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职业教育的变革

2014-07-28王继平

时事报告(职教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办学职业

◎王继平



中国职业教育的变革

◎王继平

一 中国职业教育正开启一场重要变革

6月23日至24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这是一个重要的会议,标志着中国职业教育正开启一场新的变革。

会议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的指示十分重要,系统回答了职业教育怎么看和怎么办两大根本问题,明确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工作方针、根本任务、办学方向、支持重点、党政职责等重大问题,为新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总方向,提出了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专门对职业教育工作所作的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指示,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意蕴深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工作空前重视,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前接见与会全体代表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进行了全面部署。

会上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基本架构、重点任务、实施保障等。

二 中国职业教育变革的时代背景

中国政府如此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密切相关。

一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众多工业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但多数行业处于国际分工低端,经济发展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为此,中国政府提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这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需要。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中国大陆人口已达13.6亿,每年新增就业人口接近2000万人,就业总量压力比较大。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也很突出,一方面存在有人没事干,另一方面又存在有事没人干,“就业难”与“技工荒”现象并存。这需要加强职业教育,重点提高青年就业创业能力。

三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多样化教育的需要。中国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正在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国教育正在进行改革,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就是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什么教育?第一应该是一个高质量的教育,第二应该是大家都能够有选择的教育,第三应该是一个公平的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为不同特点的孩子提供多种成长成才途径,使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三 中国职业教育变革的主要内容

中国职业教育变革的核心追求是: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围绕上述追求,将重点推动6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更加强调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明确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立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点加强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高度融合,提升学生就业创业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二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人人皆可成才的“立交桥”。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打通职业教育学生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建立学习成果积累与转换制度,为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多次选择、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机会。

三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健全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落实教育、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引导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四是坚持和推进“四合”、“五对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五对接”。提升行业指导能力,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共同推进专业、课程和教材改革,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支持职业院校面向企业聘请专兼职教师。

五是创新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增强职业院校办学活力。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推动职业院校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成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理事会或董事会,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

六是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落实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分类制定职业院校办学标准,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完善就业和用人政策,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普遍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强化督导评估,完善质量评价制度,确保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作者为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巡视员)

数字链接

近年来,中央财政投入500亿元,实施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职基础能力建设项目、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支持建设了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1000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977所高职学校的1816个专业、4556个实训基地,完成了国家级和省级专业教师培训近27万人次,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

近年来,教育部联合有关行业组建了59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基本覆盖国民经济行业所有门类,汇聚专家2600余人,其中行业企业一线的专家达600多人。全国已建职教集团约700个,覆盖100多个行业部门、近2万家企业、700多个科研机构和70%以上的中职校、90%以上的高职校。

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持续向好并保持较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高于90%。其中,中职毕业生兼具“本地就业”、“第三产业就业”、“绝大多数在城镇就业”等特点。

“十一五”以来,职业院校年均培训进城农民工2000多万人,累计有4000多万农村新生劳动力在接受职业教育后进入城镇工作,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带技能转移;职业院校为现代农业累计培养输送了近500万毕业生,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打造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力军。

职业教育还促进了教育公平。目前,中职免学费政策已覆盖全部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9个省区市全部免除了学费;约20%的学生每年享受1500元国家助学金。最近3年,高职教育使近850万家庭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办学职业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