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横向整合模式的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2014-07-31张叶栩付桂彦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20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管理

张叶栩+付桂彦

内容摘要:深入发展市场经济是我国转型时期的既定国策,以市场力量来统筹调配社会资源具有超越计划经济的高效率性和高效益性,自由市场和分工使得经济的地域和部门界限趋于模糊,作为微观经济的重要组成单元,企业具有进行横向整合管理的内在需求。本文从横向整合管理的现实和理论背景出发,分析了企业进行横向整合管理的动因和障碍,并建立了包含多维度的横向整合管理创新模型,希望能够对市场经济下的企业部门优化管理效率和提升管理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横向整合 企业管理 市场经济

横向整合管理的概念界定与研究背景

(一)横向整合管理的概念

横向整合是微观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学科的交叉性理论,体现为微观经济单元的增长性发展战略。在实践中,横向整合经常与“市场开拓”、“横向并购”以及“行业整合”三种概念产生混淆,事实上,横向整合与任意其他三种概念的单一对等都是相对片面的。在本文中,笔者将横向整合定义为其他三种概念的内涵集合,即:

第一,横向整合具有市场开拓的含义。在市场经济制度下,要素与资源充分流动,微观企业以单一或全系的产品和服务为流动对象,将企业生产与销售等业务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展开,突破行政地理局限,建立发展“大区经济”。

第二,基于契约精神的并购重组是横向整合的核心要义。企业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协调生产与销售,出于集中精力与优化资源配置的考虑,需要以并购、联盟或者新建的方式来重新划分经营业务和规模调整后的企业产权,以现代合同制度来稳步扩张企业规模。

第三,横向整合既是管理过程,也是管理结果,结果性涵义体现为行业整合。企业实施横向整合管理的过程考虑要素包括市场区位选择、进入方式、资源整合方式以及资源配置形式等,个别企业横向整合规模扩大的结果是必定是行业集中度上升。

(二)横向整合的研究背景

要素条件、劳动力供给以及市场规模是我国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倚靠,本土企业借助低成本和市场规模优势完全有能力建立较高的竞争能力。然而,企业多元化、较低的行业集中度以及制度建设缺陷都限制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我国企业并非先天不适应横向整合管理模式,而是无法根据现有的理论去匹配横向整合管理的路径与期望收益。

1.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WTO之前,国内外市场边界相对清晰,外向型企业利用成本优势而发展出口贸易,出口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经济附加值低、可持续发展性差;内向型企业引进和消化外部生产技术,产品供给国内的巨大消费市场,经济增速也相对较高,企业同样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差。加入WTO之后,国内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剧烈冲击,外部竞争力量的进入和全球经济的衰退造成大量本土中小企业破产,横向整合管理因此有了外部现实条件下的孕育基础。

2.市场一体化。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要求和企业追求更大市场边界的动机都决定了中央集权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在我国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和现代流通业的产业支撑条件下,大区经济、分权经济以及部门制管理模式都显示出了较高的经济效率优势,我国经济转型的渐进性使得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的资源要素流动性非常高,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地方企业都具有管理本地区资源的内在积极性,横向整合管理具有迎合这些社会部门和利益主体发展需求的特性。

3.理论多元化。横向整合管理已经建立了包括统一市场和分割市场的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企业史学家钱德勒(Chandler)在其著作《战略与机构——工业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中论证了企业职能结构与发展战略相匹配的观点,威廉姆森(Williamson)以此为基础而提出了包括“U型结构(单元制)”、“H型结构(控股制)”以及“M型结构(多元制)”的企业组织结构理论,为不同类型的企业设置管理模式提供结构匹配参考,经过不断补充和完善,横向整合管理在世界范围内具备了较为成熟的跨学科理论和实践应用基础。

本土企业横向整合管理的动因及障碍

(一)横向整合管理动因

我国本土企业进行横向整合管理经历了三个时期,其中1979年至1992年为孕育阶段,政府部门主导的企业横向整合主要标定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之间;1992年至2001年为横向整合的起步阶段,市场经济改革、企业股份制改造以及资本市场配套发展为横向整合提供了机制保证,党的十五大提出“以资本为纽带,发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集团式企业”指明了横向整合的方向;2001至今为横向整合深入发展的阶段,党的十八大进一步确定了“资本运营、联合重组、管理整合、集成创新”的企业发展模式。图1分析了三个历史时期企业进行横向整合管理的动因。

第一,控制市场。通过企业间的横向并购可以提升所在行业的资源集中程度,增强主导企业对于市场的控制能力,使得行业平均利润与企业盈利能力同步提升。

第二,增强企业互动能力,扩大范围经济。企业出于弥补信息不对称劣势和增强市场反应能力的考虑,具有与国内外同业部门进行业务互动的内在需求,横向整合管理提供了互动平台,企业间共享采购、研发、营销、生产以及渠道建设资源,通过经营、管理以及财务等方面的协同而扩大范围经济。

第三,突破制度限制,获取特殊资源。传统的地方保护机制使得外来企业很难在当地与同质企业进行竞争,横向整合管理提供了外来企业进入特定地区的渠道,包括所在地准入资格、土地批文、许可证、品牌、社会关系以及技术资源等更易获得,减少了企业跨区经营的阻力,企业以市场手段突破了地区间的制度和文化局限。

第四,控制交易成本,发展规模经济。企业进行横向整合管理是以内部组织替代市场职能,将原本属于市场界限的交易成本内化,分摊经营费用,通过实行内部分工而提升企业内部生产和管理效率,长期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企业部门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内部分工继续深化,从而建立和发展规模经济。endprint

(二)横向整合管理障碍

第一,在我国企业横向整合管理的孕育阶段(1979-1992年),来自政府的干预使得横向整合管理偏离了其市场效率职能,企业间和企业部门间的整合目的多是出于政府职能的需要,例如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安置下岗职工、解决政府和企业债务以及扶助国有企业等,从企业自身增加盈利和扩大发展角度而进行的整合工作非常少,并且带有平均主义的企业间整合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事实证明也是不成功的。

第二,企业横向整合管理的起步阶段(1992-2001年),其发展障碍主要来自愈演愈烈的地方保护主义,所在地政府不愿意将本地企业出售给外来企业,同时也依靠行政优势为外来企业并购本地企业设置诸多限制。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即为“科龙收购案”,科龙集团为扩展西部地区业务而试图并购原西安市的黄河冰箱厂,但西安市政府以影响当地另一家国有冰箱生产企业效益为由拒绝,最终并购失败。

第三,在我国本土企业选择进行横向整合管理的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日益深入的开放型经济使得计划整合以及地方保护已经不再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障碍,此时企业更多的是在众多管理模式间难以取舍,横向整合管理的内外矛盾难以协调。例如,企业为突破制度障碍和获取在并购地的外部合法资格,往往对当地政府和居民允诺长期回报,然而这种“先行允诺”限制住了企业内部选择适宜管理模式的灵活度,即外部战略与内部管理之间出现矛盾。

企业创新横向整合管理的主要工作点

根据我国企业进行横向整合的动因和当前时期所面临的主要障碍,笔者建立了旨在创新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的多维度模型,根据企业管理传统、制度地位以及资源能力差异而区分不同企业创新横向整合管理模式的主要工作点,如表1所示。

(一)企业管理传统

管理传统包括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受其影响,企业选择横向整合管理时对于经营模式、区位市场因素以及既定战略的考虑次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传统,即在具有强管理传统(Strong Tradition)的企业中,整合水平高低(1和2)、目标模式、组织结构、股权结构以及研发、采购、销售(1.1-1.9;2.1-2.9)均不构成模式创新的主要工作点,横向整合创新主要集中于对内部资源和能力管理决策方式的变革,即集权/分权习惯、研发、采购以及销售的独立/统一习惯等,而在半强式(Half Strong Tradition)和弱式(Weak Tradition)传统企业中则需要继续考虑制度地位与资源能力要素。

(二)企业制度地位

企业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对于政府和同业部门的影响能力,不同制度地位的企业选择横向整合也要采取差异化的工作步骤。以国有企业为例,明确的行政归属使其选择横向整合的工作点比较清晰,主要选取地方认同(1.1)、合作事业部制(2.2)、子公司(1.3)、股权单一(2.4)、统一采购(2.5)、产品标准化(2.6)、统一研发、销售和配置资源(2.7、2.8、2.9)等整合要素;民营企业在经济制度体系和议价能力等方面相对于国有企业都处于劣势地位,其选择横向整合更多是出于市场效益的考虑,因此工作点选择与国有企业基本相反。

(三)企业资源能力

企业是市场的微观组成单元,依据市场力量而实现优胜劣汰,拥有较强资源能力的企业收购弱资源能力企业是市场中的常态现象,资源能力强、规模大、层次多以及管理正规的企业往往对于处理局部利益关系力不从心,因此这类企业,从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在横向整合时往往更倾向于高度整合,即选择规模经济、合作事业部制、分公司制、股权单一、统一采购、产品标准化、统一研发、销售以及配置资源工作点(2.1-2.9),充分挖掘高度整合带来的社会资本、政治资本、商誉资本、技术资本、经济效率以及融资优势,享受整合管理的多重外溢资源。

结论

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淘汰落后产能和加速产业集中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企业具有收购、兼并外部资源和整合内部部门协调性的动机,政府也有调节产业结构、增强国家经济凝聚力的政策意图,在我国对外经济边界趋于模糊和内部经济资源跨地区、跨产业流动成为常态的背景下,研究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创新具有积极的现实应用意义和理论探索意义。未来十年是我国企业大幅并购和经济资源优化整合的时期,如何夺取管理经济优势和提升管理效率、谋划资源整合创新值得众多企业进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叶广宇.制度地位与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多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2013(4)

2.赵汉成.企业自身特性对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的案例分析[J].价值工程,2012(5)

3.何桢.企业管理创新、整合与精艺六西格玛实施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13)

4.汪濡.横向整合企业分支机构权力机制研究:社会资本的调节[D].华南理工大学,2013

5.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endprint

(二)横向整合管理障碍

第一,在我国企业横向整合管理的孕育阶段(1979-1992年),来自政府的干预使得横向整合管理偏离了其市场效率职能,企业间和企业部门间的整合目的多是出于政府职能的需要,例如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安置下岗职工、解决政府和企业债务以及扶助国有企业等,从企业自身增加盈利和扩大发展角度而进行的整合工作非常少,并且带有平均主义的企业间整合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事实证明也是不成功的。

第二,企业横向整合管理的起步阶段(1992-2001年),其发展障碍主要来自愈演愈烈的地方保护主义,所在地政府不愿意将本地企业出售给外来企业,同时也依靠行政优势为外来企业并购本地企业设置诸多限制。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即为“科龙收购案”,科龙集团为扩展西部地区业务而试图并购原西安市的黄河冰箱厂,但西安市政府以影响当地另一家国有冰箱生产企业效益为由拒绝,最终并购失败。

第三,在我国本土企业选择进行横向整合管理的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日益深入的开放型经济使得计划整合以及地方保护已经不再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障碍,此时企业更多的是在众多管理模式间难以取舍,横向整合管理的内外矛盾难以协调。例如,企业为突破制度障碍和获取在并购地的外部合法资格,往往对当地政府和居民允诺长期回报,然而这种“先行允诺”限制住了企业内部选择适宜管理模式的灵活度,即外部战略与内部管理之间出现矛盾。

企业创新横向整合管理的主要工作点

根据我国企业进行横向整合的动因和当前时期所面临的主要障碍,笔者建立了旨在创新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的多维度模型,根据企业管理传统、制度地位以及资源能力差异而区分不同企业创新横向整合管理模式的主要工作点,如表1所示。

(一)企业管理传统

管理传统包括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受其影响,企业选择横向整合管理时对于经营模式、区位市场因素以及既定战略的考虑次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传统,即在具有强管理传统(Strong Tradition)的企业中,整合水平高低(1和2)、目标模式、组织结构、股权结构以及研发、采购、销售(1.1-1.9;2.1-2.9)均不构成模式创新的主要工作点,横向整合创新主要集中于对内部资源和能力管理决策方式的变革,即集权/分权习惯、研发、采购以及销售的独立/统一习惯等,而在半强式(Half Strong Tradition)和弱式(Weak Tradition)传统企业中则需要继续考虑制度地位与资源能力要素。

(二)企业制度地位

企业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对于政府和同业部门的影响能力,不同制度地位的企业选择横向整合也要采取差异化的工作步骤。以国有企业为例,明确的行政归属使其选择横向整合的工作点比较清晰,主要选取地方认同(1.1)、合作事业部制(2.2)、子公司(1.3)、股权单一(2.4)、统一采购(2.5)、产品标准化(2.6)、统一研发、销售和配置资源(2.7、2.8、2.9)等整合要素;民营企业在经济制度体系和议价能力等方面相对于国有企业都处于劣势地位,其选择横向整合更多是出于市场效益的考虑,因此工作点选择与国有企业基本相反。

(三)企业资源能力

企业是市场的微观组成单元,依据市场力量而实现优胜劣汰,拥有较强资源能力的企业收购弱资源能力企业是市场中的常态现象,资源能力强、规模大、层次多以及管理正规的企业往往对于处理局部利益关系力不从心,因此这类企业,从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在横向整合时往往更倾向于高度整合,即选择规模经济、合作事业部制、分公司制、股权单一、统一采购、产品标准化、统一研发、销售以及配置资源工作点(2.1-2.9),充分挖掘高度整合带来的社会资本、政治资本、商誉资本、技术资本、经济效率以及融资优势,享受整合管理的多重外溢资源。

结论

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淘汰落后产能和加速产业集中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企业具有收购、兼并外部资源和整合内部部门协调性的动机,政府也有调节产业结构、增强国家经济凝聚力的政策意图,在我国对外经济边界趋于模糊和内部经济资源跨地区、跨产业流动成为常态的背景下,研究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创新具有积极的现实应用意义和理论探索意义。未来十年是我国企业大幅并购和经济资源优化整合的时期,如何夺取管理经济优势和提升管理效率、谋划资源整合创新值得众多企业进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叶广宇.制度地位与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多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2013(4)

2.赵汉成.企业自身特性对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的案例分析[J].价值工程,2012(5)

3.何桢.企业管理创新、整合与精艺六西格玛实施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13)

4.汪濡.横向整合企业分支机构权力机制研究:社会资本的调节[D].华南理工大学,2013

5.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endprint

(二)横向整合管理障碍

第一,在我国企业横向整合管理的孕育阶段(1979-1992年),来自政府的干预使得横向整合管理偏离了其市场效率职能,企业间和企业部门间的整合目的多是出于政府职能的需要,例如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安置下岗职工、解决政府和企业债务以及扶助国有企业等,从企业自身增加盈利和扩大发展角度而进行的整合工作非常少,并且带有平均主义的企业间整合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事实证明也是不成功的。

第二,企业横向整合管理的起步阶段(1992-2001年),其发展障碍主要来自愈演愈烈的地方保护主义,所在地政府不愿意将本地企业出售给外来企业,同时也依靠行政优势为外来企业并购本地企业设置诸多限制。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即为“科龙收购案”,科龙集团为扩展西部地区业务而试图并购原西安市的黄河冰箱厂,但西安市政府以影响当地另一家国有冰箱生产企业效益为由拒绝,最终并购失败。

第三,在我国本土企业选择进行横向整合管理的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日益深入的开放型经济使得计划整合以及地方保护已经不再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障碍,此时企业更多的是在众多管理模式间难以取舍,横向整合管理的内外矛盾难以协调。例如,企业为突破制度障碍和获取在并购地的外部合法资格,往往对当地政府和居民允诺长期回报,然而这种“先行允诺”限制住了企业内部选择适宜管理模式的灵活度,即外部战略与内部管理之间出现矛盾。

企业创新横向整合管理的主要工作点

根据我国企业进行横向整合的动因和当前时期所面临的主要障碍,笔者建立了旨在创新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的多维度模型,根据企业管理传统、制度地位以及资源能力差异而区分不同企业创新横向整合管理模式的主要工作点,如表1所示。

(一)企业管理传统

管理传统包括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受其影响,企业选择横向整合管理时对于经营模式、区位市场因素以及既定战略的考虑次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传统,即在具有强管理传统(Strong Tradition)的企业中,整合水平高低(1和2)、目标模式、组织结构、股权结构以及研发、采购、销售(1.1-1.9;2.1-2.9)均不构成模式创新的主要工作点,横向整合创新主要集中于对内部资源和能力管理决策方式的变革,即集权/分权习惯、研发、采购以及销售的独立/统一习惯等,而在半强式(Half Strong Tradition)和弱式(Weak Tradition)传统企业中则需要继续考虑制度地位与资源能力要素。

(二)企业制度地位

企业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对于政府和同业部门的影响能力,不同制度地位的企业选择横向整合也要采取差异化的工作步骤。以国有企业为例,明确的行政归属使其选择横向整合的工作点比较清晰,主要选取地方认同(1.1)、合作事业部制(2.2)、子公司(1.3)、股权单一(2.4)、统一采购(2.5)、产品标准化(2.6)、统一研发、销售和配置资源(2.7、2.8、2.9)等整合要素;民营企业在经济制度体系和议价能力等方面相对于国有企业都处于劣势地位,其选择横向整合更多是出于市场效益的考虑,因此工作点选择与国有企业基本相反。

(三)企业资源能力

企业是市场的微观组成单元,依据市场力量而实现优胜劣汰,拥有较强资源能力的企业收购弱资源能力企业是市场中的常态现象,资源能力强、规模大、层次多以及管理正规的企业往往对于处理局部利益关系力不从心,因此这类企业,从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在横向整合时往往更倾向于高度整合,即选择规模经济、合作事业部制、分公司制、股权单一、统一采购、产品标准化、统一研发、销售以及配置资源工作点(2.1-2.9),充分挖掘高度整合带来的社会资本、政治资本、商誉资本、技术资本、经济效率以及融资优势,享受整合管理的多重外溢资源。

结论

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淘汰落后产能和加速产业集中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企业具有收购、兼并外部资源和整合内部部门协调性的动机,政府也有调节产业结构、增强国家经济凝聚力的政策意图,在我国对外经济边界趋于模糊和内部经济资源跨地区、跨产业流动成为常态的背景下,研究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创新具有积极的现实应用意义和理论探索意义。未来十年是我国企业大幅并购和经济资源优化整合的时期,如何夺取管理经济优势和提升管理效率、谋划资源整合创新值得众多企业进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叶广宇.制度地位与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多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2013(4)

2.赵汉成.企业自身特性对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的案例分析[J].价值工程,2012(5)

3.何桢.企业管理创新、整合与精艺六西格玛实施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13)

4.汪濡.横向整合企业分支机构权力机制研究:社会资本的调节[D].华南理工大学,2013

5.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企业管理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