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2014-07-29李春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7期
关键词:固态氧化物变式

李春梅

概念是思维的最基本形式,是知识结构的重要联结点,掌握了基本概念,往往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有效实现知识的迁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加以重视,优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把握化学概念本质,提高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略谈了几点体会。

一、剖析概念,抓关键,把握本质

化学概念是用精辟、简洁明了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性和准确性,其中的每个字、词都经过反复地推敲,有着特定的内涵,同时也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属性。因此,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内在含义,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剖析概念,通过抓住化学概念中的关键字词,从而挖掘概念的内在本质,提高学生分析概念、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讲解“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这两个概念中的“纯净物”这一关键词,找出本质特征,然后再要求学生根据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该物体是单质还是化合物,若该纯净物由同一种元素组成,则为单质,若该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则为化合物。否则,很容易使学生将某些同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错看成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等物质,从而导致学生产生概念认识上的错误。又如,讲解“溶液”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均一”、“稳定”、“混合物”三个关键词进行剖析;学习“催化剂”的概念时,一要让学生明确“剂”的含义(指一种物质),二要引导学生抓“改变”一词(使化学反应加快或减慢);三是把握“化学反应前后”这一条件,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未发生任何改变,这样,通过剖析概念,抓关键字词,既能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排除非本质特征的干扰,又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弄清概念,举反例,深化巩固

教师在讲解某一化学概念时,往往只作正面阐述,这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对于某些概念从正面讲完后,若能从反面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化概念理解,避免概念的混淆和模糊不清,而且可以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因此,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可以在学生正面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反面对概念进行逆向剖析,通过正反列举,深化巩固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对于“氧化物”这一概念,其正面阐述通常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H2O、SO2等。这时,笔者从反面引导学生分析:根据氧化物的定义,我们知道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那么是否所有的含氧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呢?为什么?请举例说明。通过思考,学生了解了含氧化合物包括了氧化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H2SO2、KCLO3、HCO3等物质属于含氧化合物,但并不是氧化物。又如,学习“分子”的定义时,我们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分子的概念,笔者适时从反面提出一些问题,逆向引导学生:①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一定是分子?②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否一定是分子呢?这样,通过概念分析,正反两面的列举,既加深了学生对化学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活化概念,巧变形,变式理解

在化学中,对于某些概念一味地注重死记硬背,不注重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是难以收到理想效果的。但是,若能从不同角度对概念进行变形,抓好概念的变式理解,学会活化概念,往往可以使学生对概念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活化概念,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概念进行变式,通过变式理解,把握概念内涵和本质,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例如,在讲解《溶解度》中有关“固体溶解度”的定义时,笔者将其“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该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用S表示”这一基本概念描述进行了以下的变式:(1)在T℃时,M 固态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Sg;(2)在T℃时,要在100g水里配制成M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M固态物质的所需质量为Sg;(3)在T℃时,质量为Sg的M固态物质要想制成饱和溶液,至少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4)在T℃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M固态物质的质量为Sg;这样,通过抓变式,巧变形,既深化了学生的概念理解,又可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总之,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一要引导学生认真剖析概念,抓关键字词,把握概念本质;二要引导学生弄清概念,逆向思维,正反列举;三要引导学生活化概念,不同角度对概念进行变形,通过变式理解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杨赵芳. 九年级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2012.

[2] 冯嘉瑞. 初中化学教材中概念转变策略的分析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12.

[3] 黄升尧. 化学概念的十大关系与教学对策[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05).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泽夫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固态氧化物变式
固态Marx发生器均流技术研究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透明陶瓷在固态照明中的应用进展
相转化法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细说『碳和碳的氧化物』
氧化物的分类及其中的“不一定”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