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实力的胜利
2014-07-26窦超
窦超
国际军事危机是指国家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可能爆发军事冲突甚至战争的危险状态。面对国际军事危机,危机行为者通常采取两种做法:一种是以军事对抗手段解决利益冲突;二是通过危机管理,力求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控制危机升级与爆发军事冲突的风险,使危机逐步得到缓解。在大多数情况下,成功的军事危机管理并非是寻求解决利益冲突,而是避免出现最差的情况。危机管理原是运用于企业管理中的概念,是指企业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况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通常可将危机管理分为两大部分:危机爆发前的预计,预防管理和危机爆发后的应急善后管理。危机管理是专门的管理科学,它是为了对应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事变,尽量使损害降至最低点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的措施。后来,这一概念被引入政治和军事领域,成为一种降低发生军事冲突和战争风险的重要措施。
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和平崛起的阶段,迅速增长的国力和军力必然要与原有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秩序产生一定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在某些情况下将会被激化,从而产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危机。中国由于近代以来屡受列强的欺凌和侵略,遗留下了大量边境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这些争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或者特定的时机,就会演化成为足以导致军事冲突甚至战争的军事危机。现今引起广泛关注的南海问题和钓鱼岛问题就属于这样的争端,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擦枪走火”式的军事冲突甚至是大规模军事冲突。如何能够将这种危机在保证己方固有权利和利益的同时,将其控制在不足以发生不断升级导致军事冲突的程度就成为一个非常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在这一方面,发生在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简要经过
古巴是一个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的南美洲小国,距美国佛罗里达海岸约140千米。就是这个历史上曾被西班牙和美国所控制的小国,自从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成功后就成为美国的“眼中钉”。这种态势一直持续到今天,并在1962年10月引发了一场险些酿成美苏之间核战争的国际军事危机。如果想弄清楚这次后来被称为“古巴导弹危机”的军事危机的来龙去脉,那么必然要涉及到于1958年11月开始并持续到1961年11月的第二次柏林危机。
1958年11月10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在一次群众大会上发表讲话,宣称要把管理柏林的职权移交给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我们以前所说的东德。14日,苏联方面在柏林郊外的高速公路上扣留了美军3辆卡车。27日,苏联正式照会美、英、法三国政府,建议“把西柏林变成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并提出美、英、法三国来往于西柏林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之间的现行军事运输制度,可在半年之内保持不变。但西方三国如果“不利用上述期限就西柏林地位达成相应的协议,苏联政府将通过同民主德国达成协议的办法来实现既定的措施”。也就是说,如果西方不接受苏联的建议,那么苏联就将连接东柏林和西柏林的通道的管理权交给东德,迫使西方直接跟东德打交道。苏联此时利用西柏林问题大做文章的目的是迫使西方退出西柏林,将其变成一个“中立城市”,并阻止西德拥有核武器,同时迫使西方承认东德为主权国家。
这样的建议自然遭到西方国家的一致反对。12月8日,北约召开外长会议,发表的会议公报断然拒绝了苏联关于结束柏林占领制度的建议,并表示绝不接受苏联把“西柏林通道”的控制权交给东德的建议。这样一来,危机迅速升级,双方都做出了必要时使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的计划。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为了缓解危机,于1959年9月向赫鲁晓夫发出了访美邀请。赫鲁晓夫接受了邀请,于9月15日抵达华盛顿,并于25—27日与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进行了非正式会谈。会谈没有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唯一的效果是为了让艾森豪威尔参加四国最高级会议就柏林和德国问题进行的谈判,赫鲁晓夫撤回了在柏林问题上采取单方面行动的“最后通牒”。此后,局势有所缓和。可是,这种缓和没能持续太长时间。1960年5月1日,一架进入苏联领空进行侦察活动的美国U-2侦察机被击落,使原定于5月16日在巴黎召开的四国首脑最高级会议落了空。赫鲁晓夫尽管到达了巴黎,但在向艾森豪威尔提出取消U-2侦察飞行和惩罚相关责任人的要求被拒绝后,也拒绝参加正式会议。如果他参加正式会议,就等于允许美国飞机可以随意侵犯苏联领空。赫鲁晓夫随即表示,不想再同艾森豪威尔打交道,他将等待和下一届美国总统谈判柏林问题。就这样,柏林危机一直拖到了艾森豪威尔的继任者——肯尼迪在1961年1月就任美国总统之后。
虽然美苏双方首脑都希望能举行会晤,但是在6月份的维也纳会议上双方还是爆发了严重的争论,核心仍是德国和柏林问题。紧接着,赫鲁晓夫重新提出了“6个月期限的最后通牒”,但肯尼迪也是寸步不让,这使得事态进一步升级。美国于7月宣布加强驻欧洲的军队,并采取了要求国会追加32亿美元的军费、增加三军兵员、征召后备役人员等等措施。随即,苏联方面下令本应该在当年度复员的120万名军人继续服役,接着又恢复了已经暂停了一个时期的核试验。而此时,东、西柏林之间因为悬殊的经济发展水平,大批东德居民(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逃往西柏林,引起了东德严重的劳动力短缺,以至于其经济已经濒于崩溃。而按照赫鲁晓夫的说法,西柏林的居民自由进入东柏林,将廉价商品如肉类、动物油和其他食物统统买光。这一切使得东德领导人感到必须采取措施加强边界控制,并得到了赫鲁晓夫的同意。8月12—13日夜间,东德在东西柏林边界处拉起了铁丝网,只留下若干严加控制的过境点,以后又修成混凝土高墙,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柏林墙”。
10月22日,美国高级文官阿伦·莱特纳在查利检查站被东德警察拦住。在接到报告后,驻德国美军司令卢修斯·克莱将军立即派出1个步兵排、4辆M48坦克和2辆装甲车赶到事发地点。其中,2个班的步兵手持武器将轿车护送通过了检查站(莱特纳已不在车上),没有遭到东德方面的阻拦。但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25日,就在美国人再次出动10辆坦克和3辆装甲车并试图故伎重演时,更严重的危机出现了。27日,20辆苏军坦克开到距过境点约100米内,与美军调来的30辆坦克形成对峙(按照美国的某些资料,苏军出动了33辆坦克与10辆美军坦克对峙)。双方坦克都装有实弹,并已做好了战斗准备。这是冷战期间美苏地面部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直接对抗。全世界的人此时都忧心忡忡地注视着柏林危机的局势,唯恐这两个核大国之间爆发一场足以使整个人类万劫不复的核战争。美国和北约此时已经开始制定包括核战争在内的各种应变措施,似乎一场核战争已经不可避免。endprint
就在这时,赫鲁晓夫率先做出和解动作,他命令苏军坦克先撤了回去(美国人的资料显示,这些坦克在对峙地点停留了16小时)。随后,美军坦克也撤了回去。在此期间,苏联和东德并没有阻止1500名美军驰援西柏林,也没有阻止克莱将军等人乘坐军用汽车进入东柏林,这表明“柏林墙”并非是要取消西方在西柏林的权利和进出西柏林的自由。这样一来,双方的立场就开始接近,为结束危机奠定了基础。后来,经过美苏高层的不断沟通,美国以西德不得拥有核武器、西方继续保持在西柏林的权利和进出自由为条件,换取苏联可以与民主德国签订他们愿意签订的任何条约。双方都得到了部分成果(坦率的说,美国人可能得到的多一些),危机终于结束。
柏林危机虽然结束了,但是在危机期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维也纳的会晤却产生了奇妙并且是深远的影响。在维也纳的会晤于6月初举行时,距离刚过去的古巴猪湾事件仅有一个半月时间。这次事件可能让赫鲁晓夫感到了某种心理上的优势,认为刚上任且年轻、没有经过大风浪考验的肯尼迪将是一个比艾森豪威尔更好对付的对手。这种心理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促使赫鲁晓夫采取了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行动,世人无法做出准确的推测。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心理一定是导致古巴导弹危机的因素之一。
1962年4月底,赫鲁晓夫告诉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米高扬,他准备在9—10月间非常迅速地在古巴部署核导弹,并于当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后,再将这一消息通知肯尼迪。尽管米高扬和外交部长葛罗米柯都对此有所保留,但赫鲁晓夫仍然决定实施这一行动。在得到古巴方面的同意后,双方达成了部署导弹的相关协议。苏联打算在古巴部署携带核弹头的24枚SS-4型中程弹道导弹(射程约1600千米)、16枚SS-5型中远程弹道导弹(射程约3200千米)以及包括12枚近程导弹、可携带核武器的6架伊尔-28轰炸机和11艘潜艇(其中7艘为弹道导弹潜艇)在内的大量武器和部队。古巴方面曾希望在部署开始前就公布苏古双方签订的相关协议内容,但赫鲁晓夫不同意。赫鲁晓夫认为,公开导弹部署是一个可怕的错误,会引发对准备建立的导弹发射场的打击和入侵。他还说,如果美国在导弹部署期间袭击古巴,他将迅速派波罗的海舰队前去支援。古巴方面只得接受了赫鲁晓夫的意见。
赫鲁晓夫坚持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目的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威慑美国,使其不敢入侵古巴,以拯救古巴革命;其次是为了弥补苏联在洲际弹道导弹方面的严重劣势,部署在古巴的中程和中远程弹道导弹可以起到与部署在苏联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同等的作用,用以抵消美国在洲际弹道导弹方面的优势,达成所谓的“力量平衡”;最后是为对抗美国在苏联周边部署核武器而行使“平等权利”,利用在美国周边部署核武器来增加谈判中的筹码。
9月15日,第一批中程弹道导弹运抵古巴。所有的装卸、运输和安装都是由苏联军人利用夜间完成的,古巴军队只负责道路保障任务。此后到10月初,20枚核弹头也被运到古巴(由美国人约翰·纽豪斯所著的《核时代的战争与和平》一书中认为,很可能并没有核弹头被运到古巴)。与这些武器配套使用的导弹发射基地则加紧施工,其受到由苏联提供的SA-2地空导弹的保护。
美国此时正在密切关注苏联和古巴之间的联系。早在7月初,中央情报局就认为苏联“有可能为古巴提供一些地空导弹”,但不会给核武器。从8月开始,美国人就开始对古巴进行经常性的空中侦察,并拍摄驶向古巴的所有苏联船只。8月21日,美国国务院召开会议,第一次考虑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可能性,并探讨了包括“各种可供选择的军事手段”在内的反击方式和苏联可能的反应。当月月底,U-2侦察机在古巴发现了SA-2地空导弹。这暗示古巴境内可能有值得用地空导弹保护的高价值目标,中情局局长约翰·麦凯恩据此断定,要保护的可能是核导弹。但美国大多数决策部门仍抱乐观态度,认为赫鲁晓夫不会愚蠢到将核武器部署到古巴,以致引起严重后果的地步,尤其是在美国总统已经为此发出警告的情况下。当时,苏联方面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私下接触中,都向美国方面保证不会在古巴部署核武器。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曾向肯尼迪总统的弟弟,时任司法部长的罗伯特·肯尼迪传达口信:赫鲁晓夫要肯尼迪总统放心,绝不会在古巴部署地对地导弹或其他进攻性武器。在美国发表了一个关于美国决不容忍在古巴部署进攻性武器的声明一周后,苏联方面也发表了一个公开声明,说苏联不需要把核导弹部署到包括古巴在内的苏联以外的任何国家,因为“我们的核武器具有很大的爆炸力,苏联又拥有强有力的火箭可以运载这些核弹头,因此,不需要在苏联国境外寻找基地”。
然而到了9月中下旬,很多情报显示“不同寻常的大量苏联船只”装载着“酷似SS-4导弹”的货物驶往古巴,古巴“若干地点正在修建军事设施”或“清空民社和民众”,而且已有5000余名苏联军事人员进入古巴。此外,一个来自哈瓦那希尔顿饭店前雇员的消息称,他认为圣克里斯托瓦尔附近正在构筑导弹设施,还有一个人无意中听到卡斯特罗的飞机驾驶员吹嘘苏联即将向古巴提供导弹了。尽管如此,其中有些情报还是引起了美国高层的怀疑,用罗伯特·肯尼迪的话说:“送来的报告大都是不真实的,有的则是一些没有经过训练的观察者送来的连地空导弹和地地导弹都闹不清楚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正因为如此,美国国家评估局于9月19日发布的报告也只是认为,苏联可能为古巴供应更具“进攻”特征的武器,诸如轻型轰炸机、潜艇和近程导弹等,这取决于哪种武器不会引起美国的军事反应。只有中情局和军方对相关态势开始警觉起来。中情局在国家评估局提出报告的同一天向总统报告认为,苏联在古巴的中程和中远程导弹的作用如同洲际弹道导弹,将体现出“重大的打击力”,并且“将会在一场全面战争中加大进攻美国的力度”。这一结论并没有引起美国政府决策层的高度重视。正如罗伯特·肯尼迪在其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回忆录——《13天》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当发现古巴部署有核导弹时,“意外的震惊笼罩了会议。没有一个人料想到俄国人竟会在古巴部署地对地的弹道导弹”。endprint
尽管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可能性在美国方面看来并不太高,但是针对古巴采取军事行动的计划制订工作却一刻也没停止。在整个9月份,美国军方都在制订和完善两项应急计划:对古巴进行空中打击的“作战计划312”和在空中打击进行7天后全面入侵古巴的“作战计划316”。10月1日,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开会讨论了这两个计划,决定对古巴进行预先封锁以支援必要的作战行动。当天,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就接到命令,“作战计划312”要在10月20日做好“最大限度的准备”。10月6日,美国军方下令“作战计划312”和 “作战计划316”处于最高战备状态。从这些情况来看,当时美国是做好了对古巴进行先发制人打击准备的,而不管其是否拥有核导弹。当然,任何国家军队的最高作战部门都制订有针对潜在敌手的作战计划,并且根据现实情况不断加以完善,但是是否打算付诸实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在这一切紧锣密鼓地进行的时候,一个突发情况打乱了所有的节奏,也使得关于古巴是否存在核导弹的争论戛然而止。
10月14日,小鲁道夫·安德森少校驾驶的U-2侦察机在古巴首次拍摄到一个建设中的中程弹道导弹发射场。第二天,负责照片判读工作的美国国家图像情报中心根据U-2的照片确认,在圣克里斯托瓦尔地区正在修建3个导弹发射场。随后,U-2又发现了包括中远程弹道导弹发射场在内的2个导弹发射场以及装运伊尔-28轰炸机的板条箱。至此,美国情报部门最终确认了苏联在古巴境内确实部署了核导弹和可以用于投送核炸弹的轰炸机。16日早上,肯尼迪总统接到了经过核实后的相关情报。他大为震惊,同时认为这种严重威胁美国安全的导弹必须撤走。肯尼迪立即指定了一个包括副总统和国务院、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司法部和财政部等部门重要官员,以及特别邀请的顾问在内的专门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对应之策。这个小组后来被称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简称为“执委会”。最初,执委会考虑了6种可供选择的方案:1、不采取任何行动;2、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包括直接同赫鲁晓夫谈判,甚至考虑拆除美国在土耳其的导弹基地,以换取苏联撤走在古巴的导弹;3、同卡斯特罗秘密接触,软硬兼施,促其脱离苏联;4、对古巴进行海上封锁,实行军火禁运;5、实施空中打击,摧毁在古巴的导弹基地;6、对古巴发动全面军事进攻。
在这些方案中,起初有很多人赞成立即实施空中打击,然后考虑入侵古巴。据约翰·纽豪斯在其著作中提到的观点,罗伯特·肯尼迪开始反对空袭,但原因是他认为光是空袭还不够,他赞同全面入侵,甚至建议制造一个事件以使入侵合法化。当然,纽豪斯的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其他当事人的赞同(罗伯特·肯尼迪本人的回忆录也没有提到这一点)。纽豪斯也承认,罗伯特·肯尼迪“没过几天,他的鸽派形象就显现出来了”。据总统负责安排接见的特别助理肯尼思·奥唐奈回忆,罗伯特·肯尼迪曾大声对反对封锁的人喊道:“我不想让我的哥哥成为60年代的东条。”麦克纳马拉坚定地支持海上封锁,而他手下的军方人员却一致要求立即采取军事行动。尤其是空军参谋长柯蒂斯·李梅上将(即二战时期指挥美国陆军航空队“火烧东京”的那位),他甚至和总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要求必须采取军事行动。罗伯特·肯尼迪自己则回忆说,他支持麦克纳马拉进行海上封锁的意见。特邀出席会议的前国务卿迪安·艾奇逊也强烈赞成空袭。
就这样,执委会在4天时间里持续不断地开会,讨论究竟采取什么反应才能顺利解决危机,很多人的立场不断发生变化。坚持空袭的艾奇逊见意见难以统一就不再参加会议,跑到自己的农庄去“生闷气”了。到了18日晚上,包括肯尼迪总统在内的执委会大多数成员已经同意采取封锁行动。这是因为封锁是一种介乎于无所作为和战争之间的中间路线,使美国处于即可战又可和的有利地位。20日下午,肯尼迪总统最终决定采取封锁行动。第二天早晨又开了一次会议,在会上美国空军战术空军司令部司令沃尔特·斯威尼将军报告说,就算是进行一次大规模空中突然袭击,也不能保证将在古巴的所有核导弹全部摧毁,这样一来就消除了肯尼迪总统最后的疑虑。情况明摆着,总统曾担心封锁不会使导弹撤走,但空袭也不可能彻底摧毁所有导弹。总统决定,他将在10月22日发表电视讲话,向全国宣布这一决定和相关情况。而在此之前,他和执委会成员为了保密一直采取各种办法阻止消息被公诸于众,以免在做出决定之前就引起混乱和导致苏联方面提前做出反应。就连不在执委会范围内的内阁成员们和国会议员也都被列入不得知情的人员之中,这些人只是在总统发表电视讲话之前才得知有关情况。这一保密行动最终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美国的政治制度下算得上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10月22日19时,肯尼迪总统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宣布美国在古巴发现了进攻性导弹基地和可以运载核武器的伊尔-28轰炸机。他说这种情况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为此,他已下令“对运往古巴的一切进攻性军事装备”加以严格的隔离;一切船只如被发现向古巴运送进攻性武器必须返航;对古巴的监视应予以加强;对西半球的任何国家发射任何核导弹都将被认为是苏联向美国的进攻,必须“对苏联给予充分的报复性还击”。在这个看起来措辞强硬、很有些出乎赫鲁晓夫意料之外的公开声明中,肯尼迪总统并没有像国际法中通行的那样使用“封锁”的字眼,而是使用了更为柔和的“隔离”一词。而且“隔离”的目标仅限于苏联的进攻性武器,不包括对于古巴而言运输不可缺少的石油的油船。但肯尼迪总统同时也强调,这些措施只是“初步”措施,也就是说美国保留了采取进一步升级行动的余地。与此同时,军方得到了总统的命令,做好了一切必要的准备:100枚“宇宙神”、50枚“大力神”和12枚“民兵”洲际弹道导弹做好了发射准备;数百架B-47轰炸机和B-52轰炸机装载实弹进行了分散部署,准备对古巴采取空袭行动,其中90架B-52轰炸机携带核弹轮流在大西洋上空进行作战值班。美军还集结了25万人的登陆部队,准备在必要时全面入侵古巴。作为回应,苏联方面也下达了军队动员令。两大核国家已经走到了发生核战争的边缘。endprint
美国做出的隔离行动计划是根据国际法、联合国宪章、美洲国家组织宪章和里约热内卢条约制定的。23日下午,《关于禁止向古巴运送进攻性武器公告》由执委会审查通过,并立即得到肯尼迪总统的批准,将于当地时间1962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始执行。同一天,赫鲁晓夫写信告知肯尼迪,宣称苏联不准备遵守封锁措施。他还警告说如果苏联船只在封锁中被击沉,苏联潜艇将实施报复,这也是美国最为担心的事情。为此,肯尼迪总统命令军方勒令哪些船只停航、何时宣布这种勒令等都要经过他本人的批准,他还指示海军,如有必要动武,只能使目标船只失去航行能力而不能将其击沉。24日9时,封锁正式生效。由16艘驱逐舰、3艘巡洋舰、1艘航空母舰、6艘补给舰以及150艘其他后备舰只组成的封锁兵力组成了一道封锁线(这一兵力数量后来又有所增加),囊括了由大西洋通往古巴的各条必经水路。美军担心自己执行封锁任务的舰艇受到苏联潜艇的威胁,后来又加派了1艘反潜驱逐舰参加拦截任务。
封锁生效后1小时,2艘苏联货船“加加林”号和“基莫夫斯克”号驶近封锁线,1艘苏联潜艇为其护航。美国航空母舰“埃塞克斯”号奉命前去拦截,反潜直升机则以声呐信号通知苏联潜艇浮出水面验明身份,如果其不服从将投掷小型深水炸弹迫其浮出水面。肯尼迪总统质疑这种公开袭击的方式,但麦克纳马拉坚持如果不这样做,美国军舰就会处于危险之中。可是谁都明白,只要在封锁线上一开火就可能立即引起一场核大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能做的只有等待。然而,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10时25分,中情局得到情报:在古巴海域的6艘苏联船只有的停航,有的已经掉头返回。不久,海军情报部门更为全面的报告送来了。报告中说20艘最靠近封锁线的苏联船只都已停航,其中有些已经掉头返航了。总统立即下令,海军除了给苏联船只返航的时间和机会外,切勿采取任何行动。在封锁的第二天,不在封锁禁航之列的苏联油轮“布加勒斯特”号被放行通过封锁线,另一艘载有1500名旅客的东德客轮也在总统的命令下放行。26日,肯尼迪选中1艘苏联租用的巴拿马籍货船——“马克卢拉”号进行了第一次登船检查,在没有发现有违禁品之后放其通过了封锁线。封锁的头三天在双方的谨慎和克制中有惊无险地过去了,随后古巴海域封锁线上的形势有所缓和。但对于肯尼迪总统和他的执委会来说,“危险绝不是过去了”。他们还要想尽一切办法,迫使苏联撤除在古巴的核导弹。
10月25日,肯尼迪总统在出席执委会会议时认为,由于导弹发射场的建筑工程仍在继续,“我们必须继续坚定地采取对抗措施”。而此时,整个世界都被剑拔弩张的两个核大国的对抗吓呆了。在美国华盛顿和纽约等大城市,对核战争的恐慌情绪蔓延开来,人们开始储备生活必需品,准备战争爆发后之用,有些人甚至逃离大城市。而莫斯科的居民虽然得不到全部有关消息(苏联政府封锁了部分有关消息),但也感受到核战争正向他们逼近。就在全世界人民都认为一场核战争几乎无法避免时,实力上处于绝对劣势的苏联开始让步了。26日下午,苏联开始采用非官方渠道试探,美国是否同意在联合国监督下撤走导弹,条件是美国公开保证不会入侵古巴。在美国方面表示可以接受后,赫鲁晓夫亲笔写的一封长达3000字的私人信函被送到美国,其中措辞含糊地表达了同样的意见。就在美国认为已经达到了自己可以接受的条件时,赫鲁晓夫却又在27日上午送到了第二封信。这封信所阐述的立场与前一封信完全不同:除了在联合国保证撤走在古巴的核导弹外,美国也要宣布从土耳其撤走类似的武器;同时,苏联和美国都要保证不入侵土耳其和古巴,以及不干涉该两国的内政。这一封信提出的价码要比头一天的第一封信高得多,主要是增加了要求美国撤走部署在土耳其的瞄准苏联的核导弹(包括属于美国空军的“雷神”中程弹道导弹和属于陆军的“丘比特”中程弹道导弹)。与美国承诺不入侵古巴对等的是,苏联也承诺不入侵土耳其或干涉土耳其的内政。与此同时,苏联仍在加紧在古巴的导弹基地的建筑工作。这使得原本因为封锁线上开始缓和的形势再次紧张起来。因为美国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以同样撤除部署在土耳其的核导弹来换取苏联撤走古巴的核导弹,这样就意味着在苏联的威胁下求和,那么肯尼迪总统的政治生命也就完了。而且这些核导弹是按照北约组织的要求部署的,要撤除也一定要经过北约的同意,还要冒着北约组织因此而分裂的风险,因此是短时间内无法办到的。
就在这一紧张时刻,又出了一件足以让所有还没有丧失理智的人冒冷汗的事情。27日,星期六早晨4点,肯尼迪总统得到报告,14日第一次拍下导弹基地照片的飞行员所驾驶的U-2侦察机,被在古巴的苏联军人操作的SA-2导弹击落,飞行员当场死亡。同一天,在阿拉斯加上空飞行的另一架U-2因为迷航而误入苏联楚科奇半岛上空。在它返航过程中,一批苏联战斗机一直在尾随监视。美军派出接应U-2的F-102A截击机奉命起飞以防不测,而这种战机上面装载着使用核战斗部的空空导弹。万幸的是,双方都没有开火。联邦调查局这时也报告说,苏联驻纽约领事馆的工作人员感到美国即将对古巴采取军事行动,进而发动战争,看起来正在准备销毁所有机密文件。另外,1艘在封锁线外的苏联船只离开了其他船只,再次向古巴驶去。在这一天,足以导致美苏开战的事情可以说是一件接着一件,以至于这一天后来被称为“黑色星期六”。这一天还正好是第二次柏林危机中美苏坦克对峙事件一周年的日子,罗伯特·肯尼迪则将其称为“导弹危机最艰难的24小时”。
由于U-2被击落,美国军方极力要求29日星期一即对古巴进行大规模轰炸,然后按计划于7天后全面入侵古巴。起先,执委会成员们几乎一致认为需要在第二天早上,也就是28日星期天早上就进行袭击。肯尼迪在当天的执委会会议上决定,派侦察机继续执行空中侦察任务,如果再次被击落就做出全面反应或攻击击落飞机的导弹基地。为此,总统下令征召了用于入侵古巴的24个空军预备役运输机中队,这些运输机对于一场入侵是必不可少的。总统特别顾问西奥多·索伦森回忆说:执委会的成员都认为,“在这一天(10月27日),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比核时代的任何时候都更为接近”。罗伯特·肯尼迪则回忆说:“当时人们的感觉是,绞索正在我们所有的人……全人类的脖子上勒紧,可供逃生用的桥正在垮掉。”endprint
已经被军方强硬派逼到了墙角的肯尼迪总统仍然没有失去理智,他明白一旦对古巴境内的苏联基地开火,就会酿成无可挽回的严重后果。而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莫斯科的赫鲁晓夫也面临着同样被强硬派逼迫动武的境地,但他同样也没有丧失理智。肯尼迪总统最后决定将军事行动推迟一天,即将预计在星期天进行的军事行动推迟到下周一再进行,利用这一天时间再进行一次外交努力,在得到苏联方面的回应后再决定军事打击的方式。这一决定是整个古巴导弹危机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使得原来不可避免地要在星期天爆发的战争停下来了。这时,罗伯特·肯尼迪在一些人的支持下,提出了不理会赫鲁晓夫的第二封信而只对第一封信中的条件做出答复的建议(但也有美国资料指出,提出这一建议的是执委会成员卢埃林·汤普森)。肯尼迪总统接受了这一建议,但对于效果如何谁都心里没底。罗伯特·肯尼迪被派去与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会面,并在给赫鲁晓夫的复信中提出最新的建议。信中,肯尼迪总统首先提出要求在联合国监督下停止古巴导弹基地的工程,并使古巴的进攻性武器不能使用,交换条件是接受苏联建议,美国取消现有的“隔离”措施,做出不入侵古巴的保证。总统还要求苏联最晚在28日,也就是第二天做出答复,否则美国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摧毁在古巴的导弹基地。罗伯特·肯尼迪与多勃雷宁在司法部他自己的办公室见了面,并告诉后者总统发给了赫鲁晓夫一封回信。这时,多勃雷宁提出了美国撤除土耳其导弹的问题。罗伯特·肯尼迪回答说,在这样一种威胁和压力下是不可能进行对等交换或达成任何协议的,而且这一决定还需要北约组织来做出。不过,他也告诉多勃雷宁,总统早就想把在土耳其的导弹撤走,危机过去后不久就会付诸实施。也就是说,除了总统在信中提出的交换条件外,苏联要求撤除在土耳其导弹一事也得到了美国的保证,但这一保证只能被理解为秘密附加条件。美国还威胁说,一旦苏联将这一秘密条件公开,那么美国就将不承认存在这一条件,撤除导弹的事情也就告吹了。两人分手之后,感到并不乐观的肯尼迪兄弟和执委会成员们都在等待,要么是赫鲁晓夫接受这一条件结束危机,要么是双方即将开始的一场核大战。
28日上午9时,赫鲁晓夫给肯尼迪发来回信,接受了后者提出的条件,表示发射场工程将停止,导弹将运回苏联,将在联合国开始谈判。肯尼迪总统立即给赫鲁晓夫回信,表示了对此信的欢迎态度,并称赞赫鲁晓夫的政治家风度。至此,持续13天的古巴导弹危机宣告结束。此后,美国和苏联的代表在联合国进行了复杂而艰苦的谈判。此时,古巴却成了谈判中最大的障碍。卡斯特罗对于赫鲁晓夫没有同他商量就与美国妥协感到极为不满,大有被出卖的感觉。因此,卡斯特罗拒绝允许原定交给古巴使用的伊尔-28轰炸机被运走。直到11月19日,赫鲁晓夫才说服卡斯特罗同意送走这些轰炸机。11月20日,在苏联表示同意在30天内撤走伊尔-28轰炸机后,美国宣布终止所谓的“海上隔离”。第二天,苏联也下令解除了对军队的动员令。因为卡斯特罗后来一直拒绝联合国进入古巴领土核查进攻性武器撤除的情况,美国也找到借口而没有以书面形式明确保证不入侵古巴(不过,后来这样的入侵也确实没有发生)。1963年4月,美国拆除了部署在土耳其且已经过时的核导弹,其地位则由核潜艇发射的新式“北极星”潜地导弹代替。美国仍然坚持对古巴的侦察飞行,苏联则对此表示默许。
古巴导弹危机使全世界看到了核战争的巨大风险,也使得赫鲁晓夫和肯尼迪都认识到了美苏缓和关系的重要性。此后,美苏开始了一系列缓和关系的行动。遗憾的是,肯尼迪总统被暗杀和赫鲁晓夫被勃列日涅夫的政变赶下台使得这一过程被打断了。
(未完待续)
(编辑/弓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