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诚信逐渐缺失成因及对策浅析
2014-07-29黄绍辉
黄绍辉
【摘要】农村中学生向来以纯真、诚实、勤奋的品质得到老师们的称赞。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学生这种良好的品质也面临严峻的考验,部分农村中学生诚信逐渐缺失,各种不良及违纪行为屡屡发生。针对这种现状,本文试从农村学习生活环境对农村中学生诚信逐渐缺失的成因及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诚信缺失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91-02
一、农村中学生诚信逐渐缺失的表现
长期以来,农村的中学生给老师的印象是:诚实善良、团结勤奋、吃苦耐劳。然而,现在许多的老师则越来越感觉到农村的一些中学生在诚信方面正逐渐缺失,表现为:上课不专心,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讲假话,骗取家庭钱物,谎造事由骗取老师批假,逃学,做错事,犯纪律,编造谎言,拒不承认错误,伪造家庭地址和家长电话号码,涂改成绩单、打架斗殴、漫骂老师……甚至闻所未闻的作弊方式也是层出不穷,无奇不有。所有这些,都使得我们的老师无限感叹:我们农村中学生什么啦!
针对这个问题,我校课题科研小组近期曾对本校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的诚信素质进行一次抽样问卷调查,取得了第一手材料。在本次调查中,农村户口学生占89.63%(我县地处山区)。从高中学生对待诚信的态度、做法、诚信问题解决机制调查方面看,其中有一项是关于高中学生自身诚信的行为方面,能够坚持诚信行为的学生所占比重偏低。如:高中以来你是否有过考试作弊现象?选A.没有的占 57.72%(高年级)~ 80.42%(高一),选B.有过一次 占19.39%~7.22% ,选C.有过几次占20.9%~12.35%,选D.经常占3.03%~0;又如:你认为现代社会的诚信度是多少?认为“70%~100%”的匀低于30%。而在这方面年级间又存在差异:高一学生对社会诚信度评价不是很高,中、高年级学生(高二、高三)对社会诚信度评价较低,且大大低于高一年级学生。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诚信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能树立起明确、强烈而坚定诚信意识和信念的同学还不够,并且越是高年级学生,他们的诚信意识和信念越偏低,有明显的倒退现象,随着年级的提高,能够坚持诚信行为的比重逐渐下降。
二、农村学生诚信逐渐缺失的原因
1.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以前,农村的孩子小学和初中阶段基本上都是在农村就读的,尤其是山区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受社会各种不良现象的影响不大,思想较为纯真。上高中后,到了城镇读书,接受的负面信息也越来越多。例如,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毒米毒酒事件不断,企业恶意逃避债务,做假帐、假破产、假出口、假证书……层出不穷,虚假广告、虚假新闻屡禁不止;价格欺诈随处可见;人才市场有假文凭,文艺界有假唱,体育界有假球黑哨、爆炸、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影片、音响及图片……有的农村学生由于阅历不深,甚至在社会交往中受骗上当过等等,所有这些都可能使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中学生,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因此,他们会把从社会上看到、听到的、甚至是经历过的用到自己的言行中。例如,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问题是:如果你走在街上,发现乞丐或残疾人在路边讨钱,你会不会向他(她)投钱?结果显示:认为“会”的高一学生占41.39%,而高年级学生低于17.82%。由此可见,由于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使得本来相对纯真的农村学生对社会诚信度产生了怀疑,进而影响自身的言行。
2.学校内部管理和教育存在误区
(1)过于注重追求升学率,难以摆脱应试制度的怪圈。(2)不按素质教育的有关规定,延长课时、随意挤课、延缓放学时间的现象在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3)不少学校出于对学生安全等方面的考虑,采取封闭式管理,学生的生活就仅仅局限于狭窄的校园内,而学校各种设施又不很完善,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生活环境,对农村学生而言,就感觉校外的世界是多么精彩、多么令人向往,由此就有了假造事由请假外出上网、逛街等行为。
3.一些教师言行及教育方法存在不当
山区农村学生淳朴善良,往往以教师为榜样,教师的诚信度如何直接影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效果。但在日常的工作中由于我们教师的疏忽,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的事例屡见不鲜。有些教师对违纪学生声色俱厉,讽刺挖苦学生,没有宽容之心,久而久之使得一些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哪怕有错误也要尽量掩盖不承认错误,甚至摆出一付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耍赖心理来应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有损教师的光辉形象,也降低了学生的诚信度。
4.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一些农村家长有意或无意的对孩子进行不诚信教育,导致中学生诚信观淡薄。其次是山区农村人送孩子上学读书的目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能出人头地,能走出农村、走出山沟沟,不用再做山里人。因此,有相当普遍的山区农村家长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高度重视智育,却忽视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再次是一部分农村家长片面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有老师教育就行了,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我没有文化,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
5.中学生之间的一些不诚信行为的相互影响
中学生之间存在的一些不诚信行为如果不能得到老师的及时纠正,久而久之会漫延开来。
三、对策与建议
1.学校要加强管理,努力创造一个诚信的校园环境
(1)学校必须着眼于山区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切不能陷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怪圈,以片面提高升学率为现实目标,导致重智育轻德育。学校应认识到德育是一切教育之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应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2)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充分发扬山区农村学生诚实善良、团结勤奋、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充分利用农村学生初上中学时还保持相对纯真善良品质的大好时机,及时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促使农村学生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彻不可丧失时机,亡羊补牢。学校要建立健全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坚持不懈地严格检查学生各种日常行为规范,要通过广播、板报、学习园地、班会、文艺演出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经常性的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全校师生都认识树立诚信道德的重要性,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大力表彰诚信方面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创造一个良好的诚信校园环境。
(3)学校管理要讲诚信。学校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学校更要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对各项管理要常抓不懈,切不能忽松忽紧,忽冷忽热;规范各项收费,收费要公开透明;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的点滴小事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2.教师要担当起诚信教育的重任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塑造高尚道德的人才,必须要突出“为人师表”,就要追求“以德立身”。
3.要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水平
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学校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调动农村家庭积极参与到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来。由于农村家长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因此,学校有必要利用各种方式调动家长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都是可以通过家访、约谈、书信、电话、家庭报告书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有条件的还可以举办农村家长家庭教育培训班,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给孩子创造一良好宽松的家庭环境。
4.对青少年学生诚信教育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与配合
各级政府要重视農村的先进文化的建设,针对农村的特点,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依法打击各种社会违法犯罪行为,净化农村社会环境,创造良好的和谐的农村生活环境。加强农村社区的建设,通过良好的社区环境提高农村青少年的思想认识、树立诚信观念。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农村的教育决定中国的未来。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农村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农村青少年诚信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政府、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应积极参与到培育农村真人的行动中来,只要各方齐心协力,相信我们农村青少年诚实善良、团结勤奋、吃苦耐劳的本色不会变,我们的农村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余本祜 家庭素质教育 安徽大学出版社 1998.7
[2]刘晓明,王丽荣 新课程与教师心理素质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