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D—LTE核心网EPC引入策略及组网方案研究

2014-07-29陶勇

中国新通信 2014年1期

陶勇

【摘要】 近年来,为了有效的提高网络运行质量、简化网络组织,我国核心网络逐渐演变成TD-LTE核心网,这种融合组网的运营效率非常高,现在已经被广泛使用。本文根据多年实践,结合实际,对TD-LTE核心网EPC引入策略及组网方案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想法和建议,在我国TD-LTE核心网EPC引入策略及组网方案进行研究的道路上做出了有意的探索。

【关键词】 TD-LTE核心网 EPC引入策略 组网方案

现阶段,中国移动已经开始采用2G/3G核心网,通过融合组网方式,对中国移动网络系统进行优化,这种TD-LTE核心网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网络运营质量,简化了信号流程,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对网络组织的构成起到了简化作用,减少了其运维难度。2G/3G核心网将是我国网络的主要演变方式。

一、TD-LTE/EPC系统

LTE是3G网络的演变版本,在2004年由3GPP提出。它是一种适用于3G无限网络的一种网络系统,使接入系统更高速、更高效,同时对其分组数据起到了很好的优化作用,将无线接入技术引进了无线网络。TD-LTE核心网的EPC系统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飞速增长的网络用户需求,通过网络技术的改革和创新,促进移动通信理念的变革,使其保持3G网络领域中的领先地位,同时也有效的填补了3G网络和4G网络之间的技术落差。

TD-LTE是一种由eNodeB构成的无线接入技术,这种无线网络模式被称之为E-UTRAN。EPC系统是E-UTRAN无线网络的核心系统。2004年10月,希腊雅典会议开启了IP分组核心网的演变项目SAE,并且在开始阶段将网络系统更新为EPC系统。

二、EPC核心网的网元功能

EPC系统主要是由移动网络管理设备、分组数据网关、服务网关、计费网关、计费控制单元、用户服务器、区域服务器等功能单元构成。其中,P-GW和S-GW可以合设也可以分设。(1)移动网络管理设备:主要负责移动性管理和信号处理,功能主要包括:跟踪区域数据管理;NAS信号及安全保护;对S-GW和P-GW的架构选择;切换MME时对其架构的选择;切换2G/3G网络时SGSN的选择;承载、鉴权、漫游控制等管理;核心网络的系统网络节点的移动性管理;信号的监听等。(2)服务网关:在对无限网络进行eNode系统切换时,协同完成其系统的重排序功能;在3G网络的接入系统切换中的S4接口,实现网络路由系统运营;侦听数据分组的前转和路由;根据不同的QCI、QCI和UE上下行链路进行相关计费。(3)分组数据网关:分组网络数据的转发和路由;3G网络的Anchoe功能;IP地址的分配功能;接入PDN的分组网关功能;对用户分组数据进行过滤;侦听分组数据;计费和相关执行策略的执行功能;DIP功能;业务计费功能;上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及表明其传送标记;上下行服务计费和售后反馈控制。(4)区域服务器:为EPC系统提供客户端;对其网元、终端提供区域解析。(5)用户服务器:储存用户合约信息和相关信息数据库的组成。主要功能有:用户相关信息的储存;签约管理和监管(用户网路类型选择限制,用户信息限制,对不同用户的信息管理),支持多种卡类和方式的鉴权;不同区域和子系统的呼叫控制;对话管理;实体互通等。(6)计费网关:对EPC网络系统架构的计费节点进行数据处理,同时将相关信息传达至SGSN;对CG完成的计费清单进行监察处理,并且纠正其中错误的部分。完成格式化处理之后,标准格式的计费数据清单交给部门主管。

三、EPC系统与其他网络之间的关系

EPC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高速的数据分组服务,其功能类似2G/3G网络的分组域,提供更高效的数据传送宽带,是TD-LTE唯一的核心网络。EPC系统与其他网络之间的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

四、EPC核心网路引入策略

EPC核心网络引3G无线网络时,首先要考虑其在各子系统的业务定位,结合无线网络的系统思路综合考虑其引入策略。

4.1 TD-LTE网络业务定位

对中国移动的TD-LTE进行业务预判。

(1)系统运行的商用初期:①用户,“数据卡”用户,使用新的USIM卡、IMSI号码段,使用多模数据卡终端;②业务,支持数据业务和短信业务;③漫游和切换,支持网内漫游,支持网内切换。

(2)进入商用阶段:①用户,除了数据卡用户以外,将出现固定的MSISDN号码,不对其终端用户进行登记记录;②业务,除了发展数据和信息业务外,支持手机语音业务。

五、EPC核心网络引入策略

不同阶段的TD-LTE业务拥有不同定位,主要采取两种方式。

(1)对于新建的3G无线网络核心网元,初期应只负责LTE的网络接入,后期根据发展需求,再逐一增加接入用户。初期的GPRS网络功能升级简单,能与EPC网元互通,后期通过设备能力对网络拓展部分进行升级和改造。这种引入方法相对简单,适用于小规模的网络建设。

(2)新建无线网络核心网元时,接入3G业务,将现有的GPRS进行设备升级和改造使之融入核心网络。这种引入方式相对复杂,但是其对设备配置要求很高,设备升级和网络升级必须同时进行,在引入过程中对本网有干扰。

六、EPC与GPRS网络融合组网方案

6.1 融合组网原则

(1)对现在网络影响要降到最低;(2)初期的网络建设尽量简单化;(3)控制成本最低;(4)满足LTE网络持续发展要求。

6.2 融合网元部署建议

(1)HSS/HLR

融入HSS/HLR必须具备网络业务逻辑、SAE业务逻辑、HLR数据库功能。①在商用初期,用户为数据卡用户,不需要对其进行换号或登记,采用新建的HSS/HLR融入方式。为了避免对3G网络的影响,初期只负责TD-LTE用户,网络稳定后,再对其他3G用户负责。尤其是在商用的初期,很多的规章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很多的操作流程还需要进一步修改,所以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更加注意。这样,才会使网络在商用初期的应用得到更有利的保证。②网络进入商用模式之后,可以采用两种方案:一是开发业务城市的HLR全面升级网络系统配置;二是支持业务城市新建HSS/HLR网络,逐步更换现网。在整个网络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合理的商用模式为依据,使得网络可以更好的进入到商用模式之中去。我们这样做,不仅仅是在对用户负责,更是在对整个网络进入商用模式的发展负责。endprint

(2)MME/SGSN

融合MME/SGN部署时应该考虑以下两个阶段。①商用初期,为避免对3G网络造成影响,应该将新建设备融合,接入原有TD-LTE无线网络,网络稳定之后,再利用设备率慢慢接入3G网络。②商用阶段,将融合设备直接接入LTE、3G网络中,同时对系统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对其进行同步业务处理,减少LTE和3G网络之间的RA更新,提高设备利用率。在商用的正式阶段,说明整个的模式在初期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相对稳定的发展。进入商用阶段,也是TD-LTE核心网EPC引入策略的重要发展。不论是对现有的经济建设,还是对未来的经济发展,都有着至关只要的作用。

(3)融合CG部署。

①商用初期,为避免对其3G网络造成影响,应采用新建的融合设备,初期仅对LTE进行计费,网络稳定之后,考虑其设备利用情况,再确定3G网络计费时间。②商用阶段,在新建设备的同时对部分CG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

(4)融合DNS部署

建立EPC核心网络时,为了根DNS和城市内的DNS相互融合,应该对DNS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将城市内的DNS升级为融合DNS,根DNS升级为融合根DNS,在GPRS功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将其引入EPC区域系统中,期间可以进行查找和权属查询。在整个EPC区域系统中,做到融合DNS部署。

(5)融合SAE部署

在融合SAE部署时应该分段考虑:①商用初期,为了避免对3G网络造成影响,应该新建融合设备,初期接入TD-LTE网络,网络稳定之后,对其设备利用率进行考察和分析,再确定接入3G网络的时间。②商用阶段,将新建设备融合接入3G无线网络用户中,同时对GGN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改造过程中,需要考虑GGSN设备性能、设备容量和覆盖区域中的TD-LTE业务需求,同时还要注意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结论:目前我国3G网络的核心系统EPC有三个标准版本:R8、R9、R10,更新系统定义了EPS架构的全新接口协议,这种架构是LTE和EPC的组成构架。新的网络架构中,其主要系统和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系统全面升级。同时还确定了CS Fall、SRVCC、HomeB、eNode等功能的新定义,第一项系统的更新在2008年完成,在2009年被正式应用于我国3G无限网络。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网络时代已经到来,本文结合实际,对我国TD-LTE核心网EPC引入策略及组网方案进行分析,提出了很多有意的想法,为我国我国TD-LTE核心网EPC引入策略及组网方案以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笔者相信,只要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我国TD-LTE核心网EPC引入策略及组网方案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邱均,吴倩,周远明. TD-LTE核心网EPC引入策略及组网方案研究[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2(2)

[2] 程鸿雁. LTE核心网EPC融合演进解决方案[J]. 电信技术,2013(4)

[3] 王楠. TD-SCDMA向TD-LTE演进组网方案研究及现网测试验证[D]. 北京邮电大学,2012(3)

[4] 刘娇阳. 基于TD-LTE系统同频干扰和组网方案的研究与应用[D]. 西安科技大学,2012(6)

[5] 庄重,王艳. EPC引入初期分组域核心网组网方式浅析[J]. 山东通信技术,2012(9)

[6] 高功应,穆佳,陈婉[王][君]. EPC分组核心网引入组网分析[J]. 邮电设计技术,201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