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热力环流”为例谈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

2014-07-31唐伟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环流热力板书

唐伟

摘 要:本文以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Ⅰ)第二章第三节《热力环流》为例分析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进行整合。

关键词:热力环流 信息技术 地理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1

1 教学分析(教学内容、对象、环境分析)

1.1 教学内容

本节所讲的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学习三圈环流和气候的基础,所以利用信息技术从动态角度来研究大气环境,而大气运动又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中起着呈前启后的作用。

1.2 教学对象

学生已具备热胀冷缩和力学等相关物理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与热力环流和风有关,虽然很少有学生意识到这是大气运动的结果,但这种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理解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培养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2)教学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4  教学过程

4.1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诸葛亮火烧葫芦峪

话说三国后期,农历六月的一天,晴空万里,暑热难耐,真乃火攻之良机,诸葛亮设计将司马懿父子围困在葫芦峪,用火攻之……正当大火冲天,一场大雨不期而至……

司马懿道:“天助我也!!!”

讨论:这场雨真的是天意吗?

资料:当地的老市民说,青岛一般是白天感到空气潮湿,夜晚则感到空气比较干爽。这是为什么?

你能不能解读一些其他的自然现象呢?

[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此引出课题进行新课教学]

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提高教学效率;体现“最近发展区”原则]

环节二:分析情境 探究新知

板书标题: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板书)

投影:“热力环流”动画

(由学生结合动画,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请在动画演示过程中观察分析:

①引起空气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②垂直方向上的空气运动使水平气压分布有何变化?

③水平方向上空气如何运动?

教师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①地面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②受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相应的高空则形成高气压;冷却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相应的高空则形成低气压。

③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热力环流。

[探究讲解、观察、思考、比较、绘图、观看动画,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归纳能力训练,指导学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同学们是否能自己画出这种现象呢?造成这种现象的过程又是什么呢?

(提出疑问,过渡到下一子目)

环节三 实践应用 升华新知

学生已经了解了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下面用这一原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2)海陆风 城市风 山谷风 (板书)

由学生结合刚才分析的“热力环流”内容,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进行辅导。

投影“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 提出问题:这些现象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如何联系实际?由学生进行讨论并回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在黑板上板图。

[运用题目探究、解答,反馈学情,训练解题思路,过渡到下一子目]

环节四 归纳强化 提升演练

(3)知识归纳(板书)

结合“热力环流”示意图和“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进行归纳总结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小结、启发、诱导、尝试、归纳、强化成因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4)课堂练习(投影一组练习,进行当堂的训练,落实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组织、引导、总结 分析、交流、评价、反馈矫正,指导学法和思路]

5 教学反思

5.1 对使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课程整合的反思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5.2 把握运用信息技术的尺度的反思

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哗众取宠,不能用信息技术代替全部的授课,更不能代替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5.3 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因为热力环流的原理,是个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理解的一个盲点,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到用信息技术来突破这个难点,并在实际的课堂中也体现了整个设计的理念。

5.4 对学生的接受和反馈进行的反思

在课后,学生结合本节的教学内容,对热力环流过程中有了充分理解,能够完顺利地完成相关的习题。

endprint

猜你喜欢

环流热力板书
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
热力开季
渐近夏日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名师开讲:2017年高考数学命题热力榜
谜底大揭秘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变压器并联运行在旁路带电作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