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通辽经济增长新引擎
——访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李艳荣

2014-07-27闵勤勤

时事报告 2014年8期
关键词:通辽技术开发区开发区

本刊记者 闵勤勤 张 亮



打造通辽经济增长新引擎
——访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李艳荣

本刊记者 闵勤勤 张 亮

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01 年9月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启动的自治区级开发区,是通辽市改革开放的前沿、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现代化新城区的产业支撑。地处内陆,不沿江,不靠海,这样一个开发区,如何结合自身特点谋求发展?近日,《时事报告》专访了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李艳荣。

记者作为一个县市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定位和发展思路是什么?

李艳荣: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自2001年成立以来,市委授予我们县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承担着工业建设、招商引资和辖区范围内社会管理的双重职能。2013年,就新形势下开发区如何突出优势、找准定位、转型发展问题,通辽市委统筹全局,为开发区量身设计了“加快建设高端产业、高端要素、高端人才聚集区,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三高一新”发展定位。

“三高一新”,这是给我们定了一个门槛,不符合这个门槛的,我们宁可留白,也要给未来留下发展的空间,要对历史负责任。定位选准之后,我们领导班子和经济综合部门的相关人员从2013年4月开始,到上海、唐山、大庆等地的开发区学习,跳出自己的小圈子,一起出去解放思想,确实大大拓展了视野,学到了很多东西。虽然我们不是国家级开发区,但在通辽市、蒙东地区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我们区位优势独特,应该起到引领带动作用,担负起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任。

记者我国大多数内陆地区,过去都习惯于发展一些“傻、大、粗、黑”产业,确实也有效益,开发区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高端的定位?实现这种高端发展,你们的底气何来?

李艳荣:我们的底气还是比较足的。底气来自于我们的优势。开发区作为通辽市的新城区,可以充分利用通辽这一交通枢纽的独特优势。在铁路方面,通辽拥有六个方向进出口的铁路,而全国第一交通枢纽沈阳也只有四个方向;在公路方面,通辽辐射北京、沈阳、长春、大庆等各个方向;在航空方面,我们有通辽机场,其战略地位特别重要。正因如此,通辽在东北地区物流规划中成为与哈尔滨、长春、沈阳三个省会城市平级的区域物流中心。此外,通辽信息产业的带宽,也是和省府呼和浩特市一样的级别。

开发区是新城区,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坐落于此,城市建设规划高起点,建设标准高要求,这一点是与其他旗县不一样的。主城区的各项配套比较完善,有利于发展高端产业,如现代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等;主城区不仅容易吸引本市的人才,也能吸纳其他省的高端人才,如在电子商务方面,很多人才都是来自上海和其他各省。

开发区也是主城区的一部分,要考虑环保,把有限的土地利用好,对旗县起到引领作用,所以必须引进高端项目。现在,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开发区成为“香饽饽”,希望进驻的项目和企业自然也多,但在我们看来,不能“挖到篮子里就是菜”。也就是说,要招商选商,不能什么项目都要。所以,实现“三高一新”,我们心里是有底的。

记者请您详细谈谈,开发区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来落实“三高一新”这一发展战略?

李艳荣:先说高端产业的发展。着力建设高科技工业体系,重点打造新型煤化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生物科技、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加工四个百亿产业集群,力促一大批体现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的高科技新兴项目崛地而起。目前,开发区已入驻工业企业281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1户,四大百亿产业初具规模,集聚态势良好。

再说一下如何聚集高端要素。在商贸物流业领域,一是依托发达的铁路网、内陆港和保税物流中心,打造“立足通辽、面向蒙东、辐射东北、服务全国”的综合物流园区。二是推进专业市场集群发展,规划了总投资300亿元的蒙东物流城。三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构建蒙东特色生态产品网上集散中心,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打造俄蒙跨境电子贸易平台。

在金融服务业领域,开发区立足主城区的金融核心区优势,切实找准“金融企业缺什么、中小企业要什么、政府应该做什么”三个问题,启动金融服务区,由各家金融机构轮流在政务服务大厅坐班,宣传推介金融产品,第一时间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同时,引进绿盾征信企业,积极开展了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建立企业信用等级档案,解决金融机构在放贷中的后顾之忧。今年,在贷款形势普遍不好的形势下,开发区实现了翻番的增长,这是在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取得的,尤为难得。

开发区把电子商务创业和孵化项目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着力点,争创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记者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个普遍性难题,你们却帮助很多中小企业解决了这一难题,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李艳荣:一是组建创投公司。开发区协议出资5000万元,参股在开发区新设立的、由自治区政府引导基金参与的、由恒泰证券公司具体运营的宇东创投公司,使其资本金增至2亿元,同时带动自治区创业引导基金投入6000万元,对辖区内成长性好的企业直接注资,培育其发展壮大,35年后通过股权上市融资,资金可放大15倍以上。二是组建融资性担保公司。开发区投资1500万元,联合美林集团、鑫源投资和宇东投资三家本土民营企业注资1亿元,成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与农业银行合作,将资金放大到10亿元,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三是设立风险准备金。开发区出资1000万元设立风险准备金,由建设银行牵头合作成立“助保贷”项目,可放大到1亿元,解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我接着你上一个问题谈谈聚集高端要素。要素中最根本的是人才,为聚人才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一是依托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建立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博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载体。二是通过加快创业基地建设来吸引和发挥人才的作用。通过建设生物高科技创新园、创业孵化园等创业基地,作为“孵化器”,吸引了蒙药工程研究院、内蒙古商网、蓖麻产业工程研究中心、肉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项目入驻。同时,与北京孵化器协会、北京中关村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等六家孵化器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建设高科技产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基地,将孵化出的科技成果在基地内实现交易和成果转化。此外,在支持大学生创业方面,我们在创业孵化园内提供了4300平方米的青年之家,建有符合大学生安居创业特点的各种配套服务设施,大学生来我们这里创业,房租、取暖费我们出,成本非常低,同时提供咨询、办证、贷款、项目推介、政策宣传等服务。当然,进入我们这里也有门槛,入驻半年之后,我们会进行指导和检查,年末还有一个评比,做不好的要退出。三是围绕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项目引进人才,每年引进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型人才10人以上,5年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总量达100人,全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记者开发区建设一般都会导致大量失地农民进城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办法保证他们安居乐业呢?

生机勃勃的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

李艳荣:我们开发区人均土地面积较少,种植机械化程度又较高,郊区的农民富余劳动力本来就很多。随着开发区建设的推进,失地农民确实也多起来。这些人一定要有活儿干,否则就会去打麻将,或者干别的,容易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我们始终把创业就业当作最大的民生来做。老百姓要有点文化和本事,有了这样的基础就能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然后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一是摸清就业基本情况。通过印发宣传单、党员干部入户动员等方式,对劳动力年龄、文化、特长进行登记、分析,全面了解群众的就业意愿。二是利用电视、宣传单等多种宣传媒介及时发布企业用工信息,把30余种近3400多个岗位信息直接送到了百姓的手中。三是做好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与通辽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月嫂、家政等就业培训班,现已培训维修电工、家政服务员等多方面专业人员1088人,就业率在87%以上。此外,我们市里的很多部门,像物业保安这一块充分吸收了失地农民。比如杜家二村,老百姓通过培训做保安,解决了大半人的就业。四是加大财政投入,对于农民的培训费用,市里通过专项给一块,此外,开发区给每人每天提供食宿交通专项补贴15元。为让远郊村屯农民从村里走出来,我们积极协调市交通部门,每年补助09路公交线路19万元,对其进行扩线增点,百姓进城只要掏2元钱的公交车费即可。目前公交线路已开通,方便5个村近1万人口出行和3000余位劳动力进城务工。五是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对辖区3645名中小学生继续实行“免费教育”,新农合中农民应缴的费用、城市低保户缴纳医疗保险的个人承担部分,全由政府买单。

记者如此复杂而宏大的建设,一定会遇到很多挑战,您认为开发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李艳荣:最大的挑战应该是我们的身份,我们承担着主城区的社会职能,但我们的身份不是一级政府,没有相应的执法权力,很多事情不好办。当然,困难是压力,也是动力,未来我们依然会攻坚克难,全面落实市委“三高一新”决策部署,努力实现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60亿元,年均增长13.4%的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通辽技术开发区开发区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强化四种能力 奋力争创五好园区
“疫”起战斗——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统一战线同心抗疫
高中生生涯规划需求与现状调查——以通辽地区为例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论通辽地区蒙汉语言接触现象的研究意义
电化工程通辽枢纽GSM-R网建设方案研究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
关于通辽地区玉米膜下滴灌机械化种植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