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湖县柑橘施肥现状分析评价

2014-07-28唐立友周学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太湖县施肥量柑橘

唐立友 周学军

摘 要:为了解太湖县柑橘栽培管理水平、施肥现状及果农养分资源投入存在的问题,对柑橘产量、施肥及其他管理措施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果园施肥应调整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适当增加磷肥,特别要注重钾肥和有机肥的投入,以实现柑橘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提高柑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柑橘;施肥现状;施肥量;太湖县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1-53-02

安徽省太湖县部分地区是优质柑橘生产适栽区,现有柑橘种植面积超666.7hm2。全县柑橘园土壤化验结果为:酸碱度(pH值)5.45、有机质11.2g/kg、速效氮73.32mg/kg、有效磷15.46mg/kg、速效钾83.25mg/kg,土壤养分总体水平偏低。为了解全县柑橘生产和肥料施用状况,笔者于2014年4月对太湖县3个柑橘主产乡镇(天华、晋熙、刘畈)132户果农的施肥现状及柑橘产量进行了调查,旨在全面了解近年来太湖县果农的栽培管理水平、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入掌握柑橘树养分资源管理状况、优化橘园管理技术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基本情况 调查区柑橘种植历史较长,但品种、产量与栽培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调查区柑橘总面积87.44hm2,平均每户面积约0.67hm2。调查区柑橘平均产量和平均产值分别为1 385.29kg/667m2、2 484.08元/667m2,纵向和横向比较均属较低水平。调查的品种为太湖县主要栽培品种“温州蜜柑”、“日南一号”和“芦柑”等。果园平均栽植密度为70.6株/667m2,树龄平均20.6a。土壤贫瘠、耕层浅薄、水源缺乏、低温冻害和杂草肆虐等是影响果园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共对132户果农进行了访问,采用书面问卷的形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建园基本情况、果园面积、果树品种、树龄、产量产值、施肥情况、肥料品种、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灌水情况等。以柑橘品种、树龄、产量与管理水平等为对象进行布点调查,对施肥品种、数量、时间与方法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数据经过性状指标的量化、不同肥料品种的纯养分折算等初步处理汇总后,采用EXCEL统计分析功能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的统计与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区果园施肥量 调查区果农主要施肥品种为有机肥(鸡粪、土杂肥)、尿素、硫酸钾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等,其特点是施肥不平衡,各果农间施肥用量差异很大,其中有10户全程未施肥,占调查总数的7.6%。调查数据比较发现,调查区果园品种间的差异明显,“温州蜜柑”的N、P2O5、K2O的总投入量为15.02kg/667m2,较用量最小的“芦柑”的12.09kg/667m2多施2.93kg/667m2;调查区不同单产间的N、P2O5、K2O的投入量相差近3倍,>2 000kg/667m2的N、P2O5、K2O总投入量为21.33kg/667m2,较<1 000kg/667m2的7.33kg/667m2多施14.00kg/667m2(表1)。调查区果农仍偏重氮磷肥的投入,有机肥投入量很少,有机肥折合的N、P2O5、K2O的投入量为1.93、0.80、1.26kg/667m2,氮磷钾养分从1994年有机肥提供的、占肥料总养分的51%下降到2000年的43%,并一直降到现在的28.56%。

2.2 调查区果园养分投入分布

2.2.1 太湖县柑橘合理施肥量的确定 结合试验研究结果和专家研讨,根据太湖县柑橘施肥指标体系确定其合理施肥量。高肥力地块目标产量2 750kg/667m2,N为10.17kg、P2O5为4.12kg、K2O为9.07kg,配比为1∶0.41∶0.89;中肥力地块目标产量2 250kg/667m2,N为11.91kg、P2O5为5.11kg、K2O为6.99kg,配比为1∶0.43∶0.59;低肥力地块目标产量1 250kg/667m2,N为12.04kg、P2O5为6.53kg、K2O为8.60kg,配比为1∶0.54∶0.71。

2.2.2 调查区果园氮肥投入分布 调查区柑橘氮肥投入量为基肥和追肥之和,各农户间差异很大,与推荐施肥量相比,调查区柑橘纯N用量合适的果农只占调查总量的9.09%,氮肥用量很低的占40.91%,调查区大部分果农氮肥投入明显不够。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得到柑橘施氮量和产量的线性方程为:y=99.121x+705.48(R2=0.429 5**)。可知施肥量与产量仍然有很强的相关性,在目前施肥水平下增加施氮量仍可以实现增产。

2.2.3 调查区柑橘磷肥投入分布 调查区柑橘磷肥投入量各农户间差异很大,与推荐施肥量相比,调查区柑橘磷肥平均投入量合适的果农占18.18%,而平均磷肥投入量偏低及以下占调查总数的72.73%。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得到柑橘施磷量和产量的线性方程为:y=157.25x+799.11(R2=0.432 3**),不同农户之间产量区域分布很分散,柑橘产量有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2.2.4 调查区柑橘钾肥投入分布 与推荐施肥量相比,有87.88%的果农施钾肥量偏低,有近10%的果农不施钾肥。对不同钾肥投入量的柑橘产量作统计分析,可得柑橘施钾肥量和产量的线性方程为:y=158.07x+691.58(R2=0.505 9**)。果农间施钾水平和柑橘产量严重参差不齐,钾肥投入量明显不够。

2.3 调查区果园施肥时期及施肥比例 太湖县柑橘施肥主要分2次进行,时间为当年果实收获后及来年萌芽期。统计调查区柑橘氮磷钾平均基肥用量分别占施用总量的28.73%、19.93%和23.04%;追肥分别占施用总量的71.27%、81.07%和76.96%。磷钾肥主要在春、秋季以复合肥的形式投入,钾肥有42.72%在果实膨大前追施。结合果树生育特点,果农应适当加大基肥力度,特别是增大磷钾肥的基施比例,避免不施或少施的习惯。

2.4 调查区柑橘产量分级和面积规模大小与施肥量分析 表2列出了调查区柑橘不同产量水平的施肥量。由表2可知,与施肥推荐量相比,各产量范围内,氮肥、钾肥的平均用量都未达到合适标准,磷肥仅>2 000kg/667m2达到合适标准;调查区柑橘不同面积规模的施肥量与施肥推荐量相比,氮肥、磷肥、钾肥的平均用量都未达到合适标准,面积大的果园相对施肥量大,更接近氮磷钾施用合适标准,说明规模种植区域对施肥管理更加重视。

3 结论与讨论

由本次试验可知,与推荐施肥相比,目前太湖县柑橘氮磷钾肥的平均施用量均未超过指标,大部分果园采取2~3次施肥方式,多次追肥的习惯还未养成。同时,基肥施用中也存在深度不够和施肥期过晚的问题。影响旺年橘园产量的肥料因素依次为钾肥、氮肥、有机肥、磷肥;而老年橘园(树龄>15a)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种植密度、磷肥施用量。因此,旺年橘园要重点加强钾肥、氮肥与有机肥的施用;而老年橘园既要注意磷肥的施用,又要适当进行橘园间伐以减少密度,增加产量。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解决途径:第一,实现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在目前施肥水平下,太湖县柑橘施肥增产的潜力很大,应大力推广施用配方肥。第二,扩大科技宣传影响,提高农民对施肥技术及栽培管理技术的认识。第三,支持柑橘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基地+种植大户+农户”模式,延长产业链,避免柑橘“价贱伤农”,提高产品附加值。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为了解太湖县柑橘栽培管理水平、施肥现状及果农养分资源投入存在的问题,对柑橘产量、施肥及其他管理措施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果园施肥应调整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适当增加磷肥,特别要注重钾肥和有机肥的投入,以实现柑橘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提高柑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柑橘;施肥现状;施肥量;太湖县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1-53-02

安徽省太湖县部分地区是优质柑橘生产适栽区,现有柑橘种植面积超666.7hm2。全县柑橘园土壤化验结果为:酸碱度(pH值)5.45、有机质11.2g/kg、速效氮73.32mg/kg、有效磷15.46mg/kg、速效钾83.25mg/kg,土壤养分总体水平偏低。为了解全县柑橘生产和肥料施用状况,笔者于2014年4月对太湖县3个柑橘主产乡镇(天华、晋熙、刘畈)132户果农的施肥现状及柑橘产量进行了调查,旨在全面了解近年来太湖县果农的栽培管理水平、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入掌握柑橘树养分资源管理状况、优化橘园管理技术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基本情况 调查区柑橘种植历史较长,但品种、产量与栽培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调查区柑橘总面积87.44hm2,平均每户面积约0.67hm2。调查区柑橘平均产量和平均产值分别为1 385.29kg/667m2、2 484.08元/667m2,纵向和横向比较均属较低水平。调查的品种为太湖县主要栽培品种“温州蜜柑”、“日南一号”和“芦柑”等。果园平均栽植密度为70.6株/667m2,树龄平均20.6a。土壤贫瘠、耕层浅薄、水源缺乏、低温冻害和杂草肆虐等是影响果园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共对132户果农进行了访问,采用书面问卷的形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建园基本情况、果园面积、果树品种、树龄、产量产值、施肥情况、肥料品种、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灌水情况等。以柑橘品种、树龄、产量与管理水平等为对象进行布点调查,对施肥品种、数量、时间与方法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数据经过性状指标的量化、不同肥料品种的纯养分折算等初步处理汇总后,采用EXCEL统计分析功能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的统计与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区果园施肥量 调查区果农主要施肥品种为有机肥(鸡粪、土杂肥)、尿素、硫酸钾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等,其特点是施肥不平衡,各果农间施肥用量差异很大,其中有10户全程未施肥,占调查总数的7.6%。调查数据比较发现,调查区果园品种间的差异明显,“温州蜜柑”的N、P2O5、K2O的总投入量为15.02kg/667m2,较用量最小的“芦柑”的12.09kg/667m2多施2.93kg/667m2;调查区不同单产间的N、P2O5、K2O的投入量相差近3倍,>2 000kg/667m2的N、P2O5、K2O总投入量为21.33kg/667m2,较<1 000kg/667m2的7.33kg/667m2多施14.00kg/667m2(表1)。调查区果农仍偏重氮磷肥的投入,有机肥投入量很少,有机肥折合的N、P2O5、K2O的投入量为1.93、0.80、1.26kg/667m2,氮磷钾养分从1994年有机肥提供的、占肥料总养分的51%下降到2000年的43%,并一直降到现在的28.56%。

2.2 调查区果园养分投入分布

2.2.1 太湖县柑橘合理施肥量的确定 结合试验研究结果和专家研讨,根据太湖县柑橘施肥指标体系确定其合理施肥量。高肥力地块目标产量2 750kg/667m2,N为10.17kg、P2O5为4.12kg、K2O为9.07kg,配比为1∶0.41∶0.89;中肥力地块目标产量2 250kg/667m2,N为11.91kg、P2O5为5.11kg、K2O为6.99kg,配比为1∶0.43∶0.59;低肥力地块目标产量1 250kg/667m2,N为12.04kg、P2O5为6.53kg、K2O为8.60kg,配比为1∶0.54∶0.71。

2.2.2 调查区果园氮肥投入分布 调查区柑橘氮肥投入量为基肥和追肥之和,各农户间差异很大,与推荐施肥量相比,调查区柑橘纯N用量合适的果农只占调查总量的9.09%,氮肥用量很低的占40.91%,调查区大部分果农氮肥投入明显不够。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得到柑橘施氮量和产量的线性方程为:y=99.121x+705.48(R2=0.429 5**)。可知施肥量与产量仍然有很强的相关性,在目前施肥水平下增加施氮量仍可以实现增产。

2.2.3 调查区柑橘磷肥投入分布 调查区柑橘磷肥投入量各农户间差异很大,与推荐施肥量相比,调查区柑橘磷肥平均投入量合适的果农占18.18%,而平均磷肥投入量偏低及以下占调查总数的72.73%。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得到柑橘施磷量和产量的线性方程为:y=157.25x+799.11(R2=0.432 3**),不同农户之间产量区域分布很分散,柑橘产量有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2.2.4 调查区柑橘钾肥投入分布 与推荐施肥量相比,有87.88%的果农施钾肥量偏低,有近10%的果农不施钾肥。对不同钾肥投入量的柑橘产量作统计分析,可得柑橘施钾肥量和产量的线性方程为:y=158.07x+691.58(R2=0.505 9**)。果农间施钾水平和柑橘产量严重参差不齐,钾肥投入量明显不够。

2.3 调查区果园施肥时期及施肥比例 太湖县柑橘施肥主要分2次进行,时间为当年果实收获后及来年萌芽期。统计调查区柑橘氮磷钾平均基肥用量分别占施用总量的28.73%、19.93%和23.04%;追肥分别占施用总量的71.27%、81.07%和76.96%。磷钾肥主要在春、秋季以复合肥的形式投入,钾肥有42.72%在果实膨大前追施。结合果树生育特点,果农应适当加大基肥力度,特别是增大磷钾肥的基施比例,避免不施或少施的习惯。

2.4 调查区柑橘产量分级和面积规模大小与施肥量分析 表2列出了调查区柑橘不同产量水平的施肥量。由表2可知,与施肥推荐量相比,各产量范围内,氮肥、钾肥的平均用量都未达到合适标准,磷肥仅>2 000kg/667m2达到合适标准;调查区柑橘不同面积规模的施肥量与施肥推荐量相比,氮肥、磷肥、钾肥的平均用量都未达到合适标准,面积大的果园相对施肥量大,更接近氮磷钾施用合适标准,说明规模种植区域对施肥管理更加重视。

3 结论与讨论

由本次试验可知,与推荐施肥相比,目前太湖县柑橘氮磷钾肥的平均施用量均未超过指标,大部分果园采取2~3次施肥方式,多次追肥的习惯还未养成。同时,基肥施用中也存在深度不够和施肥期过晚的问题。影响旺年橘园产量的肥料因素依次为钾肥、氮肥、有机肥、磷肥;而老年橘园(树龄>15a)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种植密度、磷肥施用量。因此,旺年橘园要重点加强钾肥、氮肥与有机肥的施用;而老年橘园既要注意磷肥的施用,又要适当进行橘园间伐以减少密度,增加产量。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解决途径:第一,实现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在目前施肥水平下,太湖县柑橘施肥增产的潜力很大,应大力推广施用配方肥。第二,扩大科技宣传影响,提高农民对施肥技术及栽培管理技术的认识。第三,支持柑橘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基地+种植大户+农户”模式,延长产业链,避免柑橘“价贱伤农”,提高产品附加值。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为了解太湖县柑橘栽培管理水平、施肥现状及果农养分资源投入存在的问题,对柑橘产量、施肥及其他管理措施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果园施肥应调整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适当增加磷肥,特别要注重钾肥和有机肥的投入,以实现柑橘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提高柑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柑橘;施肥现状;施肥量;太湖县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1-53-02

安徽省太湖县部分地区是优质柑橘生产适栽区,现有柑橘种植面积超666.7hm2。全县柑橘园土壤化验结果为:酸碱度(pH值)5.45、有机质11.2g/kg、速效氮73.32mg/kg、有效磷15.46mg/kg、速效钾83.25mg/kg,土壤养分总体水平偏低。为了解全县柑橘生产和肥料施用状况,笔者于2014年4月对太湖县3个柑橘主产乡镇(天华、晋熙、刘畈)132户果农的施肥现状及柑橘产量进行了调查,旨在全面了解近年来太湖县果农的栽培管理水平、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入掌握柑橘树养分资源管理状况、优化橘园管理技术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基本情况 调查区柑橘种植历史较长,但品种、产量与栽培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调查区柑橘总面积87.44hm2,平均每户面积约0.67hm2。调查区柑橘平均产量和平均产值分别为1 385.29kg/667m2、2 484.08元/667m2,纵向和横向比较均属较低水平。调查的品种为太湖县主要栽培品种“温州蜜柑”、“日南一号”和“芦柑”等。果园平均栽植密度为70.6株/667m2,树龄平均20.6a。土壤贫瘠、耕层浅薄、水源缺乏、低温冻害和杂草肆虐等是影响果园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共对132户果农进行了访问,采用书面问卷的形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建园基本情况、果园面积、果树品种、树龄、产量产值、施肥情况、肥料品种、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灌水情况等。以柑橘品种、树龄、产量与管理水平等为对象进行布点调查,对施肥品种、数量、时间与方法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数据经过性状指标的量化、不同肥料品种的纯养分折算等初步处理汇总后,采用EXCEL统计分析功能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的统计与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区果园施肥量 调查区果农主要施肥品种为有机肥(鸡粪、土杂肥)、尿素、硫酸钾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等,其特点是施肥不平衡,各果农间施肥用量差异很大,其中有10户全程未施肥,占调查总数的7.6%。调查数据比较发现,调查区果园品种间的差异明显,“温州蜜柑”的N、P2O5、K2O的总投入量为15.02kg/667m2,较用量最小的“芦柑”的12.09kg/667m2多施2.93kg/667m2;调查区不同单产间的N、P2O5、K2O的投入量相差近3倍,>2 000kg/667m2的N、P2O5、K2O总投入量为21.33kg/667m2,较<1 000kg/667m2的7.33kg/667m2多施14.00kg/667m2(表1)。调查区果农仍偏重氮磷肥的投入,有机肥投入量很少,有机肥折合的N、P2O5、K2O的投入量为1.93、0.80、1.26kg/667m2,氮磷钾养分从1994年有机肥提供的、占肥料总养分的51%下降到2000年的43%,并一直降到现在的28.56%。

2.2 调查区果园养分投入分布

2.2.1 太湖县柑橘合理施肥量的确定 结合试验研究结果和专家研讨,根据太湖县柑橘施肥指标体系确定其合理施肥量。高肥力地块目标产量2 750kg/667m2,N为10.17kg、P2O5为4.12kg、K2O为9.07kg,配比为1∶0.41∶0.89;中肥力地块目标产量2 250kg/667m2,N为11.91kg、P2O5为5.11kg、K2O为6.99kg,配比为1∶0.43∶0.59;低肥力地块目标产量1 250kg/667m2,N为12.04kg、P2O5为6.53kg、K2O为8.60kg,配比为1∶0.54∶0.71。

2.2.2 调查区果园氮肥投入分布 调查区柑橘氮肥投入量为基肥和追肥之和,各农户间差异很大,与推荐施肥量相比,调查区柑橘纯N用量合适的果农只占调查总量的9.09%,氮肥用量很低的占40.91%,调查区大部分果农氮肥投入明显不够。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得到柑橘施氮量和产量的线性方程为:y=99.121x+705.48(R2=0.429 5**)。可知施肥量与产量仍然有很强的相关性,在目前施肥水平下增加施氮量仍可以实现增产。

2.2.3 调查区柑橘磷肥投入分布 调查区柑橘磷肥投入量各农户间差异很大,与推荐施肥量相比,调查区柑橘磷肥平均投入量合适的果农占18.18%,而平均磷肥投入量偏低及以下占调查总数的72.73%。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得到柑橘施磷量和产量的线性方程为:y=157.25x+799.11(R2=0.432 3**),不同农户之间产量区域分布很分散,柑橘产量有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2.2.4 调查区柑橘钾肥投入分布 与推荐施肥量相比,有87.88%的果农施钾肥量偏低,有近10%的果农不施钾肥。对不同钾肥投入量的柑橘产量作统计分析,可得柑橘施钾肥量和产量的线性方程为:y=158.07x+691.58(R2=0.505 9**)。果农间施钾水平和柑橘产量严重参差不齐,钾肥投入量明显不够。

2.3 调查区果园施肥时期及施肥比例 太湖县柑橘施肥主要分2次进行,时间为当年果实收获后及来年萌芽期。统计调查区柑橘氮磷钾平均基肥用量分别占施用总量的28.73%、19.93%和23.04%;追肥分别占施用总量的71.27%、81.07%和76.96%。磷钾肥主要在春、秋季以复合肥的形式投入,钾肥有42.72%在果实膨大前追施。结合果树生育特点,果农应适当加大基肥力度,特别是增大磷钾肥的基施比例,避免不施或少施的习惯。

2.4 调查区柑橘产量分级和面积规模大小与施肥量分析 表2列出了调查区柑橘不同产量水平的施肥量。由表2可知,与施肥推荐量相比,各产量范围内,氮肥、钾肥的平均用量都未达到合适标准,磷肥仅>2 000kg/667m2达到合适标准;调查区柑橘不同面积规模的施肥量与施肥推荐量相比,氮肥、磷肥、钾肥的平均用量都未达到合适标准,面积大的果园相对施肥量大,更接近氮磷钾施用合适标准,说明规模种植区域对施肥管理更加重视。

3 结论与讨论

由本次试验可知,与推荐施肥相比,目前太湖县柑橘氮磷钾肥的平均施用量均未超过指标,大部分果园采取2~3次施肥方式,多次追肥的习惯还未养成。同时,基肥施用中也存在深度不够和施肥期过晚的问题。影响旺年橘园产量的肥料因素依次为钾肥、氮肥、有机肥、磷肥;而老年橘园(树龄>15a)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种植密度、磷肥施用量。因此,旺年橘园要重点加强钾肥、氮肥与有机肥的施用;而老年橘园既要注意磷肥的施用,又要适当进行橘园间伐以减少密度,增加产量。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解决途径:第一,实现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在目前施肥水平下,太湖县柑橘施肥增产的潜力很大,应大力推广施用配方肥。第二,扩大科技宣传影响,提高农民对施肥技术及栽培管理技术的认识。第三,支持柑橘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基地+种植大户+农户”模式,延长产业链,避免柑橘“价贱伤农”,提高产品附加值。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太湖县施肥量柑橘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柑橘大实蝇综合治理
“五及时”柑橘冻害恢复技术
柑橘实蝇防治一法
水果红薯无土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研究
省工棉2号最佳种植密度及最适施肥量的研究
不同施肥量对烟草生长发育及经济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