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笼与汤包
2014-07-30老波头
老波头
大家常说的小笼汤包,其实是两种食物。
都是肉馅带汤的小型包子,极易混淆,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参考1981年出版的《家常点心》,总结起来,共计五点:
一、两者都要用到发酵过的面皮,但小笼的皮薄,五成醒即可,也有不发的做法,汤包的皮略厚,要七成醒才行。
二、小笼体大,面皮直径为两寸,汤包个小,仅一寸二分罢了。所以一客小笼通常有四颗,汤包则多达六至十粒。
三、汤包中要下大量皮冻,小笼用得较少,或者干脆不用,仅凭剁馅时天然产生的汁水。
四、小笼的褶子朝上,留一个洞口,像常州的加蟹顶黄小笼,用块蟹黄把洞口封住,以示真材实料。汤包的褶子向下,当然不开口,否则汤水漏光光也。
五、小笼没有固定的搭配食物,汤包传统上一定要来一碗蛋皮丝汤。从前用正宗的鸡汤,免费送给客人,当今以味精水充数,再多收几块大元。
第二条的大小之分有时候也模糊得很。像著名的上海南翔小笼就和最小号的汤包差不多,汤包的尺寸反而愈做愈大。
馅的内容可变化无穷。鲜肉之外,旧派的加蟹粉、虾仁,新派的加丝瓜和山药。加什么也好,葱姜忌之,否则让客人觉得肉不新鲜,不是闹着玩的。退一万步,用一丁丁的葱姜水,或者斩得极幼的姜茸,还是能够接受,如果吃不出来的话。
汤包应该是苏州人的发明。小笼的争论最多,上海、苏州、常州、无锡、南京,都把自己当成创造者。何苦何苦,一方水土养一方小笼,争来争去,不如踏踏实实地把食物做好。
汤包讲究现包现蒸,愈烫愈佳,但是早年的苏州汤包以袖珍著称,有些食客来得个喜欢一口一个,享受嘴中爆浆的快乐,所以得先凉上一凉。大力吹气有失文雅,结果发明出把汤包浸入鸡汤的吃法。
也有道理,降温之外,汤包皮厚,浸后改善口感,不过里里外外都是汤,实在单调,流行了一阵子而已。
这一招给台湾人的“鼎泰丰”学去,变成一个噱头,还不是天天供应呢。上海的“鸿瑞兴”本来小笼做得标青,突发奇想也来效仿,但是小笼与鸡汤并不相宜,是次失败的尝试。
说起台湾人的小笼,生意是他们做得厉害,可惜乱七八糟的改良太多,鹅肝、松露之类的贵货拼命加,无非为了卖个高价嘛。唉,平民化的食物,干什么要与鲍参翅肚为伍?
理论上汤包和小笼不会出现在一家馆子中,有些店家乱来一气也没办法。至于长江沿岸那种要用麦管吸汤的灌汤包,尽管可能出现得更早,但是属于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不在本文讨论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