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下水文的作用
2014-07-28王伟
王伟
摘 要:本文从学生、教师、师生关系、阅读教学、写作习惯的养成等五个方面论述了作文教学中的教师下水文的作用,认为教师下水文是写作课教法的有益探索,以引起教师对下水文的重视。
关键词:下水文;示范性;反思性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根据所布置的作文题目,亲自参与学生写作,与学生同舟共济,以知写作之深浅,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策略,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所写的这类作文称之为“下水文”。下水文对学生具有示范性、指导性和激励性,对教师自身具有反思性、专业成长性。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动笔,或是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1]刘国正先生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犹如游泳教员自己要专于游泳,钢琴教师自己要精于弹琴,道理是很简单的。”[2]于漪老师说:“教师要学生走这条学作文的道路,自己必须先探路, 亲尝甘苦, 洞悉关隘沟坎, 寻觅跨越的良策. 不如此, 就难以取得指导学生作文的主动权。”[3]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不会写作文。”教师下水文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乃至提高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下水文是作文教学的必需品。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一遍,没有下水文的作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缺憾。下水文的作用体现在:
一、学生方面
教师下水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下水文是学生的指向灯,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同学。叶圣陶先生说得透彻:“自己动手写,最能体会到写文章的甘苦。自己的真切体会跟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讲解就会更加透彻,指导就会更加切实,批改就会更加恰当。”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毕竟是学生,社会经验缺乏,思想单纯,对于生活的感悟不是那么多,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就在于教师,而下水文让学生找到了方向,主题结构,遣词造句,表现手法不再那么神秘。2.培养学生积累素材。展示教师下水文的过程,也是向学生展示下水文成形的过程。教师以切身经历告诉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在于平时的积累,多读书,多做读书笔记。3.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对于学生说,不是缺乏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思考,而教师下水文就可以引导学生做生活的观察者、感受者、发现者和记录者。4.拓展学生写作思维。“在作文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题,正当其思路闭塞而处于‘山穷水尽的境地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把自己的文章‘亮相,给学生以具体启示,很有可能把他们领到‘柳暗花明的世界。”[4]
二、教师方面
1.可以提高语文老师的文化素质。下水文,是教师表情达意的渠道之一,把自己对人、事物、生活、人生、理想地思考,用精炼优美的语言展现给学生,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2.可以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下水文展现了教师的做人品格、人性色彩,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与思考,比起单调的讲述技能技法,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3.可以提高教师作文指导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通过体验下水的感受,就拥有了发言权,在作文课上 “现身说法”,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给学生最有益、最切用的指导,而不再是对作文教学的空洞解读,一味的教条主义。4.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教师想教好, 必须学生买你的账;学生买你的账,必须你有威信;你有威信,必须你有实力。提高你的威信,增强你的实力, 写‘下水作文是一条有效的途径。”[5]
三、师生关系方面
中华美德,师者为尊,也许有人担心下水文有辱师尊。于漪老师说:“认为自古以来就是教师出题学生做, 哪有教师先作的道理;认为不写也比学生高明, 否则怎么能批改学生的作文;认为要教师‘下水作文, 是不是存心与教师过不去, 存心制造高低的矛盾。这种种陈旧的看法必须破除, 而破除的办法不是就事论事, 而是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事业的高度来认识, 来解决。”[3]陈腐的观念要祛除,有益的做法要坚持。师生平时的交流是很有限的,且几乎仅限于口头上的交流,而学生所言未必就是内心最真切的想法,一定是暂且保留几分,下水文给了师生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下水作文很直接地体现教师的人格、心态、认识、思维等等。这种书面沟通,保存期长,易于长久玩味。同时,写文章这一行为本身也很直接地表现教师的责任心等,也是一种沟通。”[5]下水文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彩虹桥,有益于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带动整个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阅读教学方面
1.有益于进一步扎实教师基本功。“语文教师经常‘下水,可以养成深读、精读、细读的良好习惯,使写作理论与阅读理论交流沟通,迁移转换,使读与写相辅相成,协作共进。”[5]2.教师起到了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学生明白要想获得作文上的成就,功夫在平时。
五、写作习惯的养成方面
写作习惯包括用心观察,感悟生活;积累知识,迁移运用;文从改中来;勇于创新,展现个性。现只从一点说起,文从改中来。契诃夫说过:“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5]
教师下水文是写作课教法的有益探索,用之恰当,行之有效。顾之川老师说:“‘下水文能给广大青年语文教师以深刻的启迪,因为一个语文教师有写作体验和没有写作体验,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效果大不相同。没有写作体验,教师的指导往往隔靴搔痒;有了写作体验,教师的指导就能对症下药。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注重亲身体验。体验,不仅指学生,教师也要体验。师生的共鸣往往产生于共同的体验,而共鸣是教学的崇高境界。我衷心希望,青年语文教师都能写一点‘下水文。”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教师下水.文汇报第二版,1961.7.22
[2] 刘国正.也谈教师下水.人民教育[G]1984.6:46-47
[3] 于漪.谈教师的“ 下水” 与“ 半下水”.人民教育[G]1984.10: 44-45
[4] 王红意.浅谈“下水”作文.教育教学论坛[G]2011.18:255
[5] 邹林波.佳作常从改中来.新课程(上) [G]2013-05-08:123
[6] 朱永涛.教师写“下水”作文的意义. 语文教学与研究[G]2011.23:36-38
[7] 转引自:欧亚萍.小学语文教师下水作文刍议.作文教学研究[G]2010. 3:28-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