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翎小说中跨域书写的“追寻”主题

2014-07-28刘孜捷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回归共性

刘孜捷

摘 要:张翎作为当代新移民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其文化眼光与早期移民文学大不相同。她勇于挣脱出咏叹乡愁的“小我”束缚,转而书写中西方文化的共通之处,比如通过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开掘具有人类共性的“追寻”主题。本文将通过解析其中短篇小说——《雁过藻溪》、《向北方》、《羊》,从“回归”和“远行”两个角度,窥探其具有一致性和超越性的“追寻”主题。

关键词:追寻;回归;远行;共性

陈贤茂教授在《海外华文文学史》中将“新移民文学”定义为:“特指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出于各种各样目的,由中国大陆移居国外的人士,用华文作为表达工具而创作的,反映其移居国外期间生活境遇、心态等诸方面状况的文学作品。”1如今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移民潮成为了全球化现象,“新移民文学”的内涵也日益丰富。本文以张翎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雁过藻溪》、《向北方》为例,探讨这位海外华文文坛“三驾马车”之一的女作家所展露的区别于其他移民小说的写作姿态。

一、立于全球化语境,探讨普适性主题

最初的移民文学作家都是从经历动乱的国土中剥离出来,进入到另一种文化范畴的个体。他们都会在地域、身份转换的过程中,遭遇种族隔阂、生存竞争、文化冲突等难题。由此,他们的作品往往同时承载着对故国“伤痕”的记忆和对异域生活的疑虑,通过表达对故土的回望和企盼,定位自我的文化身份。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以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为代表的移民小说主要讲述主人公在完全不同的文化历史体系下,通过个人奋斗最终获得成功的事迹,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这样的叙述角度更为开阔,但仍未摆脱“个人主义”的窠臼,缺乏批判性和远瞻性。

90年代中后期之后,随着华人作家认知和生活领域的开拓,他们日益摆脱早期移民文学题材的局限,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张翎作为新一代移民作家的代表之一,她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塑造成世界公民,秉持一种开放、超越的态度,试图“跳出移民文学的槽臼,不去探讨移民过程中常常遇见的文化种族差异,而是去努力寻找跨越种族文化的人类共性”2。基于此,其作品常以移民众生的生活状态为切入点,展现对生命价值最本质的反思和探寻。其中较显著的主题就是“追寻”——在时空的变换中挣脱旧有的束缚,填补心灵的空白,完成灵魂的成长与升华。这样的主题是产生于全球化语境中的一个命题,具有极大普适性。比如长篇小说《交错的彼岸》就是凭借记者玛姬的叙述,将现时和历时、原乡与异乡有机联结在一起,讲述人物在“失落”与“追寻”中寻求最本源的启迪的故事。

所以,张翎在异质文化语境中进行跨域书写时,能够以一种更宽容、调和的写作心态,探讨“追寻”的母题。其作品中,人物的生活和身心状态主要有两方面——“回归”和“远行”,一种回望故土和历史;另一种憧憬远方和未来。两者截然相反,但无论是“回归”还是“远行”,都是“追寻”的方式。

二、《雁过藻溪》——在“回归”中“追寻”

《雁过藻溪》的主人公末雁在结束与丈夫失败的婚姻之后,为遵循母亲遗愿,奉送亡母骨灰至祖籍——藻溪入土安葬。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女儿尽孝的故事,实际上更是一个追本溯源、挖掘自我的故事,末雁不仅破解了自己的身世之谜,而且在“回归”的过程中“追寻”到了关于家族、关于人伦的深层体认。

小时候的末雁与母亲之间貌合神离,在她记忆中,母亲更偏爱妹妹,与她之间始终存在隔阂。“在很多个夜晚,母亲会站在窗口,长久地一动不动地抱着妹妹,那时母亲的眼里淌着月光,那光亮将妹妹从头到脚地裹了进去,却将世界挡在了外边。”3当末雁萌生闯进这篇光亮的念头时,“母亲闪过身去,将妹妹更紧地搂在了怀里。刹那间,末雁看见了母亲眼角那一丝来不及掩藏的厌恶。”4这一场景印刻在末雁的潜意识中,成为具有永久性作用的创伤情境,也造就了她人格上的不健全。在小说的叙述中可以发现,丈夫的抛弃唤起了末雁的创伤记忆,如若要修复童年的创伤,就必须回到创伤形成的地方,勇敢触碰深陷血肉之中的伤疤。这就如同戴锦华对电影《沉默的羔羊》的解读,野牛比尔的杀人方式诱发了克拉丽斯的创伤记忆,只有杀死比尔,拯救被她的潜意识异化为羔羊的凯瑟琳,她才能在心理上重回创伤情境,从而完全治愈自我。由此,小说中母亲生前的一个交代——“骨灰由长女末雁送回老家藻溪归入祖坟埋葬”作为一个重要的契机,让末雁得以在“回归”中唤醒生命的激情,摭拾丢失在母亲沉默寡言中的家族秘密。当末雁跨入紫东院的宅门,无疑是对历史的“破门而入”,由此展开了对母亲隐藏了五十多年的秘密的探寻,以及对“土改”那段时隐时显的历史的探寻。最终通过女儿灵灵“装神弄鬼”一般的暗示,最深的秘密抽丝剥茧般地呈现出来——看似善良、朴实的财求伯才是导致种种不幸的罪魁祸首,他五十多年后一手操办的“哭灵”仪式更像是为自己洗脱罪孽的“赎罪”法事。“末雁现在明白了,母亲一生为何如此沉默寡言。母亲的所有真性情,都已经被一个硕大无比的秘密,碾压成一片薄而坚硬的坚冰。”5母亲的“坚冰”和末雁的“冻土”呼应,末雁的“回归”之旅可被认为是融冰解冻的过程,她最终跨越了五十年的时空,一程一程“回归”到了人生的起点。

在文学作品中,要表达人精神轨迹的变化,最佳的方法莫过于借助于人所处时空的变化来展现,“回归”的目的和结局都最终指向“追寻”的主题。正因为缺失,所以追寻,末雁认为她在“藻溪”遗失了母爱,所以回到旧地探寻旧迹,却意外发现更沉重的真相。有时候“追寻”唯有通过“回归”的方式获取,比如《交错的彼岸》中的蕙宁的“回归”就是为了寻找过去、理清思路,更好地将过去和现在联系起来,更精准地定位自己的未来航向。

三、《向北方》——在“远行”中“追寻”

张翎笔下还有另一类角色,他们跟随焕发于内心深处的生命冲动,转而融入另一个天地,比如《向北方》中的陈中越、《羊》中的约翰·威尔逊、《江南篇》中的飞云等。这些人物往往不能安分留居“家”中,为顺应某种内心的“情结”,奔走他乡,在“远行”中探索未知世界,“追寻”生命中缺失的片段,重塑自我价值。endprint

《向北方》中的陈中越从小到大都带着一份对“北方”执着的念想。从一首旋律简单、极易上口的歌,到身在东北的小舅和二姑的来信,他对北方的印象缓慢地建构起来了。然后生活依旧是顺理成章的,中越顺从着原有的步调将自己放置于“像一件小号的金缕绣衣”的江南城郭之中,即使如此,那关于“北方”的意念却常在深夜里冲破心脏的表层,幻化成最初震撼的曲调。终于有一天,当他再也“斗不过那样的呼唤”,于是辞掉工作,甚至“背弃”家庭,寻找通往“北方”的途径。当“苏屋瞭望台”进入中越的视野时,他感觉到自我心灵的复活,感觉到“血从脚底一寸一寸地热了上来,心跳得一屋都听得见”。正如《交错的彼岸》中的小彼得逃兵役后,远赴中国小城姚桥时,他感到“如同一个昼夜思寻大海的孩童,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海边,旁若无人地沉浸在对新世界的憧憬和欣喜里。”6在“北方”,中越“追寻”到了此前陌生而未知的世界,遭遇了太多曾经陷落于生命夹缝中的激情与感动。在这个贫困、恶劣但有自己的文化和灵魂的地方,中越结识了达娃母子,领悟了达娃对于希望和梦想的坚守。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中越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冲击,他“忍不住两手拢了嘴,仰天大吼了起来”,这一声吼仿佛把在南方郁结许久的压抑尽数爆发了出来。还有在最震撼人心的“帕瓦”仪式中,那激越的鼓点“像是千军万马纷沓而至的脚步声,也像是暴风雨来临之前压着地面滚过来的闷雷”7,让中越重新捕获了久违的“热血沸腾”。虽然中越与达娃的惺惺相惜导致了一场悲剧,但他决定领养尼尔,用余生来弥补另一颗残缺的心灵。这场“远行”中的“追寻”,意味着心灵的历险,意味着反叛和成长,意味着更加成熟、坚定、执着。

张翎的作品中时常流露出较强的“迁移”意识,“迁移”就表现为时空变换,这在文学作品中本身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象征着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的追求。“迁移”是人固有的生存状态,人总是不满于现状和旧的环境,处于对未来、对远方的持续憧憬之中。现代社会学家在“迁移”的概念中纳入了四个重要因素:时间因素、地理因素、心理因素和互动因素,后两者更为重要,也往往隐含于文学作品中。“迁移”对一个人而言,是将其连根拔起置于另一个环境当中,无论文化、思维、生活方式等都受到很大冲击,无疑对他的生理、心理都影响巨大。而陈中越的“迁移”追寻而得的是正面的力量,在冲击之中修复自我的心灵家园。

综而观之,在张翎小说中,“回归”和“远行”代表着人物时空变换的状态,而“追寻”的目标归根结底是精神世界的完善、历史真实的挖掘,甚至是人性本质的窥探。如此的“追寻”穿梭于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折射出边缘族群相似而又迥异的精神生活;如此的“追寻”体现了移民文化全新的态势,也展现了一种积极的启示。因此,“追寻”主题将是海外华文文学的新走向,也将被赋予更加丰富的新内容。

参考文献:

[1]张翎.雁过藻溪[M].四川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87-236.

[2]丰云.新移民文学——融合与疏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5-74.

[3]张翎.交错的彼岸[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135-197.

[4]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史(第四卷)[M].福建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638-639.

[5]李蓉.张翎小说与海外移民文学的新开拓[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1):104-105.

[6]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18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6-98.

注释:

1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史(第四卷)》,福建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年版,第638—639页。

2李蓉:《张翎小说与海外移民文学的新开拓》,《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05页。

3张翎:《雁过藻溪》,四川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4张翎:《雁过藻溪》,第45页。

5张翎:《雁过藻溪》,第75-76页。

6张翎:《交错的彼岸》,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7张翎:《雁过藻溪》,第27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回归共性
喜欢在墙上画画是人类的共性吗?
共性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汉英“水”隐喻的共性研究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