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WebGIS的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数字化展示平台的开发

2014-07-28魏莹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年18期
关键词:数字化

魏莹

摘要:该文以甘肃少数民族裕固族的民歌为对象,提出了采用Web GIS构建少数民族音乐数字化展示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保护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关键词: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数字化;Web GIS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8-4170-02

The Development of WebGIS Digital Display Platform for the Music of Gansu Ethnic Minority

WEI Ying

(Colleg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nzhou 730050,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y taking Gansu ethnic Yugur folk songs as the object,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minority music digital display platform using Web GIS, provides a solution for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igital heritage protection.

Key words: the Gansu minority music; digitization; Web GIS

本数字化展示平台系统以裕固族民歌为实例研究对象,由数字处理、数字存储、数字传播等软件集成,主要涉及:1)音视频资源的采集、分类和满足基于Web GIS传播(专用数据格式)的数字化处理过程;2)民歌艺术的系统化、数字化展示设计方案;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与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融合的实例研究;4)计算机软机系统的集成方法。

1 甘肃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采集、整理和分类

甘肃省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裕固族有两种本民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西部裕固语和属于同语系蒙古语族的东部裕固语,无文字,通用汉文。主要信仰藏传佛教。由于裕固族文字的失传,裕固族的民族文化及民族历史都依赖于其不同历史阶段的民间歌手来传承。

裕固族民歌是研究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历史及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民歌,尤其是蒙古、突厥民歌的重要依据,也为发展及挖掘北方少数民族音乐夯实了基础。

民族音乐的采编和呈现都依赖于民族艺术生存的真实情境,也只有在其存活的情境中才能把握其完整性。在坚持真实性原则的指导下,我们立足西部地区,以甘肃少数民族音乐——裕固族民歌为实例对象,从多媒体素材获取的角度深入实地调研,获得丰富的、呈现完整原始风貌的第一手资源。本项目共收录展示裕固族民歌传承人16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4名,省级传承人4名;收录展示裕固族民歌38首,其中叙事歌26首,劳动歌3首,情歌2首,宗教活动2首,婚丧嫁娶5首。收录展示传承人基本信息7名。依据《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08年—2010年资源建设规划》(文全信资发[2008]8号)中的元数据标准规范指南标准完成文本、音视频信息数据格式转换125条。

系统所研究的甘肃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主要涉及音乐、文字、图片、视频这几类媒体资源。针对不同的多媒体资源,系统在研究其数字化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最优的存储方式。

文本信息的数字化与存储技术比较成熟。通常分ASCII和Binary两种格式。本系统用到的文本信息主要包括:音乐的基本介绍、音乐所在地介绍、音乐传承人介绍等内容,其中音乐所在地采用数据库存储文字信息的方式,采用UTF-8编码,存储、访问采用同一种编码,避免的乱码的问题;系统对音乐、传承人基本介绍采用硬盘存储文本文件的方式。使用到的技术是FlexPaper。

2 数据库系统构建

系统在设计之初就对数据库系统的选型、结构规划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通过比较,最终选择开源数据库系统MySQL作为本项目的基础数据库平台。

在确定系统功能和数据库系统选型后,进行数据库结构规划,主要表结构及关系如图1所示。

本系统将音乐信息中的地理坐标、文字等结构化数据存储在MySQL数据库中,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使用文件系统存储,并在MySQL数据库中记录其存储路径。

3 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数字化展示平台系统架构

本数字化展示平台系统架构以裕固族音乐数据库建设为基础,以Web GIS技术为核心,以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展示等建设应用平台为目标,构成互动双向架构体系。通过对甘肃少数民族音乐信息多角度、深层次的数据加工、存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研究、提供准确依据,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完成展示传播,实现以满足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不同需求。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本系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以下两个方面:

1)应用“公共云”环境,平衡音频源数据应用“公共云”环境,平衡音视频元数据处理(存储、转换、生成、迁移和部署)的量和效率;

2)构造和实现用户数据库服务器、Web发布目录和谷歌数据库服务器在异质数据方面的同构性,并实现了异质数据(不同系统环境下的多媒体数据)的同构性。

4 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数字化展示平台具有的特点

1)系统设计界面新颖,通过动漫创作表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民间音乐在地域分类中的涵盖关系,对音乐艺术的数字表达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设计。是一次很好的将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整合的实践。

2)应用地理信息标注民歌发轫的“原生环境”,并集成展示其表现形式,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理解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直观认识。

3)该系统对裕固族民歌的分类和“原生态”展示较为系统,系统结构明晰,使用操作直观方便。从使用对象角度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方便用户使用的产品设计理念和思路。

4)该系统维护成本较低,产品便于推广应用,适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艺术形式的展示与传播。帮助学生从更广的途径去思考和搭建服务平台。

该系统采用三层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可共享性和对象的重复可用性。通过“公共云”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定义、维护、访问和更新数据,并管理和满足应用服务对数据的请求,节省了局域网构建开销和网络物理设备投入,具有较强的展示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犹建.网络时代数字化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10):39-40.

[2] 张掖市社科联课题组.裕固族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状况考察报告[J].社科纵横,2008(7).

[3] 王晓芬,苑鹏军,王艳贞.河北民间剪纸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建设探索[J].视觉艺术,2009(1B).

[4] 袁军.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在贵州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通报,2012(10):150-152.endprint

摘要:该文以甘肃少数民族裕固族的民歌为对象,提出了采用Web GIS构建少数民族音乐数字化展示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保护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关键词: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数字化;Web GIS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8-4170-02

The Development of WebGIS Digital Display Platform for the Music of Gansu Ethnic Minority

WEI Ying

(Colleg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nzhou 730050,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y taking Gansu ethnic Yugur folk songs as the object,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minority music digital display platform using Web GIS, provides a solution for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igital heritage protection.

Key words: the Gansu minority music; digitization; Web GIS

本数字化展示平台系统以裕固族民歌为实例研究对象,由数字处理、数字存储、数字传播等软件集成,主要涉及:1)音视频资源的采集、分类和满足基于Web GIS传播(专用数据格式)的数字化处理过程;2)民歌艺术的系统化、数字化展示设计方案;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与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融合的实例研究;4)计算机软机系统的集成方法。

1 甘肃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采集、整理和分类

甘肃省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裕固族有两种本民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西部裕固语和属于同语系蒙古语族的东部裕固语,无文字,通用汉文。主要信仰藏传佛教。由于裕固族文字的失传,裕固族的民族文化及民族历史都依赖于其不同历史阶段的民间歌手来传承。

裕固族民歌是研究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历史及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民歌,尤其是蒙古、突厥民歌的重要依据,也为发展及挖掘北方少数民族音乐夯实了基础。

民族音乐的采编和呈现都依赖于民族艺术生存的真实情境,也只有在其存活的情境中才能把握其完整性。在坚持真实性原则的指导下,我们立足西部地区,以甘肃少数民族音乐——裕固族民歌为实例对象,从多媒体素材获取的角度深入实地调研,获得丰富的、呈现完整原始风貌的第一手资源。本项目共收录展示裕固族民歌传承人16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4名,省级传承人4名;收录展示裕固族民歌38首,其中叙事歌26首,劳动歌3首,情歌2首,宗教活动2首,婚丧嫁娶5首。收录展示传承人基本信息7名。依据《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08年—2010年资源建设规划》(文全信资发[2008]8号)中的元数据标准规范指南标准完成文本、音视频信息数据格式转换125条。

系统所研究的甘肃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主要涉及音乐、文字、图片、视频这几类媒体资源。针对不同的多媒体资源,系统在研究其数字化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最优的存储方式。

文本信息的数字化与存储技术比较成熟。通常分ASCII和Binary两种格式。本系统用到的文本信息主要包括:音乐的基本介绍、音乐所在地介绍、音乐传承人介绍等内容,其中音乐所在地采用数据库存储文字信息的方式,采用UTF-8编码,存储、访问采用同一种编码,避免的乱码的问题;系统对音乐、传承人基本介绍采用硬盘存储文本文件的方式。使用到的技术是FlexPaper。

2 数据库系统构建

系统在设计之初就对数据库系统的选型、结构规划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通过比较,最终选择开源数据库系统MySQL作为本项目的基础数据库平台。

在确定系统功能和数据库系统选型后,进行数据库结构规划,主要表结构及关系如图1所示。

本系统将音乐信息中的地理坐标、文字等结构化数据存储在MySQL数据库中,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使用文件系统存储,并在MySQL数据库中记录其存储路径。

3 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数字化展示平台系统架构

本数字化展示平台系统架构以裕固族音乐数据库建设为基础,以Web GIS技术为核心,以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展示等建设应用平台为目标,构成互动双向架构体系。通过对甘肃少数民族音乐信息多角度、深层次的数据加工、存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研究、提供准确依据,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完成展示传播,实现以满足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不同需求。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本系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以下两个方面:

1)应用“公共云”环境,平衡音频源数据应用“公共云”环境,平衡音视频元数据处理(存储、转换、生成、迁移和部署)的量和效率;

2)构造和实现用户数据库服务器、Web发布目录和谷歌数据库服务器在异质数据方面的同构性,并实现了异质数据(不同系统环境下的多媒体数据)的同构性。

4 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数字化展示平台具有的特点

1)系统设计界面新颖,通过动漫创作表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民间音乐在地域分类中的涵盖关系,对音乐艺术的数字表达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设计。是一次很好的将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整合的实践。

2)应用地理信息标注民歌发轫的“原生环境”,并集成展示其表现形式,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理解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直观认识。

3)该系统对裕固族民歌的分类和“原生态”展示较为系统,系统结构明晰,使用操作直观方便。从使用对象角度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方便用户使用的产品设计理念和思路。

4)该系统维护成本较低,产品便于推广应用,适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艺术形式的展示与传播。帮助学生从更广的途径去思考和搭建服务平台。

该系统采用三层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可共享性和对象的重复可用性。通过“公共云”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定义、维护、访问和更新数据,并管理和满足应用服务对数据的请求,节省了局域网构建开销和网络物理设备投入,具有较强的展示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犹建.网络时代数字化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10):39-40.

[2] 张掖市社科联课题组.裕固族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状况考察报告[J].社科纵横,2008(7).

[3] 王晓芬,苑鹏军,王艳贞.河北民间剪纸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建设探索[J].视觉艺术,2009(1B).

[4] 袁军.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在贵州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通报,2012(10):150-152.endprint

摘要:该文以甘肃少数民族裕固族的民歌为对象,提出了采用Web GIS构建少数民族音乐数字化展示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保护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关键词: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数字化;Web GIS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8-4170-02

The Development of WebGIS Digital Display Platform for the Music of Gansu Ethnic Minority

WEI Ying

(Colleg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nzhou 730050,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y taking Gansu ethnic Yugur folk songs as the object,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minority music digital display platform using Web GIS, provides a solution for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igital heritage protection.

Key words: the Gansu minority music; digitization; Web GIS

本数字化展示平台系统以裕固族民歌为实例研究对象,由数字处理、数字存储、数字传播等软件集成,主要涉及:1)音视频资源的采集、分类和满足基于Web GIS传播(专用数据格式)的数字化处理过程;2)民歌艺术的系统化、数字化展示设计方案;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与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融合的实例研究;4)计算机软机系统的集成方法。

1 甘肃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采集、整理和分类

甘肃省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裕固族有两种本民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西部裕固语和属于同语系蒙古语族的东部裕固语,无文字,通用汉文。主要信仰藏传佛教。由于裕固族文字的失传,裕固族的民族文化及民族历史都依赖于其不同历史阶段的民间歌手来传承。

裕固族民歌是研究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历史及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民歌,尤其是蒙古、突厥民歌的重要依据,也为发展及挖掘北方少数民族音乐夯实了基础。

民族音乐的采编和呈现都依赖于民族艺术生存的真实情境,也只有在其存活的情境中才能把握其完整性。在坚持真实性原则的指导下,我们立足西部地区,以甘肃少数民族音乐——裕固族民歌为实例对象,从多媒体素材获取的角度深入实地调研,获得丰富的、呈现完整原始风貌的第一手资源。本项目共收录展示裕固族民歌传承人16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4名,省级传承人4名;收录展示裕固族民歌38首,其中叙事歌26首,劳动歌3首,情歌2首,宗教活动2首,婚丧嫁娶5首。收录展示传承人基本信息7名。依据《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08年—2010年资源建设规划》(文全信资发[2008]8号)中的元数据标准规范指南标准完成文本、音视频信息数据格式转换125条。

系统所研究的甘肃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主要涉及音乐、文字、图片、视频这几类媒体资源。针对不同的多媒体资源,系统在研究其数字化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最优的存储方式。

文本信息的数字化与存储技术比较成熟。通常分ASCII和Binary两种格式。本系统用到的文本信息主要包括:音乐的基本介绍、音乐所在地介绍、音乐传承人介绍等内容,其中音乐所在地采用数据库存储文字信息的方式,采用UTF-8编码,存储、访问采用同一种编码,避免的乱码的问题;系统对音乐、传承人基本介绍采用硬盘存储文本文件的方式。使用到的技术是FlexPaper。

2 数据库系统构建

系统在设计之初就对数据库系统的选型、结构规划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通过比较,最终选择开源数据库系统MySQL作为本项目的基础数据库平台。

在确定系统功能和数据库系统选型后,进行数据库结构规划,主要表结构及关系如图1所示。

本系统将音乐信息中的地理坐标、文字等结构化数据存储在MySQL数据库中,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使用文件系统存储,并在MySQL数据库中记录其存储路径。

3 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数字化展示平台系统架构

本数字化展示平台系统架构以裕固族音乐数据库建设为基础,以Web GIS技术为核心,以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展示等建设应用平台为目标,构成互动双向架构体系。通过对甘肃少数民族音乐信息多角度、深层次的数据加工、存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研究、提供准确依据,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完成展示传播,实现以满足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不同需求。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本系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以下两个方面:

1)应用“公共云”环境,平衡音频源数据应用“公共云”环境,平衡音视频元数据处理(存储、转换、生成、迁移和部署)的量和效率;

2)构造和实现用户数据库服务器、Web发布目录和谷歌数据库服务器在异质数据方面的同构性,并实现了异质数据(不同系统环境下的多媒体数据)的同构性。

4 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数字化展示平台具有的特点

1)系统设计界面新颖,通过动漫创作表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民间音乐在地域分类中的涵盖关系,对音乐艺术的数字表达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设计。是一次很好的将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整合的实践。

2)应用地理信息标注民歌发轫的“原生环境”,并集成展示其表现形式,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理解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直观认识。

3)该系统对裕固族民歌的分类和“原生态”展示较为系统,系统结构明晰,使用操作直观方便。从使用对象角度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方便用户使用的产品设计理念和思路。

4)该系统维护成本较低,产品便于推广应用,适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艺术形式的展示与传播。帮助学生从更广的途径去思考和搭建服务平台。

该系统采用三层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可共享性和对象的重复可用性。通过“公共云”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定义、维护、访问和更新数据,并管理和满足应用服务对数据的请求,节省了局域网构建开销和网络物理设备投入,具有较强的展示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犹建.网络时代数字化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10):39-40.

[2] 张掖市社科联课题组.裕固族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状况考察报告[J].社科纵横,2008(7).

[3] 王晓芬,苑鹏军,王艳贞.河北民间剪纸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建设探索[J].视觉艺术,2009(1B).

[4] 袁军.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在贵州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通报,2012(10):150-152.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字化
数字化:让梦想成为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