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试招生制度将怎样改

2014-07-27张亚群

时事报告 2014年3期
关键词:入学学业科目

张亚群



考试招生制度将怎样改

张亚群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千家万户共同关注的焦点。《决定》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涉及招考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考试科目和评价方式改革,指明了今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导向。教育部按照《决定》要求制定了“1+5方案”,即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和5个配套“实施意见”。与以往高考专项改革不同,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全方位的教育考试评价变革,涉及教育和考试管理诸环节。归纳起来,考试招生制度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进行改革。

第一,进一步推进招考分离。“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为了改进人才选拔方式,弥补现行统一考试评价制度的不足。以高考统一考试招生为例,它的选拔效度和公平性为大多数人所认可,但也存在评价标准单一、片面应试加重学生负担、招考双向选择性少等弊端。将来,一些原本统一组织的招生考试,将由社会化机构组织实施,其结果将被用在招生录取中。对此社会还需要一段接受、理解的过程。今年2月,上海市相关部门透露了“上海版”高考改革的相关情况,以英语为主的外语考试将退出统考,变为社会化考试,导致一些人产生了误解。事实上,这一尝试并非表明外语成绩不再作为升学依据,而是顺应了进一步推进招考分离的要求,给予考生更多选择机会。

第二,探索考试科目改革。考试科目改革是实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目标的重要环节。《决定》强调“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等,其出发点在于淡化中小学考试竞争,更多地关注学生人格培养和全面发展,矫正普通教育偏科弊端,分解学生的集中考试负担,为学生全面发展和高校多元选拔人才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各个省市区都正在抓紧调研、制定新的中高考改革方案。北京市在2013年年底率先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中考将从2016年开始,调整语文、英语、化学等科目分值,英语和化学科目分值将大幅降低。未来还将进一步减少考试科目,甚至只考语数外三科。重庆市高考考试科目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减少考试科目,未来可能只有语文和数学是必考内容,外语和其他学科以等级的形式出现。目前来看,各地考试科目改革方案将在年内陆续出台,改革举措大同小异。

为了发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积极效应,必须遵循科学、公平和规范化的原则,兼顾考试招生的公平与效率。

第三,推行中学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一般在每门课程学完之后就进行考试,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是中学阶段学生学业状况的完整记录;综合素质评价则通过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建立起学生综合素质状况的完整记录。但是,以往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都因与升学评价脱节,难以得到重视。云南省从2010年起取消全省统一组织的中考,改由各学校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两项指标择优录取。但事实上,学业水平考试已然变为新中考,考试科目从8科增为11科,学习负担不减反增;社会上也有人质疑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还有家长担忧中考改革会降低学生在高考中的竞争力,等等。推行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环节和发展方向,未来教育部门将总结各地摸索出的经验教训,出台相应保障措施,逐步把初高中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升学综合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起多元录取机制。

第四,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这项改革已经启动,适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其重点在于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评价办法,开放多种入学形式,完善相关改革举措,降低高等职业院校入学门槛。河南省从2008年就已经在中职学校中推行免试注册入学,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可以持初中或高中毕业证到中职学校注册入学,不需要再通过考试;2010年开始试点高职学校单独招生。像江苏、福建等地步伐迈得更大,已经建立高职院校注册入学制度。

第五,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今年1月,教育部已经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合理划定招生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全面实行阳光招生、逐步减少特长招生、做好随迁子女就学、大力推进均衡发展等十项措施,以遏制“择校”乱象。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领域方方面面,与基础教育发展、教育与社会公平、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密切相关,其政策导向影响广泛而深远。为了发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积极效应,必须遵循科学、公平和规范化的原则,兼顾考试招生的公平与效率。

一是创造综合评价的基本保障条件。建立健全中小学生日常学习成绩的有效考核机制,建立相应的学校诚信与社会诚信的保障体系;完善高校的考试招生评价机构;推动区域经济和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为综合评价制度的实施提供经济和人才保障。

二是加强考试招生法治建设。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强化选拔录取过程的多方监督,提高招考透明度,制约和防范招生评价权力的滥用。

三是深化考试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只要有考试竞争,考生的学习负担就不可能完全减轻。为了缓解过度的升学考试竞争,减少其对基础教育的负面影响,需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发挥教育评价的积极功能,拓宽人才选拔和培养的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4年起,艺术类院校考试招生将逐步改革,对多数艺术类专业进行省统考、提高文化课成绩要求等。图为2月10日,考生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类专业考场参加考试。

(作者为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猜你喜欢

入学学业科目
艰苦的学业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
35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