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行动弱势群体对泥石流灾害的风险认知研究

2014-07-27潘安平

创新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泥石流防灾灾害

潘安平

(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浙江 温州325035)

山区行动弱势群体对泥石流灾害的风险认知研究

潘安平

(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浙江 温州325035)

近年来,沿海偏远山区突发性地质灾害频繁,如何选择正确的风险管理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有效减少灾害产生的伤亡,当地民众对于相关防灾避难认知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本研究在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庆元县的特殊地理环境和社区结构、易发灾害敏感区的特征,选定石木下村、坪头村、张村村、塘根村等村庄为研究范围,采用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了解民众对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知识、防灾常识、防灾态度、防灾行为倾向,探讨了民众风险认知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当地政府和有关机构有效开展灾害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突发性地质灾害;风险认知;山区

1 相关文献回顾及问题的提出

灾害认知(Hazard perception)是自然变化感知的典型表现,其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Lindell和Perry回顾了23篇灾害认知相关研究[1],整理统计人口属性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职业、婚姻、种族、迁移和房屋所有者等项目。以家户房屋所有者为主,提出对环境灾害与调整行为的概念模式,说明房屋所有者及社会大众如何察觉到灾害的发生,调整资源的使用与分配,并影响到调整措施。国内周旗等[2]以陕西省太白县咀头镇上白云村为例研究了山区乡村居民的自然灾害感知。王玉玲等[3]则对台风重灾区的居民对台风的风险认知情况展开了调查。孙莉莉等[4]分析了山区台风灾害民众避灾行为的影响因素。目前灾害研究多侧重于“物”的因素影响了评估,缺乏对“人”的因素的考量。

由于针对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时,对民众的灾害认知、需求以及行为模式等的研究比较欠缺,以至于产生下列问题:一是政府部门在进行疏散避难的决策与指令时,有因与实况存在落差而无法落实的;二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区域内的民众常有不遵循官方疏散命令的,比如应疏散的却不疏散、不须疏散的但民众仍自行疏散等。这些都会对防灾应变计划的研拟与执行产生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实现防灾救灾的目标,政府在规划、制定和推动相关的防灾政策时,必须知道民众面对天灾时的风险态度与行为倾向。由于行动弱势者的行动能力以及对于灾害的反应与一般人有所差异,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其疏散避难的需求及其决策行为将与一般人有所不同,为使其在灾害发生时的伤亡与损失降到最低,有必要将行动弱势群体与一般人加以区分,了解行动弱势群体在疏散避难时的决策行为。

2 研究区域的选取

受到其特有的地理位置、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特征、地质构造和土壤类型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庆元县是浙江省地质灾害多发区和重灾区,属全国400个重点县市之一,例如2006年受到超强台风“桑美”带来的强降雨影响,该县荷地镇石木下村、坪头村相继暴发泥石流,造成30余人死亡或者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万元。该县地质灾害具有分布点多面广、继发性强且频繁、危害性大特点。目前纳入日常管理的滑坡、崩塌隐患点有123个监测区,威胁8 387人,小流域泥石流隐患沟谷有45个监测区,威胁9 605人。

3 研究方法

3.1 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的问卷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个人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家中人数、过去有没有遭受地质灾害等项目;第二部分地质灾害认知情况,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对地质灾害与防灾的知识的了解程度、地质灾害风险的认知、防灾资讯内容的来源等项目;第三部分地质灾害响应情况,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对民众的影响、民众对地质灾害防灾的警觉、民众相关避灾应对行为等项目。

问卷的提问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所设计的正向题目,即被调查者对各题所作的反应分数越高越好,以此了解民众在相关认知与影响因素上态度强弱。计分规则如下:⑴在地质灾害防灾的认知题目从“完全不了解”、“不了解”、“没意见”、“了解”、“完全了解”的得分依次计为1、2、3、4、5分;⑵地质灾害防灾警觉从“完全不会”、“不会”、“不清楚”、“会”、“经常会”得分依次为1至5分;⑶想了解地质灾害防灾资讯的内容、获取地质灾害信息的渠道、警报发出时选择避灾的方法、地质灾害对民众有哪些影响等项目则采用复选,选项一项为1分,不选择为0分,复选越多影响越大。

3.2 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根据庆元县的特殊地理环境和社区结构、易发灾害敏感区的特征,研究区选取纳入政府日常管理的滑坡、小流域泥石流隐患沟谷监测区的村庄:荷地镇石木下村、坪头村、张村乡张村村、淤上乡塘根村,以上述村庄的行动弱势村民为调查对象,样本采取方式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70份,回收率为90%;经分析其有效问卷255份,有效率为94.4%。调查对象选取时充分考虑了样本的地质灾害经历、个人行动能力、家庭人口等项目(表1)。

表1 调查样本的个人属性情况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数据分析

本文对问卷的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采用的统计软件是SPSS13.0软件。统计内容包括:百分比、信度分析、叙述统计分析、简单直线回归分析等。经过信效度分析,调查问卷中的地质灾害防灾知识的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α,又称信度值)为0.88,地质灾害防灾警觉的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α)为0.76,地质灾害防灾资讯来源与机会的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α)为0.82。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4.2 泥石流地质灾害防灾知识的认知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表2),民众对泥石流地质灾害防灾知识的认知总平均值为3.49分,表明经过当地政府部门多年的宣传教育及亲身经历滑泥石流地质灾害,民众对泥石流地质灾害的认知有一定的了解。

表2 民众对泥石流地质灾害防灾知识的认知

4.3 民众最想了解的泥石流地质灾害防灾资讯内容分析

根据255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民众最想了解的泥石流地质灾害防灾资讯内容依次为:选泥石流地质灾害防灾疏散的方式和逃生路线最多,有215人次(占84.3%),其次是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危险区域分布地点(占74.5%)、泥石流地质灾害防灾的方法(占64.7%)、泥石流地质灾害警报的通知系统及通报流程(占51.4%)、什么是泥石流地质灾害(占43.1%)。因此可见民众对于问卷所罗列的泥石流地质灾害防灾避灾资讯内容的需求是很高的。

表3 民众最想了解的泥石流地质灾害防灾资讯内容(可复选)

4.4 民众获取泥石流地质灾害信息的渠道分析

就地质灾害信息获取渠道而言,70.60%的被调查者通过电视新闻、广播、报纸获取,62.70%的被调查者通过村干部或村里兼职地质监测员通知的方式获取,其他的信息获取渠道还有,通过政府派送的宣传手册、海报、传单的有50.2%、村里举办的防灾教育训练43.10%、学校教育23.5%、专业网站7.8%。可见,山村居民主要依靠电视、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村干部通知和政府派送的宣传手册、海报、传单等政府行为获取灾害信息,也说明政府和大众传媒在公众心目中的信赖度较高。相对而言,学校作为减灾教育的重要场所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可能和山区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有关,今后需要加强。

4.5 泥石流地质灾害对民众的影响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地质灾害对民众的影响,以田园受损有195人次(76.4%)最多、房屋受损有170人次(66.7%)次之、交通不便有160人次(62.7%)、上学、上班不方便有120人次(47.1%)、水质变差100人次(39.2%),可见泥石流地质灾害对地方环境破坏与民众生命财产威胁确实有很大的影响。

表4 泥石流地质灾害对民众的影响

[1]Lindell,M.K.and Perry,R.W.Household adjustment to earthquake Hazard∶A review of research,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0,32(4)∶461-501.

[2]周旗,郁耀闯.山区乡村居民的自然灾害感知研究—以陕西省太白县咀头镇上白云村为例[J].山地学报,2008,26(5):571-576.

[3]王玉玲,姜丽萍,王一婷等.台风重灾区居民对台风的风险认知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8(35):3210-3211.

[4]孙莉莉,陈爱莲,王祥明,项晓美.山区台风灾害避灾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0(6):165-170.

P694

A

1671-0037(2014)02-40-2

2013年12月26日。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5110022)的研究成果。

潘安平(1971-),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防灾减灾管理。

猜你喜欢

泥石流防灾灾害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泥石流
灾害肆虐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机械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