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
2014-07-29闫凤芝
闫凤芝
【摘要】本文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的策略,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实现课改所倡导的“全面和谐发展”、“自主性发展”。“每个一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理念。
【关键词】学习状态制约因素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96-02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的意义
1.什么是学习状态
什么是学习状态?学习状态是指人在学习时身体和心理的机能状况,主要包括大脑清醒与注意集中的状况、情绪状况、身体机能状况等,它是这几种状况的综合。
“课堂学习状态”则指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出于对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的偏爱,而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外显出来的学习动机、态度,坚持性,学习方法等。“课堂学习状态”的内涵主要包括: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
2.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状态的目的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逐步实现课改所倡导的“全面和谐发展”、“自主性发展”。“每个一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理念。
二.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制约因素
在教学中,我发现在下列情况下,学生能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1)当发生兴趣的时候。
(2)当树立自信心的时候。
(3)当有了明确动机的时候。
(4)当能勤奋尽力的时候。
(5)当乐于动脑、动口、动手的时候。
(6)当感到有压力的时候。
(7)当觉得机遇到来的时候。
(8)当能自我完善的时候。
(9)当能坚持的时候。
反之,当精力分散,消极对待挫折,被胜利冲昏头脑,感到失望,情绪不健康的时候,都不能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
三.构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的策略
1.良好的学习状态的建立决定于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就是指学生对待学习目的、学习意义、学习价值等诸问题所持的一种心理倾向,即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和自我生活体验中所形成的关于学习问题较稳定的自我心理定势,这是指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定向和行为表现。积极的学习态度能使学生易于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2.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学习状态,科学地看问题
学生学习态度的好与差、成绩的优与劣、进步的大与小都是相对而言的。从静止的观点看,作业缺一两次的比缺三四次的好,90分比70分高。结合实际,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非如此。一位同学从不缺作业,近来每月都缼一两次,另一位同学,每月都缺十来次,近来减少到三四次,应当说,前者学习状态进步了,后者的学习状态退步了。也就是说很少及格的同学这次得了60分,和总是优秀的学生这次得70多意义不一样。针对不同学生,划分为不固定的评价等级,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客观的,科学的。
3.改善激励机制,面向全体学生
调查中发现,有的学生每天都能得到老师关注和表扬,有的同学偶尔受到表扬,有的同学从未受到表扬。如果教师的激励机制只限于一部分人,那么,得不到表扬的学生会感到压抑,对学生不感兴趣,缺乏内驱力。学生把表扬看作是对学习的评价;把表扬看作是对自己发展的肯定;把表扬看作是师生之间存在良好关系的反映。所以要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激发机制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并做到制度化、公开化。例如我在班级管理上,建立了积分制,优异的加分,进步的也加分,做好事的加分,这样,每个同学都有加分机会。把学生分评价等级,因材施教,不同等级学生加分标准不一样,这样,最大限度地调动每级学生改善学态的积极性。分组结对,建立四人学习小组,优差搭配,以优带差。小组确定一名成绩较好、有组织能力的人担任组长。做到了组里能独立有效开展活动;出现违反纪律的有人干预;作业中的差错能相互帮助纠正。人人当学生,个个做先生。团结互助,互帮互学。
4.培养积极进取的习惯
(1)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善于质疑的习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让学生有意识的参与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强调学生的参与与感悟。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激励。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质疑的方法很重要,不是几天几节课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平时脚踏实地去训练,有意识地培养,这样善于质疑的习惯才能建立起来。
(2)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初中学生抽象能力较差,却有强烈好奇心和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5.重视师生情感交流,理解学生的需要
教师要善于沟通,注意语言艺术,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所教的学科。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关系,任何教育教学都注定要失败,而亲近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地激發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构筑理想的课堂
理想的课堂应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气氛,由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向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因材施教,充分体现课堂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甚至学生的发言活动时间不少于授课时间的二分之一。提高课堂自由度,创设轻松自由的氛围。增加练习度,真正让孩子练习和实践。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任重道远,意义长远。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蓝天还给学生,让每个老师,每个学生都被激发出最佳的学习状态,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动感地带!
参考文献:
[1]贺岭峰著《贺博士心理学论坛》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2]朱永新著《新教育》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
[3]霍华德·加德纳著,张开冰译《未受学科训练的心智》学苑出版社2008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