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海沱江 台湾新一代自建小型导弹舰素描
2014-07-26
2014年3月14日,在这个被一些少男少女叫做“白色情人节”的日子里,一艘造型奇异的小型军舰在中国台湾地区高调举行了下水仪式,台海军司令夫妇亲自莅临主持了典礼。这就是背负着“迅海舰”、“高效能舰艇原型舰”、“航母杀手”等诸多头衔的台湾新一代自建小型导弹舰首舰——“沱江”号。
酝酿已久
中国台湾地区建造小型导弹舰的念头很早就开始了,至少在2007年,曾担任“海军司令”的时任台“国防部长”李杰就撰文提出了这一想法。他们自己也不讳言,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中国大陆建成服役的022隐身导弹艇的影响。或许在022型出现之前,台湾海军还会觉得作为世界上第一种“隐身导弹摩托艇”的“光华六号”导弹艇至少“看上去很美”。但造型科幻的022型双体穿浪船型隐身导弹艇的出世,让台湾海军觉得他们的“光华六号”不够看了。2008年马英九当选,国民党再度执政,两岸关系也随之缓和了许多。不过,那年台海军当时唯一一艘“光华六号”导弹艇在浅水区意外搁浅,各种救援舰只上的水兵们高喊“不抛弃、不放弃”(果然两岸一家亲啊)费了好大劲才将其拖出来。事后台湾海军却宣布要继续量产“光华六号”导弹艇,台湾军工人员也对后续建造的“光华六号”进行了一些细节上的改进,并在2009年展出了改进后的新艇。马英九视察后表示非常喜欢、支持量产,于是改进型“光华六号”很快数量就达到了两位数,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服役数量较多的一种小型隐身导弹艇。
不过,对于好面子的台湾海军来说,小小的“光华六号”实在不怎么长脸。从2010年到2011年,一些东南亚国家在南海挑起了针对台湾渔船和执法船只的争端(这种争端终于在2013年变成了菲律宾海警枪杀台湾渔民的惨案)。台湾海军一度号称要将“光华六号”派驻东沙和南沙的控制岛屿“增强防卫”,但这一计划很快作罢。除开政治因素,“光华六号”排水量太小、适航性很低也是重要的技术因素。于是,在各方力量的酝酿下,台湾“国防部”和造船企业共同推出了“迅海计划”,号称要建造500吨级的小型导弹舰,既应对“可能的两栖登陆作战”又要“协防南海诸岛”;在设计上则采用双体穿浪船型设计,因为吨位比022型大了近一倍,所以号称“战斗力必然要比022强出许多”。与此同时,台湾军工企业也着手改造“锦江”级驱潜舰。在这种原本只有滚落式深弹的小型舰只上改装了76毫米奥托·梅莱拉舰炮、“雄风”-2亚音速反舰导弹乃至“雄风”-3超音速反舰导弹,使其“变身”成为小型导弹舰。但是,原来航速只有25节(如今加装了导弹,能否达到这一速度都不好说)的“锦江”级是否能胜任“小型导弹舰”的攻击任务,台湾海军显然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高调出炉
2011年,台湾“国防部”正式发布了建造“迅海舰”的计划书,同时责成相关造船企业尽早动工。公开的模型显示出一种火力“强悍异常”的双体船型导弹舰,配备有1门76毫米奥托·梅莱拉隐身主炮(据台湾军事刊物称,台湾军工企业翻新了从退役舰只上拆下来的老式奥托·梅莱拉舰炮,并为其装上了新的隐身炮壳)、1门“密集阵”6管近防炮、8枚“雄风”-2亚音速反舰导弹和8枚“雄风”-3超音速反舰导弹以及若干挺12.7毫米机枪。一些台湾媒体甚至赋予了其“航母杀手”的美名,不过直到那时,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这样的舰只会被造出来。毕竟2009年以后台湾展示的各种奇形怪状的模型太多太多了,但能够被制造出来乃至量产服役的则是凤毛麟角。具体到“迅海舰”,即便从模型上我们也不难发现这艘小型军舰的重心可能会非常高,对于航行性能很可能会有负面影响。而且如果真的配备了超音速反舰导弹,那么将发射箱侧向布置似乎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超音速反舰导弹转弯半径大,不适合在发射后即做大角度转弯飞行,所以大多选择抢占发射阵位后实施齐射,而用侧舷去抢发射阵位会很困难,远不如用舰(艇)艏对敌的方式占据发射阵位更加方便快捷。于是迄今为止,除了台湾以外,还没有第二家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尤其是全程超音速飞行的导弹)是横向布置的。
不过很多事物就是如此的奇妙,在2014年2月,“迅海舰”首舰还就真的举行了“竖桅典礼”。台湾军方将其命名为“沱江”号,用以承袭一艘在当年两岸海战中被解放军击沉的台海军小型驱潜舰的名字。因为沱江是四川省境内的江河,所以这个名字依然激起了岛内一些“泛绿”人群的不满,进而也成为引发一些事件的因素之一。
此后,台军方“择吉日”为“沱江”舰举行下水仪式。要说现在的台湾海军,虽然多年未添新舰,但凭着之前的“家底”,有着“基德”级大型驱逐舰和“成功”级、“康定”级护卫舰的堂堂之阵,至少看上去也是实力可观。为一艘介于“舰”和“艇”之间的小型导弹舰如此兴师动众、兴奋异常实在有些不可思议。不过这也反映出一个现实,就是自2008年以后至“沱江”舰出现之前,台湾海军再未增加一艘500吨以上的作战舰只。而对于海军这个需要持续投入才能维持战斗力的军种来说,这种情形是非常不妙的。
根据台湾媒体的介绍,“沱江”舰长60.4米、宽14米、型深6米、吃水深2.3米,标准排水量449吨,满载排水量502吨。其舰体及上层建筑均为铝合金制造,为减少红外信号而采用了无烟囱设计,取而代之的是可显著降低红外辐射的舷侧式排气方式。“沱江”舰采用柴油机动力和喷水推进装置,最大航速38节,续航力2000海里,可抵御7级风浪。不过这些航行性能参数都未经过试航验证,所以一切都还是未知数。“沱江”舰额定舰员41人,在同类型舰只中算是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
“沱江”舰的上层建筑可能参照了挪威和瑞典联合研制的“盾牌星座”级气垫船型隐身导弹艇,尤其在舰桥和主炮的布置上颇有神似之处。但是,“沱江”舰的反舰导弹发射箱没有(或许也做不到)像“盾牌星座”级那样采用平时埋入甲板、发射时自动起竖的布置,而是集中横向安置在舰桥上部,加上双体穿浪船的固有特点,导致大量武器装备都被“堆砌”在舰桥上。于是,我们不得而知台湾科研人员如何克服可能带来的重心过高问题。“沱江”舰艉部有一个平台,不过从尺寸和标识上看不大可能是直升机平台,设置目的还不清楚。与可谓是“庞大”的舰载武器相比,“沱江”舰的电子设备似乎比较简单,只有76毫米主炮的炮瞄雷达和另一部尺寸不大的搜索雷达,可见其本身应该不具备超视距攻击能力。可能是出于类似“光华六号”的考虑,就是舰艇本身没有多少目标搜索能力,而是依托台军的“大成”三军综合数据链系统的指示来实施超视距打击。
何去何从
虽然“沱江”舰在2014年3月14日举行了“下水仪式”,但由于“技术问题”,该舰正式下水的时间还需“另择吉日”,说白了就是待定中。具体是怎样的状况我们不得而知,但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造导弹艇容易,造特殊船型导弹艇难,造特殊船型的隐身小型导弹舰更难。所以,包括美、俄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地区)都选择四平八稳的普通船型设计,唯一采用特殊船型的“成功典范”是瑞典“维斯比”级,这也和瑞典海军特定的作战海域有着直接联系。对于“沱江”舰来说,吨位和“锦江”级相仿,舰载武器则是“锦江”级的数倍,且多布置在舰桥上。虽然双体船较大的宽度可以抵消一部分重心高的影响,但能抵消多少实在不好说。另一方面,“沱江”舰的航速也没有超过40节,和那些以快速攻击为首要目标的导弹艇比还是有些差距。台湾海军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为其配备了76毫米主炮和12.7毫米机枪,使其能“兼职”巡逻任务。但更多的武器又进一步增加了舰体的重量,给航行性能和隐身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
小型导弹舰,这个在当今世界已经有些“边缘化”的舰种,如今成为了台湾海军寄予厚望的所在。或许岛内也知道把“沱江”舰炒作成“航母杀手”实质上是自欺欺人。可对于发展长期停滞、前景愈发茫然的台湾海军来说,“迅海舰”也好,“基德”级、“成功”级和“康定”级等诸舰也罢,将来何去何从,只有他们自己能够把握。
(编辑/笔啸)endprint