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登高望远与脚踏实地

2014-07-27

时事报告 2014年3期
关键词:大局索契总书记

星 海



登高望远与脚踏实地

星 海

登高望远与脚踏实地相辅相成。脚踏实地,是登高望远的归宿。离开了脚踏实地,登高望远就失去了根本。

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能登高望远,就有了‘千里眼’、‘显微镜’,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一斑窥全豹、立足当前虑长远。

习近平总书记2月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提出:必须登高望远,同时必须脚踏实地。这里,总书记强调了一个领导干部应具有的素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登高望远,就是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胸怀大局,就是要把握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大局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际大局,就是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争取良好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把握大势,就是善于分析形势、认清趋势,“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不审势则宽严皆误”,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着眼大事,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央的大政方针,紧紧围绕中央的重大部署、重大决策,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性贯彻中央精神。要“登高”,必须有登高的阶梯;要“望远”,必须有望远的工具。这个“阶梯”、“工具”,就是领导干部的思维能力。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要善于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是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能登高望远,就有了“千里眼”、“显微镜”,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一斑窥全豹、立足当前虑长远。

脚踏实地,就是要求实、老实、落实。这里,既有对做人的要求,也有对做事的要求。求实,就是讲实话、办实事,一是一、二是二,不拔高、不贬低,不花拳绣腿、弄虚作假。老实,就是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浮躁、不急躁、不粗糙,知畏、知足、知止。落实,就是把工作往实里做,把事往实里办,不定不切实际的政策、不提无法落实的要求,不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个道理,我们都要牢记在心”。他要求领导干部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发扬钉钉子精神,他说:“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与此相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等等。这些都是强调脚踏实地的精神。

登高望远与脚踏实地相辅相成。登高望远,人的眼界开阔了,能够把握住大局、大势、大事,工作的起点就高了、工作的追求就高了、工作的标准就高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思想上有更深刻、更高尚的理念,工作质量和效果就不一样。”脚踏实地,是登高望远的归宿。有了脚踏实地,登高望远才不会变成好高骛远,才不会成为空想、幻想、狂想。离开了脚踏实地,登高望远就失去了根本。

作为领导干部,要自觉把登高望远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要带着工作中的问题、思想上的困惑,多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多从大局去思考。我们常说跳出工作看工作、跳出本地看本地、跳出本领域看本领域,就是这个意思,就是登高望远。同时,思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工作中和思想上的问题,增加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所以,要把思考的结果落实到工作之中,更有力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总之,登高望远与脚踏实地相结合,就是既要“看天”,又要“立地”;既要“抬头”,又要“低头”;既要想得高,又要做得实。

本栏责编:何一乐

E-mail: ssbghyl@126.com

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

脚踏实地,就是要求实、老实、落实。不拔高、不贬低,不浮躁、不急躁、不粗糙,不定不切实际的政策、不提无法落实的要求,不蜻蜓点水、走马观花。

猜你喜欢

大局索契总书记
胸怀大局
学党史和把握政治大局
为什么大家都想住在索契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
2014年(第22届)索契冬奥会科技备战工作总结报告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融入全面深化改革大局
“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