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语言使用现况原因分析

2014-07-29陈文琪,邱杨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6期
关键词:家乡话人用务工人员

陈文琪,邱杨

摘要: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语言使用现况有其深层原因,本文从语言使用能力、语码转换能力、语码选择情况等语言使用现况出发,结合年龄、职业、教育、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对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目前语言使用情况作出原因分析。

关键词:武汉外来务工人员语言使用原因

一、引言

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项目以问卷调查为主、实地访谈为辅的形式对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搜集到大量反映当前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语言使用现况的数据,在《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语言使用情况调查》一文中对该调查进行了详尽描述。本文在原调查基础上进行二次调查,增发问卷100份,并将所有调查对象中从事教育、军事、管理等方面的外来人口排除在外,仅对中等工薪阶层的外来务工人员的语言使用现况进行分析。

武汉市地处中部,九省通衢,地理位置特殊,外来人口来源复杂。身处武汉市的外来务工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语言使用情况是综合了各个方面因素的结果。这不仅包括社会环境、个人年龄、职业、学历等因素,还包括语言内部的因素。本文从现象出发,探究造成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语言使用现况的原因。

二、语言使用能力

(一)普通话、家乡话、武汉话使用能力

1.影响语言能力的因素

语言能力是指调查对象使用各种语言的水平,代表着调查对象对某种语言的掌握程度;语言环境包括言语外部的时间、空间等自然和社会环境,这里主要是指调查对象在成长、生活、工作中周围人群的语言使用环境。

(1)语言环境

据调查数据显示,在182名调查对象中,能熟练使用普通话、家乡话、武汉话的人所占比例分别为62.6%、95.4%、14.2%。各种语言使用能力明显不平衡,大部分人家乡话的使用能力明显高于普通话和武汉话使用能力。这一现象的出现与调查对象从小到大的语言环境有着密切联系。联系数据显示的调查对象最早学会的语言以及父母常说的语言情况来看,最早学会的语言是家乡话和父母经常使用的语言,它们的比例都在90%以上;另一方面,对于外来人员来说,武汉市不是自己生长的城市,武汉话对这些务工人员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因而基本不会说武汉话的人较多,所占比例为43%;普通话虽然没有家乡话那样影响强烈,但在务工人员成长环境中,电视广播、学校教学等环境中普通话的推广,使调查对象受到了影响。

(2)年龄

年龄对调查对象的普通话、武汉话使用能力有着明显的影响。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第二语言习得易受到第一语言的影响,年龄在20~30岁的务工人员受家乡话的影响没有年龄在30~60岁的务工人员深,在语言的接受和学习上比较灵活。年轻务工人员的语言态度较为宽松,对新的语言接受能力比较强,而年纪较大的务工人员对普通话、武汉话易产生排斥的心理。

(3)个人职业

普通话、武汉话的使用能力与个人职业也有关系,职业的影响力主要作用于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后语言的学习。外出工作后,工作中是否需要与其他外地人或武汉本地人打交道对语言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调查对象中,个体经营者、公司普通职员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外地人或武汉本地人接触,工人/体力劳动者以及自由职业/无业/主妇的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前者的普通话、武汉话水平明显要高于后者,其中公司普通职员的普通话、武汉话水平要略高于个体经营者,其次是工人/体力劳动者、自由职业/无业/主妇的水平最差。公司普通职员在具体企事业单位工作,受公司要求和工作环境的影响。武汉有些公司在招聘员工时把普通话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甚至要求员工会武汉话,以便在合适的场合使用,增加亲切感。对于家乡话的使用能力,与职业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不论职业如何,其家乡话水平都比较高,绝大多数都能熟练使用。

(4)所属方言区

武汉话使用能力与务工者家乡所属方言区也有明显关系,外来务工人员家乡方言对武汉话的学习有影响,这是语言内部的影响。家乡话与武汉方言相近的外来人员在武汉话的习得方面占有优势,数据显示,除西南官话区外,其他方言区几乎没有人能够熟练使用武汉话,仅有少数会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能基本交谈的人更少,很多方言区,如江淮官话区、平话区、吴语区、湘语区、中原官话区,没有人能够用武汉话进行基本交谈。来自西南官话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其武汉话水平就明显优于其他方言区的人。虽然纵向比较来看,西南官话区所有人中不会武汉话的人比会武汉话的人要多,但横向来看,来自西南官话区的这一群体武汉话使用能力比其他方言区要好得多。

2.影响普通话使用能力的因素

普通话作为我国的官方语言,适用范围广泛,学习使用普通话的人群较多。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中普通话的使用能力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分析调查数据,可以得知,影响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普通话使用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语言期望

这里语言期望指的是调查对象对自己语言能力的预期。

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语言期望如下表:

期望 拿到等

级证书 说的

很好 说的比

较好 别人能

听懂 没要

熟练使用普通话的人数所占比例 100% 79.5% 75% 53% 50%

由上表看出,对自己普通话期望较高的人,其普通话使用能力较强,对自己期望越高,就会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并通过一系列的途径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受影响。

(2)学习时间

说普通话标准的人中,大部分人是从小就会或读书的时候学会普通话;说普通话带口音的人中,大部分人是读书的时候学会、工作了以后会或是来武汉工作了之后才会。学习普通话的时间越长,其普通话能力越强。

(3)受教育程度endprint

普通话使用能力也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学历越高,其普通话使用能力越强。一般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大都掌握了一定的科学学习理论和方法,他们在接触一种陌生的语言时,会使用已有的理论和方法接受它,能够效率较高地进行语言习得。

(4)义务教育的普及

我国1986年《义务教育法》通过人大决议,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人接受的教育较完善。这一年龄段的人普通话能力较强。

3.普通话听说能力的不平衡

从频率分析可以看出,普通话听、说能力呈现出了截然相反的局面,83.5%的人认为自己完全听得懂普通话,而只有26.9%的人认为自己说普通话的能力很差甚至不会说。绝大部分人听得懂普通话却说不好普通话,最主要的原因是环境的影响,广播电视媒体上普通话的使用使他们听普通话的能力得到提高,而由于身边家乡话的大体语言环境,使得他们说普通话的机会较少,普通话的听说水平就因此形成了差距。

(二)其他语言使用能力

所有调查对象中,会使用其他语言的人只有小部分,占总数的29.7%。这小部分人中,多数都是会我国其他地区的方言,这与他们职业的流动性不无联系;会使用我国其他民族语言的有5人;会使用其他国家语言的有34人,其中会日语的3人,会英语的30人,既会英语又会日语的1人,占总体比重不大。所有调查人员中,学历越高的人群,会英语的人数越多。

(三)语码转换能力

1.语码转换与年龄

语码转换能力总体来看情况较好,只有8.2%的人表示不能在说完方言后顺利地与人用普通话交流。其中,不同年龄段的人,其语码转换能力不同,年龄越大,语码转换能力就越弱。

2.语码转换与语言能力的变化

能顺利语码转换的外来务工人员中,更多的人觉得自己来武汉以后家乡话与以往不一样了,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变味、没法表达意思或者不纯正的情况,但不能顺利进行语码转换的人的家乡话就没有那么大的变化。由此可以证明,语码转换使用,会在不同程度上致使不同语言相互之间进行干扰,影响着不同语言的使用能力。

三、影响语码选择的原因

(一)面对不同交流对象的语码选择

调查数据显示,与父母交流时,92.3%的人选择用家乡话;与子女交流时,66.7%的人用家乡话,26.5%的人用普通话;与妻子/丈夫交流时,71.3%的人用家乡话,20.3%的人用普通话;与兄弟姐妹交流时,84.3%的人用家乡话;与老乡交流时,82.4%的人使用家乡话;在与本地熟人交流时,外来务工人员的语码选择就比较多样了,50%的人选择用家乡话,10.8%的人用武汉话,34.7%的人用普通话;89.9%的人与陌生人交流使用普通话。

交流过程中语言的选择会考虑到交流对象语言使用的情况,与家人、老乡等关系亲密,与自己有共同方言基础,绝大多数选择的是家乡话,少部分会用普通话。与妻子/丈夫和子女交流,选择使用武汉话的只占极少数,与本地熟人交流时的语码选择就具有多样性,这也是考虑到本地熟人可能使用的语言的多样性。语言的亲切程度也是影响语码选择的一大因素,调查显示,64.8%的人认为家乡话很亲切。结合对子女语言使用的期望来看,多数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够学会普通话、家乡话、外语,希望子女学会武汉话的人数不多,因而,他们在与子女交流过程中也大都使用家乡话或普通话。

(二)在不同交流场合下的语码选择

不管是在集贸市场、政府部门、医院,还是在工作环境中,大多数人都会尽量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其中,年龄在20~30岁的年轻人则几乎全都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而年龄在40~60岁之间的人在公共场合,则更倾向于使用家乡话。

外来务工人员在武汉公共场合中,大多数都会考虑使用普通话而不是武汉话,这与他们武汉话水平较低,而普通话水平相对较高有关。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说普通话都带口音,但也都听得懂,这并不阻碍普通话的正常使用交流,而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数只能听懂武汉话,却不会使用武汉话交流。对于较为年长的外来务工人员,家乡话是熟悉的语言,普通话和武汉话对于他们都比较陌生。人们良好的语言能力是语言使用的前提条件。

四、结语

从上文总结得出:文章主要从对语言能力以及语码选择两大方面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探讨,其中对于影响语言能力因素的研究又从家乡话、武汉话、普通话整体的语言能力和普通话的能力两方面进行说明。影响整体语言能力的因素有以下四点:语言环境、年龄、职业、所属方言区;影响普通话能力的因素也有以下四点:语言期望、学习时间、受教育程度、义务教育的普及。对影响语码选择的因素的研究,本文分别从对不同的语言对象和在不同的场合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由文中可以看出: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语言环境等因素对语言使用情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学习语言要具备哪些因素才能更有效率。为普通话在推广中应该考虑到的问题提供了些许参考,当然本文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读者能够指正。

本研究得到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A类项目(项目名称: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支持,本文为此项目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邱杨,陈文琪.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语言使用情况调查[J].文学教育,2014,(4).

[2]邢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星辉,段微.涟源钢铁厂语言使用情况调查[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4]李莹.中国农民工政策变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endprint

普通话使用能力也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学历越高,其普通话使用能力越强。一般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大都掌握了一定的科学学习理论和方法,他们在接触一种陌生的语言时,会使用已有的理论和方法接受它,能够效率较高地进行语言习得。

(4)义务教育的普及

我国1986年《义务教育法》通过人大决议,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人接受的教育较完善。这一年龄段的人普通话能力较强。

3.普通话听说能力的不平衡

从频率分析可以看出,普通话听、说能力呈现出了截然相反的局面,83.5%的人认为自己完全听得懂普通话,而只有26.9%的人认为自己说普通话的能力很差甚至不会说。绝大部分人听得懂普通话却说不好普通话,最主要的原因是环境的影响,广播电视媒体上普通话的使用使他们听普通话的能力得到提高,而由于身边家乡话的大体语言环境,使得他们说普通话的机会较少,普通话的听说水平就因此形成了差距。

(二)其他语言使用能力

所有调查对象中,会使用其他语言的人只有小部分,占总数的29.7%。这小部分人中,多数都是会我国其他地区的方言,这与他们职业的流动性不无联系;会使用我国其他民族语言的有5人;会使用其他国家语言的有34人,其中会日语的3人,会英语的30人,既会英语又会日语的1人,占总体比重不大。所有调查人员中,学历越高的人群,会英语的人数越多。

(三)语码转换能力

1.语码转换与年龄

语码转换能力总体来看情况较好,只有8.2%的人表示不能在说完方言后顺利地与人用普通话交流。其中,不同年龄段的人,其语码转换能力不同,年龄越大,语码转换能力就越弱。

2.语码转换与语言能力的变化

能顺利语码转换的外来务工人员中,更多的人觉得自己来武汉以后家乡话与以往不一样了,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变味、没法表达意思或者不纯正的情况,但不能顺利进行语码转换的人的家乡话就没有那么大的变化。由此可以证明,语码转换使用,会在不同程度上致使不同语言相互之间进行干扰,影响着不同语言的使用能力。

三、影响语码选择的原因

(一)面对不同交流对象的语码选择

调查数据显示,与父母交流时,92.3%的人选择用家乡话;与子女交流时,66.7%的人用家乡话,26.5%的人用普通话;与妻子/丈夫交流时,71.3%的人用家乡话,20.3%的人用普通话;与兄弟姐妹交流时,84.3%的人用家乡话;与老乡交流时,82.4%的人使用家乡话;在与本地熟人交流时,外来务工人员的语码选择就比较多样了,50%的人选择用家乡话,10.8%的人用武汉话,34.7%的人用普通话;89.9%的人与陌生人交流使用普通话。

交流过程中语言的选择会考虑到交流对象语言使用的情况,与家人、老乡等关系亲密,与自己有共同方言基础,绝大多数选择的是家乡话,少部分会用普通话。与妻子/丈夫和子女交流,选择使用武汉话的只占极少数,与本地熟人交流时的语码选择就具有多样性,这也是考虑到本地熟人可能使用的语言的多样性。语言的亲切程度也是影响语码选择的一大因素,调查显示,64.8%的人认为家乡话很亲切。结合对子女语言使用的期望来看,多数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够学会普通话、家乡话、外语,希望子女学会武汉话的人数不多,因而,他们在与子女交流过程中也大都使用家乡话或普通话。

(二)在不同交流场合下的语码选择

不管是在集贸市场、政府部门、医院,还是在工作环境中,大多数人都会尽量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其中,年龄在20~30岁的年轻人则几乎全都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而年龄在40~60岁之间的人在公共场合,则更倾向于使用家乡话。

外来务工人员在武汉公共场合中,大多数都会考虑使用普通话而不是武汉话,这与他们武汉话水平较低,而普通话水平相对较高有关。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说普通话都带口音,但也都听得懂,这并不阻碍普通话的正常使用交流,而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数只能听懂武汉话,却不会使用武汉话交流。对于较为年长的外来务工人员,家乡话是熟悉的语言,普通话和武汉话对于他们都比较陌生。人们良好的语言能力是语言使用的前提条件。

四、结语

从上文总结得出:文章主要从对语言能力以及语码选择两大方面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探讨,其中对于影响语言能力因素的研究又从家乡话、武汉话、普通话整体的语言能力和普通话的能力两方面进行说明。影响整体语言能力的因素有以下四点:语言环境、年龄、职业、所属方言区;影响普通话能力的因素也有以下四点:语言期望、学习时间、受教育程度、义务教育的普及。对影响语码选择的因素的研究,本文分别从对不同的语言对象和在不同的场合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由文中可以看出: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语言环境等因素对语言使用情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学习语言要具备哪些因素才能更有效率。为普通话在推广中应该考虑到的问题提供了些许参考,当然本文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读者能够指正。

本研究得到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A类项目(项目名称: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支持,本文为此项目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邱杨,陈文琪.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语言使用情况调查[J].文学教育,2014,(4).

[2]邢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星辉,段微.涟源钢铁厂语言使用情况调查[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4]李莹.中国农民工政策变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endprint

普通话使用能力也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学历越高,其普通话使用能力越强。一般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大都掌握了一定的科学学习理论和方法,他们在接触一种陌生的语言时,会使用已有的理论和方法接受它,能够效率较高地进行语言习得。

(4)义务教育的普及

我国1986年《义务教育法》通过人大决议,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人接受的教育较完善。这一年龄段的人普通话能力较强。

3.普通话听说能力的不平衡

从频率分析可以看出,普通话听、说能力呈现出了截然相反的局面,83.5%的人认为自己完全听得懂普通话,而只有26.9%的人认为自己说普通话的能力很差甚至不会说。绝大部分人听得懂普通话却说不好普通话,最主要的原因是环境的影响,广播电视媒体上普通话的使用使他们听普通话的能力得到提高,而由于身边家乡话的大体语言环境,使得他们说普通话的机会较少,普通话的听说水平就因此形成了差距。

(二)其他语言使用能力

所有调查对象中,会使用其他语言的人只有小部分,占总数的29.7%。这小部分人中,多数都是会我国其他地区的方言,这与他们职业的流动性不无联系;会使用我国其他民族语言的有5人;会使用其他国家语言的有34人,其中会日语的3人,会英语的30人,既会英语又会日语的1人,占总体比重不大。所有调查人员中,学历越高的人群,会英语的人数越多。

(三)语码转换能力

1.语码转换与年龄

语码转换能力总体来看情况较好,只有8.2%的人表示不能在说完方言后顺利地与人用普通话交流。其中,不同年龄段的人,其语码转换能力不同,年龄越大,语码转换能力就越弱。

2.语码转换与语言能力的变化

能顺利语码转换的外来务工人员中,更多的人觉得自己来武汉以后家乡话与以往不一样了,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变味、没法表达意思或者不纯正的情况,但不能顺利进行语码转换的人的家乡话就没有那么大的变化。由此可以证明,语码转换使用,会在不同程度上致使不同语言相互之间进行干扰,影响着不同语言的使用能力。

三、影响语码选择的原因

(一)面对不同交流对象的语码选择

调查数据显示,与父母交流时,92.3%的人选择用家乡话;与子女交流时,66.7%的人用家乡话,26.5%的人用普通话;与妻子/丈夫交流时,71.3%的人用家乡话,20.3%的人用普通话;与兄弟姐妹交流时,84.3%的人用家乡话;与老乡交流时,82.4%的人使用家乡话;在与本地熟人交流时,外来务工人员的语码选择就比较多样了,50%的人选择用家乡话,10.8%的人用武汉话,34.7%的人用普通话;89.9%的人与陌生人交流使用普通话。

交流过程中语言的选择会考虑到交流对象语言使用的情况,与家人、老乡等关系亲密,与自己有共同方言基础,绝大多数选择的是家乡话,少部分会用普通话。与妻子/丈夫和子女交流,选择使用武汉话的只占极少数,与本地熟人交流时的语码选择就具有多样性,这也是考虑到本地熟人可能使用的语言的多样性。语言的亲切程度也是影响语码选择的一大因素,调查显示,64.8%的人认为家乡话很亲切。结合对子女语言使用的期望来看,多数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够学会普通话、家乡话、外语,希望子女学会武汉话的人数不多,因而,他们在与子女交流过程中也大都使用家乡话或普通话。

(二)在不同交流场合下的语码选择

不管是在集贸市场、政府部门、医院,还是在工作环境中,大多数人都会尽量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其中,年龄在20~30岁的年轻人则几乎全都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而年龄在40~60岁之间的人在公共场合,则更倾向于使用家乡话。

外来务工人员在武汉公共场合中,大多数都会考虑使用普通话而不是武汉话,这与他们武汉话水平较低,而普通话水平相对较高有关。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说普通话都带口音,但也都听得懂,这并不阻碍普通话的正常使用交流,而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数只能听懂武汉话,却不会使用武汉话交流。对于较为年长的外来务工人员,家乡话是熟悉的语言,普通话和武汉话对于他们都比较陌生。人们良好的语言能力是语言使用的前提条件。

四、结语

从上文总结得出:文章主要从对语言能力以及语码选择两大方面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探讨,其中对于影响语言能力因素的研究又从家乡话、武汉话、普通话整体的语言能力和普通话的能力两方面进行说明。影响整体语言能力的因素有以下四点:语言环境、年龄、职业、所属方言区;影响普通话能力的因素也有以下四点:语言期望、学习时间、受教育程度、义务教育的普及。对影响语码选择的因素的研究,本文分别从对不同的语言对象和在不同的场合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由文中可以看出: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语言环境等因素对语言使用情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学习语言要具备哪些因素才能更有效率。为普通话在推广中应该考虑到的问题提供了些许参考,当然本文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读者能够指正。

本研究得到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A类项目(项目名称: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支持,本文为此项目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邱杨,陈文琪.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语言使用情况调查[J].文学教育,2014,(4).

[2]邢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星辉,段微.涟源钢铁厂语言使用情况调查[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4]李莹.中国农民工政策变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乡话人用务工人员
天空低了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路径
近七成受访者认为年轻人有必要学家乡话
家乡话
命运
语言资源保护视野下中小学生语言态度调查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一棵树
河南省汝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刘新义
“进城务工人员不想上社保”背后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