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诚信的代价
2014-07-27王履军
◎ 王履军
不诚信的代价
◎ 王履军
大家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放羊娃最后被狼吃掉,就是因为他骗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不讲诚信会有什么后果呢?
我们常说,“诚信是立身之本”。对个人而言,诚信好比一张“通行证”,没有它,你不管到哪儿都寸步难行。即使是一个很小的不诚信举动,往往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形象,进而给生活工作带来麻烦。在德国,一名中国留学生向许多大型跨国公司投了自己的简历,可都被拒绝了。最后一次,他冲进了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办公室,要求给出一个不录用他的解释。人力资源部经理的理由是:“论工作能力,你就是我们所要找的人。但由于你有三次乘公车逃票被处罚的信用记录,而公司许多工作是必须依靠信任进行的,没有办法设置复杂的监督机构,正如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一样,所以我们不能雇佣你。确切地说,在这个国家你可能都找不到雇佣你的公司。”由于缺乏诚信意识,这个留学生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找个工作都很困难。
在瑞士,违背诚信也会有相应的追究与制裁机制。如果没有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或是乱停车阻碍他人出行,这些“小恶”累积到一定程度,会被邻居视为“没有信守保持良好居住秩序的约定”,有可能被房东扫地出门,再想租到房也困难重重。瑞士的医院有一项政策,患者可先就医后付款,医院将账单寄到患者留下的地址,患者要在规定时间内付款。如逾期未付,或使用假身份信息,将面临司法部门的传唤;如果外国人这样做,即使补上欠款和高额罚金,再想踏入瑞士及其他欧洲国家大门,也会难上加难。这些机制确保瑞士人诚实守信。
俗话说,诚信是金。对于企业而言,诚信是其生存之本,也是一种财富。然而,有的企业诚信意识淡薄,一失“信”成千古恨,被消费者抛弃、被市场淘汰。知名企业南京冠生园破产案就是一则典型案例。该公司2001年中秋节前用陈馅翻炒后再制成月饼出售。事件被媒体披露曝光,各界齐声痛斥其无信之举。老字号的冠生园月饼顿时无人问津,销售一下子跌至冰点。面对危机,公司却辩称这种做法在业内“非常普遍”,用陈馅做新月饼并不违反相关法规。公司没有向消费者道歉,其所作所为不仅令消费者更加寒心,也进一步将自身信誉丧失殆尽。该公司的其他产品如元宵、糕点等也很快受到“株连”,没人敢要。失信非但没有让冠生园获取暴利,相反使其失掉所有。这家有着70多年历史的知名企业最终宣告破产,令人痛惜。它的破产与其说是经营破产,不如说是信誉破产。据有关方面统计,每年我国企业因为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说:“对于成功,99%的努力和1%的天才是不够的。还必须有200%的品德做保证。”
说到诚信,学术界是最不应缺失诚信的领域。因为科学追求的是真理,其价值观是求真、求实。为了遏制学术不端行为,一些国家建章立制加大打击力度。在美国,科研中的行为不端现象一旦暴露,当事人一辈子都难再吃上科研饭。美国学术界立下许多严格的规矩,例如,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需要用引号标记,明确注明出处,否则就会被认定是抄袭。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科研诚信办公室专门负责调查和处置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开展、评估或报告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出现的捏造、篡改或剽窃情况”,并在网站上公布违规者的姓名、机构、违规情况与处罚决定。2010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前副教授古德温因伪造数据而主动辞职,并被判归还全部研究基金。要不是古德温悔改态度好,可能会被判立即入狱一年外加10万美元罚款。
南京街头大屏幕滚动播放诚信“黑名单”。
我国近年来正在逐步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采取具体措施惩戒失信,促进诚信。比如,一个人长期欠债不还、抗拒执行,就会在法院留下失信记录,登上法院的诚信“黑名单”,而且与其他部门共享。如果在诚信“黑名单”上榜上有名,出行时无法购买飞机票、火车软卧票;想贷款买房买车,银行也不会受理,甚至连信用卡都办不成;想创办企业,工商部门也不会受理注册业务。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21世纪是信誉的世纪,哪个国家的信誉度最高,哪个国家就会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各国都在健全和完善约束机制,对失信加大惩戒力度,目的只有一个:让诚信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作者为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