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行动学习特有的营造
2014-07-31大拇哥
+大拇哥
弯道超车系列坊谈
五月赛事“扎堆”呈现,虽然让我这个专栏主持人应接不暇,却收获颇丰——尽管这些活动、赛事都没有直接打上STEM的烙印,但我以为,它们都营造了STEM的精神和精髓,那就是行动学习。
除了本期推介的IT3C和OM之外,最让我心动的还有同济大学建造节!一个以大学之名连续举办了8届的校园盛宴。今年,有来自全国10所建筑院校和20所中学,共50个队参加,盛况空前。
如同IT3C和OM一样,建造节的入门门槛并不高,竞赛规则为每个队发60张1.95米长、1.5米宽、7毫米厚的瓦楞纸板和相关螺丝。各个队需要通过对于材料性能的认识,发挥想象力,建造出有内部使用空间的纸板建筑。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却能激发热情的建筑设计竞赛,队员们除了需要创新和超越以往历届的设计,还要有计划地安排团队任务,共同建造出充满创意的纸板建筑。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中学组的表现,毕竟,相对于大一学生而言,这些刚刚踏进高中校门的学子,对课本以外的知识,对试卷以外的操作,积淀几乎为零,更遑论创意实践了。然而,历年的身临其境,每次都让我感动、感慨。因为,这三天里,学生们完全换了一种状态,不仅生成了太多的奇思妙想,更在践梦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超凡的行动力,不循规蹈矩,不拘泥建筑惯例,不被师哥师姐们的专业能力所动摇,用他们的话说,“我们能够依靠的,也就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只有赛事规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
处在新课程变革背景下的科学素养教育是实施行动学习的最便利的台阶,其独特性和创新性,主要表现在教育价值取向上更加关注学生的素养、能力和兴趣的培育;在内涵解构上,注意教育活动的前伸后延式地拓展模式;而在教学生态方面,则对课程渠道的依托有所弱化。我们不否认这类教育应用的渗透;但我们同样也不能否认,这类教育的完整性还远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碎片式的训练,浅尝辄止式的体验,都有可能让学生错失最佳感悟年龄、系统经历全过程和顿悟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在落实创新教育理念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更为全面的实验、设计乃至试错容错改错的机会。我们必须探寻更多元的接触渠道、学习渠道;孵化学生内心渴望独立的心态同时,也要精心规划我们的教育影响力,让孩子们可以经由自身的消化和表现来体悟这份初心(而不是现成的答案)。而竞赛,无疑是跨界学习应用与创新竞技两界的最有效途径。
无论是IT3C和OM,还是建造节,当我们细究规则之时,不难发现一个共通的特点,那就是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更强调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更注重环节设计中的“非直接得分点”的铺垫。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规范着行动学习的营造。他认为:“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作的发现,还是科学家努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作出的发现,按其实质来说,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和转化,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知觉归类理论和概念形成的假设考验说是认知—发现学习的理论基础;理论本身的研究成果提示我们,教育过程是一个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要正确认知和处理知识、技能和智力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提倡发现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顿悟,实际上是体悟积累的质变而已;与小聪明没有太大的关系。只不过,这一切,原本是应该贯穿于学习建构的全过程,而不是到竞赛时才临阵磨枪。行动学习不再单纯依赖“做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在实施过程中,凸显了教育、教学、教师的引领和促动作用!这里,我们不妨引入“脚手架”工具,把工具直接交给学生,帮助学生去自我解构,针对体验各环节生成已有感悟的“脚手架“。比如,在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多追问一个为什么;整理自己的思维发展记录,以找到创新的突破点;习惯假设的同时,追问自己假设的依据,以跨越“前概念”阻滞;自己尝试解释每个实验步骤的意图,以及改良方案;在提前预估生成性问题的可能性基础上,学会批判思维,习惯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蓝皮书》发布会上,专家转述了一个权威数据“今天教授的技能或概念中的60%将在他正式踏上社会之时消失”(原文用的是“知识”,感觉词义不够精准,所以“技能或概念”做了同类替代)。这样的教育生态下,学生学什么,似乎已经不完全依赖于我们教什么;而现代学习理念核心,就是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授渔”!就是课内外高度关联的“营造”,就是跨学科、跨界的“行动”。
同济建造节上,请来了世博会日本产业馆的设计师寺崎由起担任评委,他对其中一个由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拼接而成的建筑造型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给学生们提出了问题:“你们有没有计算过每个角多少度比较合适?”他建议学生从力学角度论证这栋房子的受力状况。我想,明年的建造节上,如果主办方允许的话,完全有可能出现3D打印出来的奇妙建筑构想,这样的构想,在OM项目中,也可能像一只直挺挺趴在地面的大乌龟,像一只片片花瓣绽放的大绣球;在IT3C项目中,更可能像月亮盈亏渐变的组合体,或似雪花状板片插接……而这一切,可能与讲台无关,与教材无关,但一定会与行动学习密不可分。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