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家的根柢和目光

2014-07-31王亦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4年6期
关键词:吉安雪松笔法

不久前,吉安兄递给了我一册《陈吉安书画》的小样:“我的书画的第一本集子,请你说几句话吧。”我看画册中书法虽仅几幅,但充分反映了他书法的特点。我的第一感想是,看吉安的画必须到他的书法中去找原由。而我对吉安的书法还是有些了解,可以谈谈的。然而临文落笔,从何说起呢?眼前闪过几个回忆。

十一年前的一个春夜,在安徽泾县青弋江边,渔火月影,波光粼粼,远处山色,随风扑来。吉安与我“述志”:“黄宾虹、林散之、卞雪松三代人一百多年传下来的东西,如果在我们这一代手上丢掉了,我们对后人没法交待。”

三年前的春天,吉安的大作《笔法正源》出版。电话里吉安说:“前前后后十八年了,总想把书法执笔法、用笔法的体系理清楚,以报答师门,遗憾的是许多技术技巧、师门秘笈没办法用语言表述。”

平日里,吉安用来临帖的纸,是费心从农村寻觅来的土纸,又糙又密,堆了一间小屋。在这样的纸上练笔犹如在铁砂中练掌,很难“入纸”,吉安写来怡然自得。而当到了向先生汇报的时候,却每每见到他夹着厚厚的日课,一脸的忐忑。他说:“有几次被先生训得真恨不得马上有个洞钻进去。”就这样,痛并快乐着,转眼就是数十年。

一个人有雅好难得,能把雅好和自己从事的专业融为一体更是难得,在专业发展的路途中能得到名师高士的教诲则贵如凤毛麟角。吉安是幸运的。他从小就受到林散之林老的引领,在林老弟子卞雪松先生数十年的教诲下,接受了中国书法最上乘最核心的法度训练。

中国文化讲究师承,讲究口传心授,名师的点拨极为重要,同时也离不开自身的刻苦努力。所谓功力,就是名家的传授加上自身的苦功。面对精彩纷呈的古代书法,在书艺功力的追求上,在对待执笔法用笔法的苦苦探究上,林散之到卞雪松,再到陈吉安,一脉相承。吉安的勤奋,是我所亲眼目睹的,从他生动流畅的线条上和造型的构思上,相信明眼人自会掂量出个中的分量:没有数十年的磨练是达不到的。

笔墨功夫之外,吉安对古人书论的研究,对师门教诲的领会和研究,同样下了很大的功夫,积学多年所成《笔法正源》一书,为书坛瞩目。书中附录了一篇《卞雪松书画语录》,是吉安记录的雪松先生平日谈书论艺的珠玑之言,前后跨度十多年,弥足珍贵。面对这份珍贵的文本,不少人看到的是吉安的细心,我则从中看到了吉安的虔诚,对先生的尊敬和对书画艺术的虔诚。这种虔诚之心,并不是谁都做得到的。

吉安个性鲜明,这既反映在对艺术执着的追求上,也反映在取法趣味的偏好上。他似乎特别醉心于线条的质量和行笔,某种程度上对点划的提按和对字法的结体相对忽略。这种现象,没有对错,只涉趣向,我想,吉安自是有他的考虑吧。

总之,以吉安的幸运、他的勤奋、他的虔诚以及他的个性,吉安具备了书法家可贵的根柢。他走着一条传统文化由“道”及“艺”的取法之路。这是一条正路,也是一条费时费力的路,当下学者大多避难趋易。然而惟其正和难,方见修为者的目光。因此,我完全有理由相信,拥有这样的根柢和目光,吉安一定能做出更大的成绩,正大气象,终得圆满。

我也坚定地认为,书法中,技术固然是打动人的重要因素,然而最重要的东西,最打动人的东西,是精神。这精神,来自书写者的修养和感受,来自书写者对世界的态度。这是一个更高层次,也是更为艰巨而又漫长的修为,我不禁又想起了林老和雪松先生的话。林老说:“要做大买卖,需要大本钱,读书、临帖就是攒本钱。”雪松先生说:“林老岂不要名?他要的是五百年的大名。”

我们作为林门弟子,理应有更为远大的目光。与吉安兄共勉。

于北京 2012年6月

王亦农:别署逸农。1961年生人。江苏常州人。书画师从卞雪松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成员。

猜你喜欢

吉安雪松笔法
品读
论笔法势的作用
Is the color scheme in 《Yanxi Raiders》 a “national product” or a“national product”?
一副特别的画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谁来给雪松传粉
《左传》笔法
妈妈,我回来了
雪松为什么四季常青
爱管闲事的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