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宠儿
2014-07-29洪程
洪程
【摘要】托妮·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黑人女性作家。她的小说始终以探索和表现黑人女性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题。莫里森曾说她创造小说的动力是要去描写在文学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未曾认真对待过的人物——那些处于边缘地位的小女孩。《宠儿》一书中小女孩丹佛的角色深刻体现出了莫里森对那些小女孩的境遇以及她们面对世界所感到的困扰的关心。研究这一主题在于通过丹佛在被奴役中的命运的反抗来探索人如何在困境中成长从而引出莫里森的写作意图即寄希望于黑人种族的下一代。
【关键词】丹佛身份成长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91-02
一、引言
多年来人们对于黑人成年男女的喜怒或多或少还是给与些许关照,但从没有人注意过年幼的黑人女孩子的境遇,关心过她们面对世界所感到的各种困扰。莫里森做了这项工作。
——王守仁《性别·种族·文化》
1987年,莫里森发表了她的著作《宠儿》。该书的主要情节取决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19世纪50年代,一个名叫马格丽特·加纳的女黑奴为了使儿女不再重复自己的悲惨命运,毅然杀死了一个女儿。莫里森深受此事影响于是创作了《宠儿》。小说的女主人公名叫塞丝,一把斧头变成了昭示爱和绝望的杀人凶器。
作为一个带有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莫里森能够深刻的体会出生活的艰辛,也对黑人小孩的生活状况有着深刻的了解。书中小女孩丹佛在奴隶制的摧残下失去了生活的勇气。而母亲亲手杀死姐姐一事又给她的心灵留下了永久的创伤。她不仅是被母亲忽略的女儿,也是被整个美国社会忽略的千千万万个黑人小女孩之一。即使这样她却是本书作者托妮·莫里森眼中的宠儿。她不仅在本书的叙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作者通过描写她的自我成长历程来表达她对下一代悲惨奴隶的希望和信心的桥梁。
二、丹佛的身份
宠儿是谁?宠儿是莫里森的小说当中最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之一。正如Nicole在论文中写道:“莫里森故意创作了一个模糊的人物形象从而引起人们关注奴隶制的黑暗,因此所有有关宠儿的身份解读都是可能的合理解释”。(Nicole)
笔者认为,莫里森在书中刻画了另一个宠儿形象:丹佛,这个被社会边缘化的黑人小女孩。丹佛虽没有亲身经历过奴隶制,却仍然深受其害。奶奶的去世,哥哥的出走,母亲的忽略,社区的孤立,都给丹佛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她生活在自己封闭的小圈子里,最渴望的就是得到母亲的关爱。但本来就精神恍惚的塞丝在看到她那被自己亲手杀死但又以鬼魂身份出现的女儿宠儿时,为了弥补以前的过错,她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宠儿身上而忽略了那个一直孤单寂寞的小女儿。而宠儿也想尽办法独占母亲的爱。这就更减少了丹佛和母亲接触的机会,从而被进一步的忽略。
但这里笔者认为塞丝对丹佛的忽略并不表示她不爱丹佛,丹佛也和那个鬼魂一样是她心中的宠儿。世上没有一个母亲忍心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但为了自由,塞丝扼杀了女儿的生命,失去了良心的安宁。18年来宠儿一刻也没从塞丝的心里消失过。她经常跟丹佛谈起宠儿,并为给宠儿立一块墓碑而卖身给刻字工。这些都表明塞丝对子女深深地爱。因此同样是塞丝的女儿,丹佛也是时刻被母亲所珍爱和保护的。如文中有一段塞丝和保罗.D的对话:当保罗批评丹佛的时候,塞斯说到:“对不起,但我不想听任何说她不好的话。我会责罚她,但你不要管。”(莫里森 45)而当保罗又问到塞丝快死的时候又能为丹佛做些什么,她说:“没关系!我活着的时候会保护她,死了也一样。” (莫里森 45) 从这我们只能说丹佛不是被遗弃的女儿,她只是被忽略了的宠儿。
三、丹佛的重要性
书中莫里森将传统的关于奴隶制的叙述扩展到整个奴隶制的深远影响力,同时提出来接受与治愈的希望。而这一点,她成功地通过对书中另一个宠儿形象:丹佛的描述表现出来了。
丹佛是一个善良的女孩。这点可以从她如何照顾宠儿看出来。“她一睡就是四天,只为了喝水才苏醒和坐起来。丹芙照料着她,看她酣睡,听她吃力地呼吸……她照料得这样专心致志,竟忘了吃饭。”(莫里森,54)所以在故事的最后,这个善良的女孩为了帮助母亲,勇敢地走出家并找到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她不仅挽救了塞丝也给整个黑人种族带来了希望。
其次丹佛的诞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塞丝从白人女孩处得到的帮助。在这里莫里森想表达在种族主义依然存在的时代,对于所有人,不论种族,被爱与治愈是多么的重要。她通过丹佛的诞生表达了自己希望的种族问题的解决方案。
再次,莫里森想要通过丹佛来引起黑人注意社区的团结合作。当塞丝第一次来到“甜蜜之家”,黑人社区不欢迎她们,所以当“学校老师”来到塞丝的家里,黑人社区没有警告塞丝即将到来的危险。如果他们警告过,塞丝他们就有时间逃生,那么悲惨的事件将不会发生。在小说的结尾,丹佛终于认清自己。她意识到救母亲的唯一方法是请求别人的帮助。于是她勇敢地走出了社区,并在其他黑人邻居的帮助下驱走了宠儿。莫里森在这里想通过丹佛表明,只有当黑人团结在一起,他们才能在反抗奴隶制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四、丹佛的自我成长
丹佛生长在一个冷漠的世界当中,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她遭遇了成长过程中很严重的身份危机。
保罗.D的到来引发了丹佛的第一次身份危机,因为他带来了只属于他和塞丝在甜蜜之家的回忆。“他们成了一对,说着什么“你的爸爸”和“甜蜜之家”,用的全是那种显然属于他们而不属于她的方式。就是说,她自己父亲的失踪不关她的事……”(Morrison, 13) 在这之前,丹佛和母亲的关系就已经不亲密。“母亲并没有给她这种安全感。她甚至夜夜梦到自己被母亲砍掉头颅。”(陈)而保罗的到来又让这本就支离破碎的感情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宠儿的到来又引发了她的第二次身份危机。丹佛没有朋友,宠儿是她唯一的伙伴。宠儿生病的时候,她尽心照顾。宠儿醒来的时候,她非常的高兴,因为有人可以和她做伴,听她讲她出生的故事。“佛洛伊德在论文中强调了个体和他人关系的重要性。在On Narcissism中他写道:“强烈的利己主义就是要保护自己不变的软弱。为了坚强,我们必须学会爱。而由于挫折,我们一定会软弱,这样我们就无法去爱”当自主性被强调为成熟的标志,与他人保持联系而不感到个体的身份受到威脅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Teresa)。对于丹佛来说,如果她想得到别人的爱,她就将失去自己独立的身份。因此,她只能从和宠儿的关系当中找到存在的价值。所以当有一天,宠儿突然从黑暗之中消失的时候,丹佛哽咽道:“不要,不要走”(莫里森123)“这更糟糕,对于她来说,她已失去了自我。与此相比,死亡也不过如此。”(莫里森123)当宠儿消失后,她再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在小说的结尾,丹佛终于坚定地确认了自己的主体性。当宠儿对母亲的伤害越来越深,丹佛意识到保护母亲不受宠儿危害的惟一方法是走出院子,寻求帮助。而当保罗欲表达自己对宠儿的看法时,丹佛突然制止了他,她说:“我有自己的想法。”这时的她自信,勇敢,肯定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此外,作为一个18岁的女孩子,丹佛正处于后青春期。“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心理发展是逐渐变得成熟。青春期是危机中的危机,老问题重新从童年浮现而出,要再一次去面对和解决,然后在一个新的自我认同危机中重新排序。这一新秩序需要时间来找到所有的碎片拼凑在一起,找到工作,角色,态度,和社会连通,让青少年在成人世界占有一席之地。”(Teresa) 走出124号象征着她的成熟,也暗示了她不仅打破了母女之间的交流障碍,同时走出了自己生活的阴影,迈向了新世界。
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丹佛经历了从困惑无助到独立自信的成长过程,并逐渐成熟。首先她不能忍受任何和母亲的分离,因为这会影响她的身份完整性。然后随着宠儿的到来,她将自己看作是宠儿的保护者,所以在宠儿消失之后,她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最后当她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护和帮助的是母亲的时候,她离开了124号,支撑起了整个家庭。“通过自我观念的转变,以及帮助母亲的迫切需求,她成功地融入社会,破茧成蝶”。(Teresa)
五、结语
美国种族文化价值观的差异给黑人女性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困惑。受种族主义影响,黑人女性的自我身份被忽略,人性尊严遭践踏,但她们关注自身地位,努力在社会中确立其平等的身份。塞丝通过逃离奴隶主的非人待遇和杀婴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维护她作为黑人母亲的身份;丹芙通过逐渐成熟和走向独立来确立其全方位的身份。
丹佛在俄亥河畔出生,莫里森写到“它们(蓝羊齿的孢子)往往被误作小飞虫-然而它们是正在沉睡的整整一代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种子”。与背负沉重心理负担的塞丝不同,丹佛尽管也有过去的阴影,但她最终走出124号,融入了社会。在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作者的伏笔,正是丹佛,一代悲惨奴隶的下一代,她们是种子,是希望,是信心。
参考文献:
[1]Coonradt,Nicole M.“To Be Loved:Amy Denver and HumanNeed—Bridges to Understanding in Beloved”
[2]Morrison,Toni.Beloved.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3]Washington,Teresa“The mother—daughterAje relationship in Toni MorrisonBeloved”. African American Review.
[4]陳红(Chen Hong).“精神创伤的有力揭示—论宠儿的时间倒错和重复型叙事频率”.《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2):80-82.
[5]廖炳惠(Liao Binghui).《关键词200》.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6]王守仁(Wang Shouren).《性别·种族·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