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质量风险分析

2014-07-31王婷婷俞毅敏

质量与标准化 2014年4期
关键词:能效产品质量产品

文/王婷婷 马 壮 张 红 俞毅敏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国家扶持政策的推动,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已广泛进入寻常百姓家。

一、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新材料、新工艺的大量应用提高了产品的复杂性。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新产品不断涌入市场,在带给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同时,产品质量潜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及其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容忽视。许多案例表明,新技术产品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并未被充分重视和有效监控,成熟传统产业的产品领域质量与安全状况同样堪忧。目前,质量问题的投诉占全社会消费者投诉的60%~80%,六成以上的老百姓对产品质量不满意。

在消费者人身安全方面,有关个人伤害与严重群体性健康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近年来,由于不良商贩压缩成本、偷工减料、生产低价劣质产品或市场、政府监管不到位,家用电器与电子电器产品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安全事故频发,如“洗衣机搅死女童”、“手机电池爆炸”、“电热毯自燃”、碎纸机“咬”人等。此类波及广泛的安全事件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威胁了人们的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

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除了涉及安全标准,还涉及性能标准,如洗衣机的洗净比、冰箱的容积率、风扇的风量等。这些产品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产品功效和客户使用满意度。一些著名品牌厂商生产的品牌产品正是由于其卓越的性能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部分不良商贩为节约成本,虚标性能参数,做虚假广告,导致产品性能指标不合格,直接损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严重危害消费者权益。

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近年来对产品能效的标定愈来愈引起大家的重视,如耗电量、待机功耗、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等标准。能源领域是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重点领域。为加强节能管理,推动节能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发布《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对部分产品强制实施能效标识,这标志着能效标识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能效标识是一个市场准入概念,它直观地明示了家电等产品的能源效率等级,从而给消费者提供判断家电产品是否节能的重要指标。该办法按能效比将节能分为5级,1级最为节能,5级能效最低。我国能效标识制度采用的是“企业自我申明+备案+社会监督”这一国际通行实施模式。目前,世界上已有37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能效标识制度,成功地减缓了电器、设备等能源消耗的增长势头,在鼓励技术开发、市场竞争、高效产品的销售以及市场转换等方面也非常有效,取得了显著的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有关资料显示,世界各国因实施能效标识制度每年节能价值达8亿美元。但是,有些生产企业为利益所驱动,在生产中删减一些重要的零部件,使用不合格电机以控制成本,导致产品高能耗。更有不良商贩能效标识虚报、误导消费者购买不节能产品,这些都不利于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

综上所述,人们对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的追求主要集中在“质”和“量”两方面。我们对电饭锅、手机、洗衣机、冰箱、电热毯等各类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的调研分析结果均表明,此类产品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安全、性能、能效。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三无企业及无证产品仍然存在

经过多年的监督管理,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的经营和生产环境已有很大改善,然而有相当部分从事简单装配、低门槛的小家电企业,如移动电源、暖宝宝等生产企业,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很大的隐蔽性,这就造成“三无”企业问题长期存在。加上很多厂房及门市存在着转租和分租的现象,这些企业采取依附、捆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等各种方式,逃避有关部门的监管,生产劣质低价小家电产品侵占市场,监管工作难度极大,并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2.企业质量意识淡薄,质量管理水平偏低

部分企业由于规模偏小,专业人才缺乏,企业主身兼多职,既是老板,又是财务,同时还包办销售、设计、装配等其他工作,根本无心顾及产品标准要求。有些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为了满足客户要求,片面地迎合市场,只追求产品的数量和销量,完全不重视产品质量,认为能卖出去就行。此外,大部分规模小的企业没有设立专职的质量管理人员,没有严格执行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人未经培训就上岗,生产管理混乱。

3.产品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零部件质量

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的生产包括零部件加工和整机装配等。部分厂家为提高效率,节约成本,部分零部件是外购的,这样整机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零部件质量。家电经常出现部件的耐热耐火、防触电保护、导体的截面积和耐久性试验不合格都与零部件质量有关。零部件生产企业不了解家电的相关要求,或者生产设备落后、加工精度不高,没有控制加工精度和材料质量的措施和程序,零部件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就难以保证。家电生产企业不能对外购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整机装配完成后没有经过出厂检验就出货,家电质量就难以保证。

4.国内消费水平不平衡影响产品质量

国内大部分消费群体的消费意识和水平还比较低,仍然存在买便宜产品的消费观念。达到标准要求的产品比不合格的产品价格高,因销量受到较大影响,导致有些企业主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偷工减料,以劣质低价材料进行组装生产,产品越做越差,价格越卖越低,进入了恶性循环。

5.利益驱动,虚假广告

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宜居生活”概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耗电量、能效等基本节能参数。部分厂家为迎合消费者,做出虚假标识,标识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虽然危害程度较轻,但是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不利于整个社会节能减排事业的推进。

6.新兴产品,标准不完善

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发展迅速,产品标准总是滞后于产品发展,造成部分产品检测无标准可依,产品龙蛇混杂,安全问题尤其突出。如移动电源,新能源产品用储能电池、部分家电产品的能效限定值等目前尚无国家标准,亟需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

二、产品质量风险归类

1.从风险种类分

从种类看,现有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的质量风险主要分为三类:安全、性能和能效。

①产品安全方面: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各级监管的重点,目前实行了CCC强制认证制度,但仍有一些产品,虽通过CCC认证,但在日常的产品生产中并未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导致质量出现严重问题;有些产品在没有通过CCC认证的情况下仍在市面上流通,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在监督抽查与风险监测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一些产品在防触电保护、电源线线径、潮湿处理后的抗电强度、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等方面不合格,这些不合格现象容易在周边环境中形成不确定的导电通路,导致人体触电,危及生命安全。

部分产品的电磁兼容特性不合格,如电源端传导骚扰项目不合格、电磁场辐射强度超标。电源端传导骚扰超过限值,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中共用电网电源且正常工作的电器设备产生电磁干扰,进而使正常工作的电器设备出现故障或误操作,导致不可预判的后果;电磁场辐射强度超标,容易使产品在充电或连接电网时产生的电磁能量通过电源线进入电网,从而对电网环境产生一定的电磁污染。

另外,由于产品结构设计上存在不合理,导致消费者可以不借助工具就能取下相关零部件,因而部分运动部件易触及使消费者受到机械损伤。

②产品性能和能效方面:如洗衣机洗净比、冰箱容积率、耗电量、能效等级等不达标。其原因是部分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的把控不严,由于利益驱使或是缺乏产品设计经验等原因,在整个研发和制造环节中存在种种瑕疵和不作为,甚至有些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故意降低了指标并虚标能效。这种现象的发生,影响了产品的品质,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与目前国家“节能、减排、环保”的主要发展方向、“诚信经营、和谐社会”的理念相违背。

2.从风险来源分

从来源看,现有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的质量风险主要来自两类:

有标准无检测:很多产品有强制性国家标准,产品上市前均需经过权威机构检测。但部分小企业为节约成本,获取最大利润,违法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如电暖宝、电吹风等小家电产品。

无标准无检测:标准的发展总是滞后于产品的发展,目前部分产品尚无相关标准或标准不适用于新型产品,因此,需要收集相关风险信息,对其进行风险监测和评估。无标准产品如移动电源、激光笔等。

三、产品质量风险分析

产品质量风险形成原因复杂,一般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类:

1.内部风险点

通过考察产品全生命周期,我们发现可能存在如下内部风险点:

①由于产品设计不合理,导致产品结构问题,有可能引发风险。调研自动电饭锅,发现部分生产企业内锅材料的比热容方面没有充分研究,设计失误,从而导致一定的产品风险。为了达到更高的能效等级,产品需要将输入功率与额定容量进行匹配,此外,还需进行发热元件优化布置,合理设计保温层,选用合适的原材料来制造内锅,这些都会极大地增加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成本。调研发现的这类风险产品,尽管已经采用了全密闭的保温结构,但是在内锅材料的选择上还是存在问题,材料的轻量化方面做得还不够完善,内锅厚度过厚,从而造成产品整体的热效率值偏低。

②由于原辅材料,如零部件质量不合格或缺失,有可能引发风险。调研电风扇,发现部分产品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存在风险。分析发现,可能是这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保持相对较低的价格,并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使用了成本较低的,未达到标准规定的电源线。器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拉扯电源线而产生的机械应力和磨损变形,如果电源软线不满足标准要求,那么长期使用后将导致电源线绝缘容易发生变形磨损、导体裸露,从而造成短路、触电等安全隐患。

③因生产工艺有缺陷、不严格、落后,有可能导致风险。调研储水式电热水器,发现部分产品24 h固有能耗系数不合格。分析发现,有可能只是企业重视产品的安全,而忽视了产品性能。尤其对预制发泡层的热水器,其对模具制造和倒模工艺有一定的要求,有些企业没有掌握成熟的工艺,而采用了一些粗糙的制作方法,且出厂前没有对产品性能进行抽验。这类企业的产品性能稳定性无法保障,导致产品能效不合格。

④产品零部件焊接不牢、易锈蚀等,容易因包装储运颠簸、潮湿等恶劣环境,导致性能退化,机械或结构损伤,引发风险。研究电风扇等产品,发现其在正常使用、储运过程中由于拉扯电源线会产生的机械应力和磨损变形,如果电源软线不满足标准要求,那么长期使用或运输时将导致电源线绝缘容易发生变形磨损、导体裸露,从而造成短路、触电等安全隐患。部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保持相对低的价格,并有更大的利润空间,使用了成本较低的,未达到标准规定的电源线。

⑤警示标识不写或误写导致的风险。随着管理规范化,多类产品需标识足够的产品警示或分级标识。调研发现,个别企业为了销售业绩,不标注警示或分级,浑水摸鱼,这不仅在市场上造成了混乱,而且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⑥因零部件不安装或不合适安装引发的产品风险。调研市场上的按摩器具发现,部分厂家为节约成本,只安装了温控装置,却没有安装热保护器,在进行非正常试验时,导致产品底部壳体融化出现较大的开口,手指能进入而触及带电部件,对消费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危险。

2.外部风险点

分析与产品生产管理有关的过程,我们发现如下外部风险点:

①存在监管死角。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种类繁多,全面监管有一定难度。集多功能于一体的产品,目前尚无相关标准,很可能成为监管死角,迫切需要加强这方面产品的监管工作。

②部分经营者缺乏诚信、假冒伪劣、违法添加能效等标识、以次充好等。

③法律法规和标准改变带来的风险。标准的发展总是滞后于产品的发展,部分产品目前尚无相关标准或标准不适用于新型产品,因此需要收集相关风险信息,对其进行风险监测和评估。部分无标准产品如移动电源、激光笔等。标准滞后产品如全自动洗衣机。随着洗衣机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全自动化运行的洗衣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若依据老标准或相应的保护措施可能失效,并由此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

④样品采集。在监督抽查、风险监测样品采集过程中,一般只可采集到有厂家的有证产品。由于利益驱动,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无证伪劣产品,部分产品甚至未标识生产厂家,这部分产品和厂家很难纳入监管范围,给行业本身带来一定风险。

⑤突发事件管理及应急处理。因部分突发安全事故导致产品风险。

2013年9月21日,江西南昌发生一起轰动全国的疑似洗衣机伤害致死事件。据报道,一名2岁女童和一名4岁女童双双死于某著名品牌洗衣机中。这起事件的发生,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审视洗衣机对低龄儿童的潜在伤害风险。由于缺乏基本的自主识别危险的能力,对于低龄儿童而言,出于好奇等原因,钻进洗衣机内桶,甚至有意或无意地触动洗衣机开始工作,于是机械运动意味着机械伤害,洗涤液的存贮空间也可能成为禁锢他们的黑手。

四、产品质量风险研判情况

针对产品质量风险的严重程度分级的一般原则如下:

表1 风险严重程度分级依据

通过调研分析,可以发现电子电器类产品的质量风险源主要有三点:产品安全风险、产品性能风险、产品能效风险。安全风险源有触电风险、机械损伤风险、电磁辐射风险等。如潮湿处理后的抗电强度、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等不合格现象容易在周边环境中形成不确定的导电通路,会导致人体触电,危及生命财产安全,极其危险,属于严重或非常严重风险;产品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零件机械强度过大,引起人体损伤,同样会危及人身安全,属于严重或非常严重风险;电磁辐射过大,危及人身健康或电磁骚扰过大,危及电网安全,属于严重风险。

性能方面,如洗衣机洗净比、冰箱容积率等与标识不符,一般不会引起人身危险,但会误导消费者,买到工作性能不合格产品,损害其切身利益。属于微弱风险。

能效方面,如家电产品耗电量、能效等级、待机功耗等与所标识不符,一般不会引起人身危险,但会误导消费者,买到能效不合格产品,损害其切身利益。属于微弱风险。

五、风险应对方法

我国人口众多,人们的知识层次和消费能力差别很大,目前价廉质次的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仍有较大的消费群,这种消费需求是造成目前此类产品质量仍不能令人满意的重要原因。要提高相关产品质量,着重从产品安全和性能方面规避风险,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加强安全意识的普及

鼓励检测机构对国家抽查、风险监测的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解答,以丰富生动的形式进行认证宣传和质量安全意识教育,让广大消费者、销售商、市场管理人员了解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2.加强企业自身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应建立质量、安全是企业生命的理念,是市场竞争制胜的基石,质量的责任主体是企业。企业应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规范,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工艺流程、标签说明等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尤其是影响到人身安全的工艺环节和原辅材料的监管。

3.提高实验室技术检验水平

必须提高实验室的检验能力,改进检验方法和技术装备,对检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质监服务能力,继续坚持精益求精、科学公正的原则,为行业的发展把关服务。

4.完善监管法规,加强政府监管整治力度

“质量安全问题就是民生问题”。完善监管法规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协调机制,加强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执法监管,各部门间应互相配合,加强沟通,形成监督机构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合力,共同推进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能效产品质量产品
质量鉴定中产品质量特性及重要度确认的重要性
航天产品质量控制及提升方法研究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尽洪荒之力 攀能效之巅—解读青岛炼化高能效成长路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浅谈实现高能效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
欧盟:LED照明能效标准将实施
家电行业新能效标准发布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