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里的冤案
2014-07-28小敏
小敏
陈世美不是负心郎
在后人的心目中,陈世美是一个符号,他代表了天下所有负心薄幸的男人。
陈世美的形象是通过传统戏曲《铡美案》而广为人知的。在该剧中,陈世美欺君罔上,抛父弃母,杀妻灭子,最终被“包青天”包拯正法,永远钉在了道德的耻辱柱上。
然而,真实的历史却是另一番样子。据《均州志·进士篇》和《湖北历史人物辞典》记载,陈世美又名陈年谷,均州(现湖北十堰丹江口市)人,出身于仕宦之家,清初游学北京,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进士,初任河北某地知县,后受康熙帝赏识,升为贵州省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和布政使参政。在贵州为官时,同乡同学来投奔他谋取官职,他多次接待,并劝其刻苦攻读以求仕进。后因来投奔者众多,陈世美难以应付,便嘱咐管家一律谢绝。有两个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士子,昔日与陈世美一同进京赴考时曾以钱物助陈,不想遭到了陈世美管家的回绝,顿生报复之念,遂将社会上一些因升官发财忘恩负义又抛弃妻儿之事捏在一起,加在陈世美的身上,编成戏曲《秦香莲》在陕西、河南等地演出。
相传,清末有剧团在均州演出此戏时,陈世美的第八代传人组织家族众人砸了该剧团衣箱,并殴打演员,使演出被迫停止。据说,现在当地仍有“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俗语。
“奸臣”潘美委屈多
在影视剧《杨家将》中,潘美以大奸大恶的形象出现,他陷害忠良,卖国求荣,成为与南宋秦桧不相上下的奸臣代言人。
然而,历史上的潘美并不是这个样子。据《宋史》记载,潘美生于925年,卒于991年,是大宋王朝的开国名将。潘美行武出身,直接参与了拥立赵匡胤称帝的“陈桥兵变”。宋王朝建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开国诸将的兵权,唯有一人例外,此人便是潘美。由此可见,赵匡胤对潘美信任到了何种程度。
之后,潘美南征北战,为宋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灭南汉,灭南唐,潘美皆为主力。
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辽军以十余万兵力大举入侵北宋,宋兵分东西两路迎击敌人。东路由名将曹彬统帅,西路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主、应路行营都部署杨业为副,又以西上阁门使、蔚州刺史王 ,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为护军,与辽兵交战于朔州。
在这几人之中,王 拥有特殊的身份,他是随军护军,有直接上书皇帝的特权,负有为朝廷提供军情的责任,因此,他不是统帅的下属,而是皇帝安插在边关的耳目,统帅也不敢不敬他三分。而杨业的身份也有些特殊,他原为辽国盟邦北汉刘氏政权的大将,曾受到北汉皇帝刘崇的宠信,后来才归降大宋。虽然归降以来也战功赫赫,可他毕竟不是根正苗红,受到蔑视和排挤也在情理之中。
很显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北宋边关的几位主要将领各怀心事。护军王 邀功心切,便令副帅杨业进军,杨业明知出兵必败却不敢违抗命令。一边是副帅,一边是皇帝派来的护军,潘美自然只有装聋作哑,听任杨业出战。
后来发生的一切就和舞台上的故事有点接近了,杨业战败被俘,绝食三日而亡。杨业生得平凡,死得伟大,这是一个出身贫寒的悲剧英雄。然而在他死后,杨业的人气达到了最高点,成为民间讴歌的对象,而大宋王朝的开国元勋潘美阴差阳错地被推上了被告席,成了陷害杨业的小人。
开封市内至今还有两湖,一清一浊,清者被人唤为“杨家湖”,浊者自然是“潘家湖”。你看,有时历史就是这样无情又蛮不讲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