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的调查思考——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2014-07-28邵梦梦葛思羽钭利珍
邵梦梦,葛思羽,胡 蕾,钭利珍
(浙江科技学院a.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b.经济与管理学院;c.社会科学部;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杭州310023)
浙江商人群体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以及经过自身的努力,在经济上首先成为富有者,其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对其他阶层的价值选择具有示范作用和深刻影响。对浙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现状进行实证调查和了解,并研究如何做好价值引导工作也成为了当前工作一个新的方向和重要的课题。
本课题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定量方面采取随机问卷调查法,并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结合文献和资料等展开分析,最终形成研究报告。课题主要通过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浙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的基本状况。课题组于2012年6—7月向全省11个地区各个行业的民营企业共随机发放调查问卷950份,回收问卷910份,回收率95.8%;其中有效问卷904份,有效回收率95.2%。
1 受调查浙商基本信息分析
总的来说,新一代的浙商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趋势,而女性也逐渐撑起了创业的半边天。
1.1 女性撑起创业半边天:四成多为女性
女性创业人数不断上升,性别比不断趋于平衡。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女性企业家逐渐成为浙江创业热潮中的主体力量。在904名调查对象中,男性为524人,占比58%;女性为380人,占比42%。
1.2 创业群体呈现年轻化:近七成在40岁以下
热烈的创业氛围、优惠的创业政策,以及年轻人所特有的创业热情,再加上不断兴起和加强的创业教育,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相继投入到创业大潮中,使创业人群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在904个样本中,40岁及以下的有627人,占总样本的69.4%。其中30岁及以下的有373人,占总样本的41.3%;31至40岁占总样本的28.1%;41至50岁占总样本的19.6%;51岁及以上的占11%;而61岁以上的只占1.2%。
1.3 高学历人群逐渐成为创业主体:五成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
浙商群体的学历呈现走高趋势,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高学历企业家将成为浙商的主体。在904个样本中,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455人,占总样本的50.3%,其中又以接受过本科教育的为主体,为295人,占总样本的32.6%,占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64.8%。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创业人群还是非常稀少的,总共只有20人,占2.2%。
1.4 对父辈的超越:六成以上来自农民和工人家庭
创业的主体人群主要来自农民和工人家庭,39.2%来自农民家庭,21.8%来自工人家庭,还有14.8%来自私营(民营)企业主家庭,而另外24.2%则来自国家与社会管理人员家庭、教师和科技人员家庭、一般干部和办事人员家庭、自由职业人员家庭等。
1.5 主要处在创业期和成长期:一半以上企业经营时间在3年以下
72.5%企业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其中处于创业期的36.5%、成长期的36.0%,处于成熟期的只有17.4%,而处于持续发展期的仅10.2%。因此,企业经营时间也相对较短,1年及以下的27.9%,1~3年的25.7%,4~5年的21.8%,6~10年的14.3%,10年以上的仅占9.6%。
2 浙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主要从浙商对中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总体评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和践行程度等几个方面来考察浙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现状。总体来说,浙商非常爱国,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近年来的反腐倡廉工作较为满意。
2.1 主流积极向上,担忧和疑虑并存
调查显示,浙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领导总体上是认同的。82.5%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6.9%的人认为中央近几年来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和较有成效。与此同时,看到浙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及其对人民的作用还是持有担忧和疑虑的态度的。仍然有31.2%的人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能让普通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存在疑虑。而关于中国能否成功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有11.3%和15.3%的人觉得没有信心和说不清。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虽然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非常必要,但相信和谐社会能实现的只有37.3%,认为没有实际意义和说不清的分别为7.4%和10.1%。
2.2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
2.2.1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态度
有61.8%的人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中很了解的有18.1%。49.2%的人认为很有必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工作,48.5%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完善和比较完善的。
2.2.2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个人的影响
17.6%的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其行为的标准,30.4%的人在面对重大事件时会想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4.3%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事业有很大的帮助,29.2%的人并没有考虑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有什么影响,而8.5%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没有影响。
2.2.3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获取途径
浙商首要是通过媒体来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知识,其次是参加一些有关的活动,还有是通过工商联等统战部门的教育或组织的活动,以及由于自己感兴趣并通过书籍进行了解(表1)。同时,在有关采取哪些形式可以更有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日常生活的问题上,浙商首选的是媒体和企业党建,其次是培训和书籍交流(表2)。
表1 获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知识的主要形式的问卷汇总Table 1 Questionaire about main forms of gett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表2 有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生活中的形式的问卷汇总Table 2 Questionaire about main form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merged into our life
2.2.4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
中国目前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浙商认为,在弘扬以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时代精神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方面做得比较好,做得最不够的是贯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方面(表3)。72.1%的人认为,有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作为一项企业必须开展的活动。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浙商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知行统一,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表3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相对做得较好的方面的问卷汇总Table 3 Questionaire about good aspects of practising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2.2.5 关于如何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浙商认为,首先要从树立楷模、提升正能量开始。各级政府和有关媒体要多表彰道德楷模,弘扬社会正气,建立各种有效的奖励制度,鼓励大家努力向善。其次是党的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践行,发挥模范作用,壮大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济基础的公有制主体地位。最后要解决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声誉的社会分配不公和官员腐败等问题(表4)。
表4 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措施的问卷汇总Table 4 Questionaire about methods of establishing and consolid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2.2.6 青睐媒体宣传和口头宣传等理论宣传形式与途径
调查显示,在理论宣传或教育最易接受的方式方面,浙商最喜欢的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宣传和口头宣传,其次是墙报等宣传栏和讲座等(表5)。
表5 理论宣传或教育最易接受的方式的问卷汇总Table 5 Questionaire about best respective methods of propaganda or education of theory
2.3 较为认同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素养
2.3.1 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
78.8%的人认为自己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其中21.1%的人认为自己非常了解马克思主义。
2.3.2 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53.5%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42.7%的人不赞同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马克思主义,66.7%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对他们的生活有重要影响和间接影响。
2.3.3 关于对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看法
浙商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不被有些人相信的首要原因是理论解释不了现实,其次是党员干部形象不佳,社会上存在贫富两极分化现象,现行政策不能为广大老百姓谋利等(表6)。
表6 马克思主义不被有些人相信的原因的问卷汇总Table 6 Questionaire about causes that people don't believe Marxism
2.4 理性认识共产主义理想,期待党员领导干部带好头
2.4.1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
9.2%的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定会实现;75%的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可以实现,但还要很长的时间;11.4%的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很难实现;依然还有4.4%的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太远、太空、太渺茫,不可能实现。
2.4.2 关于共产主义信仰
43.2%的人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29.3%的人信仰某种宗教,27.4%的人无信仰。42.2%的人不相信算命或占卦,37.3%的人对算命或占卦半信半疑,20.5%的人很相信算命或占卦。而在实践方面,47.7%的人会通过烧香求佛来保佑亲友,选择不会这么做的只有37.3%。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到,把共产主义作为信仰的浙商还不到一半,很值得引起重视。
2.4.3 关于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危机的原因分析
浙商认为,一部分人之所以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危机的首要原因是共产主义与当下现实太远了,同时西方学术思潮、苏东社会主义蜕变、干部腐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等问题都影响着人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表7)。
表7 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危机的原因的问卷汇总Table 7 Questionaire about causes of crisis of communist ideal and belief
2.4.4 关于如何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方法
浙商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模范带头信仰共产主义,并成为共产主义的教育宣传者;其次要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与政策在各方面的优越性,加强企业党建,利用各种媒体加强教育等(表8)。
表8 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方法的问卷汇总Table 8 Questionaire about methods of strengthening communist ideal and belief
2.5 较为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对荣辱观的内涵持辩证认同态度
2.5.1 关于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知
85.5%的人认为自己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50.4%的人认为自己很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
2.5.2 关于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看法
36.5%的人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得非常精彩,在当前的社会风气下十分有必要;36.3%的人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只强调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22.3%的人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得很一般,刚提出时都很积极响应,过一段就淡忘了;还有4.9%的人认为不过是个口号,没太大实际意义。
2.5.3 辩证理性认同传统道德观念
浙商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同时也看到了对待传统道德的辩证态度。关于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看法”,58.6%的人认为传统道德有积极意义,但必须经过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5.4%的人认为传统道德能够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可以大力发展和提倡。
2.6 高度认同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89.7%的人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走对了,94.3%的人赞同“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关起门来搞建设不行,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挨打”这一说法。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已经完全成为共识。50.8%的人认为改革开放虽然在推动中国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使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多问题。还有4.5%的人认为改革开放不对,和资本主义差不多。
2.7 关注世界形势,关心国家大事,渴望和平统一
调查显示,浙商极为关注国内国际形势、领导人层次变动、政府决策对市民的影响、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等问题(表9)。他们关注中国的社会问题,认为腐败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问题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共有66.8%的人选择了此项;其次是就业问题、社会道德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三农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国家统一问题、经济发展问题、民族宗教问题。详见表10。
表9 最关注的政治问题的问卷汇总Table 9 Questionaire about political questions that people concern mostly
表10 目前最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的问卷的汇总Table 10 Questionaire about the most important social questions
2.8 崇尚现代道德和政治理念,高度认同“以人为本”和“平等”理念
调查显示,浙商高度崇尚现代道德和政治理念。在“以下哪些价值理念是您认可并应该大力宣扬的”多选题中,笔者设置了包含以人为本、自由、民主等17个选项,基本涉及了现代人类正在寻求的价值观念。结果显示,所有17个价值理念都受到了他们的认可,绝大部分的理念有50%以上的人群选择。其中,“以人为本”为浙商的首要价值选择理念,共有74.4%的人选择了这一理念;“平等”为他们的第二选择,共有61.0%的人选择了这个理念;其余的顺序为文明、生命、诚信、富强、和谐、博爱、公民的团结、和平、责任、追求个人的幸福、仁义礼智信、善治,这些价值理念的认可度都在50%~60%之间;“秩序”和“民主”认可度相对较低,分别为49.8%和49.6%。详见表11。
表11 认可并应该大力宣扬的价值理念的问卷汇总Table 11 Questionaire about value ideas people accept and should be advocated
3 对策与建议
3.1 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调查显示,浙商认为中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做得最不够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只有34.7%的支持率。并且浙商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被有些人相信的首要原因是理论解释不了现实。因此,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
首先,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唯一性的主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其次,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优势,唱响马克思主义主旋律。调查显示,浙商首要是通过媒体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的,他们认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是理论宣传或教育最易接受的方式,同时这些方式也最有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通过各种现代大众媒体,采取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自然地唱响马克思主义主旋律。
再次,广大党员及其领导干部要带头信仰、宣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调查显示,浙商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被有些人相信的第二大原因是党员干部形象不佳(54.4%的人选择此项),是部分领导干部和教育者自己不信仰共产主义(40.6%的人选择此项)及干部腐败问题(46.8%的人选择此项)的影响。要坚定人们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首要方法是领导干部要模范带头信仰共产主义,并成为共产主义的教育宣传者(60.2%的人选择此项)。因此,身教重于言教,广大共产党员及其领导干部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倡导者,能否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对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最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调查表明,理论解释不了现实(60.1%的人选择此项)是马克思主义不被有些人相信的第一位原因,同时,现行政策也不能为广大老百姓谋利(44.7%的人选择此项),而且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也有误解(32.9%的人选择此项)。这些都构成了一个无形的屏障,把广大老百姓拒之于马克思主义的门外。作为广大人民群众自我解放的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应当是朴实的,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也是为人民群众所需要的。但是,由于理论不够通俗化、大众化,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无法为群众所掌握,也无法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因此,要真正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 加强对浙商的教育培训引导
关于对浙商进行教育培训工作,其实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目前,教育和培训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浙商代表人士,在培训内容上也主要侧重于参政议政能力的提升上。笔者认为,这无可厚非,而且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加强和深化浙商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工作,但同时,还需要突破原有的教育培训观,要建立大教育培训观。对浙商的教育培训工作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一是教育培训对象。要从浙商代表扩大到广大浙商,在浙商中首要培训“创二代”。二是教育培训机构。要从过去的以各级社会主义学院为主体,拓展到各级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各类高等院校协同配合,形成一个教育培训网络体系。三是教育培训内容。过去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现在,在教育培训的内容上要有所拓展,要涉及法律、慈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同时,尤其要让浙商认识到这一阶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作用及他们在现实中的地位,以此来提高浙商的自我价值感及自我效能感。其中,目前来说最为紧迫的是要加强信仰教育,拓展和坚定浙商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加强自然科学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提升和培育,增强浙商的科学素质。四是教育培训方式。在培训方式上要进行多样化的探索,可以采用到高校请培训、进企业送培训等各种方式,力求做到全员培训;同时,还可以进行间接培训,编印相关资料、手册,免费赠送给所有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通过他们的自学达到教育引导的目的。
3.3 重视和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宣传引导、示范功能
舆论导向是现代企业健康发展和浙商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
首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宣传发动,为浙商的价值引领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是要立足实际,发挥自办网站和刊物宣传的作用;二是要借智借力,加强与主流新闻媒体、政府部门的合作,建立宣传阵地和平台,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三是要注重各种政策的宣传,尤其是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舆论宣传工作可以进行“六进”活动,即宣传进报纸、进电视台、进网络、进广播、进剧场、进手机、进电台,通过报刊登报道、制作专题、设立专栏、电视直播、文艺汇演、短信提示、微博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
其次,坚持典型引路,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近年来,企业家中也呈现出一些企业发展好、自身成长好的浙商,在各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优秀建设者评选活动是一个较好的引导活动,但在浙商中的知晓度还不是很好,同时被评选出来的优秀建设者其榜样和示范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因此,要加强对他们的宣传,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同时,也可以成立优秀建设者宣讲团,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让他们进行各类宣讲教育活动。一方面要多方位开展宣传表彰,推动浙商自我提升。目前,对浙商的表彰最为隆重的是优秀建设者,但对诸如慈善型、具有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创新型、环保型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分门别类地进行宣传表彰还比较欠缺。所以,可以通过单项或几项的宣传,使得对浙商的价值引领能够逐步推进。另一方面要加强正面宣传。从当前社会来看,媒体对某一部分浙商的负面曝光多了一些,过多地渲染了个别人士的不良社会行为,这虽然满足了新闻的猎奇,但对社会的价值引导却有着诸多不良的影响,它容易激发社会的仇富心理,也易引起社会对企业主的反感。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应当与党保持一致。因此,统战部门要多作呼吁,规范和审慎对待浙商的负面报道,多加强正面宣传,提升正能量。
4 结 语
作为先富群体,浙商在整个社会阶层的生态中具有其特殊性,且其价值观和行为取向具有重要的较强的示范功能,必须加强对其价值取向动态变化的关注和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做好其价值引领工作。本研究从浙商对中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总体评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和践行程度等方面来展现其政治价值观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对浙商的教育培训引导,着重加强信仰教育,重视和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宣传引导、示范功能等途径,系统性地推进浙商价值引领工作。笔者希望本研究能有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学界和相关政府部门对商人群体价值引领工作的重视,并能对浙商的价值引领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建议。
[1]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晏辉.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向东.私营企业主价值观现状、产生根源及其对策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1,24(8):77-78,98.
[4]张俊华.多样性价值观与浙商崛起[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4):44-49.
[5]杨柳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非公有制企业主价值观对接要素探析[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3(6):61-63.
[6]毛丰付.文化价值观与浙商财富积累[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2):22-28.
[7]李向东,杨秋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私营企业主价值观[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6-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