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时而“易”

2014-07-31李涵

西部大开发 2014年6期
关键词:曲江秦腔传统

李涵

创作缘起

《百年易俗社》由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秦腔剧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金铁木执导,西安上造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制作,以上下两集的形式于2012年8月28日和29日在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首播,并发行了DVD碟片。

西安易俗社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被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是东方戏曲艺术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因为之前的《大明宫》、《法门寺》都是曲江的相关机构委托我们和曲江影视合作出品,在业界与观众当中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所以在易俗社建社一百年之际,易俗社隶属的秦腔剧院公司找来同属曲江文化产业集团的曲江影视,委托我们拍摄一部展现易俗社百年历史的纪录片,我们很乐意接下这个工作。基本敲定此事后,我们就与易俗社、秦腔剧院、曲江影视多方商讨具体的拍摄流程,拍摄内容等相关事宜,开了座谈会,邀请专家对本片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我们在档案室中寻找文字与实物资料,提出计划采访的专家,搭建布景,由秦腔剧院配合共同为开机做准备。

本片以时间脉络进行讲述。起初我们本打算将此片制作成六至八集的系列纪录片,通过编年的形式,每一集聚焦一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然后自然引出当今易俗社的重生主题,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所以我们只好退而求其次,无法书写历史画卷,就在最短的篇幅里展现出易俗社最具代表性的几个历史瞬间。

创作要点

《百年易俗社》既然要展现易俗社一百年间丰富的历史,流水账式的“实录”一定不是最好的选择。我们的想法是,要为本片找到一个最能体现易俗社精神的“基点”,然后通过这一点串联出一百年的变迁,我们将这个点定为“易”。既然名曰“易俗”,就要体现它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如何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创新,不断为秦腔的发展注入新的东西。但同时又有“恒定”的传承,即始终牢牢把握秦腔艺术的精粹,又不断随着时代进行创新。这是易俗社立社的精神支柱,因为在这一百年间,易俗社的根始终紧紧植入秦腔之壤。易俗社随时而“易”的丰富与灵活,就是本片的基本出发点。

易俗之“易”

易俗社对秦腔艺术的“更易”贯穿于这一百年之中,它的创新手段主要在于大胆改良传统的秦腔剧本、内容、技法、培训方式,不单发扬经典的唱段,而且根据现实要求编写新的剧本,将历史大事融入通俗的戏曲。它开设培训班,通过学校培训学员,而非传统戏班子式的师徒教授,并将西方教育课程如心理学、戏剧学、表演学等与传统的戏功培训相结合,让演员能够融会贯通。这使它超越了伶人剧社的局限,变成了集创作、培训、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学堂。这是非常高瞻远瞩的,为普及民众教育,提升民众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极大提升了易俗社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力,让易俗社成为名震全国的艺术团体。

易俗社的建立,不是创设一个普通的戏班子,而是有着知识分子的背景。李桐轩和孙仁玉秉承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革”的辛亥革命,决定借助传统的秦腔达到开启民智,唤醒民众,传播知识的目的。李桐轩建立了以知名文人为传统的编剧班底,《甄别旧戏草》体现出易俗社文人创社和改良救世之风。陈雨农对秦腔的改革体现在用长短句甚至以散文入词,改变了传统秦腔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的平铺直叙唱法。1917年易俗社迁址到今天所在地,并将“易俗伶学社”更名为“易俗社”,目标更明确,范围也更广,不单是一个戏班,更有借戏育人、教人、树人的宏伟目标。

当历史与易俗社共同走到危难处境之时,易俗社同样能放下身段回归戏曲艺术本源,即娱乐功能。它不仅能将知识分子理念融入伶人的表演,同样也能让最普通的民众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这种魅力有时不一定是严肃的教化,亦可以是轻松的安慰。1926年北伐战争打响,西安受到军阀刘镇华的围攻,这加剧了易俗社的艰难。在动荡的时局下,易俗社的经营举步维艰,但依旧怀抱朴素的理想,在困厄中借《柜中缘》为身处围城的民众带来欢乐。

随着历史的发展,易俗社也越来越感到自己与时代洪流息息相关。“九一八”事变发生,在这个民族存亡的危难关口,易俗社做出了成立以来最重大的改变。训育主任封至模撰写的《山河破碎》等新戏,借大秦正腔的苍凉高亢抒发对国土沦陷、人民沦亡的悲愤之情,如此慷慨雄浑,自然深深打动了正在西安任“剿匪”副司令的张学良将军。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易俗社也在不经意之中见证了这个改变中国的历史瞬间,这其中或许也有秦腔的一份功劳吧。易俗社的爱国戏曲广受追捧,并受宋哲元将军邀请到北平演出的《山河破碎》、《还我河山》大受好评,将秦人秦音传播到华夏大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易俗社用秦腔唱出中华民族的血性,易俗人更是用实际行动展现出秦人的坚贞不屈。日军轰炸西安,兵灾战祸威胁到易俗社的正常运营。高培支社长决定拍戏不停,抗日宣传不停,在城外的防空洞里继续排练新编的剧目。抗战胜利后,动荡的时局让易俗社重新崛起的梦想再一次破灭。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这是又一个转折点,此时易俗社逐步转为国营体制,西北局第一书记习仲勋对易俗社的重建表达了关怀。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易俗社准备为新兴政权投入热情和努力并自我改革,整理了800多出剧目,培养了700多名学生,继续坚持将秦腔艺术广为散布。

易俗之“重生”

在新时期易俗社继续谋求发展,但此时的变化相比前几十年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因为它不再是一个传统的私人剧社,也不再是国营单位,而必须面对市场浪潮的冲击。在新时期,传统艺术纷纷走向式微,因为它们无法获得市场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维护这些艺术的生命力成为新的问题。秦腔有着丰富的历史,易俗社又是秦腔艺术的集大成之地,因此保护易俗社的发展就至关重要。易俗社在新时期的“变”,不仅仅是秦腔形式的创新,更是经营体制的改良。这意味着它需要从根部作出改变。

易俗社重新修缮了易俗大剧院和易俗小剧场,推出了《柳河湾的新娘》等现代戏,用新戏书写时代精神,这是易俗社始终不变的追求。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易俗社依旧保持着“求新求变”的精神,推广秦腔的传统品牌,并借助曲江的资源进行公司化改革,以求将秦腔推陈出新,打造为陕西的文化品牌。当然,如何与市场更紧密地结合,找出一条能够顺应市场又保留传统精粹的契合点,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秦腔,这是尚需探索的路径。

在结尾我们设置了一个细节,特别点出新剧院开幕时的首演大戏是易俗社最经典的剧目《三滴血》,在新建的剧场里演最传统的剧目,暗示着新易俗将继承旧易俗的精神,继续为发扬秦腔文化而努力。

观众反馈

本片播出后,我们关注了一些网友的评论,观众们普遍赞誉它的画面精美,音乐动听,是一部不错的知识普及片。但是有些内行的网友指出本片太简略,没能展现出易俗社更有代表性的东西,没有将更多关注点放在秦腔艺术本身,导致它产生了一种暧昧的视角,那就是易俗社的诞生似乎是政治因素的推动,其实不完全如此。对此我们有所注意,创作过程中接触到的许多材料没有能够放进片子,这是挺让人遗憾的,因为一百年用两集讲述实在太欠缺,所以只能专注于一个点进行纵深开掘,我们更多地将这个点放置在易俗社的“易”上,而要体现这种“易”,就必须结合时代变迁作出刻画,这就不可避免会联系到政治性。但易俗社的百年历史岂是区区两集所能容纳?因此希望有机会能够将它说得更深更细。

(作者单位: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曲江秦腔传统
游雁塔
我的秦腔半生缘
互联网时代下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探索
曲江区老促会《曲江老区在前进》画册正式出版
少年力斗传统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秦腔悼念陈忠实先生
曲江,曲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