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意图下的致歉言语行为研究
2014-07-28王平平
摘 要:在交际过程中,交际意图是不可或缺的。交际意图贯穿于交际过程的始终。本文主要探讨致歉这一言语行为的功能以及公式,并结合交际意图有关理论从而更好的帮助人们的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交际意图;致歉;功能;表达式;刺激反应
一、交际意图
交际意图一般是指通过言语行为传达的、进入言语交流过程的意图,它是在人际交往的动态进程中形成并引导言语交际活动展开、发展乃至终结。发话人实施的每一个言语行为背后都有某种交际意图或目的,而这种意图的实现是通过言语行为达到的。意图是整个交际的始发机智,对交际过程起控制和预设作用。
言语行为的实施都是为了达到某种交际意图或目标。简言之,交际围绕交际意图展开,交际意图存在于交际之中。没有交际意图,交际是不可能存在的。交际意图的实质是对某种需求的满足,通过交际从而实现获得个人或他人的利益。包括物质和精神等层面的利益。
二、交际意图的构建
交际意图存在于交际之前或者在交际进行中所构建出来的。例如(1):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学生没有听懂,在课下向老师求教。学生向老师询问问题这个意图,是他在交际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求教的准备。因而交际意图存在于交际之前。例如(2):学生在途中偶遇老师,老师提及了最新的学术动态后,学生向老师借阅新书籍。事实上,起初学生没有打算看或者根本不知道存在着这样的一本书,而是在与老师的交际当中获得了这样的信息,从而激发了他对这本书的好奇心和需求。因而,交际意图的产生也是在交际过程当中构建出来的。
三、交际意图的实现
在交际过程中和交际结束后交际意图才能得以实现。例如(1)当中学生的交际意图是为了弄懂不理解的知识才与老师进行的交际。正是在与老师的交际过程中,学生理解了先前不懂之处,因而在交际的过程当中,交际意图成功得到了实现。例如(3):父母答应星期日带孩子去游乐园,可是到了星期日父母只字不提。孩子对父母说:爸爸妈妈,今天星期日。然后父母才想起与孩子之间的约定。最后带着孩子去了游乐园。父母听到孩子的诉求,明确了孩子的交际意图,并且直至完成对孩子的承诺,只此孩子的交际意图才算实现。也就是说,交易意图的实现有时候实在交际过程结束后才能实现。也就是达到了以言取效的结果。
四、致歉交际意图的结构
交际意图主要包括交际主体、意向以及内容等三方面内容。概括起来表示为:意向+[P]。
致歉所用的礼貌策略是为了减轻或消除说话人给听话人的面子带来的威胁或伤害。致歉可以包括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两类。
五、致歉表达式
Olshtain 和 Cohen认为,致歉言语行为通常借助于一些语义公式构成的言语行为集合(speech act sets)来实现。这些语义公式分别为:
(1)表达歉意(Expression of Apology)如:对不起;很抱歉;请原谅;我不是故意的;在该项公式中经常加入某些程度副词以表致歉的诚意,如:很、非常、特别、真、真的等等。(2)解释或陈述情况(Explanation or Account of the situation)如:最近太忙……;刚才路上堵车了,……;(3)承担责任(Acknowledgement of Responsibility)如:都怪我;都是我的错误;由于……,我深表抱歉;(4)提出赔偿(Offer of Repair)如:改天我请吃饭;为了弥补我的过失,……;(5)保证杜绝(Promise of Forbearance)如:下不为例;保证没有下次;我保证再也不……;我发誓以后再也不……;(6)表达对听话者的关心策略 (Showing Concern for the Hearer)如:你没事吧?你感觉怎么样啊?要不要……?
致歉的表达方式与交际意图的表达方式相同,致歉包括的基本要素:致歉者、受歉者、致歉意向以及致歉内容。例如:我真的对不起你,打碎了你心爱的花瓶。其中,“我”为致歉者;“你”为受歉者;“我打碎了你心爱的花瓶”为致歉内容;而致歉意向是隐性的,存在于致歉的各个环节。在交际过程中致歉者、受歉者甚至致歉内容都可以省略。但致歉意向是必不可少的。如:踩到某人的脚,致歉者可以直接说“对不起”。概括起来就是在致歉这一交际过程当中,致歉意向是必不可少的,其余成分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
六、致歉的功能
(一)实现交际意图。
交际意图存在于交际之中。没有交际意图交际也就无法存在。因而致歉也是为了实现某种交际意图。例如: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吉林大学怎么走?因为不知道吉林大学的地址,通过向听话者致歉,从而获得了吉林大学的地址,实现了说话者自身的交际意图。通过道歉, 赢得对方的合作, 从而实现自己的交际目标。再例如:在公司内由于自己的失误而造成一些损失,通过一些致歉可以获得团队的原谅甚至好评,从而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
(二)挽回损失。
向别人道歉, 承认自己做错了某事, 发话人通过损害自己的面子来补偿对方的面子,从而尽可能的挽回损失。例如,甲:对不起,不小心踩到了您的脚。乙:没关系。假如没有致歉后果可能是甲挨了批评或者是与乙产生了冲突。通过致歉,保全了受害者的面子,挽回了某些不必要的损失。
(三)表示对听话人的感谢。
在汉语中, 致歉语常常用来表达对受话人的谢意。例如:真不好意思,让你破费了;
(四)表示对听话人的同情。
向听话人致歉,表示自己对于听话人的遭遇表示同情。例如:很抱歉听到您的不幸遭遇。
七、刺激反应
事实上,致歉也属于刺激——反应。John B.Watson建立的刺激——反应原理,指出人类的复杂行为可以被分解为两部分:刺激、反应。人类的行为是受到刺激的反应。刺激来自两个方面:身体内部的刺激和体外环境的刺激,而反应总是随着刺激而呈现的。在小时候家长和老师会教我们使用礼貌用语,如:谢谢、对不起、欢迎、再见等等。这些在我们的大脑里已经扎根,成为潜移默化的事物,事实上就相当于我们的大脑储存着这样的知识,不需要别人去提醒,遇到外界情况使别人受损,也就是外界环境的刺激,我们大脑会自发的蹦出致歉类的词语,如“对不起”、“抱歉”等等。至于致歉者如何去继续表述自己给他人带来的损失,是需要社会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
致歉言语行为是我们生活当中十分常用的礼貌性言语行为,对于我们的生活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恰当的使用致歉类词语,不仅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更能彰显个人的良好素养和个人魅力。
作者简介:王平平(1989—),女,汉族,吉林省蛟河市人。吉林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