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其实我们要的真的不多

2014-07-30毒蛇奶奶二丑

妇女之友 2014年6期
关键词:宅女宅家事儿

毒蛇奶奶++二丑

前几天一个朋友去了上海书展,本来约好20号回京见面淡点儿事儿,结果她一个电话甩来——不回北京了!要去流浪。

当时我就震惊了!

工作呢?房租呢?朋友呢?革命友谊呢?你不能说去流浪就去流浪啊!我团了个蟹老宋等你回来吃呢!我还有事儿要跟你谈呢!

但她心意已决——心和身体,一定要有一个在路上。“身体被关在都市里久了,身心都要放出去透透气。”然后意味深长地劝了我一句,“再宅下去就老了!”

怎么说呢,我当然是支持她的决定,把野兔子当家兔子养,野兔子会痛苦死。把野猪当家猪养,野猪身上的肉香味儿就变成菜市场货了。

人与人是不同的,有的人必须走在路上才能有存在感,有的人,比如说我,走在路上除了感到累,就是感到热,也有可能是冷……

早些年我一亲戚,少年得意之时开车走遍了全中国,报废了他那价值不菲的奔驰,又只身一人走遍了全世界。出了几本游记,洒了几篇诗歌。归来之时,便忍不了柴米油盐的日子,看不惯带孩子的老婆,甚至看不惯“钢筋水泥”城里的任何人。

于是他又行走去了。

去沙漠、去峡谷、去大草原,然后,他又回来了……然后……他再也不出去了。

前几天见到,已是有些沧桑的人了。说是一般已经不出门见人了,偶尔出席的,都是“重要场合”,闭门在家思考人生。

说到宅与走这件事儿,他很深奥地给我来了一句:宅和走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其实我是羡慕这样曲折跌宕的人生的。其实我也蛮向往路上的见闻的,人嘛,生是为了见识,不是死乞白赖地活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多大气磅礴……

然而,我这个人,料到了开头。却料不到结局,赢在了年轻,却输给了懒……

我是个资深宅女。本着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能不远行就不远行的人生态度过活的人。

但其实我觉得我这样生活同样是有价值的——人类钻研着结构学建筑学,造了那么漂亮那么贵的房子,不就是让人宅着的么?天天往外跑,对不起咱那个家呀!

那么多送外卖小哥,多么辛苦地赚钱养家,都出去奔跑了,外卖小哥怎么生活?

还有卖毛茸茸抱枕的。不在家宅着完全用不上它们对吧……

还有各种书、零食,不宅着怎么会用上?当然还有电影美剧BL文~

淘宝京东,如果没有千千万万个宅女连逛街都不想去,又怎么能创出N亿销售额的神话?

所以拉动内需,死宅们也是有一份贡献的。

其实,宅女也不是不向往大自然,但是,死宅看到在路上的恶劣天气就退缩了……更不要说乌泱泱的人群……

宅和“不走在路上就会死”,都是宿命。借用至尊宝的一句话:上天安排的最大嘛!其实宅是无公害的,可惜太多人把宅同屌丝联系在一起并嗤之以鼻。

其实,宅人内心很丰富。在家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在家不出门,便逛全球店。

所以成为一个现代人,归根结底是幸运的。

宅而不参与,很多事情就有旁观者的态度,第三者分析的冷静了。

人生命有限,倒是宅而不经历,在最短的时间,可以通过阅读感受到很多人的人生。虽然不那么深刻,但好在多少知道一点,自己遇上少犯错。宅不容易浮躁,因为太阳晒得少。宅还不容易犯罪,真有欲望了也懒得出去采花。

其实非宅人类,是非常勇敢无私的一群人类,他们的游记、见闻、糗事儿、艳遇,给了我们死宅人类一种另类人生。他们是在用绳命谱写篇章啊!请各位注意购买正版!

其实,若能说出行走的N种好,我就能说出宅的N+1种好。

行走扯的是用户体验,宅家走的是性价比路线。

半斤八两,不分高下。

我一哥们儿,在上海读书的时候曾经创下了一个月不出宿舍楼的奇迹,然后他现在在美帝读PhD,他告诉我:他想流浪……

也许他到达了死宅的另一重境界,要走出去了。不知道他浪完了回来,还是不是死宅。

我的境界远不如他,还沉浸在宅的欢乐中无法自拔。

远行的朋友祝愿走好,宅家的朋友祝愿宅好。

如此而已。

叔本华说,一个人自身拥有越丰富,他对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也就越不重要。我以此句来不要脸的自勉。是的,给我一间卧室,我就能宅出整个世界来!

编辑/周六

猜你喜欢

宅女宅家事儿
宅家锻炼法
关于睡眠那些事儿
LOVE IN 20
LOVE IN 20
为了宅家不停课
“宅家”
宅家上网课二三事
圈里事儿
追剧宅女教汉语
宅女爱上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