌矿开发的关键因素。由于矿床上部矿体以氧化锌矿为主,硫化锌矿储量较少,按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势必先开采氧化锌矿,硫化锌矿随着矿山剥离的深入产量才会逐步增加。二冶炼厂100 kt/a电锌原料供应为70 kt氧化锌矿金属由本公司北厂、架崖山露天开采和堆存的低品位氧化锌原矿供给;30 kt硫化锌矿金属主要由跑马坪坑采系统和前期北厂露采供给。硫化锌矿经选矿富集后进行沸腾焙烧产出锌焙烧矿,再由锌焙烧矿、氧化锌原矿两套独立的球磨制浆系统产出矿浆作为浸出原料。

2013年10月、11月、12月进入生产流程的氧化锌原矿及锌焙烧矿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分别见表1、表2。

表1 氧化锌原矿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单位:%)

成分

月平均

含量

月份 Zn Fe Pb SiO2

10月 12.71 7.11 2.34 25.93

11月 14.11 7.44 2.41 22.41

12月 13.74 7.25 2.11 24.88

表2 锌焙烧矿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单位:%)

成分

月平均含量

月份 Zn Fe Pb S

10月 57.60 5.62 1.25 3.22

11月 58.89 5.94 1.34 3.09

12月 57.19 5.79 1.18 3.22

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的锌原料100%自给的大型采、选、冶联合企业。

3 浸出工艺

炼锌方法分为火法炼锌和湿法炼锌两大类,锌冶金的发展趋向于湿法。湿法炼锌能耗较低,劳动条件较好,环境污染少,回收率高,产品纯度高,生产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锌焙烧矿浸出法是湿法炼锌的主导流程,该法的产锌量约占总产锌量的80%。二冶炼厂采用湿法炼锌流程,浸出工序所采用的是氧、硫分段联合浸出新工艺。该工艺流程简短、生产成本低,采用控制PH值自然中和水解法,使高温高酸浸出矿浆与氧化锌原矿矿浆混合后进入联合中浸段进行连续浸出。其特点是利用氧化锌原矿矿浆中和高温高酸出口矿浆酸度(大于100 g/L),不消耗中和剂,硫酸耗量少;将锌焙烧矿高温高酸浸出液中的硅和铁的沉淀与氧化锌原矿矿浆的中性浸出合并起来,不需要单独的脱硅、沉铁工序。其生产工艺流程为:从选厂运来的硫化锌精矿经过沸腾焙烧后得到锌焙烧矿,锌焙烧矿由刮板机输送至小球磨机进行球磨制浆后进入中温中酸浸出作业,终酸PH值控制为5.2~5.4,浸出矿浆进入浓密机进行液固分离,上清液经除铁合格后可直接送净化作业,否则返联合中性浸出作业,浓密底流进入高温高酸浸出作业,高温高酸浸出矿浆与经破碎、球磨制浆后所得的氧化锌原矿矿浆混合后进行联合中性浸出,过程严格控制酸度,终酸pH值为5.2~5.4,浸出矿浆进入浓密机进行液固分离,所产合格中性上清液送净化作业,底流再进行二段酸性浸出,终酸pH值2.5~3.0,浸出液全矿浆压滤,压滤液做调浆,压滤渣进入锌回收系统最大限度地回收渣中的锌。该工艺是个连续浸出的过程,技术的关键之处是控制溶液的pH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在保证矿石中的锌被最大限度地浸出的同时使铁、硅、砷、锑等杂质迅速水解沉淀,最终为净化工序提供合格优质的硫酸锌中性上清液。

4 浸出工艺的灵活性

由于锌焙烧矿的供给受硫酸系统生产情况的制约,因此设计时考虑了此因素,使工艺流程、技术控制条件适应原料及矿石性质的变化。若硫酸系统停产时则浸出原料中没有锌焙烧矿,只有氧化锌原矿,此时的浸出工艺为“氧化锌原矿直接酸浸工艺”,此规模是目前全国乃至世界较大的氧化锌原矿直接酸浸工艺,流程为利用天然氧化锌矿生产电解锌全湿法流程。

5 技经指标

过去的2013年,与往年相比,尽管入流程氧化锌原矿锌品位逐渐下滑,年平均仅为13.62%,而且随着矿山剥离的深入,矿石氧化率也逐渐降低,但浸出中性上清液中锌含量仍达100 g/L以上,杂质含量均在要求控制范围以内,锌浸出率均达到95%以上,浸出生产为净化工序持续不断地提供合格优质的中性上清液。全年成品0#锌锭占总产量的82%,1#锌锭占总产量的18%,较好地完成了年初预定的生产任务。

6 总结

从2005年6月投产至今,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此工艺成熟、可靠,生产稳定,有效适应原料变化、矿石性质变化以及生产现状,低品位矿石得到了有效开发利用。虽然基于矿山矿石的赋存情况,入流程的氧化锌原矿品位及氧化率逐年下降,浸出液含锌有所下降,但只要加强技术管理,控制好工艺技术条件,就能保障合格优质的中性上清液进入下一工序。

参考文献

[1]杨再兴.依靠自主创新 有效利用资源 推动企业发展[J].世界有色金属,2008(8).

[2]童晓忠.复杂氧化锌矿炼锌新工艺[J].世界有色金属,2008(8).

[3]徐鑫坤,魏昶.锌冶金学[M].云南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

[4]彭容秋.铅锌冶金学[M].科学出版社,2003.endprint

摘 要 氧、硫分段联合浸出新工艺将锌焙烧矿高温高酸浸出矿浆中的硅和铁的沉淀与氧化锌原矿矿浆的中性浸出合并起来,采用控制pH值自然中和水解,不消耗中和剂,不需要单独的脱硅、沉铁工序,流程简短,硫酸耗量少,生产成本低,工艺灵活,能够适应原料的变化,得到符合净化工序要求的优质中性上清液。

关键词 锌焙烧矿;氧化锌原矿;氧、硫分段联合浸出;新工艺特征

中图分类号:TF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3-0032-01

1 概况

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是一个集采、选、冶一条龙生产的加工企业。公司拥有的兰坪铅锌矿床累计探明金属储量(Pb+Zn)为15330 kt,整个矿区目前保有金属储量12900 kt,占全国总储量的12%,占云南省总储量的44%。目前公司冶炼系统为120 kt/a电锌(一冶炼厂20kt/a,二冶炼厂100 kt/a)和60 kt/a硫酸,并建有相应的综合回收系统回收冶炼渣中的锌、铜、镉等有价金属。

二冶炼厂100 kt/a电锌生产系统最大的特色在于所用的浸出工艺与国内其他锌冶炼厂不同,浸出工艺所采用的炼锌原料也不同。采用的浸出工艺为氧、硫分段联合浸出新工艺,原料主要是公司采矿厂开采的品位较低的氧化锌原矿,以及硫酸系统提供的少量锌焙烧矿。

2 炼锌原料

炼锌的主要原料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硫化锌矿和氧化锌矿。硫化锌矿是目前炼锌的最主要原料,但在常规湿法炼锌过程中,首先需进行氧化焙烧。氧化锌矿就目前来说在世界上的储量不多,其特点是锌品位较低,成分复杂多变,含硅量高,难以用选矿方法加以分离;而用火法直接处理原矿,则需要加入大量脉石,费用高,回收率低;用湿法处理高硅氧化锌矿酸浸时容易产生硅胶,严重影响矿浆的沉降与过滤,甚至会导致生产停滞,因此,硅酸锌矿床国内外一直未能获得有效的开发利用;未经焙烧的氧化锌矿夹带碳酸盐多,直接浸出始酸不能太高,否则产生大量气体造成冒槽使生产无法进行。总之,通常含锌在20%以上的高品位氧化锌矿可以采用直接酸浸湿法炼锌流程;对于低品位氧化锌矿则先采用火法富集再湿法处理,这样能耗较高、污染环境、流程复杂。氧、硫分段联合浸出新工艺用湿法处理低品位氧化锌矿,取得很好的浸出效果,得到优质的中性浸出液。

公司拥有的兰坪铅锌矿床锌资源储量巨大,但矿石性质十分复杂。矿石工业类型有砂岩型、灰岩型;自然类型有氧化矿、硫化矿、混合矿,各种类型的矿石交叉分布。探明储量中大量氧化锌矿的选矿工艺是世界级难题,低品位氧化锌矿的利用是长期以来约束兰坪铅锌矿开发的关键因素。由于矿床上部矿体以氧化锌矿为主,硫化锌矿储量较少,按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势必先开采氧化锌矿,硫化锌矿随着矿山剥离的深入产量才会逐步增加。二冶炼厂100 kt/a电锌原料供应为70 kt氧化锌矿金属由本公司北厂、架崖山露天开采和堆存的低品位氧化锌原矿供给;30 kt硫化锌矿金属主要由跑马坪坑采系统和前期北厂露采供给。硫化锌矿经选矿富集后进行沸腾焙烧产出锌焙烧矿,再由锌焙烧矿、氧化锌原矿两套独立的球磨制浆系统产出矿浆作为浸出原料。

2013年10月、11月、12月进入生产流程的氧化锌原矿及锌焙烧矿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分别见表1、表2。

表1 氧化锌原矿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单位:%)

成分

月平均

含量

月份 Zn Fe Pb SiO2

10月 12.71 7.11 2.34 25.93

11月 14.11 7.44 2.41 22.41

12月 13.74 7.25 2.11 24.88

表2 锌焙烧矿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单位:%)

成分

月平均含量

月份 Zn Fe Pb S

10月 57.60 5.62 1.25 3.22

11月 58.89 5.94 1.34 3.09

12月 57.19 5.79 1.18 3.22

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的锌原料100%自给的大型采、选、冶联合企业。

3 浸出工艺

炼锌方法分为火法炼锌和湿法炼锌两大类,锌冶金的发展趋向于湿法。湿法炼锌能耗较低,劳动条件较好,环境污染少,回收率高,产品纯度高,生产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锌焙烧矿浸出法是湿法炼锌的主导流程,该法的产锌量约占总产锌量的80%。二冶炼厂采用湿法炼锌流程,浸出工序所采用的是氧、硫分段联合浸出新工艺。该工艺流程简短、生产成本低,采用控制PH值自然中和水解法,使高温高酸浸出矿浆与氧化锌原矿矿浆混合后进入联合中浸段进行连续浸出。其特点是利用氧化锌原矿矿浆中和高温高酸出口矿浆酸度(大于100 g/L),不消耗中和剂,硫酸耗量少;将锌焙烧矿高温高酸浸出液中的硅和铁的沉淀与氧化锌原矿矿浆的中性浸出合并起来,不需要单独的脱硅、沉铁工序。其生产工艺流程为:从选厂运来的硫化锌精矿经过沸腾焙烧后得到锌焙烧矿,锌焙烧矿由刮板机输送至小球磨机进行球磨制浆后进入中温中酸浸出作业,终酸PH值控制为5.2~5.4,浸出矿浆进入浓密机进行液固分离,上清液经除铁合格后可直接送净化作业,否则返联合中性浸出作业,浓密底流进入高温高酸浸出作业,高温高酸浸出矿浆与经破碎、球磨制浆后所得的氧化锌原矿矿浆混合后进行联合中性浸出,过程严格控制酸度,终酸pH值为5.2~5.4,浸出矿浆进入浓密机进行液固分离,所产合格中性上清液送净化作业,底流再进行二段酸性浸出,终酸pH值2.5~3.0,浸出液全矿浆压滤,压滤液做调浆,压滤渣进入锌回收系统最大限度地回收渣中的锌。该工艺是个连续浸出的过程,技术的关键之处是控制溶液的pH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在保证矿石中的锌被最大限度地浸出的同时使铁、硅、砷、锑等杂质迅速水解沉淀,最终为净化工序提供合格优质的硫酸锌中性上清液。

4 浸出工艺的灵活性

由于锌焙烧矿的供给受硫酸系统生产情况的制约,因此设计时考虑了此因素,使工艺流程、技术控制条件适应原料及矿石性质的变化。若硫酸系统停产时则浸出原料中没有锌焙烧矿,只有氧化锌原矿,此时的浸出工艺为“氧化锌原矿直接酸浸工艺”,此规模是目前全国乃至世界较大的氧化锌原矿直接酸浸工艺,流程为利用天然氧化锌矿生产电解锌全湿法流程。

5 技经指标

过去的2013年,与往年相比,尽管入流程氧化锌原矿锌品位逐渐下滑,年平均仅为13.62%,而且随着矿山剥离的深入,矿石氧化率也逐渐降低,但浸出中性上清液中锌含量仍达100 g/L以上,杂质含量均在要求控制范围以内,锌浸出率均达到95%以上,浸出生产为净化工序持续不断地提供合格优质的中性上清液。全年成品0#锌锭占总产量的82%,1#锌锭占总产量的18%,较好地完成了年初预定的生产任务。

6 总结

从2005年6月投产至今,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此工艺成熟、可靠,生产稳定,有效适应原料变化、矿石性质变化以及生产现状,低品位矿石得到了有效开发利用。虽然基于矿山矿石的赋存情况,入流程的氧化锌原矿品位及氧化率逐年下降,浸出液含锌有所下降,但只要加强技术管理,控制好工艺技术条件,就能保障合格优质的中性上清液进入下一工序。

参考文献

[1]杨再兴.依靠自主创新 有效利用资源 推动企业发展[J].世界有色金属,2008(8).

[2]童晓忠.复杂氧化锌矿炼锌新工艺[J].世界有色金属,2008(8).

[3]徐鑫坤,魏昶.锌冶金学[M].云南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

[4]彭容秋.铅锌冶金学[M].科学出版社,2003.endprint

摘 要 氧、硫分段联合浸出新工艺将锌焙烧矿高温高酸浸出矿浆中的硅和铁的沉淀与氧化锌原矿矿浆的中性浸出合并起来,采用控制pH值自然中和水解,不消耗中和剂,不需要单独的脱硅、沉铁工序,流程简短,硫酸耗量少,生产成本低,工艺灵活,能够适应原料的变化,得到符合净化工序要求的优质中性上清液。

关键词 锌焙烧矿;氧化锌原矿;氧、硫分段联合浸出;新工艺特征

中图分类号:TF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3-0032-01

1 概况

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是一个集采、选、冶一条龙生产的加工企业。公司拥有的兰坪铅锌矿床累计探明金属储量(Pb+Zn)为15330 kt,整个矿区目前保有金属储量12900 kt,占全国总储量的12%,占云南省总储量的44%。目前公司冶炼系统为120 kt/a电锌(一冶炼厂20kt/a,二冶炼厂100 kt/a)和60 kt/a硫酸,并建有相应的综合回收系统回收冶炼渣中的锌、铜、镉等有价金属。

二冶炼厂100 kt/a电锌生产系统最大的特色在于所用的浸出工艺与国内其他锌冶炼厂不同,浸出工艺所采用的炼锌原料也不同。采用的浸出工艺为氧、硫分段联合浸出新工艺,原料主要是公司采矿厂开采的品位较低的氧化锌原矿,以及硫酸系统提供的少量锌焙烧矿。

2 炼锌原料

炼锌的主要原料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硫化锌矿和氧化锌矿。硫化锌矿是目前炼锌的最主要原料,但在常规湿法炼锌过程中,首先需进行氧化焙烧。氧化锌矿就目前来说在世界上的储量不多,其特点是锌品位较低,成分复杂多变,含硅量高,难以用选矿方法加以分离;而用火法直接处理原矿,则需要加入大量脉石,费用高,回收率低;用湿法处理高硅氧化锌矿酸浸时容易产生硅胶,严重影响矿浆的沉降与过滤,甚至会导致生产停滞,因此,硅酸锌矿床国内外一直未能获得有效的开发利用;未经焙烧的氧化锌矿夹带碳酸盐多,直接浸出始酸不能太高,否则产生大量气体造成冒槽使生产无法进行。总之,通常含锌在20%以上的高品位氧化锌矿可以采用直接酸浸湿法炼锌流程;对于低品位氧化锌矿则先采用火法富集再湿法处理,这样能耗较高、污染环境、流程复杂。氧、硫分段联合浸出新工艺用湿法处理低品位氧化锌矿,取得很好的浸出效果,得到优质的中性浸出液。

公司拥有的兰坪铅锌矿床锌资源储量巨大,但矿石性质十分复杂。矿石工业类型有砂岩型、灰岩型;自然类型有氧化矿、硫化矿、混合矿,各种类型的矿石交叉分布。探明储量中大量氧化锌矿的选矿工艺是世界级难题,低品位氧化锌矿的利用是长期以来约束兰坪铅锌矿开发的关键因素。由于矿床上部矿体以氧化锌矿为主,硫化锌矿储量较少,按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势必先开采氧化锌矿,硫化锌矿随着矿山剥离的深入产量才会逐步增加。二冶炼厂100 kt/a电锌原料供应为70 kt氧化锌矿金属由本公司北厂、架崖山露天开采和堆存的低品位氧化锌原矿供给;30 kt硫化锌矿金属主要由跑马坪坑采系统和前期北厂露采供给。硫化锌矿经选矿富集后进行沸腾焙烧产出锌焙烧矿,再由锌焙烧矿、氧化锌原矿两套独立的球磨制浆系统产出矿浆作为浸出原料。

2013年10月、11月、12月进入生产流程的氧化锌原矿及锌焙烧矿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分别见表1、表2。

表1 氧化锌原矿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单位:%)

成分

月平均

含量

月份 Zn Fe Pb SiO2

10月 12.71 7.11 2.34 25.93

11月 14.11 7.44 2.41 22.41

12月 13.74 7.25 2.11 24.88

表2 锌焙烧矿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单位:%)

成分

月平均含量

月份 Zn Fe Pb S

10月 57.60 5.62 1.25 3.22

11月 58.89 5.94 1.34 3.09

12月 57.19 5.79 1.18 3.22

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的锌原料100%自给的大型采、选、冶联合企业。

3 浸出工艺

炼锌方法分为火法炼锌和湿法炼锌两大类,锌冶金的发展趋向于湿法。湿法炼锌能耗较低,劳动条件较好,环境污染少,回收率高,产品纯度高,生产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锌焙烧矿浸出法是湿法炼锌的主导流程,该法的产锌量约占总产锌量的80%。二冶炼厂采用湿法炼锌流程,浸出工序所采用的是氧、硫分段联合浸出新工艺。该工艺流程简短、生产成本低,采用控制PH值自然中和水解法,使高温高酸浸出矿浆与氧化锌原矿矿浆混合后进入联合中浸段进行连续浸出。其特点是利用氧化锌原矿矿浆中和高温高酸出口矿浆酸度(大于100 g/L),不消耗中和剂,硫酸耗量少;将锌焙烧矿高温高酸浸出液中的硅和铁的沉淀与氧化锌原矿矿浆的中性浸出合并起来,不需要单独的脱硅、沉铁工序。其生产工艺流程为:从选厂运来的硫化锌精矿经过沸腾焙烧后得到锌焙烧矿,锌焙烧矿由刮板机输送至小球磨机进行球磨制浆后进入中温中酸浸出作业,终酸PH值控制为5.2~5.4,浸出矿浆进入浓密机进行液固分离,上清液经除铁合格后可直接送净化作业,否则返联合中性浸出作业,浓密底流进入高温高酸浸出作业,高温高酸浸出矿浆与经破碎、球磨制浆后所得的氧化锌原矿矿浆混合后进行联合中性浸出,过程严格控制酸度,终酸pH值为5.2~5.4,浸出矿浆进入浓密机进行液固分离,所产合格中性上清液送净化作业,底流再进行二段酸性浸出,终酸pH值2.5~3.0,浸出液全矿浆压滤,压滤液做调浆,压滤渣进入锌回收系统最大限度地回收渣中的锌。该工艺是个连续浸出的过程,技术的关键之处是控制溶液的pH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在保证矿石中的锌被最大限度地浸出的同时使铁、硅、砷、锑等杂质迅速水解沉淀,最终为净化工序提供合格优质的硫酸锌中性上清液。

4 浸出工艺的灵活性

由于锌焙烧矿的供给受硫酸系统生产情况的制约,因此设计时考虑了此因素,使工艺流程、技术控制条件适应原料及矿石性质的变化。若硫酸系统停产时则浸出原料中没有锌焙烧矿,只有氧化锌原矿,此时的浸出工艺为“氧化锌原矿直接酸浸工艺”,此规模是目前全国乃至世界较大的氧化锌原矿直接酸浸工艺,流程为利用天然氧化锌矿生产电解锌全湿法流程。

5 技经指标

过去的2013年,与往年相比,尽管入流程氧化锌原矿锌品位逐渐下滑,年平均仅为13.62%,而且随着矿山剥离的深入,矿石氧化率也逐渐降低,但浸出中性上清液中锌含量仍达100 g/L以上,杂质含量均在要求控制范围以内,锌浸出率均达到95%以上,浸出生产为净化工序持续不断地提供合格优质的中性上清液。全年成品0#锌锭占总产量的82%,1#锌锭占总产量的18%,较好地完成了年初预定的生产任务。

6 总结

从2005年6月投产至今,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此工艺成熟、可靠,生产稳定,有效适应原料变化、矿石性质变化以及生产现状,低品位矿石得到了有效开发利用。虽然基于矿山矿石的赋存情况,入流程的氧化锌原矿品位及氧化率逐年下降,浸出液含锌有所下降,但只要加强技术管理,控制好工艺技术条件,就能保障合格优质的中性上清液进入下一工序。

参考文献

[1]杨再兴.依靠自主创新 有效利用资源 推动企业发展[J].世界有色金属,2008(8).

[2]童晓忠.复杂氧化锌矿炼锌新工艺[J].世界有色金属,2008(8).

[3]徐鑫坤,魏昶.锌冶金学[M].云南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

[4]彭容秋.铅锌冶金学[M].科学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