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物联网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014-07-29邢腾飞杨盼盼周剑汪礼俊

中国新通信 2014年7期
关键词:物联网

邢腾飞 杨盼盼 周剑 汪礼俊

【摘要】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焦点问题;为有效提升食品质量水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建立面向公众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迫在眉睫。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物联网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并阐述标码技术在追溯体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 物联网 标码 食品质量安全 追溯 公共服务平台

一、引言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层面关注的焦点,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食品工业作为制造业中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其产品质量安全与企业管理水平及信息化水平、行业监管水平、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程度、标准规范等因素都密不可分;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白酒、肉制品等细分行业的质量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为有效提升食品质量水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亟需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面向公众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该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通信、电子、IT、软件、食品工业等各行业间展开合作,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包括:食品企业的生产特点各不相同,信息系统标准不统一,难以实现从源头到消费者的全程追溯等。

目前,国内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已建立了企业级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但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范与公信力。因此,亟需建设国家级的追溯公共服务平台,为消费者随时随地提供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协助生产企业品牌建设与打假、支撑政府监管。

二、追溯体系建设思路

尽管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基础日益加强,但对产品可追溯信息查询的便捷性不足已成为凸显的难题。目前,消费者需进入不同企业各自的追溯平台(网站、移动客户端等)查询产品信息;例如有上百家生产企业开放了追溯服务,则消费者需下载多达上百种查询软件,使用十分繁琐。此外,从消费者角度看,企业自建追溯平台的公信力有所不足。因此,亟需构建具有公信力的公共服务平台。首先,许多企业已建立了追溯系统,并在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了延伸,要充分运用现有的工作基础;其次,应充分体现公共服务平台的公信力,即由相关政府部门引导其建设;第三,应实现消费者便捷查询,例如通过公共扫码软件或某些专用软件的统一入口实现对不同企业、产品的统一查询。

针对上述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了相应的工作规划。2013年5月,工信部发布了《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工信厅消费[2013]92号文件),指出要“建立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为消费者安全消费、监督和政府服务、监管,提供实时、准确、一体化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公共服务,保障食品质量安全”。2013年8月,工信部又发布了《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指出要“搭建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白酒、肉制品等领域开展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面向消费者提供企业公开法定信息实时追溯服务,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在上述背景下,工信部组织实施了食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工作及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首先,要在若干重点行业的试点企业建成实用、便捷、可扩展的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及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消费者采用智能手机等终端或政府网站平台等方式对企业基本法定信息的实时追溯。基本法定信息指的是企业根据《食品安全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所必须而且应当公开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应实现生产企业所有应公开信息,以及产品生产、流通使用等产业链全程信息的实时实地跟踪、信息汇总与分类使用;上述信息并非向消费者全部公开,而是按需向政府部门或生产企业提供。

三、公共服务平台设计

(1)公共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依据追溯体系建设思路,图1给出了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的架构图。平台由六个部分组成,从用户到食品产业链各环节的子系统分别实现相应的功能。首先在食品产业链上的生产企业端,为保证产品追溯编码的唯一性,将基于全球通用的物联网标识标码(Handle)为企业现有追溯编码体系统一分配标识“前缀”;“前缀”可位于编码最前端或其他字段,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分配。企业不改变原有编码体系,将标识前缀置入自有编码体系中,并采用该编码对产品信息及产业链上下游信息进行标识,即可实现与公共服务平台的无缝对接。此外,生产企业需在企业信息系统中梳理、整合可追溯的信息群,对尚未进入信息系统的数据、文件等进行录入。

第二,企业的可追溯信息应自动推送至公共平台,无需人工操作。因此,在产业链上的各企业端,需要部署物联网标识應用的核心前端节点“企业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对企业内部可追溯(公开)信息数据的自动抓取,同时可在企业端实现数据缓存等。

第三,需建设对追溯请求进行解析与处理的“公共标识服务系统”,即企业和追溯查询终端、查询网站间数据流传桥梁。利用物联网标识解析技术,可为生产企业分配、注册物联网标识前缀及编码,可将用户的追溯请求分发到不同的试点企业或者产品信息数据库,从而调取相应的追溯信息。该结构安全可控,依托“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标识的注册、解析等管理功能。

第四,需建设为用户提供web查询、存储追溯信息的行业应用公共系统。一方面,充分利用政府相关资源,例如“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其门户网站中提供追溯查询入口,实现信息追溯。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产品公共信息数据库,提取企业法定公共数据集,可建立公共、具有高可信度的法定追溯信息库,为企业自有数据提供验证并与其互为备份。

第五,需建设“客户终端查询系统”,开发通用的客户端应用程序,在手机端方便用户查询信息,同时开发专用终端(硬件、软件等),为执法人员或商超提供查询服务。同时需建立相应的客户端管理平台,和移动运营商实现无缝对接,充分运用客户资源。

第六,需建设“安全认证系统”,贯穿整个体系。在企业层面进行认证,确保企业信息合法准确;在用户层面应防止用户的恶意攻击及对企业端数据的恶意查询。

(2)公共服务平台工作流程

图2给出了公共服务平台的工作流程。从客户终端或门户网站接受用户的追溯请求(扫码或其他方式);请求在公共标识服务层进行解析,并转发到相应的产品信息数据库或企业端,从而调取相应数据。数据获取之后,再通过公共标识服务层转交客户端即可。数据交互采用通用的XML格式进行交换。

(3)追溯信息群设计

公共平台建设中,存在追溯信息群分类等标准规范问题。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和相应的法律法规,追溯体系中可制定不同类别的信息群,重点考虑消费者对信息获取和认知的方便程度及企业内部需求。一次信息群主要用于消费者通过智能终端快速掌握基本信息,包括产品动态信息:如生产日期、有效期、产品许可证、使用禁忌等。一次信息主要辅助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或者消费开始阶段的基本了解。二次信息群主要用于消费者面临质量问题或需进一步了解产品信息,可通过网站或移动终端进一步获取,其中包括企业生产环节的信息,以及原辅料检验报告等,同时包括企业想公布的其他个性化信息。三次信息群则存储在企业本地,其中包括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中产业链管理、企业内控等信息,满足政府监管和接受群众举报投诉的查询。上述信息应当有相应的机制保证企业上传后不会随意篡改,需要时可进行可靠调取。

四、追溯体系技术基础

上述追溯体系采用了国际接轨、自主可控的标码技术,为追溯体系提供全产业链信息的集成与共享、追溯与运用等功能。标码技术作为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由“互联网之父”罗伯特·卡恩创建,可解决网络中编码标准不统一的瓶颈问题,得到多国高度关注。标码属于“国家物联网标识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的三大标识技术之一,可兼容不同的物联网标识,并通过对等互联机制实现随时随地的解析查询,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物联网查询服务。在物联网标识领域,电子一所牵头设立并运行全球标码运营管理机构非盈利国际组织DONA授权的标码全球主根节点,负责亚太区标码运营管理,提供注册解析、应用推广等服务。

标码技术拥有成熟性(拥有全球分布式系统,在近70国应用)、兼容性(兼容现有各种标识)、唯一性(保证标识在全球范围内唯一)、安全性(可保证标识注册、解析、管理操作安全)、可扩展性(拥有足够容量)、实用性(形态极简,易于存储、读取和处理,经济性较好)等特点,技术成熟,已成功运营二十年,具有国际接轨和自主可控两大关键优势,对于企业选择不同的二维码码制、编码规则不存在任何约束。标码的形式为两段式,前段是全球唯一的授权号码(前缀),后段是企业本地自主的编码;通过前段和后段即可保证整个码在全球的唯一性,从而实现产品在国内外的便捷查询。

五、产业链全程信息追溯模式浅析

追溯体系建设启动以来,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已基本完成,其中部分婴幼儿配方乳粉试点企业(伊利、完达山、三元、雅士利等)将于2014年上半年正式与公共平台实现对接,实现消费者通过公共平台对企业产品的追溯。

除满足消费者查询的基本需求外,追溯公共服务平台还应当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价值。采用标码作为追溯公共服务平台中的标识技术,其优势在于可方便地实现产业链不同环节上信息的关联,从而以较低的代价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信息的共享、集成与分类利用,进而辅助企业进行原料管理、打假、防串货、客户管理等,打造产业链全程信息追溯模式。

在未来的产业链全程信息追溯模式中,可以寻求一个“集中”和一个“分布”。“集中”是指生产企业对追溯信息要落实主体责任,即对上游原料、下游流通环节的信息都要做到可控可了解;“分布”指的是上下游的信息无需全部传输并存储到生产企业,而是在各环节本地分布式存储即可。在进行全程追溯时,为将各环节信息进行集成并提供给企业或消费者,可以依托标码技术实现;尽管信息采用了分布式存储,但只要产业链上各环节纳入了追溯体系、运用了标码技术进行信息关联,在产品经过这些环节时,其彼此间的关联关系便已基于标码技术进行了生成并传输至生产企业,当出现追溯请求时,生产企业根据关联关系调取相应信息并聚合,再统一展示即可。

举例而言,消费者在超市购买奶粉时,也许会买到假货或串货的产品;仅凭二维码,既无法实现有效防伪,也无法判断假货、串货是经由产业链上哪个环节流入的,其根本原因在于二维码易复制,且当前的追溯系统提供的信息大多源自生产企业的信息系统,是静态的、不包括流通环节信息的。而通过引入产业链全程信息追溯,辅以动态信息甄别,扫码后即可获取某罐奶粉由何厂家在何时何地生产、何时经由何环节经销及分销、何时在何卖场上架及销售等信息。如果扫描在北京家乐福买到奶粉的二维码,追溯系统中显示的信息指出该二维码对应的产品实际流向了上海沃尔玛,则造假或串货情况一目了然。

综上所述,依托标码等物联网技术,可以构建低成本、高效的追溯体系及公共服务平台;在实现基本追溯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的加入,可构建更加有效的全程信息追溯模式。可以預见,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合理运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将为社会和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郭晓峰,孙洵. Handle系统的发展及应用[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13(8):18-24

[2] 李睿奇,李韵. 食品追溯风暴[J].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11):46-50

猜你喜欢

物联网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测温模块设计
基于物联网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 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如何在高校架设学生洗衣服务系统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LABVIEW的温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论智能油田的发展趋势及必要性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